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婚然天成 >

第175章

穿越婚然天成-第175章

小说: 穿越婚然天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禾二伯俩口子的眼光毒着呢,大致转了一圈,就粗粗估算出装修价格了。这么一套百多平方的三居室,和禾老大家那幢三层洋楼的内部总装潢相比,只高不低。

再加上房子本身的价值还有小区外那两间旺铺,唉哟我滴娘唉。老三家真的发达了!

每个月几千块的按揭算什么呀,禾记生意那么好,要不了几年就能还清,那房产证是自己的就够了。不像老大家,房产证上早就不是他禾建平的大名了。

禾二伯娘啧叹有声地绕着房子兜了一圈,来到主卧。捅捅禾母的胳膊,羡慕嫉妒地问:“装修费了不少钱吧?看得我都眼馋了。啥时候咱家也能搞得你家这么舒适就好了。”

想曾经,她家比老三家条件好那么多,这才几年工夫啊,就被反超了。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今年我家、明年你家。

看来,显摆这种事,以后还是少做,免得被打脸。

禾母笑笑,继续忙着给几条秋被罩被套,感慨道:“你们家存款多,留着给鑫鑫创业、娶媳妇,我们家这是破罐子破摔,全投进去了,冬子和薇薇将来的好生活,得靠他们兄妹俩自个儿挣了。”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冬子和薇薇读书那么好,你有啥好愁的。我还没愁我们家鑫鑫呢,年岁大、读书又不如冬子,本科毕业差不多到顶了,什么研究生、博士生的,我看是甭指望了,毕业后能不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不一定呢……”

禾二伯娘边说边走过来帮禾母套被罩:“他爸一早就说过了,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让他回去子承父业。大学毕业这个年纪,在大城市里没对象还能说得过去,可回到禾家埠,就显得落伍了,必须得马上讨媳妇吧。这么一来,钱还没挣呢,就哗哗哗地流出去了……你们家冬子和薇薇就不一样了,读书那么好,大学指定也不会差,一路往上读它个博士后,招工单位还不得抢着要啊,你和老三就等着享清福吧!”

禾母笑弯了眉眼:“是嘛,那我可等着了,要是俩孩子读不到那个时候,急吼吼地都要结婚办大事,我可得找你筹钱了啊。”

要搁往年,禾母是绝对不会和妯娌开这种玩笑的,不过现在嘛,一则和二妯娌关系融洽,二则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了,手里有钱心里踏实,开个玩笑无伤大雅。

同样的,换做早几年,禾母说这话,禾二伯娘哪怕不落井下石,也绝对会绕道走,而今却是阿沙力地一拍胸脯:“一句话!”

所以说,禾母一贯以来所持的观念还是非常正确的:有钱有底气,没钱啥都甭说。闷头干活吧。

第二天一早,禾母熬了一锅小米粥,蒸了一屉自己裹的灌汤包,又煎了几片香椿鸡蛋饼。裹上街口买来的现炸油条,众人的早餐新鲜出炉了。

想着老太太生病、不能吃油滋滋的,禾母便给她单独蒸了几只开口的红枣馒头,然后拿干净的玻璃小罐装了点自己炸的豆干肉末酱,拿食盒装了起来。小米粥和红枣馒头都是养胃的。最适合胃病患者吃。

等禾二伯娘起来时,禾母已经下楼一趟,把老爷子和禾大伯的早饭送去店里了。

夹了个馒头快速吃了两口,看到二妯娌哈欠连天、没睡饱的样子,禾母笑着说:“二嫂,你们慢慢吃,我吃完先给阿姆和大嫂送去。阿爹起得早,已经吃上了,你们吃完顺道去店里陪陪他,迟点去医院也不打紧。横竖有我和大嫂呢,阿姆那边只管放心。”

“这么早就走啊?不若我们几个吃好了一起过去,省得你打车了。”

禾二伯娘暗叹三妯娌可真勤快,昨天忙到这么晚才睡,早上依旧起这么早,不仅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连这么多人的早饭都做好了,想想真是自愧不如。

“我一个人就不打车了,小区门口有到市一院的直达公交,这会儿早。路上不会堵的,要不了一刻钟就能到,很方便的。”

禾母说完,又让禾二伯娘不要太拘谨。只管拿这里当自己家,然后三两下喝完放温的小米粥,提着食盒去医院了。

医院里,老太太正生闷气呢。

大儿媳昨晚上睡得像死猪一样,她想上个厕所,叫了好几遍。都没把人叫醒,反倒把隔壁的病患吵醒了,恶声恶气地说她扰人睡眠,气得老太太直喘粗气,最后还是按了床头铃,让护士进来喊醒大儿媳的。

然后是早饭的事。

她因为昨晚喝的是粥,年纪大了,睡眠时间又短,五点不到就醒了,醒过来就睡不着了。

醒着容易饿,好不容易熬到护士五点半过来抽完血,她就喊大儿媳去食堂买早饭。

结果大儿媳怎么说来着?

“婉芬不是说会送来的么?我只管在病房里陪着你就好了,你再等等呗。”

老太太一口气堵在胸口,难受的不得了。

她自认三个儿媳妇里,和大儿媳的关系是最好的。

因为她打小最疼宠的便是大儿子,连带着对大儿媳也比其他两个媳妇更看重。

又因为大儿媳进门最早,生孩子也是最早,两个孙辈又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对这个大儿媳,老太太自认一点都不曾亏待过她。

所以留大儿媳陪夜,老太太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相信老头子也是出于这个考量,才让大儿子、大儿媳轮流来医院陪她的。认定他们会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只是事实让人太寒心了。

老太太沉郁着脸,靠在床上,食之无味地嚼着抽屉里小儿媳预备的点心。

隔壁两床的家属,给病人洗好脸、梳好头,捧着饭盒去食堂打包了。

中间床的病人也是个老太太,咧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朝禾老太太努嘴问:“那是你儿媳妇啊?怎么这么不懂事啊,来医院陪夜,怎么跟个上旅馆似的?医院里能睡这么踏实的可真少见,护士进来出去都好几趟了,也不见她动一下……”

禾老太太扭头,可不是,这都六点半了,大儿媳还躺在陪客床上呼呼大睡,不仅觉得丢脸,还觉得过去那么多年真是白疼她了!

第250章 蚊子腿再小也有肉

正气着呢,禾母提着食盒进来了,看到老太太手里捏着的饼干,忙说:“阿姆你饿了是伐?我带早饭来了,饼干是给你当点心的,大清早吃这个可不好。”

说着,利索地拉起床脚的餐板,把食盒里的粥啊馒头啊一样一样摆出来,最后拿出汤勺和筷子,递给老太太,“阿姆你饿了就先吃,我去给你打水洗脸。”

拿上脸盆、毛巾去卫生间,看到睡的正香的大妯娌,禾母顺嘴问了句:“阿姆昨晚睡得好吗?没有哪里不舒服吧?大嫂很晚才睡吗?……”

老太太轻“哼”了一声,不想提大儿媳这个没良心的,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兀自喝起粥、啃起馒头来。

禾母见她吃的那么欢,就没再多问,进卫生间打来一盆温水,回到病房后,给老太太仔细擦了个脸,然后坐在边上看她吃。

老太太吃到一半,不知想到什么,拿着汤勺的手顿了顿,不甚自然地问了句:“侬吃过伐?”

禾母受宠若惊:“吃过了,吃饱了出门的。”

老太太“嗯”了声,继续埋头喝米粥。

等禾大伯娘醒来时,老太太已经吃到尾声了。

要不是禾母准备了很多,老太太实在吃不下那么多,真不想给大儿媳留下一丁半点,真该让她饿一顿,没良心的混账东西!

禾大伯娘要是知道老太太心里这么想,指定跳脚。

她平时哪会这么嗜睡啊,这不前几天,被丈夫惹出来的幺蛾子气得两晚上没睡好,昨晚在医院。累得躺下就困,连老太太起夜都没听见。

早上老太太说想吃早饭的时候,她瞌睡正浓呢,眼皮子都撑不开,哪里起得来啊。老太太真想骂人,该骂她那个满脑子塞屎的大儿子,骂自己做啥!

老太太骂是没骂。但脸色却真叫难看。特别是对大儿媳时,绷着个脸、抿着个嘴。

禾大伯娘再后知后觉,也瞧出来了。心里直骂:死老太婆!亏老娘在医院陪了你一夜。陪客床窄的翻身都翻不转,一晚上躺下来,真叫一个腰酸背痛。老太婆不给点好脸色,还板着个脸。给谁看哪!有本事让另两个儿媳妇来照料你啊,看她们乐不乐意。

婆媳俩心里都有怨气。只是没发作出来而已,但病房里的气氛,特别是老太太这一床跟前,着实压抑的很。

禾母不由诧异。怎么大妯娌这一趟见面,话语少了那么多?

想以前回去,大妯娌哪一次不是把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的?如今不说哄吧。连起码的招呼都省了,这是闹哪样啊。

转念想到禾老大几天前刚闹出来的事。禾母心里悟了。

心情不好话语自然就少,譬如早几年,自己一家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回禾家埠过年时,见两个妯娌在二老跟前喜鹊报喜般地叽叽喳喳,自己却苦涩地一句话都不想说,不是一个道理吗?

这么一想,禾母决定当不知情,免得被大妯娌误会自己在幸灾乐祸。把吃干净的食盒拿进卫生间清洗,洗干净后晾在窗台上,擦干手坐在病床边,等医生来查房。

她去护士站问过了,医生八点左右开始查房,轮到老太太这一间,估摸着要八点半了,查完房要推去放射科拍片,拍完x片还得去住院部六楼做b超……

仔细回想着昨天医生、护士的交代,禾母顺口问:“阿姆,你昨晚、今早大便有拉伐?拉了要交去护士站化验的,别忘了啊。”

老太太一撇嘴:“昨晚、今早统共就吃了这么点东西,谁拉的出来?你倒是给我拉拉看。”

禾母无语。

不过老人嘛,又生病了,嘴勥可以理解,于是宽慰道:“拉不出就拉不出,顺其自然就好了。”

老太太这回倒是没再吭声。

隔壁床的老太太,见状插嘴:“这个也是你儿媳妇啊?你不是说你们是禾家埠上来的吗?怎么还给你熬粥蒸馒头送过来啊?莫不是家就在清市城里头?”

禾老太太骄傲地抬抬下巴:“可不是,我小儿子十四岁就离家来城里了,至今三十多个年头了。”

“哦?那也算是老清市了,做什么行当啊?瞧你小儿媳穿金戴银的,条件很不错嘛。”

老太太这才注意到禾母脖子上挂的金项链、手上戴着金手链,微微蹙了蹙眉,心不在焉地回答隔壁老太太:“我小儿子做木工的,前几年从家具厂出来,开了个木器店,听他说生意还算过得去啦。”

心里老大不高兴:木器店的生意再好,那也是小儿子的功劳,做儿媳妇的,自己穿金戴银,居然不给婆婆买条戴戴。

禾母看出老太太神色不悦,连忙解释:“阿姆,这手链项链是薇薇给我买的啦,要我自己,我是绝对不会浪费这个钱的。”

“薇薇?”禾大伯娘巴不得三妯娌和婆婆关系不睦,听禾母这么说,笑了一声:“她才几岁?高中都没毕业呢,哪来的钱给你买金首饰?我看都是过年收拢来的压岁钱吧。”

禾母忙说:“她初一的时候,在一家刺绣馆打工学刺绣,绣出来的成品能卖钱,如今家里宽裕了,她自己赚的钱我让她自己保管了,可这丫头有钱放不住,上回去京都的时候,说那边的金饰便宜,愣是给我买了一套。”

“唉哟你闺女可真孝顺,我那个闺女,只有伸手往娘家要钱讨东西的份,从来没给我这个老太婆买过礼物,更不用说这么贵的金首饰了……”

隔壁床的老太太一个劲地夸赞禾母把女儿教养得好,孝顺又懂事,才上初中呢,就开始打工了,赚来的钱还给做娘的买首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