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折 >

第12章

转折-第12章

小说: 转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9年9月,习仲勋和*出席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接着又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一个讨论经济工作的座谈会。会议期间,*对广东办经济特区问题作了重要批示,要广东省委放手搞,加紧搞。要宽些,快些,小手小脚没办法搞。还说,将来台湾回来,香港搞回来,也是特区。过去陕甘宁也叫特区。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就是了。*的批示,给广东增添了新的巨大的力量。广东省委对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作了规划,加快了步伐。1980年8月26日,叶剑英委员长主持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会议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980年9月24日和25日,习仲勋、*和刘田夫一起,到了北京中南海。这次,他们是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广东的工作的,得到中央负责同志的全力支持。中央书记处的会议纪要是这样写的:”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中央是下了决心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广东、福建两省的优势,使广东、福建先行一步富裕起来,成为全国‘四化’建设的先驱和排头兵,为全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验,培养干部。“”中央授权给广东省,对中央各部门的指令和要求采取灵活办法,适合的就执行,不适合的可以不执行或变通办理。“对于习仲勋、*来说,中南海的风光草木,他们是那么熟悉,然而中央书记处两个上午的专门听取广东工作汇报的会,又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东西,这就是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对广东的殷切期望。当时有位中央负责同志引用京剧《孙安动本》的故事,说定国公徐龙手上有明太祖所赐黑虎铜锤。既然有中央的文件为凭,广东在实行特殊政策方面胆子就要大一点。此后连续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都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研究和解决两省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原载《炎黄春秋》1997年第4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前后(1)
◎ 何云华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发展航程中,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重温这次历史事件,仍然使人深思,获益匪浅。
  当年我是新华社深圳特区支社社长,曾经有幸亲历见证了*踏足深圳这块当时被视为是非之地的情景。一转眼20年过去了,虽然历史已经悠远而去,然而留在脑海里的珍贵记忆,却是我的记者生涯中最值得深深缅怀的一页。
  一那是发生在1984年1月24日的事情。这天清晨,我突然接到深圳市委接待办主任张荣打来的电话,说有重要任务,要我在中午11点半之前到达迎宾馆待命。电话中我问他是谁来深圳,张荣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到时候会给你们交代任务。我依时到达迎宾馆六号楼,见到《深圳特区报》资深摄影记者江式高已早我抵达。他一面同我打招呼,一面在调校几部照相机。正当我们在猜测哪个中央领导可能来的时候,市委秘书长邹尔康和几位工作人员进来了。随即邹尔康告诉我们说,小平同志和王震、*一行将在中午12点半左右抵达深圳,要我们一起跟着他们的参观活动。不久,《南方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李通波以及深圳电视台记者也来了。
  中午12时50分,一辆白色中型旅行车徐徐驶入迎宾馆,来到桂园小别墅门前停下。当身穿深灰色中山装的*健步走下车时,早就列队迎候在这里的宾馆工作人员,个个兴奋激动地鼓掌,热情欢迎贵宾们的到来,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周鼎、周溪舞、刘波、罗昌仁等快步迎上前去,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一一介绍他们同*握手,气氛热烈而又简单朴素。
  贵宾们步入会客厅以后,*干脆地挥着手对梁湘等人说,你们都先回去休息,下午再来听听你们谈情况。大家走出桂园别墅,市领导乘车离开,工作人员各自散去,别墅顿时清静下来。庭院中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红艳艳的杜鹃迎风摇曳,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二1984年的深圳,迎来了特区大规模建设的第五个春天。特区建设者们早就盼望着倡导创办特区的*,能亲自看看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一切。而今他们的心愿实现了,他老人家到来的喜讯,宛如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田。中午已经见到*的市领导们,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在希冀着,能聆听到他老人家的指导,更渴望他老人家能来澄清特区创办4年来的是是非非。
  带领着深圳特区建设这支千军万马队伍的市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一批步入中老年的优秀干部,他们离开了原先的优越工作岗位,肩负着历史使命,来到左祸深重、人心动荡、田园荒芜、百业待兴的边陲之地,面对的是繁重的建设任务,他们不但要克服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物资、缺水、缺电、缺粮等重重困难,还要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那时国内外媒体和某些政经界人士,对深圳的各种非议指责沸沸扬扬,吓人的大帽子像紧箍咒,让人神经紧绷。1983年夏天,一家有影响的大报突然登出一篇文章题为《历史租界的由来》,与此相呼应又连续发表文章批判中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失败教训,矛头直指深圳,影射深圳特区是新的”租界“;有的文章作者甚至危言耸听地告诫人们,要警惕中国出现新买办和李鸿章式的人物。一批批已经退居二线的内地来深圳参观的老干部,其中一些人往往带着有色眼光而来,有的人视特区为异端,留下指责和骂名拂袖而去。甚至有的人回到内地说,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社会主义已经看不见了,特区姓”资“不姓”社“了。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刚刚在南中国大地降生不久的初生婴儿,被这些在闭关锁国自我封闭环境下生活惯了的人,看成是不祥的怪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前后(2)
围绕着要不要办特区和办特区是对是错的争论,犹如来势汹汹的强台风向着深圳湾席卷而来。特区究竟办得怎么样?*脑子里一直装着的这个大问号,促使他南下广东来看个究竟。1984年元旦过后不久,*在王震、*等陪同下,于1月24日上午到达广州火车站。在这里迎候中央领导的广东省几位领导,要把客人接去珠岛宾馆休息,*不顾旅途疲劳坚持要先去深圳,他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要去看一看特区究竟办得怎么样!他那坚定的口气和话语中蕴涵着对特区这个初生儿寄予深切关爱的急切之情,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深受感动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广东省原省长、中顾委委员刘田夫等,随即和*一行返回车厢陪同着他们一齐来到深圳。
  三1984年1月24日下午3时,深圳市领导班子成员和一些部门负责人,齐集到迎宾馆二楼会议室等候着。初春柔和的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照进室内,使会场充满着温暖而静蕴的气氛。人们时不时看看表,时间终于到了下午3点30分,*、王震、*等来到了会议室。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梁湘把坐在前排的市委常委们逐一介绍给*认识,手里拿着名单的*一个个对号,亲切地询问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原来在哪个单位工作。随后他请梁湘讲一讲深圳的情况。
  梁湘指着挂在墙上的深圳地图,介绍特区开发建设规模和办特区前的历史状况,汇报了办特区4年来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干部职工的收入生活现状。他说,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比办特区前的1979年增长了10倍。*听了后频频点头,这时他点上一支香烟,神态自若地靠着沙发慢慢地吸着烟,继续细心地听着汇报。接着,梁湘谈到特区建设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以及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他对*说:”办特区是您老人家倡议的,是党中央的决策,深圳人民早就盼望您来看看,好让您放心,希望得到您的指示和支持。“梁湘请求*给大家讲话。这时*灭掉了手里的烟头微笑着说:”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中,你讲的这些情况我都装在脑子里,不过不发表意见。“他的亲切诙谐的话语,使会场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与会人员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发出会意的笑声。这幽默和笑声,把高层领导者与身处特区建设第一线的组织指挥者的心连在一起,融汇着相互理解的深厚情谊。这时,*插话说:小平同志很关心特区,这次主要是来广东休息,有关问题我们回京后吹个风,让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随即他提议出去走一走。
  四如果说梁湘短短40多分钟汇报的许多有说服力的数字,开始使*脑子里的大问号变小的话,而当他走出宾馆游览市容,以及此后两天他所到之处耳闻目睹的大量具体事实,更使这位智力超凡、判断精辟的伟大改革家,从中洞察到特区这个时代骄子富有的强大生命力,预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中,她将担当的重要角色。他老人家满怀厚爱,热切地期望她健康成长。 心情轻松愉快的宾主一行齐齐走出会议室,乘上旅行车离开宾馆去游览市容。下午4时50分,*一行登上建成开业不久的罗湖国际商业大厦,来到顶楼天台,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眺望初具规模的罗湖新城区,呈现眼前的是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车流如梭,人流如织,远处的深圳河从新城南面蜿蜒流向深圳湾,望过河那边可以看清香港新界落马洲的村落;回望近处,只见许多正在施工的工地,高耸的机械塔吊伸着长臂不停地转动着。梁湘介绍说,罗湖新城区计划兴建100多幢高层楼房,是目前全国高楼群最集中的地方,已成为市区最繁华的金融商业中心宝地。*指着西北角马路对面一幢被脚手架和安全网裹罩着的工地问梁湘,那幢楼要建多少层?梁湘回答说,那幢楼叫国际贸易中心大厦,设计要求建53层,顶部设有旋转观光圆形大厅,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建筑物,而且是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工程。*听后满意地点着头。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前后(3)
转眼间已是时近黄昏,渐渐变得灰暗的天空现出一片橙黄色的彩霞。天台上北风劲吹,气温只有9摄氏度,袭人的寒风把旁边工作人员身穿的呢子大衣掀起了衣襟,身上只穿着深灰色普通便服的*,两次挥手推开陪同人员要他穿上的大衣,站在天台上久久凝望着,展现在他眼前的新城区,在夕阳和彩霞映照下,景色绚丽灿烂;特区建设者用双手和汗水建造起来的一座座高楼,犹如在南国大地上矗起了一个个巨大的令世人瞩目赞扬的”惊叹号“。*目睹这些鼓舞人心的建筑艺术符号,脑子里原有的”大问号“一下被抹掉了。深圳短短4年间奇迹般的变化,激起他老人家的思绪,他对梁湘说,都看清楚了。深沉的眼神里闪亮着兴奋喜悦的表情。
  *一行离开天台下楼来到马路边,早在半个小时之前,已有许多市民意外地发现了他们,喜出望外的群众,一直在大楼外面等候着,消息传开后,人群越聚越多,当*一行乘车离开时,满怀崇敬爱戴之情的群众用热烈的掌声夹道欢送。旅行车穿过商店林立的街道,坐在车上的*掀开窗帘凝望窗外,暮色中的罗湖新城,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繁荣兴旺,彻底告别了昔日荒凉萧条衰败的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