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585章

新纪元1912-第585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其它人布置阵地的时候,聂子良则在看着王安在那有些笨手笨腿的往炮弹里塞着雷管,这些德国炮弹都是他们在火车站的仓库中缴获,不过却没有缴获几门大炮,为了充分发挥武器的作用,炮弹则变成了地雷。只需要几节电池和一根雷管,就可以把一发炮弹变成地雷。

现在既然德国步兵要进攻了,为他们准备一些地雷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爆炸声,

听着地下室外传来的爆炸声音,让?卢米尔连忙抱紧女儿,然后惊恐的朝着地下室入口看去,作为一个法国人,这会他却完全没有了之前看到中国军队的庆幸,战争毁灭了这座城市的一切。随着战争的继续,许多人逃到乡下,不过他却带着家人留在了这里,当然,如果他有其它选择的话,也一定会逃离这里,可是他却没有其它的选择,离开这座城市,要去投靠谁呢?

可是现在。他却想离开这里。如果还有机会的话。

“爸爸,看样子。他们还在打仗!”

米嘉丽仰着头听着地下室外传来的密集的枪声,与之前的爆炸不同,这枪声似乎是在附近传来的,虽说是一个女孩,但是她却知道,这些枪声意味着那些中国军队正在附近和德国人打着仗。

打仗!

什么时候这场噩梦才会结束?

昨天,市长曾组织市民欢迎过那些中国军人,他们是法国的盟军,他们收复了这座法国城市,现在,市长还会再欢迎这些中国军人吗?如果他知道这座城市会毁灭于战火中的话,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初,无论是法国军队守在这里,或者德国军队占领这里,对城市中的居民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但是现在呢?

所有的一切都毁灭了,就在一个小时前,让?卢米尔曾从地下室走出去,他所看到的除去废墟之外,只有废墟,所有的建筑都被德国人的大炮摧毁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国人还不投降?

“我们会守在这里!”

在市镇广场上,那位中国中校信誓旦旦的言语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看样,他们不只是随便说说。

“爸爸,也许,他们能守住这里!”

米嘉丽眨动着那双蓝色的大眼睛,用一种极为认真的口吻说道。

经过一天的撕杀之后,在城内形成一个犬齿交错的战场,此时,这座面积不大的法国小城的第一寸土地都变成了战场,已经废墟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儿,借着炮弹落下爆炸时的火光,曹魏强看到十余个德军身影朝着自己这边冲了过来,在巷战进行了一天一夜之后,德国人已经变得精明许多,不再像一开始一样,成阵成阵的冲锋,而是班排规模的冲锋。

睁大眼借着爆炸的焰火,发现那些德国兵越来越近了,因为冲锋枪子弹已经在先前的反冲锋枪中打空了,曹魏强便本能的摸向腰间,仓促间他发现自己的手枪不知道什么跌了,这会腰间空空如也。

“哒哒哒……”

身边的一名战友着冲锋枪据在腰间向街道上的那群身影响扫射着,同时着稀落的而沉闷的步枪声,德军开始还击了。

看到自己左边的一个猫着腰奔跑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曹魏强连忙猫着腰冲过去,然后顺手操起那支二式冲锋枪,同时又从战友的身上摸出了两个弹匣,就在他扣着扳机打翻了几个德国士兵的时候。

“轰”的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他回头一看,却看到一座破墙被炸塌了,原本依在墙边战斗的战友们被掩埋地瓦砾之中。

“跑!快跑!”

被瓦砾压着的宋家兴看着不愿撤离兄弟,不断的大声怒吼道,他的大腿被压在一块横梁下,腿被砸断。见兄弟们不愿意撤退,他便端起手中的枪瞄准战友,而另一只手还不忘记解下自己的携具。

“拿着子弹!”

毕竟自从队陷入包围之后,在战斗打了一天一夜之后,每个人的弹药都快见底了。

“兄弟……忠烈祠再见”

在曹魏强领着张国涛和其它几个幸存兄弟听着身后传来的嘶叫声,随后又传来一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听着这爆炸声。活着人像只垂死的野兽一样的低吼的呻吟着,泪已模糊了他们的视线。而曹魏强则是蹒跚的向前奔跑。

即便“绝不抛弃自的袍泽兄弟!”是江苏陆军每一名官兵的誓言,无论顺境逆境,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就是因为深信这一点,他们相信只要附近还有他们的军队,他们就会不惜一切的打过来。打过来救援他们,“绝不抛弃”……但此时他们只能选择抛弃自己的袍泽兄弟。

这是为了什么?

为了活下去!

为了战斗下去!

为了完成任务!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离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爆炸产生气浪把他掀倒在地,并震昏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轰隆隆的炮声又把他给震醒。德国人的大口径火炮在轰鸣着,继续摧残着这座小城,似乎在这一瞬间,这座城市成为了一座要塞、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

在佩罗纳的市立医院内,曹魏强在水池边捧了水漱漱干苦的口,然后洗了脸。便又皱着眉头,左顾右盼地走回到那被炸毁的房间里,他的连终于能休息一下会了,就在入夜时分,有一个营的部队越过索姆河增援了过来,最晚到明天凌晨,就会有更多的部队增援过来,听着空气中的枪炮声,感觉心情有些放松的他。靠着墙吸起来了烟来。烟是从被法国人遗弃的杂货铺中弄到的烟,坐在那里。他的脑海中所浮现却是那些还活着的弟兄们,他们都在休息着,环视着周围,仔细查看一下。

咦?

邵家严去那了?

“邵家严呢?”

听着长官这么一问,立即有人解释了起来,原来,邵家严在半小时以前,被一阵爆炸声从梦里惊醒。醒后,他觉得口干,就到附近找水喝,碰到团里的一名长官,那个长官和他谈了几句话以后,把他带走了。

被长官带到团部的邵家严,惶惑地被带到一位长官那里,是一个将军!

在看到那位长官的衣领上的军衔时,邵家严被吓了一跳,是一名将军,尽管他并不认识这个将军,可他却认得军衔,那个将军了他一眼,然后递给他一根到达法国后,很少见到的国产香烟。

“你们班里还有几个人?”

听邵家严说了他所经历的战斗情况以后,那位将军如此问道。

“四个人。”

邵家严如实的回答道。

“只剩下四个人?”

“一个机枪手,一个弹药手,我跟张跃,都是用步枪的。”

看似简单的对话,实际上却透露出一个事实,很多人都死了,一个班十四个人,结果活下来的只有四个人……

那个将军从桌子边走到邵家严的跟前,用他那双显得有些逼人的眼睛,在邵家严的脸上和全身观察了一下。这只让原就有些紧张的邵家严,变得更加紧张了,甚至不由地向后移了半步。

“你是辎重兵?”

将军突然对这个辎重兵产生了兴趣,准确的来说是对二十七团产生了兴趣,二十七团在这里坚持了两天,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可以说,只要坚持到明天早晨,一切便都成了定局,远征军打赢了这一仗,至少赢了一大半。

无论是德国人如何寻思,这场仗,德国人都败了,至于德国人的第二阵地,那是英法两国的事情,打完这一仗,远征军不仅可以获得声誉,而且还能够获得宝贵的休整时间,当然,对于这一切,眼前的这个士兵不需要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

他之所以会对这个士兵产生兴趣,还是因为他身上的那个辎重兵的识别符号,这意味着什么呢?就像说的那样,他已经派出了手头每一个可以派出的人,还好,他坚持住了!

“是的,长官,我是辎重兵!”

听着长官的问题,邵家严犹豫片刻,然后说道。

“长官,我希望以后能留在班里头!”

听着士兵的话,将军在室内踱了几步,然后看着这个辎重兵,他想留在作战部队?

“在作战部队,可是随时都有可能战死!”

战死?

邵家严点点头,他知道到作战部队担负什么样的风险,可是……轻声说道:

“长官,俺来当兵,不是为了图个安稳!”

图个安稳,如果没有打这一仗的话,或许他也就图这个安稳了,可是在战场上体会到那些兄弟相互守护着彼此,并愿意为彼此而死的一幕之后,他却不愿意再去想那个安稳了。

“嗯!”

点点头,将军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好吧,我知道了,你们团很快就能休整,到时,我和你们团长打声招呼!”

第156章宣传之力妙无穷

“舆论,历史一再的告诉世人,谁能控制舆论,谁就能左右世界!”

1915年5月11日,经营了数百年的《法兰西新闻报》这家被视为官方的喉舌的法国报社因长期亏员,被库克家族出售,而在《法兰西新闻报》被售出后,在其新的所有者的主持下,报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这家长期作为官方喉舌的报纸开始实施“廉价化”改革,将报纸售价降低了一半,而在政治上,从过去的偏向政府,改为标榜超党派和独立性;而在经济上,又摆脱了过去的旧形象,不再依靠政党津贴或者政府“广告费”;编辑内容上,努力扩大新闻报道面,广泛刊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社会新闻及法院新闻;减少政治新闻和言论,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案件,有关卫生、健康、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文章占据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而在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用广告收入补贴报纸降价的损失,同时改进发行推广工作。

经过改进的《法兰西新闻报》,这家法国最古老的报纸,随之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字通俗、标题字体较大,常用多栏大标题,版面活跃,通过不断扩大报道面和大力招揽广告,在短短几个月内,发行量就从最初的十数万份增加至百万份。

当然,在《法兰西新闻报》标榜着“政治中立”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一点是,这家报社的幕后出资人却是中国政府,准确的来说是中国国务院下属机构设立的秘密“基金会”,而之所以收购这家报社的目的则是为了左右法国舆论,进而影响欧洲的舆论。

“我们收购一家报社花费了一百万法郎,推广这张报纸花费了两百万法郎,每个月提供20万法郎的“广告费”。但是现在,我们得到的却是数亿法郎的回报!”

在民国四年的国务工作会议上,李子诚曾如此对人们说到,正是在《法兰西新闻报》的推动和鼓动下,以“避免一代法兰西男人死亡”的口号下,在民间通过舆论影响、推动着法国同意中国派出远征军,并由法国负担起远征军军费支出。

而在远征军到达法国之后,面对远征军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法兰西新闻报》同样也站在“法兰西荣誉”的位置上。要求法国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而在战争期间《法兰西新闻报》更是通过派往前线的上百名记者和特约记者们,向法国人展现着战场上的一切,无论是胜利或者失败,对于《法兰西新闻报》来说,他们唯一的立场就是中立。就是把最真实的情况刊载于报纸上,也正因如此,现在《法兰西新闻报》早已成为法国知名报纸,而对于其报纸上报道,法国人通常会不假思索的加以接受。

“让我们如何回报中国军人的鲜血!”

在过去的几天间,几乎所有的法国报纸都在转载着这么一篇连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