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个小鱼塘-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通过锻炼来提高。
等这*作做下来,李永难得出了一身的汗,连忙回到屋里,钻进水空间,在“天池”里泡了会,里面的亲亲鱼很主动地凑上来,用吮吸除去身上的汗渍。
在水中泡着的感觉很舒服,水凉凉的,但是不会觉得冷,丝丝凉意渗进皮肤,四肢百骸极为舒服、通畅。
李永在水里泡了一会儿,起来以后,习惯性地做了鱼粥,煎了两份鸡蛋,想到隔壁多了个人,才又多煎了一个,今年新腌的萝卜干切了点,用空间辣椒酱一拌,滴两滴小磨麻油,吃在嘴里,又香又辣,嚼在嘴里,咯崩作响,香脆可口。
李永弄得差不多的时候,隔壁两女生才给鱼粥的香气“勾引”起来,夏依依哇哇大叫:“什么东西啊,好香好香啊!”
昨个儿晚上,李永已经见识到夏依依的吃相,丝毫不比宁小雪逊色。
话说夏依依看着也长得挺清秀精致,不过那肚量可一点也和精致搭不上关系,吃得一点也不少。
看到他们起床以后,李永连忙喝了两碗鱼粥,扔下粥碗就闪,他担心等会就给她俩扣下来去教书,他倒不是想要临阵脱逃,关键是还没想好要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让那些小家伙不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
话说自然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课那么规范,可也正因为不规范,小家伙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李永可没有耐心回答那些虽然简单,却简单到令人发指的“为什么”。
相比起来,李永更喜欢同老村长他们在一起,可以增长见闻,学到东西,反过来向他们问些“为什么”。
不过,李永也并不是无所事事,借着前几天出山的“理由”,李永弄了些“云梦鱼苗”出来,又在前面挑选好的那几个水泡里面养上,打算看一看放养以后,能不能保持“云梦鱼”的美味和性状。
云梦鱼从鱼卵开始,就在空间水中孕育、成长,经过水产学院的权威检测,富含各种营养与活性成分,健康价值特别高。
虽然没有做过人体试验,不过李永当初给王芷瑶父亲吃的鱼虾中,就有一些“天池鱼”,而“天池鱼”在营养价值上,甚至还不如“云梦鱼”,王芷瑶靠着每天进食“天池鱼”,使得晚期癌症的病情得以好转,可见“云梦鱼”、“天池鱼”的价值。
俊龙村周围的水泡大多位于山谷或山脚,山谷中的水泡在夏天雪山水融化的时候,就会整个给淹没,山谷也会变成河谷,雪山水通过河谷,流入雅鲁藏布江。
除了山谷中的水泡,在山坡和山脚也会有很多这样的水泡,水泡周围长满了杂草,通过一些浅浅的溪谷相连。在丰水季节,雪山水就会通过溪谷注进水泡,等到枯水时候,就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水泡,好像撒在青山中的珍珠,从高处看过去,在阳光中熠熠生辉。
这时候已经是雪山水开始融化,水位见涨的时候,李永在老村长帮忙下挑选的那几个水泡,都是距离溪谷比较近,但地势又相对比较高,不容易给溪水给淹没,因而不必担心水泡里的鱼会跑到外面去。
这几个水泡大小不一,最大的也有半亩左右,小的只有十几个平方,甚至几个平方,水泡里的水位也不深,周围的植被也简单,之前用渔网在几个水泡里网过鱼,比较大些的鱼基本上都给网起来,然后分给村民,换了些牛羊,准备给孩子们弄饭吃。
俊龙村别的没有,就是鱼多,相对于出门就能“捡”到的鱼虾来说,这里虽然水多、草也不少,不过多少年的传统,都是少放牧,传说牛羊吃光山上的草根,雪山神就会降下惩罚。
李永虽然是个无神论者,倒是挺支持这个传说,其实所谓雪山神降下惩罚,很可能就是草皮遭到破坏以后,引起的水土流失。
李永虽然还没有经历俊龙村的夏季,不过从周围的水泡和溪谷就能看出,这里到了夏天,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应该是很多的,若是植被给破坏,确实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啥的。
李永一开始也觉得奇怪,俊龙村周围的山上都是大片大片的青草,为啥牛羊的数量并不多,后来才知道有这样的原因在里面。
大山中的人虽然未必知道啥叫生态保护,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生存智慧,有时候要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在俊龙村,牛羊都是要关在家里的,不能放到山上面去,这是传统,也是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从来就没有人会破坏。他们要饲养牲畜的话,必须是养在家里,偶尔在屋子周围吃点杂草,平常都需要村民去山上割草,因而养的牛羊数量就比较少,不像西藏别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到大群大群的牛羊。
虽然说相对牛羊的数量不多,相对比较珍贵,从来就没有人愿意用牛羊来换鱼,不过听说这些牛羊是为了给孩子们加餐,村民们都很配合,与其说是换,不如说是送了,因为这里的鱼本来就是白捡的。
何况,一只羊能换很多的鱼,换回来也吃不掉,最后还是大家分分吃掉了。
因为水泡里的鱼不少,网了几个,网上来的鱼都吃不及,就没急着清空更多,只在清出来的几个水泡中,先放了一点云梦鱼苗。
李永所谓的“大事”,其实就是去看看这些鱼苗“生活”得怎么样。
第六部 无限天地宽
第一二七章 鸟患
'更新时间' 2009…12…31 23:30:17 '字数' 3033
李永往水泡那边转了转,看到放里面的“云梦鱼”苗都挺活跃,一队一队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显得很自由、很自在!
怪不得以前都有人说:想要像水里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看起来,这些小家伙确实挺乐呵的。
看到一群黑糊糊的鱼苗游过来,李永把手伸到水里,事实证明,他可没有宁小雪那样的神奇魅力,那些鱼苗嗖一下都“游”到旁边去了。
李永撇了撇嘴,心想这些家伙真是不晓得好歹,连他这个主人都不认得。
不过,看它们敏捷的样子,倒是挺有劲头,看来活得很好,用不着他担心。
李永绕着水泡转了两圈,水泡虽然不大,不过这时候的鱼苗也小,数量也不多,看起来水面挺空旷。
话说李永名下参与的几家公司,都有不少的鱼塘,养了很多的鱼,李永手上的水空间里,也有不少鱼虾。不过,要说到养鱼,李永还真的没什么经验,他不像孙海宁,是专门搞这个的,岸上看一眼,就水里的养得好不好,水体好不好,周围的环境好不好……
李永作模作样地看了会,完全看不出好不好,他知道哪些放进去的鱼苗都还活着,而且挺精神,就很牛叉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个“好”字,然后就晃晃悠悠去了下一处水泡。
接下去的情况也差不多,李永很快将几个水泡转了转,感觉情况都很好。
突然之间,他就发现自个儿没事情做了,不过他又不想去学校,那些小孩是在太烦啦!
李永往水泡旁边的草地上一坐,坐了一会儿,又躺在草地上,摘了半根草茎咬在嘴里,双目无神地望着碧蓝的天空,悠悠白云。
到底还要做啥呢?
正想着,隐约听到有人在喊他,声音听上去像小孩的,李永不禁有些头疼:难道说,是宁小雪让人来抓他回去?这才啥时候啊!
“李……老师……不好啦,你的鱼都给吃掉啦……”这些村里的小孩虽然会说汉话,不过说得很不清楚,很不标准。
李永躺着没动,他就跟俊龙村的人差不多,对鱼什么的不感兴趣,因为司空见惯,就会不以为然。
不过,就这么躺着也不太像话,听到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近,李永只好无奈地从草地上爬了起来。
“都嚷嚷啥呢!”李永吐出嘴上的草根,不以为然地问道。
“鱼……鸟……”两个小孩跑得气喘吁吁地,看到李永,手舞足蹈地解释了半天,李永才弄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好像是说他养鱼的水泡那里,有鸟在吃里面的鱼苗。
李永这回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难道说又是小白那个“傻鸟”?
李永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小白经过宁小雪的调教,现在表现得挺乖的,再说,就算出了问题,宁小雪也能轻松搞定,不用叫两个学生过来,专门通知他。
李永看到来叫他的两个学生,都是平常比较活跃,问题最多的,李永不由恶意地猜想,会不会是宁小雪实在受不了他俩,这才找了个理由让他们过来。
李永略微一琢磨,还是同两个学生一起往回跑,目标就是学校后面那边的一个水泡,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个水泡的条件本来就不怎么样,因为近,李永才会选择,没想到那边会出问题。
跑过去一看,宁小雪领着一群学生,正在水边坐游戏,李永左右看了看,很快看到那只醒目的大白鸟,还有球球他们。
看着场面,好像挺和谐的,李永狐疑地转头一看,发现领自己过来的俩孩子,已经飞快地跑学生中间去了。
晕了,难道真被忽悠了?
那边宁小雪在招手,李永只好走过去,语重心长道:“小雪啊,说谎可不是个好孩子。”
宁小雪俏皮地眨了眨两弯月牙:“嘻嘻,偶发现你挺适合教思想政治的。”
李永给吓了一跳:“别,那玩意一点也不适合我。”
“呵呵,”宁小雪笑了笑,微微撇嘴:“我可没说谎呢,刚才来了一群鸟,都把水泡里的小鱼吃光了,我就带孩子们把它们撵走了。”
“啊!”李永跑到水边一看,差点一头栽进去,清澈的水面上,果然是一条小鱼苗都看不到了,早上看的时候,还能看到一群一群的。
仔细找了半天,才看到零零星星的几个,李永心痛无比,他不懂给鱼产卵,所以云梦鱼苗的获得都是靠运气,如果买到或者抓到带籽的鱼,才能得到。。
“不会吧,这里的鱼都给鸟给吃了?”李永还是觉得这事情有些匪夷所思。
宁小雪点了点头,也很郁闷:“是呢,开始是学生发现了,我们赶了几回,结果,我们一走,它们就又来了,就只好再这里玩游戏啦,你看,还有两只鸟在那边看着呢!”
李永一看,果然在十几米外的山坡上,有几只鸟伸着脖子,不停地在看这边。
它们就是罪魁祸首?看到那几只鸟一副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嚣张模样,李永就很火大,地上捡了块石子,用力扔了过去……
结果,力气用大了,直接扔过头,落到几只傻鸟身后十几米,傻鸟们回头看了两眼,又转过头来,继续盯着这边。
李永这一回,是真的怒了。
喵的,这么嚣张,都给捉了烤熟吃!李永低下头,又在地上寻找趁手的工具。
“那个是斑头雁,”老村长听到消息,也连忙赶了过来,老头也很奇怪:“这些鸟平常都在河谷哪里,怎么会跑过来吃鱼苗,真邪门了。”
李永这会儿可不管什么邪门不邪门的:“能不能都抓了?”
老村长无奈地摇了摇头:“抓倒可以,都抓不可能啊!都是有翅膀的,能有什么办法?”
李永把心一横:“哼哼,那我就在这里看着了,这里……”
李永猛地一跺脚:“糟了,小雪啊,刚才是不是不止这几只傻鸟?”
宁小雪点了点头:“嗯,还有好多,长得可比这几只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