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迷梦 >

第221章

重生迷梦-第221章

小说: 重生迷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沈正辉关心了一下自己和宁欢共同的朋友白韬,我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不错的青年,他身上有干劲,虽然大多数时候他的嘴巴说得比他做得更多。但是从本质上讲。他依然是一个不错的执行者。忽视掉他奇怪的面子情绪和他喜欢抱怨的天性,他还是可以作为创业的好伙伴的。沈正辉表示了一下自己很看好白韬,他相信宁欢同样能够从这段话里看出来自己的灵魂是什么样子的。他感到某种兴奋和冲动正在自己的身体内蠢蠢欲动。
    但是,这家伙思路很多时候是不清晰的,相比较思考,他的行动先于头脑。沈正辉继续写道:他虽然在路上能够根据自己撞头的结果调整方向,最终走上正确的道路,但是不免走上一些弯路,花上太多时间调整。停笔想了想,沈正辉最后写道:作为朋友,你要多帮助他,让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放下了笔,沈正辉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回国之旅充满了期待。仔细把信重新读一读,虽然觉得自己显得似乎是太了解宁欢和白韬了,但是沈正辉已经不想修改了,他找来了信封,把信装了起来,信封封住。
    这个时候,他的门被敲响了,福田光美带着不耐烦的语气说道,“快点,你在里面多久了,女人们都不耐烦了。”
    “知道了,”沈正辉翻了翻白眼,打开了门,把信直接递给了福田光美,“帮我寄出去。”他说道。他把宁欢的银行账号记了下来,准备让自己的父亲那边直接打钱过去。
    “这是什么?你居然在写回信?”福田光美压低了声音,“怎么回事?”她带着疑惑的眼神打量了一下沈正辉的神情,“难道我猜错了,这是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你想多了。”沈正辉翻了翻白眼,绕过了福田光美朝着外面走出去,“抱歉啊,”他大声说道,“别人是越有钱越闲,我怎么刚刚相反。”
    “我也和你一样好不好。”福田光美在他身后说道。
    刘欣撇嘴,“我比你们更惨好不好。”
    青沼智昭抿嘴,“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的眼波流转,“所以说艺人要是找不到减压的方法,真的会疯的,吃不饱,又忙,私生活还被评头论足的。”
    “我怎么觉得你意有所指?”福田光美拖住了下巴,坐过来到了沈正辉的对面,盯着沈正辉道,“沈先生,你来帮她减减压,用娱乐圈的方式。”
    在场的其他两个女孩子脸都红了。
    刘欣鼓足了勇气叫道,“我也要。”
    新年总归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不是吗?
    年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人都是精神百倍的样子。即使两个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节日的中国人也是,沈正辉自然不会愚蠢到去询问对方如何过的生活。不过让他高兴的是在大家的配合下,最后的拍摄顺畅地完成了。接下来便是后期制作的事情了,宫本导演将会接手负责这一切,效果图专门画分镜头的画师已经画了几箱子的原稿了。如果这部片子大受欢迎的话,日后这些原稿可以以各种名义出版成书,这几位画师就盼着这一天呢!
    沈正辉定了三月初回国的机票,他将会在平京见过了自己的父母之后转而回老家去见奶奶。当然,这是原先的安排,最新的安排是见了奶奶之后他要回自己的中学母校去看看自己的好朋友们,虽然他们应该都不认识他。
    两位国际巨星也是忙得马不停蹄。即使不拍摄电影也有忙不完的工作在等待他们。巩莉和张国容都表示说电影上映的时候一定来日本做宣传,这倒不是义务,而算是人情了,毕竟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可没有涉及到这个。
    这算是和沈正辉合作的最大牌的华人明星了,对此沈正辉倒是感觉挺高兴的,毕竟大家相处得还好,口碑也是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的,自己作为华人,少不了和各种华人明星打交道,在影帝和影后这里把口碑刷起来。也少了不少麻烦。
    与此同时。《悟空传》在大陆也落画了,这部动画片激起了大陆的学生们的观影狂潮,这还是在有盗版冲击的情况下,票房维持了一个诡异的横盘。上映六周的时间里。票房始终保持着一个莫名地均衡的曲线。从第一周开始始终看不到大跌,有时候又略有回涨。观影的人潮被均衡地分配到了每段时间每一场,一直到落画。这部电影的周票房居然还有四百万左右。到了最后统计的时候,票房出人意料地居然达到了5600万,这让很多电影评论家都要把自己的头发都挠掉了。动画电影连续几年雄踞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但是偏偏就没有理由说国产动画已经振兴了,这种诡异的情况始终和一个人有关系,已经有文章开始试探性地攻击说眼下这种情况对于国产电影不是好事情。现在大家都在观望张导演的大片《英雄》是不是能够刷掉《悟空传》的第一。
    因为这种情形实在是太诡异了,票房排行榜前几位挂着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也就算了,《熊出没》这种动画片也挂了上去,一众电影人真的要吐血了,现在《悟空传》也上去了,偏偏不能说这是一部日本动画片,该片子的原作者还挂在《天下无双》的编剧名单里面,《天下无双》目前屈居在《悟空传》下面,这更是反了天了,香港人也就算了,一个学计算机出身的家伙居然也爬到职业电影人前面去了,票房榜第一第二都和他有关系。有激进的报纸已经开始抱怨了,说我国的电影培养体系都培养了什么人才?为什么得到市场认可的并不是体系培养的人才?那么体系还有什么用?
    体系培养的人自然不能容忍这种论调,于是反驳和批驳的文也刊登出来了,无论是从艺术角度出发激进训斥商业片是垃圾的家伙,还是用偶然论解释说现有的情况只是暂时的偶然,还是持中评论认为现在下结论还言之过早,要看看几位大师如何商业转型云云,论点的交锋丝毫不改变票房现状,反而是现状激发了更多的口水。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沈正辉静悄悄地到了平京,去见了自己的父母,自然不免一番痛斥。
    好在沈爸爸对于他知错就改,主动回来看奶奶的举动还是满意的,沈正辉因此免去了更多的痛苦。他根本不敢多露面,记者正向疯狗一样到处抓人询问他们对于中国电影的看法,沈正辉是最大的目标之一。
    “你说的汇钱的事情我已经办了,这个事情你做得对,不过这种方式还是欠考虑了。”沈兴国教育自己的儿子说道。
    “难道你还想要开个记者会让记者来采访你?”沈正辉反问。
    最近被记者骚扰怕了的沈兴国于是沉默不语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那么你什么时候回平京?”
    “回来干什么啊?”沈正辉感到奇怪,“我看了奶奶就走了,片子还等着后期制作呢!”
    “你不回来参加两会吗?”沈兴国问道,“你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吗?”
    沈正辉一脸震惊,“我勒个去了,”他惊愕道,“我还要去开会?”
    “通知书都送到我这里来了,全国政协的工作人员联系不上你。”沈兴国说的理所当然,“你不如参加完了会议再回去看奶奶吧,说不定奶奶在电视上能够看见你还会高兴呢!”
    沈正辉一脸无语的表情看着沈兴国递过来的通知书,看时间自己倒显得像是赶着回来参加开会的一样。
    “你有什么提案没有啊?”沈兴国问道,“你爸爸我准备了一个提案,我不是全国代表,你帮我提一提呗,关于简化电视剧审批流程的建议。”
    沈正辉揉了揉自己的下巴,想了一会儿,从随身带着的包里面翻出来宁欢写的信来,上面有他家的电话号码。“爸爸,你让我单独打个电话,提案的事情咱们等会儿再说。”
    “是给女孩子打电话?”沈兴国问道。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工作上的事情,麻烦你在外面帮我看着我妈。”
    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满地走出去,沈正辉拿起了电话,深吸了几口气,拨了号码,心怀忐忑地听着电话那头的响动。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喂,哪个?”
    沈正辉笑起来,“老朋友,你好吗?”(未完待续。。)

第221章 尽职的政协委员
    沈正辉在电话里面并没有和宁欢说多少话,两个人的对话近乎猜谜,当然,沈正辉本人现在的谨慎是一个方面,宁欢的谨慎似乎是天生的,沈正辉认为,特别发现对方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更是如此,谁叫他生的晚呢?这是先天的劣势,也是先天的优势,宁欢多年来的优势似乎只体现在了学习上了。
    两个人在纠结无比的电话对话中只说几件事情,沈正辉说了自己寄钱的数目和自己的要求,他要在平京参加了两会之后才能够回老家。宁欢在电话中只表示了对沈正辉的感谢,他有很多话说不出来,有些话必须捅破了窗户纸之后当面说。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电话中胡说八道似乎不太好。两个人默契地把摊牌的时间延后了。
    于是沈正辉开始正式履行他作为政协委员的任务。
    “你还想着提交提案?你今年调研了吗?”王安萍也是政协委员,两个人的相遇居然是在政协的报到会上。当然,沈正辉是文艺界的代表,王安萍是工商企业家代表,不过说起来沈正辉应该也是工商企业家代表才对。
    “这是我日常工作的事情,还需要什么调研?”沈正辉撇嘴。
    “那你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写的?”王安萍直接索要沈正辉的提案了。
    “我打了好几份,你可以帮我看看。”沈正辉说道,将自己带着的提案递了一份给王安萍。
    “《关于简化电视剧拍摄审批流程的建议》?”王安萍眨了眨眼,“关你什么事?”
    “这是我爸爸的提案。”沈正辉说道。
    王安萍翻了翻。最后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道,“行了,交上去也行,估计根本没有人上心,最后肯定敷衍你了。”
    “嗯?”沈正辉上辈子经历过经办两会委员和代表提案的事情,也算是清楚有时候委员们和代表们提案有多不靠谱。职能部门能够糊弄过去也就糊弄过去了,除非领导真的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一般领导重视的问题政府自己就会捣鼓出解决方案来就是了,两会的提案有多大程度是样子工程这真的很难说。委员和代表里面有多少是像何新这样专门做智囊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呢?这也非常难说,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兼职工作的。
    “《关于电影产业建设的一点建议》。这是你的提案?”王安萍继续问道。
    “是的。我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一两天的功夫写的。”沈正辉回答道。
    这倒是沈正辉的精心之作,所引用的数据,例子都是成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真实例子。内容详实。论证充分。拿出去几乎可以当做论文了。王安萍看了几段话之后,有些不相信地抬起头来,“用一两天写的?”
    “我根本不知道开会的事情。我到了平京我爸爸和我说的,没有时间了,写的很仓促。”沈正辉解释到。
    “写的很仓促都是这样了,那认真写会怎么样?”王安萍又低下了头,她又看了几分钟,然后抬起头来,“你还有多余的吗?再给我两份。”
    “你要了有什么用?”沈正辉奇怪,“我有电子稿的……”
    “先给我吧!”王安萍说道,她拿着手上那份,翻了翻好几页,指着一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