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110章

回到大明当才子-第110章

小说: 回到大明当才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绝不能放弃!”张大少爷果断摇头,又解释道:“干爹,孩儿之所以向你解释这个战略,是因为前两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孙承宗都是围绕着这个关门打狗方略布置,只是他们为了不使建奴警觉。有了提防,所以才没有公布。但孩儿可以肯定,这个关门打狗的方略即便布置成功,建奴的主力也绝对不会来跳这个陷阱!为什么呢?建奴贼酋不是傻子,怎么会不考虑到在山海关下决战的危险性?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来山海关,而是从蒙古借道,偷袭我大明长城防线的其他的关口,从其他地方侵入中原。”

“而且还有很重要一点,干爹你请千万小心。”张大少爷补充道:“孙大人负气辞官。建奴闻知,肯定会乘着我大明辽东军队临阵换帅的混乱机会,浑水摸鱼侵犯大明,新任辽东经略如果刚刚上任就放弃山海关以北的土地,辽东军民必然士气大泄,人心惶惶,于战不利。所以孩儿认为,新任辽东经略上任之后,不但不能放弃山海关以北的土地,更应该加强宁锦防御。稳定辽东军民人心,先利用大明军队擅长的防御战打一次胜仗。建立威信,然后再整兵备战。重图剿灭建奴之策。”

“探花郎,你说加强宁锦防御,那里守得住吗?”被魏忠贤踹了几脚的那个到霉蛋小心翼翼的问道。张大少爷虽然很奇怪他的身份,可还是指着地图解释道:“不敢说有完全把握,但是也有希望。这位大人请看,孙承宗孙大人今年在锦州一带修复了锦州、右屯和大凌河这三座城池据我这几天的了解,马世龙这次为了攻打耀州的战事,粮草军需都囤积在这三个城池里,前线军队败退下来后,也是驻扎在这三座城里,兵力和粮草军需都相当充足。新任辽东督师到任后如果下令放弃这三座城池,那么军队根本来不及带回粮草军需,只能焚毁,岂不可惜?所以我认为,新任辽东督师到任后,应该把这三座城池的军民粮草集中在一座城中,放弃其他二城,集中力量守住一城!建奴军队即便攻打,大明军队也有充裕力量防御守城!”

“锦州、右屯和大凌河三城放弃二城,集中力量固守三者之一?”那倒霉蛋喃喃自语,又问道:“探花郎,那你认为应该守那一座城?”

“锦州!”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回答,又解释道:“锦州位于大凌河和小凌河之间,寒冬之际,建奴的军队固然可以踏冰过河,攻打锦州,可走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建奴为防粮道被我水师切断,只有迅速撤军一路可走也就是说。新任辽东督师上任之后,只要集中精兵强将守住粮草充足的锦州一个冬天到了春天,辽东危机就可以化解,同时新任辽东督师也可以因为守城胜利坐稳位置,稳定军心民心!往更长远了说,锦州一战建奴吃亏,建奴为了报仇,下一战首要目标必然是锦州,有利于我重新整军备战的锦州军队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将建奴主力诱到工。海关下,真正实现熊廷弼和孙承宗关门打狗的方略。”

好不容易结束自己的长篇大论,张大少爷又补充道:“当然了,军国大事并非儿戏,我在这里纸上谈兵说得容易,可真正要守住锦州一个冬天,需要一员有勇有谋又忠心耿耿的智将勇将镇守锦州,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绝不能用和马化龙那样有勇无谋的莽夫,更不能用袁应泰和王化贞那样的酒囊饭袋,那样只会坏了国家大事。”

沉吟许久后,魏忠贤终于开口,冲着那个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倒霉蛮喝道:“听到没有?到了辽东以后,就给咱家照着这么办,先在锦州城下打一个胜仗。稳定辽东军心民心,也不枉咱家在皇上面前举荐你出任辽东经略一场。”

“这倒霉蛋就是新任辽东经略使?”张大少爷有些吃惊,忙向旁边的崔呈秀询问此人来历。崔呈秀压低声音苦笑答道:“不错,他就是前任兵部侍郎、新任辽东经略使高第高大人,九千岁让他去辽东,他说什么也不敢去,你进来的时候他正抱着九千岁的腿哭说是前几任辽东经略使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不想象杨镐和王化贞那样下狱问斩,求九千岁换一个人去。”

“糟了?魏老太监怎么还是选了这个废物?”张大少爷心中叫苦。

耳那边高第忽然向魏忠贤双膝跪下,磕头说道:“九千岁,如果你一定要下官出任辽东。那下官不敢不从,可下官希望九千岁给下官派一员副手,替下官坐镇锦州万望九千岁恩准。”

“好,只要你愿意去辽东就行。”这几天为了辽东经略使人选已经焦头烂额的魏忠贤大喜,问道:“你说,要咱家给你派那一员副

?”

“他!”高第往张大少爷这边一指,张大少爷还以为高第是挑中了自己背后的什么倒霉蛋,幸灾乐祸的回头一看,却见自己背后空荡荡

第九十五章连升三级

……二:第二更送到。继续求票。)

“他!”新任兵部尚书兼辽东经略使再兼辽东督师高第高大人这会也不哭了,也不闹了,坚定不移的指着咱们的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说道:“九千岁。只要你派探花郎去给下官当副手,下官就一定到辽东赴任!”

“我”我?”再三确认了高第指着的倒霉蛋不上别人,张大少爷马上象杀猪一样惨叫起来,“高大人,你开什么玩笑?我去辽东给你当副手?我刚刚才从江南筹款赈灾回来,到现在还没回家去看看半年没见的父母,你怎么忍心又把我带到天寒地冻的辽东?再说了,我从没上过战场,怎么敢和你去辽东指挥那么多的军队?”

“探花郎,你放心,高某还有几天才去辽东上任,你有的是时间与家人团聚和休息高第好不容易抓住了张大少爷这个替死鬼,又怎么舍得放跑?所以高第很认真的说道:“至于是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也不要紧,高某还不是从来没上过一次战场?再说了,刚才探花郎你介绍那些辽东战情头头是道,很多东西高某还没你精通,相信到了战场上,你也一定会用兵如神,帮助高某我率领大明军队剿灭建奴!”

“高大人。你太客气了,下官那有那个本事?”张大少爷连摆手,坚定拒绝开玩笑,在后方动动嘴皮子容易,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和建奴明干,那可不是小命无比金贵的张大少爷擅长的活。而阉党之中唯一和张大少爷过不去的礼部右侍郎冯栓冯大人开口落井下石了,笑嘻嘻的给高第帮腔道:“探花郎,你就千万别谦虚了,谁不知道你对九千岁忠心耿耿?九千岁这些天为了辽东的事吃不香睡不着,人都瘦了一圈,你身为九千岁最宠爱的义子,肯定很想为九千岁分忧、却又害怕别人说九千岁任人唯亲是不是?探花郎,你甭担心,九千岁不方便举荐你去辽东,我们可以联合起来上表,请皇上让你到辽东上任!”

“冯栓,我拔你十八代祖宗!”张大少爷急了,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冯栓大怒,正要反骂,魏忠贤却喝道:“都给咱家闭嘴!猴崽子,冯栓怎么说也比你年纪大点,不许对他无礼。”剑拔弩张的张大少爷和冯栓恨恨散开,旁边的崔呈秀则心中暗乐,心知张大少爷这个倒冯栓盟友算是铁杆了。赶紧站出来给张大少爷做人情,拱手说道:“九千岁,军情大事不能儿戏,张好古是文官,干文职也非常出色,微臣认为,不宜让他舍长取短?”

“咱家知道,这事让咱家考虑考虑。”魏忠贤不置可否,又向张大少爷说道:“猴崽子,你先回家去吧,半年多没见父母一面,也怪可怜的。你的封赏,明天在朝上咱家会代你向皇上启奏

“多谢干爹张大少爷拱手道谢,又阴狠瞪了冯栓一眼,正要告辞,魏忠贤却又说道:“对了,猴崽子你明天也来参加早朝。你这次出使江南立了大功,可是参你的人也相当不少,那些小角色可以不用理他们,但鲁王朱寿锯也上表参了你一本,他是皇上的叔辈,皇上不能不给他一个。面子。要在金鉴殿上让你解释这件事,你做好准备。不过也不用怕,咱家知道理在你这边。会替你说话,皇上圣明烛照,肯定不会追究于你。

“孩儿再谢干爹张大少爷对朱寿锗弹劾自己早有准备。倒也不怎么怕,道谢之后便告辞离去。但张大少爷前脚刚走,吃定了张大少爷的高第后脚就又向魏忠贤跪下,磕着头痛哭流涕的说道:“九千岁,下官知道张探花是你的爱子,可他也是一员难得的文武双全的能员干吏啊,只有让他随下官同赴辽东,旷日持久的辽东战事才有转机啊,,!”

因为担心魏忠贤把自己派去辽东,张大少爷回家路上都是一直闷闷不乐,可是刚到了文承相胡同的胡同口,里面就冲来一大群男男女女,二话不说抱着张大少爷就又哭又喊,“儿啊,你总算是回来了啊,娘想死你了!兔崽子,回京城也不先回家,还跑去办什么公务?狗儿,快来让九娘看看,胖了还是瘦了?卜狗儿,过来给大娘抱抱,好象又长高了。少爷。我家那个兔崽子张石头说你在京城吃了不少苦,”

“爹!娘!大娘二娘三娘四娘,八娘九娘十娘!管家!”张大少爷回过神来,又认出了眼前的这群人正是自己的父母、老爸的另外十个,老婆和给父亲当管家的张石头父亲,惊喜之下,张大少爷赶紧挣扎着要给父母跪下。张老财却一把抱住得意儿子,大笑说道:“兔崽子,知道你变得懂礼貌了。不用磕头了,快和爹回家吃饭,让你爹和你娘好好看你说罢,张老财大笑着拉起儿子就走,他的十一个老婆则哭哭啼啼的拉着张大少爷的另一只手嘘寒问暖,那场面,倒还真有几分感人。

回到家中。当初份偷离家出走的张大少爷少不得被父亲和十一位娘亲轮流教。又被轮流的询问分别后的情况,唠叨得张大少爷是头晕脑胀,前言不搭后语,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还好,:二二扣他的老婆们也知道张大少爷路途辛苦。强忍住心;”二万语吩咐开饭,又让新买的丫鬟服侍张大少爷更衣。等做完这些后,张老财把儿子叫到面前,很严肃的说道:“儿子,你现在当官了,当爹的很高兴,可是有一件事,你却让爹很不高兴。”

“孩儿有错。”张大少爷乖乖跪下,老实说道:“孩儿不该私改家谱,也不该背着父母私自到京城参加会试,更不该没和父亲商量就为过世的祖父另求墓志铭。请父亲教记。”

“去你的,你改家谱,改就改吧,张石头已经告诉老子原因了,反正张子房的名声也不差,勉强够做老子们张家的祖宗。”有其子必有其父,张老财也是满嘴的脏话,骂道:“至于其他的事,只要对你当官有利,你想怎么做都行,老子不管!老子不高兴的是,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给老子娶一个儿媳妇?我们张家十代单传,老子娶了十一房妻妾才生下你这一根独苗,你到现在还不成亲,想让老子到时候才能抱上孙,子?”

“关键是没合适的。”张大少爷搔着头推脱说道。不曾想话音未落,张大少爷的亲娘就拿出厚厚一叠名册来。笑眯眯的说道:“狗儿,没合适的别怕,这些上面前是想把女儿嫁给你的,你快挑一个中意的,今年爹娘就把你的婚事办了!”

“怎么有这么多?都是那里人?”张大少爷彻底傻了眼睛,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急着把女儿嫁给自己。张母笑道:“傻狗儿,你现在当探花当大官了,又长得这么俊,那家的姑娘不想嫁给你啊?这些名单里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