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诸葛亮必败 >

第11章

诸葛亮必败-第11章

小说: 诸葛亮必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时,曾为诸葛亮扼腕叹息:如果诸葛亮能多活几年,他的分兵屯田之策一定解决将士的粮草问题,因此也就一定能够最终打败司马懿。然而,这又是一个天真而幼稚的想法。试想一下,远道攻伐,士兵已经相当疲惫了,再命令他们在敌人的眼皮下屯田种粮,他们能种得好吗?再说,蜀军本来就人少将寡,动用所有兵力都无法攻克曹魏,更别说分兵屯田之后能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这种一心二用的战略注定也是要失败的。实际上,当诸葛亮发现这一所谓的稳妥方式其实并不稳妥的时候,他便万念俱灰了。这也便是他病死五丈原的直接原因之一。 
曾经是中国股市一面旗帜的新疆德隆公司,也如诸葛亮一样,试图以投资弥补投机风险。德隆以炒股起家,很快成为股市里的庄家,后来搞了一些产业投资,如收购了一些上市公司,希望以此来化解其因操纵股市行情而带来的投机性风险。 
不过由于德隆在产业经营方面并不专业,其收购的上市公司大都业绩平平,丝毫不能冲淡整个德隆集团的危机。于是,德隆不得不继续在股市投机上加码,其入主重组的德恒证券公司违规操作,以3%…23%左右固定收益率的承诺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疯狂的高额融资,非法吸收资金208。9亿元,这些钱主要用来维护德隆手中股票的价格。 
有人说,德隆系股票和其他庄股不太一样,因为德隆是做产业的。然而,德隆做产业并不专业。德隆在骨子里还是投机炒股票的。介入产业投资掩盖了德隆的投机行为,却不能化解德隆的投机风险。所以,后来德隆还是失败了,而且几乎是全军覆没。     
第七篇雄辩之误   
“舌战群儒”的逻辑推理(1)   
中国人历来对雄辩者抱有好感,总认为雄辩者必然拥有着出众的智慧。然而当我们将目光瞄向历史纵深处时,就能发现,雄辩者往往在把人们引向伪智慧的误区。 
“舌战群儒”原本就是一出伪造的故事。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诸葛亮赴江东主要是为了面见孙权(所以他没有必要去“舌战群儒”)。虽说诸葛亮曾在孙权面前使用激将法,但最终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的关键人物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江东大将周瑜。至于“舌战群儒”,史书中并无记载,估计是出自于民间说书艺人们的艺术加工。这种艺术加工的故事,读起来似乎很让人过瘾。但仔细推敲之后,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的漏洞。只不过,几百年以来,人们习惯于沉浸在阅读“舌战群儒”的快感中,却把事情的逻辑关系忘却了。 
如果读者喜欢推敲逻辑关系,那么就不会相信“舌战群儒”这样的故事,而且也应该把“舌战群儒”当成一个反面教材来对待。 
第一项推敲:“舌战群儒”有没有必要? 
诸葛亮赴江东,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说服孙权。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舌战群儒”,简直是在舍本取末。如果说,孙权打算根据孔明与江东谋士们的辩论结果来进行军事决策,那么“舌战群儒”就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而事实上,孙权只是想单独听取诸葛亮的意见。由此看来,“舌战群儒”的确是多此一举的行为了。 
江东大将黄盖规劝诸葛亮:“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可见黄盖已经看出“舌战群儒”只是徒费口舌而已。黄盖还斥责张昭等人:“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这句话何尝又不是说给诸葛亮听得呢?言下之意便是:既然你孔明是当世奇才,就不要在这里斗嘴了,赶快为我家主人出谋划策吧。 
第二项推敲:“舌战群儒”有没有成效? 
既然“舌战群儒”不会影响到孙权的决策,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会去浪费唾沫呢?《三国演义》认为,“舌战群儒”是张昭等江东谋士所挑起的争端,而诸葛亮的回应主要是为了灭掉这些谋士们的威风。《三国演义》曾描述道: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也就是说,孔明把难倒对手当作了说服孙权的必经之路。这样的想法自然是非常幼稚的。试想一下:在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讨论会上,岂能把相互为难当成是辩论的目的? 
按照《三国演义》的安排,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大获全胜,江东谋士们一个个哑口无言且灰头土脸。在我看来,“舌战群儒”是一场未分胜负的辩论。江东谋士们仅仅是一时“语塞”而已,他们并没有心悦诚服。所以这场辩论并不意味着孔明的胜利。 
假如诸葛亮通过“舌战群儒”让江东谋士们在孙权面前彻底失语了,那么“舌战群儒”就卓有成效。而事实上,一时“语塞”的江东谋士们并没有在孙权面前失语,而是继续阻挠孙刘联盟,并且搞得孙权举棋不定。若不是孙权的母亲吴国太提醒请出周瑜来,孙权的决策是无法出台的。 
第三项推敲:“舌战群儒”有没有负面作用? 
“舌战群儒”并不是一个有理有节的辩论,倒像是一场不断升级的骂战,发展到后来,便变成了夹带着人生攻击的唇枪舌剑。这样的“舌战群儒”岂能不伤了和气? 
在诸葛亮与江东谋士的争辩中,对方的表现始终是温文尔雅,而诸葛亮则是尖酸刻薄,咄咄逼人。 
江东第一谋士张昭虽然暗讽诸葛亮,但他还是很客气的用“愚直之言,幸勿见怪!”的言辞。而诸葛亮的还击则言辞激烈:“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舌战群儒”的逻辑推理(2)   
诸葛亮让江东谋士“语塞”的方法主要是:贬低对方,抬高自己,甚至摆出蔑视对方的姿态来,以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比如他骂虞翻:“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他挖苦步骘:“畏强凌弱,惧刀避箭。”他骂薛综:“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骂陆绩:“公轩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骂严酸:“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骂程德枢:“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从整个“舌战群儒”的过程看,诸葛亮的犀利与江东谋士们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方的提问虽暗含讥讽,但基本还算礼貌;而诸葛亮的回答却不留情面,几乎像是在骂街了。还好当时孙权并不在现场,否则他也未必能容忍诸葛亮的猖狂。 
第四项推敲:口才背后的能力较量 
诸葛亮自以为在“舌战群儒”中大获全胜,并对东吴谋士们不屑一顾。那么,东吴的这些谋士果真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无用吗?自然不是。别看这些温文尔雅的谋士没有在辩论中驳倒诸葛亮,他们却在后来的孙刘斗争中给诸葛亮出尽了难题,而且纷纷表现出了并不亚于诸葛亮的才干。 
且说孙权打算与刘备断交,但又念及自己的妹妹已经嫁给刘备。东吴第一谋士张昭为孙权出一主意:派心腹将领带五百人潜入荆州,下一封秘书给郡主(孙权的妹妹),只说国太病危,欲见亲生女儿,郡主必然会星夜赶回东吴,那时动兵便没有什么障碍了。 
张昭此计后来果然得逞,孙权之妹回到东吴,孙权从此便更加坚定了报复刘备的决心。 
就在刘备进军蜀中,拓展自己地盘的时候,孙权开始计划夺回荆州了。张昭建议先不要妄动,他出一计策:修书一封给刘彰,就说刘备要取西川,好让刘彰心疑而攻刘备;另外修书一封给张鲁,让他进兵荆州。待到刘备首位不能救应时,孙权再去给刘备致命一击。 
虽然张鲁并未如张昭之预料去攻荆州,但刘彰却真与刘备结怨了。不仅如此,刘彰手下大将还设下埋伏,将刘备的军师庞统射死在落凤坡。刘备不得不调荆州兵前去援助。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大队人马都离开荆州去支援刘备。只留下一个关羽防守荆州,给东吴留下了可乘之机。 
再来看看那个被诸葛亮讥讽为“畏强凌弱,惧刀避箭”的步骘,此人曾为孙权策划一个方案,更是对刘备、诸葛亮造成沉重打击。当时曹操打算联合孙权共同攻打荆州。而步骘则建议孙权“要求曹操命令驻扎在樊城的曹仁先起兵取荆州,关羽必然会分荆州之兵去攻打樊城。关羽一动,我们便可派出一员大将,暗取关羽后方,一具拿下荆州。” 
比起步骘来,诸葛亮的目光则短浅的多。他给刘备出的主意是:命令关羽主动出击,攻取樊城,使敌人闻风丧胆,其联盟自然便会瓦解。 
诸葛亮的主意早在步骘的算计之中,而诸葛亮试图以攻打樊城瓦解敌人联盟的计划却落空了。后来,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被樊城守军和曹操派来的援军击溃,而荆州也被孙权手下大将吕蒙偷袭得手。最终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死在东吴手中。 
至于那个被诸葛亮大骂“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的虞翻,在后来同样也有出彩的表现。他成功说服了被关羽派驻在公安的大将傅志仁投降东吴,傅志仁又介绍南郡大将糜芳也前来献城投降。这样便彻底断了关羽的后路,使得关羽无一点立足之地,不得不陷入落荒流窜的局面。   
口舌之功的超级梦想:骂死王朗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关于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描写。大体意思是,蜀魏两军对垒,魏军师王朗上前劝降诸葛亮,却被诸葛亮骂了个狗血喷头,气急之下,掉下马来,吐血身亡。原文如下: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凌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郭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讫回车。于是两军皆退。 
读者阅读这一段时,一定会觉得非常过瘾,并对诸葛亮的口才惊叹不已。然而,所谓“骂死王朗”实则又是一个伪造的故事。据《三国志》记载,王朗是汉献帝、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