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婚然天成 >

第179章

穿越婚然天成-第179章

小说: 穿越婚然天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老三那股子恨不得一人分成两人来做活的干劲,禾老大真当自愧不如。

要是他当年有老三一半的勤快度,就不会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想赌博的事了。不去想就不会心痒难耐,不心痒就不会不着家地在外头赌,不赌就不会不管店……

往坏了说,这是个恶性循环。而往好了看,也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可惜他醒悟的太迟,如今钢材店已经不是自己的产业了,就算回去脚踏实地地干,也是给两个老婆舅打工。赚到手的无非就是那么点死工资。

“对了,你们禾家埠那边的县城不是挺发达的吗?有没有禾记这一类的纯手工木器定制店啊?要是没有,去那儿开家分店挺不错啊。”

水果店老板抓了一把瓜子儿,边嗑边唠闲话。

禾老大眼前一亮。“唰”地转头看老三,想听他怎么说。

禾父黝黑的脸浮起一抹腼腆的笑意,赶着手里的活,说:“算了吧,就我这点抱负。这边的生意过得去,我就心满意足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开什么分店。”

“老三,你没精力,我有啊。你只管给我供货,我回头就去县里注册个门店,专卖你禾记的产品咋样?”

禾老大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禾父愣了愣,“啊?”

老爷子原本躺摇椅上闭目养神,听到这里。倏地睁开眼,瞪禾老大:“你那钢材店不管了?”

“那不是有美美她妈看着么,做好做差就那么点死工资,一个人看着还不够啊?”

禾老大一提钢材店就郁闷,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了。如今这把年纪,想要从头再辟一个江山,有生之年不知还来不来得及把失去的弥补回来。

不过有老三给他提供货源,货品质量及进货价格方面他肯定不用担心,自己只要投点本钱,然后放开手脚管销售就行了。

禾老大越想越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初下海时的年轻时代。

老爷子泼他冷水:“到时候别钱没赚到、家业倒是先败出去了。依我说,安安分分给你两个老婆舅管好钢材店就行了,转什么行啊……”

禾老大挠着头向老爷子保证:“我戒赌了还不行么。而且这哪里是转行,做生意又没规定必须只能卖一种货。卖钢材和卖木器有啥子区别嘛。”

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前者是给人打工,后者是自己做老板。

这两者性质上完全是两码事,对禾老大而言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没下过海的人是无法体会他的感受的啦。

老爷子闻言,“哼”了一声:“戒赌戒赌。不知说多少次了,都成放羊的了。”

扭头提醒禾父:“建顺,阿大要是真想开店问你拿货,你供给他也成,但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别给他赊欠的机会,要赊欠就不给供货,免得他又出烂屎,你这边也跟着牵连……”

禾父怔愣地点了几下头,待回过神,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貌似拉到了一笔大业务。

虽说给老大的货,利润上肯定要薄不少,但薄利多销嘛,做的多了也是有赚头的。横竖开着店,忙总比不忙好吧。

于是,爷仨头碰头凑一块儿商量禾老大在禾家埠县城开分店的事了。

老吴拉来一车木料,依次叠上阁楼后,没忙着走,灌了壶店里供应的清凉茶,坐到三个大老爷们旁边凑热闹,顺嘴提议:“建顺哥,你既然生意介好,干啥不租个厂子,专门做家具,然后发到各个门店销售。这么两大间崭新的铺子也不必既当车间又当仓库的了,弄成专卖店不是更好?”

“租厂子?不用了吧。”禾父挠挠头说:“就我和老林两个,还单独去租个厂子,这不浪费嘛。”

“咳,建顺,你要人不够用,我倒是有个法子,咱们那家具厂不是下岗了一大批老师傅吗?有几个还是雕花方面的老手艺,如今都闲在家里没活干,前阵子碰到老刘头,得知我如今跟着你在干,而且工资待遇都不低,挺想过来的,老刘头的儿子儿媳前几年车祸去世,留下一对念高中的双胞胎孙子,今年好像都考上大学了,正为每年的学费发愁呢,市里需要雕花的厂子都搬迁了,一时间也没地儿去。不过我见你没扩大门面的意向,就没告诉他地址。你要真打算开厂,人手方面不用愁,老刘头他们肯定愿意来。”林水根停下手里的活,抹了把汗,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说。

禾父听得嘴巴张成一个大圆。

这节奏,怎么像是他马上就要开家具厂了似的?而且还是个产销一体化的家具厂。会不会太瞧得起他了?

这时,许惠香一家三口陪禾薇来给老爷子道别,见店里这么热闹,顺嘴问了句:“聊什么哪?”

大伙儿就七嘴八舌地把刚刚在聊的事儿说了一遍,末了,禾老大问禾母:“婉芬,我也不同你客气,我是真心想开个店卖你家的手工家什,禾家埠那边木器店不少,但都是从厂家批发来的机器货,像你们这样的手工制品,而且还能单件定制的市面上都找不到,你和老三合计合计,要是本钱够,租个厂子雇几个人做活,这么一来,你们家网店还有实体店的生意,不都能供应上了吗?禾家埠那边的市场就由我来开拓咋样?货款方面你们只管放心,阿爹刚刚也讲过了,我会一笔结算一笔现款付清的,不会压你们款的。”

禾母吃惊地和禾父对了个眼神,半晌,说:“这事儿我也不是很懂,这租厂子雇工人,得投不少本钱吧?要是……再说了大哥,这事儿你和大嫂商量过没?要是大嫂不同意……”

“她有什么好不同意的。”禾老大咕哝。

禾父顺势接道:“那都回去商量商量再说呗,反正这事儿也不急。”

你不急我急啊。

禾老大心里憋闷地想。

可老三俩口子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好先压下心头的激动。

禾薇跑到老爷子跟前,说了返校的事。

老爷子从口袋里摸出一卷钞票。

老俩口收钱的法子还真像,都喜欢用橡皮筋捆成卷。

数了六张递给禾薇:“你进了重点高中,我和你奶也没送你点啥,这钱你拿去,想吃什么买点吃吃,在外头读书也别太节省,不然会被人瞧不起的……”

禾薇怎么可能会收,当即就推回去了,说:“爷我不要,我有钱的,你和奶留着日后买水果吃,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说完不等老爷子反应,轮番和大伙儿说了再见,背着书包跟着许惠香一家上车去北站了。

老爷子看着手里被推回来的钱,再抬头看看已经迈出店门的小孙囡,心头淌过一阵异样的暖流。

以前给大孙囡塞钱,哪里得过大孙囡一句体贴的话啊,好像是专程跑去问他们二老讨钱花似的,拿到钱了就闪人,想喊她帮忙做点事老早跑得不见踪影了。以前不觉得,如今和小孙囡一比,大孙囡的表现,真是差太多了。

第255章 闺女长本事了

禾薇回到学校,恢复了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教学楼——宿舍。

食堂很少去。

因为宿舍冰箱塞满了各类食材,眼见着就快少下去了,老吴又给她送来了。

秉着不吃浪费、而且老吴送来的食材明显比食堂高几个档次,上课期间,禾薇和梅子的三餐基本都是在宿舍解决的。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和梅子姑娘分工合作,时间上不会比去食堂排队慢多少。

除非是和其他宿舍联谊,或是班委之间请客,才去食堂包个圆桌、炒几个热菜,不然真的很少迈进食堂的大门。

说到宿舍联谊,打从梅开艳退学后,夏清和同宿舍的四个室友关系恢复了和睦状态。

吃腻了食堂窗口卖的大锅菜,偶尔会喊上禾薇和梅子,两个宿舍七个人,一道去小食堂点菜调口味。

一开始是轮着请客,到后来索性aa制了。

梅子如今手头也宽裕了。她爹的小笼包卖得好,不需要再靠她补贴家用,于是她在学校的这份勤工助学金,成了她自己的生活费,加上她爹偶尔塞给她的零花钱,小日子也挺殷实。偶尔被夏清她们拉着去食堂吃个小炒,不会像初中时找借口推辞了。

高中生活必然是枯燥的,好在还有个图书馆。

不过因为是高中,每一届学生面前都横亘着一座全国统一的高考大山。所以图书馆一周才开放一次,开放时间也很有限,仅供学生挑书、借书,不会长时间让你逗留在里头。

禾薇其实还好,宿舍里还有台电脑。学习累了上去浏览浏览网页,听听歌,偶尔看部喜剧电影啥的,倒也没觉得有多乏味。

再不然还有手机呢。虽然学校规定上课期间,手机一律不能带入教室,可下了课,回到宿舍。总还是能用的嘛。

可学校有个强制性规定。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求每个班的学生,每个月都必须去图书馆借阅一次。学期终了。借阅卡要是没有符合规定,德育考核的其中一项“爱学习、爱上进”就要打折扣了。

禾薇随大流去校内图书馆溜达了一圈,发现系统君要求的金融时事类刊物是不能借出去的,只能留在阅读室里看。而且阅读时间很有限。

这么一来,她没法把书刊扔进空间给系统君了。只好挑了几本坐在阅读室里翻看。

等图书馆快要关门了,火速还回去,然后挑几本她感兴趣的工具书回去,放在床头的小书架上。兴致来了翻几页,基本上一借就是一个月。

梅子不是每个休息天上午都要去图书馆勤工助学吗,图书馆进新书。也都是那会儿推进来、然后由她贴标签上架的。所以看到有禾薇喜欢的工具书,都会留出来帮她借回去。譬如华夏茶经、设计大全、古韵实录等等。

这类书平常很少有学生借阅的,运进图书馆多半也是用于充实书库,偶尔会被教职工借出去。如今见高一年级的两名学生每个月都挑这一类书借,图书馆老师心里那个感慨:这年头学霸都升级了啊,借书不借故事小说、习题解析或是英语词典了,而是借这类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工具书了,这人还在高一教室坐着呢,心已经飞去各大高校了……

被图书馆老师定位为“心太高”的禾薇和梅子,每天照旧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赶作业。

休息天的时候,梅子去店里帮她爹干活,禾薇则去影视城拍戏。

期间,接到了几通禾母打来的电话。

第一通是说禾奶奶胃镜顺利,切片化验结果出来,确诊是未恶变的良性肿瘤。

第二通也是报喜电话,说是由主任医生操刀的肿瘤摘除手术相当顺利,术后在医院观察了七天,没有术后发炎,血检等各方面检查结果也显示良好,已于两天前出院了。

碍于禾家住四楼,上下很不方便,而且房间不多也不大,老俩口要求回家去将养身子,所以,出院当天,在禾家附近吃了顿团圆饭,由老大、老二俩口子接回禾家埠去了。

这次住院的花销,是三兄弟分摊的,没让二老出钱。因住院期间大伙儿吃住在老三家,所以老爷子发话,老大、老二多摊一千块,老三少出了两千块。

禾母见大妯娌脸色难看,没收下这两千块,反而当着两个妯娌的面,又添了三千,统共塞了五千块给二老,让他们回去补身子。

大妯娌的脸,拉得更长了。

禾母想不通了,回头在电话里跟女儿说:“你说你大伯娘这是咋回事?我们家少摊了两千,可我又没收,还贴了三千给你爷奶,她干啥还不乐意?”

禾薇一想就通,笑着提点她娘:“妈,大伯娘恐怕是觉得,你拿他们两家的钱做人情,而且还当着她的面,以为你是在故意显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