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97章

新纪元1912-第97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公司的每一座工厂、每一座厂房的墙外,都可以看到“争气机争出民族尊严”、“争气机,争出国人志气”诸如此类的标语,同样的在这间厂房内,也可以看到用红布拉出的横幅。

“争气机只为国人争一口气”

几乎每一天,在工厂的新闻栏上,都可以看到公司张贴的报纸剪报,而那些剪报的内容再简单不过。

“争气机”

国人在看着**,而**在看着这座车间。

“责任”

在龙门铣床运转中,铣刀在工件上铣出金属屑,而张金宝则全神贯注的操作着设备,此时他的脑海中非常平静,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天之中,他只有在设备面前才会这么平静,他还记得第一天时,高度紧张的自己,甚至接连出了五六个废品。

为什么会紧张?

“责任”

作为一名工人,至少在一个星期前,他从未想到自己的肩膀上会承载着国家、民族等等诸如此类的责任,

责任是什么?张金宝也不清楚,他只知道,如果工厂能造出这蒸汽轮机,中国人就能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那些洋人再也不会瞧不起中国人。

单就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蒸汽轮机是用蒸汽来推动轮机转动的,它运转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风车相似,蒸汽轮机是由一个中央很厚的钢盘及钢盘外沿有很多密排的叶片组成的主体结构。从锅炉里出来的高压过热蒸汽从喷嘴喷到叶片上时,轮机就转动起来,蒸汽度越大,轮机转动得越快。

当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流过喷嘴并在喷嘴内膨胀获得很高的度。高流动的蒸汽流经汽轮机转子上的动叶片做功,当动叶片为反动式时,蒸汽在动叶中生膨胀产生的反动力亦使动叶片做功,动叶带动汽轮机转子,按一定的度均匀转动。这就是汽轮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讲,蒸汽的热能在喷嘴内转换为汽流动能,动叶片又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反动式叶片,蒸汽在动叶膨胀部分,直接由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在另一边,机车制造厂聘请的技师?海德里希则向李子诚解释着汽轮机的工作原因,对于这些,李子诚全没有多少兴趣。对于机械设备,李子诚只是一个外行,但是作为公司的董事长。过去的一个星期之中,自己每天都会来这里一趟,有机会便抓着工人问寒问暖一番,总之就像逢年过节时去慰问的的领导一般。

“那个先生,我要到那边去一趟……”

说话的时候,李子诚便朝着那边几名正喝着茶休息着的工人走去。

“东家……”

正在休息的几名工人一见着董事长朝自己走过了,连忙都站起了身来。

几天几夜的切削作业,这几位师傅熬得眼睛都红了,他们就是这样,睁大了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工作台上的工件,确保加工过程分毫不差,瞧着那通红的眼睛,远远的尚还有数米距离的时候,李子诚便连忙伸出自己的双手,在和一位工人握手的时候,看着这个工人。

“孙师傅,辛苦、辛苦了,你们……”

“东家,不辛苦,不辛苦……”

孙姓的师傅急忙说着。

“就是,这辛苦个啥子,过去俺们在沙河口的时候,有时候赶工,一赶都要忙活半个月……”

“可不是嘛,董事长,这**待俺们不薄,这次就是豁出了命,俺们也要把咱这争气机造出来……”

“对,就是这争气机”

接过这句话,李子诚神情变得的极为动情,抓起机会给这些工人上起了课来。

“大家伙都在日本人的工厂里头干过,这东洋人瞧不起咱们中国人,为啥,就是因为咱们落后,咱们造不出自己的机器,咱们不如他们,可是现如今,咱们要造出来的机器,东洋小鼻子可还没造出来,别说他们,就是西洋人,也没咱们这么好的电机”

说到这里,李子诚停住了,看着周围的这几名工人。

“为啥要造这争气机孙师傅,你知道不”

“俺知道,就是为咱中国人争口气”

孙姓的师傅连忙开口答道,他那张满是疲意的脸庞中泛出些红来,似乎因为这句话而显得有些激动,人的情绪总会随着环境生改变,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他们就是在那种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的氛围中生活着,入耳的是争气的话话,入目的争气的标语,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压力,同样的也能体会到其中的责任。

“对,就是为咱们中国、为咱中国人争一口气,多少了,咱们中国人和洋人打仗,没打过他们,他们叫咱们东亚病夫,咱们为啥打不过洋人,就是因为,咱们不会造机器,不会造机器,更不会造枪炮,这一次,咱们造的,就是咱中国人的争气机,就是要告诉那些洋人,告诉那些瞧不起咱们的洋鬼子”

说话的时候,李子诚朝着远处的几名来自美国和德国技师轻轻一撇,幸好他们都不懂中文,自己这也是挑动情绪不是。

“咱们中国人不仅能造出机器,而且还能造出比洋鬼子更好的机器,这台机器,就是咱们中国、咱们**的第一台争气机,只要争气机造出来了,大家伙不单是咱**的功臣,更是咱中国的功臣到时候”

手朝着厂门的方向一指,李子诚的语气随之一扬。

“给大家伙拍一张照片,然后贴到路边,做一个碑,告诉咱们的子子孙孙,咱们中国第一台争气机,就是你们造出来的”

一句话只惊的这些师傅一愣,而这时聚精会神铣制着最后一片叶轮的张金宝却铣刀在最后一片叶轮片上,轻轻地铣削一下,带起一条细如丝的铁屑。

接着,他又拿出工具量了一下,那张满是疲意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笑容,这是最后一片叶轮。

“第37号叶轮完工”

突然传来的消息,只让李子诚一喜,按之前的介绍,只要金加这一块完成,再对部件进行打磨,最后再进行局部淬火处理,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热套组装,没准,春节的时候,这争气机就能造出来。

看着那个在众人的簇拥下,笑起来尽是憨厚模样的张金宝。

“辛苦了,你叫啥名字”

“俺叫张金宝”

张金宝憨憨的笑应着,同时有些极不自在抓了抓头。

“董事长,别看金宝就是个七级工,可造叶轮的时候,他有那个悟性,37个叶轮里头,他一个人造出了四个”

“可不是嘛,金宝……”

在别人的吹捧这个张金宝的时候,李子诚只是在心里记下这个名字,嗯,这不就是现成的模范嘛

对自己得树立模范

心下默默记住这个名字,李子诚在心里寻思着等这机器试运营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得把他们这些人树立成模范,这样的话……

就在这时,张文政急匆匆的走进的厂房,见到董事长,便连忙从文件包中取出一份电报。

“董事长,徐州那边来电报,咱们在徐州的征地碰到了麻烦,正好位于铁路线上”

什么

双眼微微一睁,李子诚拉过那电报,征地碰到了麻烦?

这怎么可能?这征地不是一直都很顺利吗?公司的出价一直都很优惠,甚至还有抬高地价之嫌,而且地方军政府也非常配合。

心下寻思着,李子诚看了一眼电报。

“什么?外国人的教堂?”

是外国人的教堂挡住了铁路这事整个的,难道他们就不能解决吗?还需要问自己?。。。

第124章能救一个是一个

第124章能救一个是一个第一更!

纷纷扬扬的大雪铺天降落。:ixi这雪,给山河大地披一层银装,苏北平原的天地之间,风搅雪,雪裹风,掀起阵阵狂飙。这年前骤然而来的风雪,也仿佛在预示着今年,似乎将有那么一个不平静的时局。

这场大雪,只用了一个下午,便下成暴风雪,天地之间处处冷得出奇,雪也下得特别。它时而是零零散散飘着的细碎的雪花,时而又是滚滚团团漫天洒落的大片鹅毛。或星星点点,或铺天盖地,白皑皑,亮晶晶,迷迷茫茫,一片混沌。山峦,河流,道路,村舍,都变成了浑然一体的雪原,到处都是银白色的世界。偶而也会看到天光放亮,可那太阳只有惨淡苍白的一丝温柔,却没了平日的亮丽暖和。以致村里的老百姓,一个个都钻到屋子里,猫在屋子里头,谁也不肯轻易出门。

可是,就在这天寒地冻,风雪弥漫的时刻,却有一支马队,沿着冰封雪塞的道路,艰难地在雪地间行走着。

这一小队马队来得特别,他们身的服装也显得有些特别,与苏北的大多数人不同,这十几人的马队中,所有人都是一身洋派的打扮,一个个的洋呢灰黑大衣的衣领这会都吊在脖间,头戴着的皮帽子帽帘也放了下来。

在队伍的中间一匹高头大马坐着的李子诚,感受着这刺骨的寒风顺着领缝钻进身体里,便在心里嘀咕一声。

“该死的,回头一定得办个汽车制造厂”

汽车,原本来的时候,自己可是坐在汽车里,虽说那车里没有暖气,可再也怎么着也我遮风挡雪的壳子摆在那,可那大名鼎鼎的“奔驰”汽车,却在今天晌午之后在雪地里趴了窝,而这时自己一行人离开徐州却只有1oo来公里,进退两退的自己,最后一咬牙,便从附近铁路工地借来这十几匹马,来个骑马进徐州。

“一定要造越野车”

打个阿嚏之后,李子诚再一次着誓,若是自己的那车是越野车,也不至于现在骑在马喝着风不说,这骑了两钟的马,骑的那是一个……蛋痛。

而跟在李子诚身边则是一位大约三十来岁的汉子,雪不单将他身黑色的大衣染成了白色,甚至就连那略微有些瘦削的瓜子脸,也尽是风雪,这会他双眉紧皱,挂着雪花小胡子下两片嘴唇带着似笑非笑的冷竣,而眉宇间则透着几分阴郁之色。

“阿嚏……”

听着董事长再次打了一个阿嚏,骑在马的魏子栋便连忙开口说道。

“董事长,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前面就有一个破土地庙,这眼瞧着天不早了,要不今天晚,咱们就在那过夜”

对于这次在工地碰到董事长,魏子栋则把这视为一个机会,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工地主动请求给董事长一行带路,作为的邳州至徐州段的工地安全主管,他知道或许这是自己能得董事长赏识的一次机会。

“嗯”

点下头,皱鼻张嘴的一个阿嚏还是没打出来,最后吸了下鼻子,这会李子诚连肠子都悔青了,这雪未免太大了,天未免太冷了,而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他们相差太远了。

朝身边看去,赵平朴他们骑在马,虽说脸冻的红,可却没有一个流什么鼻涕打什么阿嚏,他们那虎背熊腰的身板和神气活现的架势,令人一看就知道是保镖级的人物,这不打阿嚏倒也正常。而在他们旁边的,显得文绉绉的张文政,虽是不时吸着鼻涕,可也没什么大碍。

“哎,看来得加强锻炼啊”

心里这艘自语着,众人在一座风雪弥漫的土地庙前停住了马。打头的严平南朝着四外瞭望一下,自己先跑进这破破烂烂土地庙。

而这时,马坐着的赵平朴则是一言不的,用手撑开大衣,按着挎在别在腰间的卡宾枪,同时警惕的朝四周观察着,仰望着渐渐黑下来的天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苏北的地界并不算平静,过去苏北苏南沿海几十里都是盐场,几百年来都有贩私盐的盐枭,可这苏北盐场十几年前没落之后,这盐枭便成了土匪,虽说现在不少盐枭都“招安”了,而且冷雨秋又派兵在苏北剿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