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309章

新纪元1912-第309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文等人绝不能『交』给支那政fu,”

大隈直截了当的回答道

“这关系到未来日本和支那之间的对抗、竞争的成败,所以,这件事无需要再进行任何讨论,希望诸位能够以日本的未来为重,多加考虑”

“那么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长谷川好道直截了当的反问道

“有没有成功让支那人放弃这一条款的可能?”

相比于内阁的计划,长谷川好道看重的是陆军的利益,在他看来,将数千名陆军士兵移『交』给支那人,实在是太过有损陆军的声誉和形象

“我们可以提醒支那人,在这一条款上,我们绝不会完全接受”

大隈重信在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如果支那方面,试图迫使我们接受,那么陆军就只能选择进一步扩大战争,可以考虑命令朝鲜军进入战备,从而提醒支那人注意这一点”

“嗯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长谷川好川立即同意道,只要可能保全陆军的声誉就行,而且,在朝鲜军动员之后,面对撤军后国民的不满,陆军还可以再多出一个解释——面对政fu的妥协,陆军不得不放弃动员

“但总还是要给一些其它的实惠,如此才有可能让支那人放弃这一条款”

冈市之助立即接腔说道

“可以考虑接受他们的赔偿要求我们主动提出死亡的中国平民按两百元赔偿”

“这个必须以俘虏的伙食费支付而且不能过一千万日元否则国民一定会掀起暴『乱』”

“那,一定还有其它的办法”

大隈犹豫着,一时间,却找不到其它合适的办法

“把《日支盟约》的副本『交』给支那人,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逮捕孙文等人,而后,在逮捕前,用邮轮把孙文等人送到夏威夷”

“这……”

最后,在犹豫很长时间之后,大隈重信方才有些无奈的点点头,他清楚的知道军人们的短视,同样也知道,或许,军人们能做出这样的妥协已经很不容易了

京城,中南海大总统府

“《中日盟约》副本”

陆徵祥的汇报只让袁世凯的眉头一跳,整个人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在“胶澳事变”爆发后,他即着手在日本发展间谍,那些日本间谍也因为金钱的关系,干起活来很是卖力气,几乎每天都有情报传到曾叔度那里,再传到袁世凯的手中

《中日盟约》是“胶澳事变”后,孙文等革命党人在日本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核心,孙文为寻求日本政fu的支持,进而利用日军反袁,与日本人签订了《中日盟约》

按照现在掌握的情报,《中日盟约》签订条款,无一条不是以殖民地视中国,一但革命党掌权,《中日盟约》得以实施,中国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而日方签字主要代表是满铁理事犬冢信太郎、山田纯三郎,而日本政界的代表是则外外务省政治局局长小池张造以及海军那位『自杀』的秋山真知将军,还有在岚山被俘的明石元二郎

可以说,日本陆军后来之所以支持孙中山,原因就在于〈中日盟约〉的签定,而孙黄的彻底决裂,革命党的分裂也和这一盟约签订不无关系,林虎、熊克武、程潜、李根源等人之所以回国,后国民党人通电全国表示他们停止革命、一至对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含蓄的指责:“然借异虐同之举,引狼拒虎之谋,前为天良所不容,后为智计所不许”

但是对于〈中日盟约〉无论是政fu或是国民党人,也只是对内容有所耳闻,具体细节却是无从得知,也正因如此,袁世凯才会秘而不发,在谈判细节条款中要求日方移『交』非法的〈中日盟约〉原本或副本

而在得知明石元二郎被俘后,袁世凯曾特意『交』待,物必从明石元二郎口中得到《中日盟约,在袁世凯看来,这是彻底摧毁孙文等革命党的声誉的最佳武器,他又岂会愿意错过这一良机

在袁世凯心中,不按理出牌的革命党人远比手握军队的李子诚让人担心,那些革命党为了所谓的理想可以没有任何底线,世界各国的革命党人都是如此,为了所谓的革命,他们可以拿国家的利益去出卖,去牺牲,而反观李子诚,即便是政争也好、异见也罢,他至少不会拿一国之利去讨好外人

“如果我们在这一条上不妥协的话,子次,你觉得日本人还有没有可能把《中日盟约》的副本给咱们?”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审判日方军人的提议是李子诚提出的条件之一,而这也是陆徵祥之所以坚持的原因

在一些中央提出的问题上,可以适当的妥协,但是在淮海经略使公署提出的问题上,则要适当的支持

“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甚至日方能主动提出这一点,已经出了意料”

陆徵祥的回答,只让袁世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但凡主持日本政fu的是有远见之人,都不可能把〈中日盟约〉的副本『交』给自己,不可能把孙文等人『交』给自己,尤其是在两国发生这种冲突之后

对于日本而言,只要手握〈中日盟约〉、手握孙文等人,那么将来他们就有机会在中国煽动起一场内『乱』,从而在『乱』中取利,而现在日本人却同意了

“这副本可是比那些日本兵重要啊”

袁世凯不无感慨的说道,相比于审判千把几百名日本兵,他看重的却是〈中日盟约〉所隐藏的政治利益,以及对中国未来政局的影响

他的话却没有换回陆徵祥的赞同,陆徵祥知道这时自己不便发表意见,他朝着顾维钧看了一眼,因为条款涉及到淮海经略使公署提出条款,所以得到淮海经略使全权授权的的顾维钧自然在谈判结束后,被陆徵祥请着一同向大总统汇报

而此时,顾维钧却是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他的内心同样也在纠结着

“少川”

袁世凯把视线投向自己曾经的英文秘,然后不无感慨的说道

“就感情上,本大总统焉能不恨屠杀我中国之国民的日本鬼子,但,国事,本大总统不能不以国事为重啊”

感叹一声,袁世凯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朝着东南方深鞠一躬

“本大总统对不起山东被日人屠杀的父老啊今日国事为重,本大总统不能当场为山东弥难父老报仇,还请山东父老天上之灵且缓等数日但若是山东父老泉下有知,本大总统对天发誓,此仇定报”

一说完,在顾维钧和陆徵祥两人的惊讶中,袁世凯却冲着『门』外喊了一声

“叔度”

不一会,知事堂参议大总统府机要秘曾叔度便走了进来

“你现在就去联系那些日本人,把那六个日本部队的番号告诉他们,一但那些日本兵回国后,但凡是到过中国的日本兵,杀一个士兵赏一百元、杀一个军曹赏两百、杀一个少尉赏三百、杀一个中尉赏五百,杀一个大尉赏六百,杀一个少佐赏一千,杀一个中佐赏一千五这笔钱,不日就汇到驻日公使馆”

“大总统”

顾维钧、陆徵祥、曾叔度三人都被大总统的这个决定吓了一跳,尤其是曾叔连忙说道

“大总统,若是事泄,只怕会惹上外『交』麻烦”

“麻烦?麻烦个屁”

袁世凯粗言骂了一声

“他日本人杀日本人,关老子啥事,他们到时找上『门』来,一个脑袋赔他们两百块”

说罢,袁世凯朝着顾维钧看去,用略带歉意的神『色』说道

“少川,还请少川转告致远老弟,兄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以国事为重,望致远老弟忍耐一段时日,这仇,我老袁对天发誓,一定会报得”

“袁世凯啊”

看着顾维钧发来的电报,李子诚不禁一阵哑然,袁世凯的做法着实过了他的意料,尤其是最后“买凶杀人”那一手,完全就是无赖做法,可人家却做了出来,而且说的是如此的光明正大,如果同样的事情轮到自己身上,自己并不见得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经略使,咱们……”

“大总统都能以国事为重,咱们不能不以国事为重啊”

摇头感叹着,李子诚只能选择妥协,转念想到袁世凯他日借用《中日盟约》打击革命党,却朝着章炳麟看去,然后说道

“太炎,这件事啊,咱们那位大总统只能站在他的位置上考虑”

而章炳麟听到这番解释后,却摇头说道

“袁世凯有他的难处,《中日盟约》本就为人所不耻,想来这次……”

心叹一声,章炳麟不愿再提这件事,盟约一事他多少也有一些耳闻,一开始只以为是误传、谣言,但是现在,日本人主动提出愿意提供《中日盟约》副本,可以说让他失望至极点,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革命党会陷入分裂

在章炳麟的沉默中,李子诚却在思索片刻后说道

“回电大总统,致远全力支持大总统所作任何决定,嗯,告诉他……”

目光微微一敛,李子诚的目中闪过了此许冷意

“致远于此之外,有一请求,希望大总统能够批准将岚山日俘看管『交』由江苏陆军负责看管”

“经略使,您的意思是?”

有些诧异的看着经略使,章炳麟一时『摸』不清经略使的想法了

“哼哼”

冷笑着,李子诚将身子靠的椅背上,然后冷声说道

“咱们,现在至少应该收回一些利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俘虏『交』换上,是根据俘虏自愿原则,这些俘虏我至少要留下来一半,从他们身上收回一些利息”

目中的那一道冷光一闪即逝,靠着椅背李子诚闭目思索着,如何在那些俘虏身上取得利益的最大化,突然李子诚的双眼微微一睁

“太炎,有时候若是发挥得当的话,那些俘虏总能起到一些作用”

……

第324章何遂的联想

第324章何遂的联想求月**

『毛』『毛』细雨,为胶澳的初冬,平添了几分『阴』冷,『阴』霾的天空中,不时传来稀疏的,只是为了展示存在的爆炸声,在即墨县的一片废弃的田野间,铁丝网、战壕绵延着,而被炮弹炸成月球表面状的田野间,散布着一具具未及收走的死尸Ii

现在天冷了,尽管被雨水着,但是尸体仍旧很难腐烂,自然也没有多少人再去关心战场中间的尸体,当然也就没有了从容的收尸时间,此时,对于战壕内人而言,战区间任何移动的物体都是他们的靶子

在泥泞的战壕内,简易的只覆盖了不到一米厚的掩体中,破油桶内干柴燃烧着,驱走了掩体内的寒意,坐在空弹『药』箱搭成的木板『床』上的士兵们,或是打着牌,或是聊着天,全不像是在战斗,似乎是在休息

而在战壕前置的机枪阵地上,穿着雨衣的机枪手,不时的趴在机枪架上的潜望瞄准镜目镜中,观察着战场上的异动,而负责警戒的哨兵,则用简易潜望镜观察着,突然一阵轻微的警报声,实际上就是挂在战壕内的空罐头盒响了起来,那是哨兵在示警

“怎么,有情况?”

“长官,你看看,就知道了”

万瑞扬把望远镜递给何遂,这位陆军大学的战术教官,论其“出身”,并不正,在辛亥革命时,他曾在吴禄贞被杀后,率领第六镇部分部队起义反清,也曾参加过“二次革命”,胶澳事变后,响应护国随黄兴等人回国,应副总统黎元洪的邀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半个月前,他和数十位陆军大学的教官、学员,一同来到胶澳战场考察

所谓的考察实际上就是考察江苏陆军,是对江苏陆军的战术、战力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摸』底,而何遂递『交』的报道内容非常简单——

“其师团长战术教养仅相当营长水平,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