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610章

新纪元1912-第610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奉天的事啊,可谓是前有虎,后有狼,稍操之不慎啊,事情就麻烦了不说,没准你我皆成罪人啊。‘

而袁金凯端起茶杯思索片刻,又看一眼那电报说道:

‘没事,没事,这事好办。‘

‘怎么办?‘

一听袁金凯这么一说,张作霖的脸上顿时露焦切之色,原本这在他眼里可是一个解不开的局面,怎么到袁金凯这里,反倒是不大紧要了,这才多大会的功夫,他就有办法了?读书人,当真不愧是读书人!

‘其实,这事也简单。‘

‘简单?‘

张作霖有些急切的看着欲言又止的袁金凯。

“至少,没那么难!”

放下手中的茶杯,袁金凯看着张作霖那一副急切的模样,顿时生出了些许得意之感,作为幕僚最看重的就是东主这种有所求的表情。

“洁珊,还请您快快把你的主意告诉我。”

“这事,其实就四个字!”

话声一沉,袁金凯吐出四个字来。

“驱虎吞狼!”

“驱虎吞狼?”

袁金凯的建议只让张作霖一愣,如何个驱虎吞狼之计?

“说说看。”

随后袁金凯便起身伏在张作霖耳边,把他的定计轻声说了一遍。听着袁金凯的建议,张作霖愣了。

“这。。。。。。我得想想。弄不好我成了他妈巴子卖国贼了。”

第175章失望之心

北京城,国务总理官邸,华灯初上之时,初夏的轻风,吹拂着总理官邸后花园两侧的树冠;花圃里的盆坛,散发出阵阵清香;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从神秘处跳出来,吵闹了一傍晚的归鸟,都在枝头上入了梦乡。

住在总理官邸二楼小书房的李子诚却是依然没有入睡,身处二楼的他不需要再像平素一样注重自己的仪表,而是随意的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衫,伏在桌案上看什么。明亮的灯光,把他巨大的身影投向后壁,迎着灯光的脸上,露出一抹红润,那绺特意留出的能让人显得更成熟一些胡须,显得很雄壮,眼神也流露出自信…——从他进入京城之后,就任这国务总理之后,所有的一切大事都安排得比较顺利。

顺利!

至少在去年进京的时候,他从未想过一切会如此的顺利。

当然,除了一件事——制宪。

制宪会议已经召开两个星期了,可是会议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直到现在,宪法依然在对草案选择上进行着讨论,李子诚的心下不禁一叹,最初之所以强调制宪代表的律师身份,是因为相比于其它人,那些律师至少熟知妥协精神,制宪会议从来都都是一个争论、辩论、最终妥协各方利益的过程。

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李子诚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那一句话来。

“在权衡中进行理性选择……”

宪法既然是一套规则集,那么,所谓制宪会议的实质就是在规则之间进行选择。换言之,制宪会议是一个对诸多宪法方案和宪法规则进行比较、权衡、选择的过程,对于国人而言,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宪法方案。

在5月29日,于城外的财部部新楼上举行的制宪会议上,随着会议规则的最终确定。先是丁佛言首先提出了《天坛方案》。该方案实际上根据天坛宪法草案为基础制造定的符合规则的宪法草案。从5月29日起,制宪会议一直对该方案进行讨论,并于6月13日形成了一个全体委员会报告。随后,李庆芳等人又提出《约法方案》,那个方案是以袁氏约法为基础,加入了“宪法”的调料“制成”。

而这两个方案争论不已经时,江苏省代表方面则提出了《江苏方案》,其着眼点是确立共和体制和国民权力的维护。同时是寻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政府,确保全国政府的权力相对集中,只给各省保留一定的自治权,以实现国家的统一。

然而。就在这时,云南省代表则6月17日的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与《江苏方案》针锋相对的《云南方案》,该方案凸显各省的独立性,要求把主权留给各省,实质是力图建立一个松散的邦联结构。

会议至此,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开始出现:在诸多宪法方案中,究竟选择哪个方案?无论是《天坛方案》亦或是《约法方案》最终都在种种质疑中通过讨论被放弃,这两个“仓促而成”的方案。有着太多的不足。

最终,《江苏方案》和《云南方案》成为了讨论的主流,实际上,这两个方案根本就是中央与地方的角逐,是要一个中央集权政府,还是在一个松散联邦政府的选择,当然。两个选择之中,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对民权的维护。

7月19日,这是相当关键的一天。《江苏方案》的起草人从8个方面对《云南方案》提出了尖锐而详细的质疑,其基本观点是,对外,该方案不能防止各省违反国际法和各项条约,势必使各省陷入战争的巨大灾难;对内,该方案既不能避免各省蚕食中央的权威。也无法阻止彼此之间侵蚀对方的权利,从而不能保障各省内部的有效治理和社会安宁。他们明确否定《江苏方案》,相反他确信,《江苏方案》的主要难题只是国会席位分配,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随着他们有理有据的质疑和否决。根据代表的提议和表决,会议决定推迟讨论《云南方案》的第一条,同时对《江苏方案》是否比《云南方案》更为可取、值得继续讨论的问题进行了表决。但是表决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直到现在,表决结果仍然是不容乐观,地方与中央的角逐……

“总之,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无非两个极端,要么,35个省彻底分开,要么,完美结合。若彻底分开,35个省将成为35个独立的国家,各服从自己的法律,不是国法。若完美结合,35个省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共和国内的组成部分,服从一部共同的法律。”

想着自己在立宪会议上的讲话,他们能明白面对这些艰难而关键的选择,那些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所需要作出了理性而正确的回答,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知道,自己所需要树立了在比较、权衡中对立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同时,会为这个国家树立一个典范。

教会这个国家的人学会妥协、学会现代政治的精髓……

就在这时,门被敲开了,端着茶走了进来,她看着皱眉凝思的李子诚,却是心下一叹,她知道,他在困扰着什么,现在,全中国都在看着由其主持的制宪会议,而现在,每天制宪会议却只开两三个小时,每一次都是无果而终,如果不是因为制宪会议的会场被封闭,代表们被限定在财政部新区内部不得外出,外人也不得进入,只怕……

“谢谢!”

看着为自己倒满一杯咖啡,李子诚礼貌的倒了声谢。

“还在为那些事情困惑?”

“我现在可以清楚的预见到这个国家的未来,”

端着咖啡杯,喝一口咖啡,李子诚用尽可能平淡的口吻说到。

“他们不知道,这个国家的人的礼节、原则、观念、都将随着这部宪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宪法的权威是我们未来对抗分裂、内战、叛乱的保障,现在,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宪法的权威,让我们免于分裂、免于内战……”

越说,李子诚的情绪越显激动,时间逼人,可是那些人却还在那里争论着,《江苏方案》是数十名法律专家学者借鉴各国宪法结合中国实际,着眼于未来制定的一部宪法草案,现在。仅仅,只是因为利益的不同,而在那里争持不下,完全不考虑……

望着似乎有些愤慨。有些不平的李子诚,却是沉默了下来,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他,劝说他,他的肩膀上负担了太多的事物,

“子诚……”

就在她欲说话时,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随后李四勤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总理……”

进入书房的李四勤脸上带着些许愤慨之色。

“奉天情报站急电……”

“啪!”

用力一拍办公桌,李子诚的脸上浮现浓浓的怒色。

“祸国殃民!”

怒恨不平的吼出这四个字来。第一次,李子诚的心中涌起一阵浓浓的失望之情,失望!这是第一次,这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对某一个人或者说某一群人生出这样的情绪来。

失望!

失望的原因非常简单,张作霖在同意内务部队增调奉天之后,居然又秘密会见日方人员。尽管张作霖百般保密,但是内容还是被特勤局的特工得到了,他竟然把国家机要展示给了日本方人员。

“总理……”

看着盛怒不已的总理,李四勤的心下一紧。

“我以为……”

最初的愤怒之后,李子诚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声音也随之变得的沙哑起来,为了实现那个如此崇高理想,要牺牲多少宝贵的生命?

“他们都是可以相信的。我以为,很多事情都是……”

此时回想起自己这许多年能走到这里来的漫漫路程,或许这一路实在是太过顺利了,顺利的自己似乎有些忘乎所以,所以才……

“阿四,是不是……有时候我把一些人想的太过善良了!”

“少爷……”

不待李四勤说话。李子诚却是有些失魂的立起身来,透过窗子望见院中那明明灭灭的华灯,望着国务总理官邸后花园内那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时,他的心下依然是浓浓的失望,因失望而忧伤。

曾以何以,他以为那些人,都是心怀国家之人,毕竟,在历史上,那些人从来没有当过卖国贼,即便是……可自己却忘记了一个事实,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在某些时候,他们仍然选择了出卖,出卖国家的利益。

想到这里种种情绪在李子诚的内心深处弥漫着。

这是一种失落,一种凄楚,更多的却是的失望,对人于事的失望。

“少爷……”

向后挥挥手,李子诚闭上了眼睛,此时,他只想一个人静一下,静静的思考一些问题。

夜深了。夜特别寂静。整个官邸都无声无息地沉睡了。

走出自己的书房,李子诚突然想在庭院中看看,又想到这座官邸内都走走,他进到这里来一年多了,还不曾看看这座象征着权力的院落的一切。认真地说,总理官邸是个什么样?他甚至不知道,也不曾注意过。

他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呀!

无论他的心计如何,这里对于他来说来得太特殊了,这个国家都没有给他平静的氛围,他无暇去观赏他居住的这片环境,他的精力都在对国家的治理上,他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平和的方法,用自己的妥协,去换回国家的复兴,用容忍去换回国家的未来。

现在,当张作霖作出那个选择的时候,李子诚在内心失望之时,对未来同样渺渺茫茫了!或者说,他开始害怕了,开始担心了。

怀揣良善的愿望,却难敌阴谋的力量!

在脚步刚跨出门坎时,李子诚的内心涌现出这么一句话来,院中的特勤局特工的岗哨看到总理走出官邸后,立即神情尊敬地向他敬礼!可是这时。李子诚的心里一阵不平静,仿佛失去了自由一般。与往常会和向那些特工微笑致意不同的是,他只是站立下来,然后朝着哨兵点点首。

一阵夏夜的轻风,翻动着地面上的几张不知从何处出来的乱纸片;纸片在草地上滚动着,撞击着,呈现出衰败和凄凉,又给李子诚猛然增添了忧伤。抬眼四顾了一下。李子诚看到在官邸的一楼,灯光依然通明,在那一扇扇窗户后面,那些年青的国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