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生莲-月关 >

第880章

步步生莲-月关-第880章

小说: 步步生莲-月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明白。
    耶律休哥和墨寺丞返回上京后,马上受到 了萧太后的接见,听说杨浩 0 削帝号,与宋议和之后,萧太后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做为一个聪明睿智、日渐成熟的统治者,在听到杨浩通过耶律休哥之口向她转述的详细理由之后,她完全能够明白杨浩这么做的苦衷。
    她并不认为杨浩这么做今后就会与辽国为敌,辽国需要夏国,复国更需要辽国,这是宋辽夏这个三角维持平衡的必然。不过,她开始隐隐觉得,杨浩和她已 经越是越远,这一次事先没有互通声息就是一个开始。尽管杨浩从来也没有和她走到一起过,但是不管杨浩做定难节度使的时候,还是自立称帝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过这种陌生的感觉,现在却不同了。
    她有她必须坚持和维护的东西,在她心日中,她的儿子,和她儿子的帝国要重于一切,杨浩亦如是,这种感觉令她失落,可是这种时候,她更不能做什么。她只能看着杨浩潜下去,深深潜下去,等着他重新崛起的那一天。
    杨浩起起伏伏,每一个起落,都会被命运的巨浪推到一个更高的位置,现在她仍然能俯视着他,她不知道当他重新破浪而出的时候,自己与 他是平视还是仰望,会不会有一天走上对立的道路。现在,她只舱沉就。
    相对于辽国的沉就,宋国的举动就比较多了,朝廷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接受夏国的朝觐和贡献,接受了夏国敬献的传国玉玺,祭天告祖,大肆庆祝宋国的胜利和得到传国玉玺的喜悦,随即赵光义便手握传国玺,信心十足地频频发布一条条政令。
    在西北,由定国节度使宋假移军麟府两州,接管横山东城防务,潘美率所部返回汴梁;在朝廷方面,三司官员也大举调动,有平调、有明升暗降、有提擢新人,官员的任免范围前所未有,这一切都是打着清算王继恩余党的幌子进行的,而且随着鼓励揭发,有越来越形扩大的趋势,还不知要牵连多少人,牵连多少事;
    与此同时,朝廷又有旨意下来,原保德军节度使、府州知府折御勋将担任宋国驻西夏宣抚使,克日到任,其弟折御卿封上轻车都尉,留京任职。朝廷留下了一个人质,把其余的人放回西北了,这是朝廷最终做出的让步。
    议和既定,宋廷的军事重心,暂时放到了西』II,罗克敌以签书枢密院事的身份,被任命为西川安抚使兼兵马都总菩之职,赴巴蜀平叛去了。上一遭派出去的大将都崇信、王政忠俱受辖制,已被免去职务,原地待参的西川安抚使万松岭、成都知州周维庸也到他帐前听用「戴罪立功。
    赵光义先封赏了潘美,以此安抚老臣,又借清洗王继恩余党之名提拔任用了几员年轻将领,安插到殿前司和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要害部门,这才调罗克敌赴巴蜀剿匪。河西战事既平,朝廷又接二连三地调拨军队入蜀,蜀地之乱想不平 也难,此番遣他西行,分明是让他建立军功,积攒资历去了。
    而动作最大的,却是夏国。杨浩受封西夏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正式迁都,自夏州越八百里翰海,迁都至兴州。在宋国看来,这是杨浩被宋国给打怕了,他抛弃党项八氏的中兴之地,越过翰海沙溢,跑到兴州去再起国都,是为 了避免再有一次宋军旦夕即至,兵围都城的尴尬局面,对宋国来说,自然是扬眉吐气。
    对夏国臣民们,杨浩的说法却是一国都城,当为天下中枢,当交通便利,当可攻可守。如今夏国不仅仅拥有定准五州,更有河西诸州,兴州正在诸州中央,且易守难攻,农牧发达,可为国都云云。而真正的原因,国防固然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却是要藉此削除他对党项羌人过重的依赖。当初赵匡胤想迁都洛阳,固然是认为汴梁无险可守,不适合做国都,另一个原因就是想借此把赵光义经营开封府十年建立的庞大根基一举铲除,可惜他失败了。杨浩比他幸运,当初潘美率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已经半强迫、半恐吓地把愿意博、不愿意的所有权贵酋领都举族搬迁到了兴州,造成了迁都的事实。最大的阻力 已经消失,迁都最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剩下来的只是建设而已。
    赵匡胤立国之初时一次“杯酒释兵权”被很多对历史不甚了了的人错误理解为重 文轻武而加以诟病,其实赵匡胤当时所做的无关文武的轻重,他只是把那些资历、威望不在他之下,在他立国之前就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拥有自己的将帅体 系的那些大军阀大诸侯剥夺了军权而已,宋国能结束五代以来中原走马灯似的换皇帝的局面,这件事居功甚伟,王莽谦恭未篡时,要不然的话,宋国莫说一统天下,现在还姓不姓赵都两说了。
    而杨浩在宋国的“帮助”下迁都释兵权,拜赵光义所赐,凭此一举,他便很轻易地完成了内部权力架构的调整,原定难五州的党项势力被拔离了根基,党项八氏不可能弃开部族牧地,所以一旦合力就会连他的权力和统治也会撼动 的党项八氏头领们遥步退出了最核心的决策囡,夏州作为党项人发迹之地的符号作用随之消失,本来反弹会最强烈的去“羌”化初步完成。
    一个良好的开始,为一个全新的夏国,全新的权力架构,高度集中的皇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项权贵们对迁都自然不爽,不过木已成舟,他们也毫无办法,很快,随着新国都的建立,他们反对的声音也不会具备什么影响力了。
    最不爽的其实是陇右吐蕃大头人尚波千,陇右本来是他一家独大,尤其是得到宋国的暗中扶持后,他的势力更是迅速扩张,不料这时六藩部大头人罗丹却从河西跑来与他争地盘了,两下里打得不可开交,又冒出个赤邦松来,籍着赞普之后、王室后裔的身份两下里和稀泥,掺沙子,也不知道他打的什么 ',℃思。
    紧接着回纥可汗夜落纥和党项羌9!i 李继筠也到了陇右,一开始他还挺高兴,以为有此两人投奔,声势更壮,谁料这两人都是个不甘人下的白眼狼,他尚波千客客气气地把两人迎了来,这两人一个一门心思的想去青海湖,想招揽陇右星罗棋布的回纥部落为其所用,另一个则亮出党项少主的 身份招兵买马,陇右这趟水就更混了。
    偏偏不知道他们许了宋朝皇帝什么好处,近来宋国使者以断绝援助向他施加压力,非要迫他允许夜落纥西去青海湖,尚波千原来对宋国的依赖还不甚重,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反而缺不了宋廷的援助,迫于无奈,他只好忍气吞声放夜落纥去了青海湖,同时派了几个心腹率军跟过去使绊子拖后腿,与他争夺陇右回纥人的 支持。
    至于那个在他眼皮子底下,把许多本来为他效力纳赋的党项人招纳去的李继筠,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就传出了宋夏议和,杨浩向朝廷敬献传国玉玺的消息,尚波千吓得不轻,过了些时日,见朝廷援助如故,也未予以什么诘难,估 计杨浩也有顾虑,未敢向朝廷说明这玉玺的真正来路,一颗心这才放了下去。
    不料这颗心刚刚放下,扬浩突然宣布正式迁都兴州,尚波千的一颗心倏地一下又提溜起来了。兴州在什么地方?背靠乌拉特沙漠,左依毛乌素沙漠,右依腾格里沙漠,三面天险,后枕无忧,中间自北而南是一座贺兰山以及一条黄河,这一山_河犹如两条长龙,二龙戏珠之处就是萧关。
    萧关,是河西陇右横亘的祁连山脉中 的唯一通道,尚波千可以据萧关而北望,杨浩如果有心,自然也可以据萧关而南巡。尚波千忧心忡忡,思虑半晌,忽地瞧见那个不省心的李继筠,灵机一动,便打发他去守萧关了。虽说这李继筠心怀叵测,不过他与杨浩不共蔡天,让他守萧关,绝对比最忠心的手下还要可靠。何况,李继筠此去为副,萧关主将还是自 己的心腹呼延傲博呢。
    杨浩对横山守军 重新进行部署之后,便欲返回兴州,今后一段时间,就是韬光隐晦、休养生息的建国第二阶段了。甘州刺史阿古丽王妃也于此时带着杨浩的紫电剑赶往都城,这个冬天,尽管杨浩自己处境艰辛,但是他仍然依照承喏,履行了对回纥人的援助,阿西丽王妃已倾心臣服,她要亲赴都城朝觐大王,宣示自己的忠诚。
    杨浩自东,阿古丽 自西,李继筠自南,三路人马向一个中心点行去。此时,夜落纥则兴冲冲地奔向了青海高原。呀拉索,那就是青……海……高嗷嗷嗷……原……PS:刚看到起点公告,这里向书友们通报一下:
    一:么》1○年IZ 月 22 日 l6DOr………一炱》11 年 1月 5日,用户只要通过国内银行卡渠道充值满lco元,即可获赠当月月票一张,同时赠送当月起点女生网粉红票一张!二:勋旧年IZ月茄日○点一十勋11年 1月 5日赳点,也就是从本周日零点起,开始双倍月票,投月票一张计二张!
    在起点,月票就是人气,就是认可。月票对于每位作看来说,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请到时候,把您的月票砸下来,多多支持吧∫!

第十三卷 冲冠一 第065章伟大梦想

第十三卷 冲冠一 第065章伟大梦想
    二在!双倍月票时间是,们们年口月刀日0们。年口,口斟点;诸位书友本月票再等五天投。就是一票顶两票啦。
    女女竹竹凸女功巾凸功女女女女女女功女凸竹凸女凸
    杨浩赶到兴州后,马上趁热打铁,开始组建新的朝廷,这一点是重中之重,趁着大战刚刚结束,所有物资、人员、财帛都集中在手中,其调动分配暂未恢复平常时候的运作方式,可以事半而功倍。
    首先是重立国号,这国号宋廷已经封了。就叫西夏歇宋国赵光,义得了传国玉垒,欣喜若狂,诏告天下,改国号为天授,杨浩便把西夏国号定为天佐,这天佐倒底是天佐还是佐天,全看你如何理解,却也讨了个巧。
    紧接着便要按着王国的品阶制度设置政府,当初唐国李煜向宋称臣的时候。自称江南国主,朝中各有司衙门。比如枢密院、三司使等都改了名字,虽说换汤不换药,功能职权还是那些,但是改个称呼,似乎就比宋国低了一级,萧俨和徐锁在兴州对这些方面早已做了准备,本也打算照方抓药,对西夏国的官制进行改动,不料却被杨浩直接否决了。
    杨浩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径直拿出了一套方案,直接便照此安排起文武官员来。其实他对宋朝的官制一直有点不以为然,赵匡胤南征北战统一中原之后,许多投降的割据政权遗留的官职一时没法肃清,造成宋朝的官职最多最繁琐,冗员之多前所未有。
    此外,为了限制权力,赵匡胤又别出心裁,搞了一出官、职分离的把戏,什么尚书、侍郎、左右仆射。都成了寄禄官,只是用来核定其俸禄标准的官阶,具体从事什么职务,又搞出一堆职事官,什么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等,一个外行人想要搞明白这些官儿都是干什么的,都要耗费好大的力气,这种官制的统治效率可想而知。
    如今借着削帝号,建王国,各有司衙门都得与宋朝有所区别的机会,杨浩直接照搬了明朝的官制。明朝的官制在加强了皇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各级官吏的能力,明朝历史上,皇帝大多不亲理朝政,可是对比一下自秦至清各个王朝。你就会发现国诈延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