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380章

新纪元1912-第380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段祺瑞到了功高镇主的程度?我还真得防备他一二呢。”

“是的,按说,克定不够格当模范团团长。什么“格”不“格”?我是培养的父子兵!克定不能当这个团长,我也不能让你段芝泉当。”这么想着。便板起脸来说:“你看我当这个模范团的团长行不行呀?”

段祺瑞见袁世凯发难了,知道事情严重了。便站起身,垂下头,说:

“祺瑞执行大总统意见。”

结果,这个陆军模范团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便真的由袁世凯兼着团长。

段祺瑞退出总统府,鼻子立即便歪了。

“你组织模范团,你兼模范团长,什么你都定了,你还找我商量什么?”

自此,段袁之间便出现了鸿沟,再到后来军官模范团这支只忠于袁氏父子的军事集团的建立。让包括段祺瑞在内的老北洋将领们感到寒心和绝望,他们已经不再被袁世凯信任了,北洋集团的离心离德从此正式开始。

“老总——”

一进门,瞧见老总那愁眉不展的模样,徐树铮便在心下一笑,这第二期模范团的消息虽说隐密,可那边梁士诒却已经把消息传了过来。梁李合作是不可能了,正像最初计划的那样。梁士诒现在开始朝老总这边倒了。

“你还是为模范团的事犯愁?”

听到徐树铮的声音,段祺瑞笑了起来。

“又铮,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之所以发电报让又铮从天津赶过来。为得就是模范团这件事。

“不多。”

徐树铮摇摇头说道:

“有备才能无患。”

他的话却让段祺瑞再次把眉头一皱,有时候,他还真不想去想这些,可却又不能不想。此时他只是皱着眉,但却不说话了。

见老总又不说话了,徐树铮笑了起来。

“这第二期军官模范团的团长是谁?难不成又是他袁项城亲自当这个团长?再弄一堆的所谓的天子门生?”

相比于过去。现在的徐树铮却收敛了许多。在李子诚身上,他多少总看到一些东西。李子诚那人看似坦然,毫无心机,可举国上下无人不欣赏他的为人,他身上根本就看不到少年得志的跋扈,可偏生人家成就的事业,却是旁人所不能及的,在这一点上,徐树铮一直都想向他学习一下,这会说话的态度,也不见了往日的跋扈。

更不会再利用这样的机会,去挑拨离间,几次试探之后,他已经认准了,段祺瑞会永远忠于袁世凯的,他现在之所以赞同自己的一些意见,无非只是忠诚之中的自保之力。

“哼?项城还不至于,当初他办那模范团,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让袁克定到军队里去历练历练,培植一些人脉,将来就是让他接班的话,他军队里有人支持他,所以他就是把袁克定也给弄进去了,第一任团长项城兼的,那么第二任团长就是袁克定!”

冷哼一声,提着袁克定时,段祺瑞的语中全没有一丝好感,甚至极为轻蔑,在他看来,现在他之所以和袁项城生份了,或多或少都和那位六根不全的大公子有些关系,如果没有他的挑拨离奸,项城也不至于对他那般提防。

“假设。”

见老总提着袁克定时的轻蔑,徐树铮笑了笑说:

“假若项城想用派兵参战的方式,收军权,那个他的边防军肯定也要调走,我估计袁克定当这个团长的可能性不大,第一期模范团,袁克定已经塞了不少班底,这第二期,他全没必要进去当这个团长,他不过就是一瘸子,那有瘸子当团长的。”

“又铮,不是袁克定?还能是谁?他袁项城还能便宜了别人!”

出于对袁世凯的了解和第一期军官模范团之后,段祺瑞便压根就不信袁世凯会把模范团松手交给别人。

“那要看交给什么人!”

摇头反驳时,徐树铮又开口道出一个人名。

“蒋方震!”

听到这个名字,段祺瑞先是一皱眉,然后想了想,点头说道:

“这倒是是有可能!”

对蒋方震,这位前保定军校的校长,段祺瑞却是没多少好感,原因很简单,民元年蒋方震之所以能出任保定军校校长,除去其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才生倍受德国同等推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首先向大总统提出来,说北洋军现在有点暮气沉沉了,说应该培养一批新的军事人才,将来充实到军队里,把这个军队给强大起来。将来对抗国外的侵略,像日本,他这个建议也是正中袁世凯下怀,袁世凯也因此才会让其主持保定军校,以为其培养一批新的军事人才,或者说他袁世凯的军事人才。可他的那番进言无疑得罪了整个北洋集体,自然的在段祺瑞这里也就不怎么受其待见了。

“这个人是难得没有私心之人!”

见老总认同了自己的观点。徐树铮又说道:

“老总,袁项城办这军官模范团,无非就是为了给那位大公子建他的袁家班,扩建边防军,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到不是插手他这个第二期模范团。”

“那什么是当务之急?请讲。”

“第一,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让他把边防军派出去。”

徐树铮说着,侧目望望段祺瑞。边防军是北洋诸将的一棵心头刺,是大总统不信任他们的明证,而现在。大总统非但没就此打住,反而还有变本加厉的意思,第二期军官模范团是什么?到最后不是落到边防军扩充,就是落到各师旅去掺沙子。

“第二,怎么让李子诚站到咱们这边。”

“李子诚?”

“没错,这个国务总理若是在这件事上站在咱们这边。那袁项城就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话说完了。徐树铮便起身告辞了。

徐树铮走了,段祺瑞的眉锁得更紧了。对于又铮的心思,他自然明白,可……袁世凯总归是有恩于他,像这样不停的算计他,实在是……

“这是战争!”

在南京城外的某一个院落内,看着眼前的十几名青年军官,身穿一袭军装的军官,用有些冷酷的口吻对这些青年军官说道。

“这场战争,不同于你们所接触过的任何战争,你们每时每刻都身处一场战争之中,那座战场不会像你们所习惯的战场上轮廓鲜明,而且残酷,因为它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战争,在这里,战场的界限是模糊的。在这个战场上,没有所谓的后方与前方之分,可以说,我承认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在这个战场上,我们所秉持的理念将违背我们的所习惯的军人道德,但比起其在未来将发挥的作用,这却是微不足道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盯视着立正站于院中的军官们,在道出这番训话时上校军官的神情严肃,言语冷酷。

“我们将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什么呢?”

一声反问之后,上校沉默了下来,在他沉默的时候,他面前的十六名青年军官同样沉默不语,他们的神情凝重,那脸上却尽显随时为之献身的坚毅。

“你们必须要意识到,在这个国家,内战的阴云并未远离,甚至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内战一定会爆发!而且近在眼前!”

上校的声音不大,但却让所有的青年军官的呼吸同时一紧,在他们所接受的军事教育中,他们被不断的灌输一个理念,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保卫民族,内战,在江苏陆军中,内战这个名词是敏感的。

在军官教育团的课棠上,教官们曾不断的告诉他们内讧、内耗、内战是中国传统政治一大特点,很多人都以上为荣,但那种你死我活的内战,却是非常可耻的,因为死去的恰是一个民族一代甚至数代精华所在。

在江苏陆军之中,他们为推崇的动物不是那些猛兽,而是蚂蚁,蚂蚁有很多优点,它们团结,同一窝的从来都不会内讧内耗内战;它们无私,不会计较工作量,不会计较得到的多或少;它们无畏,面对入侵的外敌,它们前仆后继;而这正是真正的国家军人的必须具备的素质。

尽管在经略使遭刺时,愤怒的情绪笼罩于他们心头,他们呼喊着要复仇,可是当面对参谋部的命令,所有人都选择了服从,他们并不是真的愿意进行一场内战。

而现在长官却告诉他们,内战即将爆发,这,多少总让他们有些无法接受,经略使不是已经赴京了吗?明天不就要出任总理了吗?为什么内战还会爆发呢?

“这不是危方耸听,而是告诉你们事实,事实是,内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你们,你们的将要进入的那个战场,却将有助于避免内战的爆发,至少可以将内战消灭于萌芽状态!”

“哦,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场呢?”

听着长官的训话,马思勤急切地想到,或许他并不愿意看到内战的爆发,但是在他看来,中国的很多问题,必须要通过战争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好吧,如果内战真的爆发的话,那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了,不再需要袁世凯,不再需要其它人,只需要总理就行了,他肯定能……”

就在他于心里这样自语着的时候,却听着长官说道。

“青年军官们,现在你们的国家需要你们,需要你们脱掉江苏陆军的军装,需要你们加入中央陆军,进入中央陆军,去影响那支军队,国家需要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79章国会内(求月票!)

六月的北京,业经进入了初夏,城内外的树枝喷绿,花圃呈艳,双双燕子也穿梭于桃红柳翠之间!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尽管这座古城少了不少“溜鸟”的闲人花差,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间,这座古城却依是一派欣欣向荣,虽比不上天津的繁华,但古城的繁华在其它地方同样是找不到的。

来自天南地北的国会议员,并没有因为京城的复苏而欢欣鼓舞;也并未因为轮到了中国百姓第一次享受到国家主人的特权而心花怒放;议员、国会、仿佛不是一个议论国政的殿堂和人士,这是一个战场,是一个充虽没有血腥和死亡,却满布阴谋与诡计的战场!

北京人似乎也感到了这群没有拿枪炮的人,仍然要在这里展开一场厮杀,一场殊死的搏斗,素性小心翼翼地藏在小巷中的四合院,任其日出日落去吧!

在南安胡同的一座并不起眼的四进四出的院落外,虽已入了夜,可院前的电灯依然亮着,电灯下站着两名穿着黑色警察制服的警官,而在院门前挂着一个铜牌,铜牌上写着“国社党北京党部”。

这座属于前清官员的大宅,便是在国会中占有33。5%席位的国社党北京党部,尽管其挂着北京党部的牌子,可事实上,这里却是国社党籍参众议员的举行聚会的地方,北京,从来都是一个保守的城市,国社党在这里的发展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在京津两座城市,作为首都的北京并不是国社党的发展重点,作为北方实业重镇的天津反而是国社党的重要阵地。

不过京城总归是京城,作为首都和国会所在地,总要设立一个供国社党籍参众两院议员联络的地方,于是乎就办起了这座分党部,作为一个联络站,同样也是在京中暂无住宅的议员公寓。

“明天。就要开会了!”

章炳麟笑着屋内的众人,准确的来说,在座的三十几位,无不是国社党籍参众议员,而且与普通党员不同,他们大都是国社党的核心成员。他们中有因利益选择加入国社员,但更多的却是因为信仰。

从国会党成立以来,他们就不断的给人们灌输一种信仰,一种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信仰,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