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弃妃当道 >

第31章

重生之弃妃当道-第31章

小说: 重生之弃妃当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这是要打哪儿去。”
  等走过了侧殿的门,他实在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低声问到。
  身边的内监跟他比了个贵嫔的贵字,他了然之余,却又更不明白。既兜兜转转还是要去瞧虞贵嫔,又何须多此一举将元充衣接过来?若说是为着掩人耳目,也说不通。
  一行人浩浩荡荡,等到了门口,却不进去,先遣人去问那人可曾睡下,回话的宫女答了是,又道:
  “奴婢这就把娘娘叫起来。”
  何吕却摇摇头。
  “让伺候的人都先散了吧。”
  何吕那徒弟旌德,这才觉得自己可真真是开了眼界。
  她睡得很沉,因房里实在安静,有时候他还能听见她似有若无的呼吸声,他莞尔一笑,又往前两步,却不知道怎么的,竟生怕自己行差踏错,又再惊扰或错失了她。
  她喜欢红色,连中衣也用水红色的衫子,她又喜欢戴耳坠子,难得看她耳朵上干干净净什么也不缀,白白净净,只耳垂再大些就好了,虽说不好看,但那样才有福气呢。
  东方止躬身下来,她也爱用香料,却又不喜欢寻常女子都用的那种香味,寻常少女身上有体香,少/妇身上总有甜香脂粉味,只有她总是清清淡淡,什么也没有,总不能沁人心脾。有时候真觉得她不像个女子,他离她近的很,呼吸又均匀,浅浅的气息勾的人心醉。
  他实在忍不住,小鸡啄米似的往她脸颊上点了一下,就那么一下,倒让他欢喜的不行,却见她皱了皱眉头,窸窸窣窣地翻了个身,不过到底是没醒。
  皇帝出来的时候,何吕只觉得圣上高兴的很,主子高兴了,他们下人自然只有好的没有坏的。何吕顺藤摸瓜说了许多话,又麻利的让人伺候皇上歇息,待明日天才亮,建章宫那边就有了动静。
  打和妃入宫,太后很是消沉了一段日子;她一心指望着公孙展颜能像她昔年一样得到自己枕边人的爱重,自然不敢再用强硬的手段着手于前朝后宫,免得皇帝由此及彼,倒对展颜生了厌恶之心。
  然不过两天的光景,太后便有些沉不住气了。
  从前皇帝抬举虞氏,她虽不喜欢,但虞氏好歹是大家闺秀,娘家也不曾败落,她自然没奈何;但那元充衣又是个什么东西,竟也值得皇帝为了她下展颜的脸面。
  太后心里不喜,又想着今日金夫人回宫,也只得先按住了,毕竟比起虞氏,那个不知廉耻的金夫人才是真真难缠。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事情有点多,更新时间不稳定,评论也不能一一回复~~见谅见谅~
  不过还是希望能看到评论~~还希望看到收藏点击一路狂飙
  感觉忙起来的我都不会卖萌了~哭
  但黄桑越来越萌惹好开心~~

  ☆、一剪梅(六)

  日子见天的冷了,她早上将醒过来,就见舒乐捧着一堆衣裳站在床前。舒乐穿着酱色宫装,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她小脸红扑扑,精神头也足,虞素玩着自己险些就要垂在地下的一缕头发,笑着问她:
  “怎么这么高兴?”
  “主子不是要封夫人了吗,奴婢是为主子高兴呢。”
  顺手替她拨动床边的银铃,不过须臾的功夫,侍女们便鱼贯而入,舒乐退到一边,待她们替她匀面净口,才又凑过去。
  “前几天听说今儿要下雪?”
  她挑了件杏色的鸢尾遍地金短袄,于下裙的颜色上却犯了难。照理说杏黄配月白是最好看的,只因今儿也算是喜庆日子,因是借了金夫人回宫的口彩,又免得皇太后借着这事儿兴风作浪,皇帝的意思便是不行大礼,也不必去德殿,毕竟能顺顺当当晋封挪宫那才是真实惠。
  “可不是呢,虽说不像那鹅毛似的纷纷扬扬,但薄薄一层也很好看。”
  “既下了雪,就这件吧。”
  她眼珠子微微转了转,水葱似的手不知从哪儿淘出件湖蓝色底绣半枝梅的蜀锦曳地裙,舒乐刚想赞好看,却见她脸上并没流露出特别的惊艳,舒乐精乖,只替她将两件衣裳自那些锦绣繁花里提出来,十指上下翻飞的替她盘扣子,见她长发散乱,兀自便为她理了理鬓角。
  这些日子过去,舒乐终归是成了个体贴大方的奴婢,又有宫女扶她下榻,绕个弯子便有铜镜,桌上摆着妆奁,工工整整,一看便知是昨晚临时挪过来的。由人扶着坐了,她前世今生都是尊贵人,举手投足都显出雍容华贵,旁人不及。
  那些御前的宫女,有灵动不老实的,此时相互交换一个眼神,舒乐瞧见那里头藏不住的惊艳莫名,心下自得。
  “娘娘想梳个什么样的发髻?”
  虞素打开妆奁,见里头钗环多是丽色,尤其是那只嵌红宝石陪衬蓝宝石的凤尾钗更是美艳非常。这些首饰竟没有一样是从明福宫带过来的,这种不记档的赏赐是皇帝暗地里给的莫大的实惠。虞素含笑受纳,对那正在梳头的宫女道:
  “梳堕马髻。”
  越富丽越好。这双仿佛流光潋滟的眼值得这样的尊贵,娇而不俏,艳而不妖,压得住这花团锦簇,又不足以让人论上一声妖妃;她对这身体的容貌很是满意。
  御前的宫女,手艺自然不俗,几只簪子,几回翻飞的手指,就生生将她从迷蒙不醒的贵人变成艳压群芳的贵妇人。宫女拿凤尾钗给她压发,配衬足银刻花红宝石耳坠,明明金夫人才是重头,她怕是又要做成那喧宾夺主之人。
  她很是高兴地赞了那宫女一句,又随手挑了只不起眼的玉簪子,拿它挑了点儿茉莉香片制成的口脂。还没来得急往上抹,就打镜子里看见男子颀长的身姿。她回过头去,今日有薄雪,这样的天光,房里却尤亮着灯,她瞧见他脸上掩不住的失神,蓦地便想起什么,将簪子随随便便扔在桌子上,挺僵硬地站起来行礼。
  皇帝也不知怎么了,大步流星地要冲上去扶她。他将手伸到她面前,明明是男子的手,却不见饱经风霜的粗糙;她便有一点儿恍惚。她避过了,自顾自地站起来,又掸了掸裙子,这才说:
  “皇上今儿休沐?金夫人什么时候回宫?”
  除此之外竟是无他。
  昔年杨夫人不喜她跋扈,不过八岁就让父皇将她从出宫开府别居;小小年纪主一府事宜,更养的她果决无情。她出了大内,自掌一府家事,自有一番天地,幼弟却养在杨夫人一手遮天的深宫,她心中恐极,日日晨昏定省不断,好在公主府里大内并不十分遥远,饶是如此,有时候大雪纷飞,她天未亮就要起来入宫,此后一整天都必要恹恹。
  后来她年岁渐大,杨夫人又将她视为劲敌,她无法,只得使计让父亲答应为她广选护卫,她就是那时候遇见东方衍,瞧上去是翩翩浊世佳公子,骨子里却是修罗恶鬼。她记得,大概也是这样下着薄雪的天气,她正上妆,拿指尖挑了一点胭脂,却打铜镜里瞧见他,他穿着白色的长衫,很是温润的样子,就仿佛他满手的血腥味实则是通身的脂粉香。他见她回头,便笑着迎上前去,嘴里还道:
  “明华,我念你实在念的紧。”
  她记得。
  她瞧这皇帝与梦里那故人八分相似的面容,又兼之一双温柔慈悲眼,竟是偏过头不忍看,也免得触动情肠。
  皇帝与她是一样的心思,只是皇帝知道眼前人便是自己念着的那个,想的又更深一些。他往后退了两步,负手而立,面上却丝毫不见倨傲。
  “用过膳便要去宣德门。”
  宣德门是后宫的西北角,历来后妃入宫都打此而入,即使尊贵如和妃,也得老老实实打宣德门入,走不得正门。不过,金夫人此番是带着皇子皇女回宫,意味不比寻常,是以皇上太后都要亲自相迎,她必定是为皇家诞育子嗣,又是皇长子皇长女生母,这样抬举倒也说得过去。
  虞素颌首,却又侧了侧身子,是要皇帝先走的意思。东方衍在心底微微叹一口气,也不与她相争,只说:
  “等你收拾妥当便让宫女过来知会一声,朕让人上膳。今儿御膳房做了鱼片粥,朕记得你还吃鱼,朕上回尝过一次,膳房的厨子手艺好,做出来竟是没半点腥气,今儿你尝了要是喜欢,朕就再打赏他一次。”
  东方衍本要走,却又舍不得,絮絮地说了许多,见她只是面无表情的听着,当下也不恼,只是默默地出去了。
  这样的场景舒乐近日来见得惯了,也不觉得什么,倒是那些御前的宫女开了眼界,不免对她更加巴结奉承起来。
  虞素听她们你来我往,她自幼见多了奉承,又挨过许多软刀子,对云或泥都不像旁人那样在意。她连应也懒得应,只给自己画了个淡淡的妆,拖着舒乐的手便出去了。
  二人用罢了饭,各自上了轿辇,雪下得一点也不磅礴,琐碎缓慢,就像裹了脚的小媳妇;自个儿不舒畅,别人瞧了,更不舒畅。
  虞素打帘子看了会儿风景,后来天渐渐阴了下来,风也跟着刮,很有点凛冽意味,虞素再又瞧了眼满天风景,便兀自将它放了下来。
  宣德门前修了间小屋,因考量着会有贵人下降,屋子便修的十分堂皇。皇帝同她将将落了脚,皇太后便一行便浩浩荡荡地过来了。和妃才进来便看见虞素与自己的心上人并肩而立,一时间妒意横生,不尤出言讥讽她:
  “今天是金夫人回宫,贵嫔盛装而来,如此喧宾夺主,不知道的还以为贵嫔余恨未消。”
  金夫人从前是原主身边的女官并不是什么隐秘,只是宫中女子,说起话来总明白面上要留三分情,暗里当往死里戳,和妃当着皇帝的面儿仍是这般肆无忌惮,可知是气的很了。
  是以虞素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此时却并不恼;她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看热闹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动怒。
  她淡淡瞧她一眼,正要回击,就见有宫女打帘子迎了人进来。
  “臣妾来晚了呢。”
  一句话说的脆生生,张云芙今日瞧着也明丽非常,她本来好看,前段日子因失了帝心十分萎靡,如今故人相逢,难免不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付。只是她只顾着自己张扬,却难免委屈了公孙展颜,显得顾此失彼。
  太后给叶嬷嬷使了个眼色,叶嬷嬷人精一样的人,不露痕迹地便将和妃同虞素隔开,又反握了一下和妃的手,兀自给张云芙问了安。
  张云芙哪里敢拿大,不免也跟着客气几句,和妃发作不得,板了脸不说话,先后受了张云芙与虞素的礼,却仍旧高兴不起来。
  太后微微一笑,却是对皇帝道:
  “你表妹少年心性,也是家里人惯得太厉害了些,不过她赤子之心,这份恪纯不比旁人。”
  说着竟是要一手把公孙展颜揽在怀。
  皇帝勾了勾唇,袖口的金龙熠熠生辉,和妃一时间看得又有些痴,又因着太后夸她,不免郝然。
  “母后说的是,只是到底是掌管六宫的人了,又是大皇子庶母,学得稳重些也是好的。不过和妃确实是好心性,虽说毛躁了些,却从不曾见她与谁红过脸。”
  一张大帽子扣下来,却偏偏又让人觉得这是真心的赞赏与好心的提点,是以纵然老练如太后,竟也一时语塞,半点挑不出他话里的错处。
  而和妃此时更是如春风拂过的女儿面,不胜天真娇娆。
  “皇上,太后娘娘,金夫人已过了太和门,正往这边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做好了日更准备的仍旧奔忙的作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