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332章

战国征途-第332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荥口失守之后,魏王假趁机打压宗室世族,夺回权力,宗室世族的残余势力发动反扑,结果造成了大梁内乱,直到魏増率军赶到大梁之后,才平息了宗室世族残余势力的反叛,虽然这一次内乱的时间并不长,但也造成了不少人员的伤亡和流失,结果现在只剩下这么多的人了。

等內乱平息之后,魏増把城中的剩余人员全部都编制起来,将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都编组成军,这样免强整编出来约十万军队。

不过魏增也知道,这样临时征集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他又将军队进行了分编,参加过上一战的魏军约有三万四千余人,其中包括魏増带来的五千人,担任守城的主力军队;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子约有四万二千人,为主力预备军队,协助主力军队守城;其余为后勤运输的军队;同时又编制了六万余青壮年女孑,也是付责城中的后勤事务。

听完了魏増的介绍之后,高原也苦笑了一声,大梁城里的军队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可以一战的,实际只有那三万余人,再加上自己带来的代军,大约有五万左右,也就是说守卫大梁城,主要就是靠这五万多军队了,而秦军这一次进攻大梁,投入的总兵力约在三十万左右,基本都是久经战阵的士兵。好在是大梁城有坚固高大的城墙,防御工事也十分齐全,否则这一战就不用打了。

高原又问道:“现在城里还有多少粮草物资。”

魏増道:“城里的粮草物资到是还算充足,现在府库中的粮食共有约一百六十余万石,食盐有五十余万斤,各种牛羊牲口还有二万七千余头,加上民间应该还有一部份存粮,因此城中的粮食至少能支持一年以上,如果从现在开佁就紧缩一点,撑到两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城里的其他物资也十分充足,各种武器盔甲完全够用,大型床弩、投石机各有五百余架,其他各种守城器俱、车辆还有近千辆。而且这几天来我还收集了大量的石块,现在城里的居民少了,有大量的房屋可以拆除,做为守城所用。”

高原这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看来也不全是坏消息,因为守城战的第一要点就是城中要储备充足的粮食物资,只要粮食充足,那么守军的心里就不会动摇,自古以来;有不少城市的失守,并不是因为守不住,而是城中的粮食断绝,结果不战自破。

按照高原的估计,大梁城是肯定撑不到一年的。而自己当初离开大梁时,只带走了宗室世族家里的财物,并没有动大梁的府库,看来是做对了。

当然这也和现在大梁城里的人口大量减少有关,如果现在大梁城里还有五十万人口的话,那么现在库存的粮食也就只能支撑半年多了,守住大梁半年左右的时间,高原还是有一定的信心。

不过这时高原的心里一动,正色道:“安城君,有一件事情你要如实的回答我。”

魏增怔了一怔,道:“什么事情?武安君请尽管询问。”

高原沉声道:“现在城中的军心民心如何?是否有死守大梁,和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还是根本就不想与秦军决战,甚致想要开城投降秦军。”

魏增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如果说完全没有想投降秦军的人,自然是不可能,但在下可以向武安君担保,绝大多数的军民人等都不会想要投降秦军,而是要与秦军决一死战,死守大梁。”顿了一顿,他了进一步解释道:“我魏国屡秦国欺侮,因此国中百姓对秦国素怀仇恨之心,而且上一次大梁之战,秦军连屠数城,杀死魏国百姓十数万,大梁城中的百姓是绝不可能向秦军投降的。”

高原点了点头,守城战的第二要点就是上下要有同仇敌忾,死守城池的决心,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坚守到底的决心,那么就算是城里储备的粮草物资再充份也没有用。而守城战的第三要点就是要有坚固的城防设施,第四要点就是要有外部的援军。

这样看来,四个要点大梁至少占了前三个,而外部援军也不是完全没有,自己不就算是大梁的外援吗?因此这城还有得一守。而且如果不是秦军还有水攻这一招,大梁城在粮食断绝之前,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高原想了一想,道:“安城君,我也直言相告,虽然大梁城尚可一守,但现在的局势,要比上一次困难得多,虽然我会尽全力守住大梁,但如果到了破城不可挽回,我也只能率军撤出大梁了。”

魏增也苦笑了一声,道:“武安君能够不计前嫌,来救援大梁,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如果大梁真到了守不住的那一天,也不怪武安君,只怪我们魏国注定灭亡,谁都挽救不了。”

虽然高原觉得魏增说得十分凄凉,但现实就是如此,高原不可能陪着大梁一起葬送,因此有些话该说的还是要说。

这时姜桓武、赵江、鄂崇禹、凌风、鲁仁杰等人也都已经来到府邸,向高原报告,代军的士兵基本都己经在城中安置下来了,同时姜桓武等人还在鲁仁杰的带领下,在城墙上视察了一番,了解了魏军的防守布置。

现在大梁的城防守卫还算是严密,只是魏军己经完全退回到了大梁城中驻守,当初高原在城外设置的阵地己经完全丧失,而这时秦军的阵地,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城墙千步以內。好在是大梁城高墙厚,失去城外的阵地,到没有太大的影响。

于是高原把众人聚集在一起,招开第一次守城的会议,道:“守城战的最大弱点就是必须面面俱到,兵力分散,而攻城一方可以集中兵力,主攻一点,因此守城绝不可将兵力完全平均的布置在防线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机动兵力。我决定把代军做为机动兵力,视战局而调派,而固定守城的军队由魏军来担任。”

鲁仁杰点头道:“武安君之言有理,代军的人数虽少,但骁勇善战,做机动兵力最合适。”

高原又道:“城墙分为四方,毎方安排五千主力军队、七千后备军队,共计一万二千军队,其余做为轮换补充兵力。而且每一方的守军保证有二千弓箭手,一千弩弓手,另外在加上大量床弩、投石机各六十架,其他的兵力、器俱视战况而定,要做布置。魏军的调派安排由鲁将军付责。”

鲁仁杰赶忙起身,道:“是。”

高原转头对魏増道:“安城君,你把所有的工匠人员从军队中抽调出来,并集中起来,付责制造、维修守城的器俱。而城中的物资管理,也由你来付责。”

魏增道:“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高原点了点头,道:“现在秦军还没有向大梁发动进攻,因此从明天开始,安排人员出城砍树伐木,越多越好,而且砍伐的树木越大越好;在城内收集布匹,让妇女缝制麻袋,出城填土装包,也是越多越好。”

鲁仁杰怔了一怔,道:“武安君,守城作战,确实需要大量的树木材料,这到可以理解,但要砂土包做什么,我们现在有城墙可守,用不着砂土包啊。”

高原道:“秦军想要攻破大梁,唯一的办法就是引黄河之水灌城,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水淹城池的准备,需要大量的船筏工俱,砍伐木材就是为了多造木筏,而砂土包则是用来堆水之用。”

众将听了,这才恍然大悟,魏増起身道:“好,在下立刻就去安排。明天一早,就立刻派人出城伐木挖土。”

高原又道:“姜将军,你明天领军出城,掩护伐木的人员。”

姜桓武也立刻起身,道:“是。”

第四二九章测查水情

车轮轰隆,马蹄声响,一队潞诩椎氖勘赜底乓涣菊匠担簧狭嘶坪哟蟮蹋患诹桨兜牡贪右詢龋熳潜继诘暮铀蚨焦龉霰剂鞫ィг谔斓刂洌皇狈鲎乓欢涠鋖ang花,转眼又消失在大河水中。

而在河岸边上,有几十个人正在忙碌着,树立起七八根木杆,有的木杆插在河水中,有的插在岸边,也有插在在大提上,还有人拿着绳索,尺子等物,或在水中,或在岸边,不知在做什么?

这时人群中一个六旬老者带着几个从人,走上了黄河大堤,来到战车前,躬身施了一礼,道:“上将军。”

一名顶盔贯甲的武将从战车上下来,也对那老者还了一礼,道:“郑水令,辛苦了。”

这六旬老者呵呵笑道:“这是老朽份内之事,上将军的军务繁忙,怎么也有空到这黄河边来,视查老朽的工作呢?。”

武将也笑道:“水令在客气了,这一次进攻大梁,只有以黄河水灌城才能成功,因此水令的工作关系重大,王剪岂能不来一看。”

这六旬老者就是秦国的水令郑国,秦军的大军进驻大梁城外之后,他也赶到了秦军的大营,并在黄河边测查水情,为水灌大梁做准备。而这武将就是秦军的主将,上将军王剪。

这时大梁城外的秦军总数已达到二十五万人,其本已经完成了对大梁城的初步封锁,不过王剪也忌殚大梁城的城防,不敢易向大梁城发动进攻,因此王剪也亲自赶到黄河边上,看郑国准备得怎么样了。

寒喧了几句之后,王剪才道:“水令,现在可否开始水灌大梁了?”

郑国摇了摇头,道:“现在黄河的水势才刚刚开始上涨,远洠в写锏娇梢跃蚩诠嗨牡夭剑览闲嗬纯矗辽僖饺碌椎氖焙颍趴梢钥挤潘残硪鹊剿脑鲁醪判小!

王剪身后的王贲不禁有些着急,道:“那岂不是还要等一个月吗?”

郑国呵呵笑道:“少将军太心急了,虽然现在不能放水,但还是有许多准备的工作要做啊。”

王贲道:“还有什么工作要做?”

郑国笑道:“老朽虽是水工,但对水战之法,未有太多心得,因此自从去年以来,老朽一直在研究当年智伯水淹晋阳,武安君水灌鄢城两役,到是略有所得,依老朽之见,水攻之计无非两点,一是利用水势冲击,冲塌城墙,武安君水灌鄢城更是如此,当时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溃城东北角;二是围堰以水浸城,智伯水淹晋阳更如是乎,如不是韩魏两家反目,晋阳必破。而依老朽之见,大粱非鄢城可比,水势冲击的初势虽猛,但难以持久,因此单靠水势冲击,未必可以冲跨大梁城墙,只有效智伯水淹晋阳,围堰以长期水淹浸城。不知上将军,少将军以为如何?”

王剪听得连连点头,郑囯不愧是专业人士,说得果然头头是道,大粱城高墙厚,而且是以靑石处围,内填夯土建成,想靠一股洪水就将大梁的城墙冲跨,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用长期水淹浸城的方法,一来是动摇大梁的城基,二来是消磨守军的士气。

因此王剪又问道:“那么请问水令,如果要用长期水淹浸城之法,又当如何进行?”

郑国道:“首先是要在大梁城周边修建围堰,大梁城的地势虽然低洼,但其外围平坦广阔,一但放水,所淹及的范围太广了,难以达到水深,而且还有可能淹到我们秦军的营地,因此只有修建围堰,才能够蓄水浸城,单是这一项工程,就极为浩大,一个月内能否完工,尚未可知。”

王剪道:“水令放心,几天以后,将有三十万民役到达前线,而且就地还可以征集出十万余人来,这样一来,修建围堰也就绰绰有余了,而且修建围堰,不仅可以蓄水,在蓄水之前,还能对大梁进行合围,也是一举二得之事,明天老夫就下令开始修建围堰。”

郑国道:“有上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