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128章

新纪元1912-第128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连忙殷勤的介绍起来,这莫先生是**公司二轻机械工厂的技术协理,一个月能拿一百块大洋的主,一个月下要在他这糕点铺花上十几块钱。

“好,来一盒,记在账上”

接过包好的糕点,莫凡便提着糕点出了糕点铺,又奔着胡同外十八大街的公交站台等着,相比于商铺、摊位林立的一**胡同,这十八大街无疑整洁许多,连云港这座城市看起来很简单,南北南北为“街”、东西为“路”,而辅街就是胡同,一**胡同,就是十八大街的第九道胡同。

简单而科学,对此于连云港的街道名称的方便、便捷,和每一个初来连云港的人一样,莫凡可谓是深有体会,几分钟后,开往工业区的十三路公交车一到站,莫凡便挤上了公车。车上显得有些拥挤,手扶着吊环,早已经适应挤公交的他便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今天应该再研究一下……”

作为二轻机械工厂的技术协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攻关几个项目,而莫凡就负责其中一个,尽管已经制造出一些样品,但是却因为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项目攻关一直都未结束。

人一有心事,时间过的就快,当他再一次回过神时,公交车早已驶入了工业区,天河纺织厂、云起纱厂、国强纱厂……这是轻工工业区,现在正是上工的时候,各个工厂门外一群群女工进出着工厂,而车上各厂的男工大都是双眼放光的看着那些女工。

虽说连云港人口破十万,可男多女少的现状依然未曾改变,不知道多少单身的男工梦想着能从轻工区找一个女工结婚,两个人挣钱,那日子……

虽说对找个女工没什么兴趣,但偶尔的莫凡还是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打量着这些工厂……的女工,毕竟,有时候总会闪出瞬间的惊艳。

“咦那是……”

在经过人造丝厂时,莫凡意外的看到几辆黑色的奔驰轿车驶入人造丝厂,那奔驰车似乎是……

董事长怎么这么早就到了这个人造丝厂?

尽管曾在德国留学机械,但是对于人造丝,莫凡还是有些不甚明白,这会看着董事长的车进入人造丝厂,他下意识的把这个工厂划入公司新建企业之中,似乎这和公司的作风不太像啊?

按莫凡的了解,现在公司已经把很多小厂、轻工厂卖给了那些来连云投资的财东,这轻工业区内,根本就见不着什么**的企业,可现在,董事长却偏偏来了这,好像这人造丝厂,今天投产吧。

人造丝厂的喷丝车间的内机械轰鸣声并不算响,但空气中却弥漫一股浓浓的异味,在人造丝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化工制剂,正百这些制剂使得空气中充满了异味,以至于厂房内工人都副着过滤面具,但此时,置身于车间内的同样带着活性炭口罩的李子诚,却盯视着那一道道如蚕丝般的人造丝,白色的人造丝划空在锭车上自动圈成锭。

“由纤维素原料提取出纯净的a-纤维素,用烧碱、二硫化碳处理,得到橙黄色的纤维素黄原酸钠,再溶解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稠的纺丝原液,称为粘胶。粘胶经过滤、熟成、脱泡后,进行湿法纺丝,凝固浴由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锌组成。粘胶中的纤维素黄原酸钠与凝固浴中的硫酸作用而分解,纤维素再生而析出,所得纤维素纤维经水洗、脱硫、漂白、干燥后成为粘胶纤维。”

向董事长介绍着人造丝的生产过程时,方之玉的双眼同样看着那人造丝,那张略显疲惫的脸上神色却显得的极为复杂。

“今天,天锦人造丝厂算是正式投资,按设计年产能为二百四十万公斤,本月可生产十六万公斤人造丝,早在数年前,上海即少量进口英国拉司端牌人造丝,而我厂生产的主打产品酸性人造丝其品质远胜于英德等国产品,有无光、有光、硬性、软性之分,其品质更接近生丝……”

在意大利留学时,所学专业即是“Rayon制造”也就是人造丝制造的,在提及酸性生丝时,神色变得的极为复杂,他清楚的知道,这种人造丝一但投入市场,会给国内的生丝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专注的看着那人造丝的李子诚并未觉察到的神色变化。

“程玉,咱们的人造丝用的是什么原料?我是说化学制剂之外的原料其本原料能保证吗?”

现在化学制剂连云港还不能自产,所以只能依靠进口,对于这点短期内还是没办法改变。

“董事长,我们的工艺与欧美各国不同,欧美各国采用底质棉花为原料,而我们则采用棉短绒,根据我们的测算,每生产一吨人造丝按1。o4吨浆粕消耗,每生产一吨浆粕消耗1。33吨短绒,短绒是从美国、印度进口的棉短绒,它的成本只是棉花的六分之一,而原料浆粕又根据产品种类不同又添加不比例的木浆,现在工厂生产有三类产品,第一类人造丝是棉丝混纺型,即用于棉纺混纺,采用的比例是木浆5o,棉浆5o的比例,第二类是6o…9o号酸性丝,棉浆55,木浆45,而第三类1oo至15o号酸性生丝则按木浆比例按棉浆6o,木浆4o,而国外棉短绒的用途主要是造纸、制作硝化棉等,约占到其产量的7o左右,在原料供应上没有任何问题……”

“木浆?”

他的介绍只让李子诚一愣,用木桨?尽管有些疑惑,但最终还是想通了原因,二战中资源匮乏的德国自然千方百计的展各种减少资源成本的新技术,相信这种木桨混用,恐怕就是二战时德国的技术,

“是的,董事,短绒与木桨的采用使得工厂产品成本比欧美产品下降了3o,如果化学制剂实现国产的话,相信成本减少一半,完全没问题,而根据美亚织厂的试织,人造丝织品的成本每公尺为一角三分三厘,即每市尺四分三厘强,蚕、人造丝交织每公尺成本三角五分,人造丝棉交织每公尺一角三分”

接连吐出这么几个数字,方之玉的神色越显得凝重。

“蚕、人混纺成本仅为蚕丝的四分之一,棉人混纺成本亦仅为纯棉的六成强,在成本上,无论是人造丝或是人造丝混纺,都有着天然织物无法与之相比的绝对成本优势任何人造丝产品,远较国内市价低廉,迎合着我国低消费水平的需求,可以相信,一但天锦生丝投放市场,每年两百四十万公斤人造丝,相比于一磅棉纱两元一角,一磅生丝十元,一磅人造丝不过一元八角,其仅凭借廉价定会为市场所接受……”

犹豫着神情已经凝重至极的方之玉抬起头望着董事长说道。

“董事长……”

“嗯?”

诧异的看着满面凝重甚至不无忧虑的方之玉,他这是怎么了,今天可是天锦人造丝厂正式投产的好日子,一年两百四十万公斤的产量,一年这可就是几百万元的市场,若是按之前穆的计算,天锦人造丝利润可以达到4o,单是这一个工厂,一年的利润就可以过两百万

这样的喜事,他这个做厂长的怎么显得有些不太高兴?

“董事长,据穆经理的打算,今年天锦还要办二厂、三厂,计划到明年六月,天锦年产人造丝将突然一千万公斤,虽说每年可得千万元利润,但,董事长,您考虑过吗?一但生丝在市场上已被廉价人造丝所排挤,就会造成生丝滞销,而现在,正值国际市场的生丝价格再次大幅上升,我国桑蚕业方得进一步展,诺是人造丝……”

望着董事长,方之玉神情凝重的说道。

“冲击市场,造成生丝滞销,势必导致蚕农砍桑、丝厂倒闭、女工失业,到那时,人造丝之薄利,又岂能与生丝行业遭受重创损失所能相比……”。。。

第163章意外收获

第163章意外收获(第二更!求月票!)

“生丝,生丝实为我国之最大宗出口商品,每年出口值折关平两过七千万两”

的一句话,让穆湘玥的眉头微微一皱,虽说出身棉织世家,可对于生丝,他却根本就是一个外行,更不知生丝于中国出口的重要性。

“董事长、穆湘玥经理,按海关的统计数字,去年我国进口总值为关平两,出口值为关平两,入达而去年我国出口生丝达八万公担之多,因生丝价值上涨,市值达近一万万两之巨,正可谓一船丝运出,一船白银归,生丝几占我国出口之半壁江山,若我国生丝业为人造丝冲击,影响生丝出口,只怕……”

在方之玉提及生丝对中国的重要性时,李子诚只是用手指轻击着椅子扶手思考着他到的这个问题,这是自少年时以来养成的习惯,在思考的同时,李子诚又认真地听着。

“董事长,咱们的人造丝铺天盖地的涌向市场,冲垮中国生丝业时,只怕日本生丝商还真要好好谢谢咱们,毕竟咱们两年功夫就完成了他们几十年而无法达成之事”

日本?

这两字只让李子诚眉头微微一跳,之前自己是不知道生丝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请他来给自己和藕初上上课,先前只以为生丝很重要,可却没想到还有日本的关系。

“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吗?”

看了看方之玉的脸,李子诚认真的问道。

“董事长,中国生丝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而日本生丝输出在上世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生丝贸易中还几乎是空白的。5o余年前,日本横滨开港,甲州岛始有六捆生丝出售给意大利。四十年前日本生丝方在世界生丝市场上初露头角。36年前,世界生丝产额不足十六万公担,是年中国输出生丝即占半数之上担,而同年日本输出仅及世界产额尚不足一成左右。”

祖籍广东生丝业中心顺德的方之玉当年若非机缘巧合,恐怕也不会学习人生丝,对于中日两国生丝业,家中开办丝厂的他可以说是颇为了解。

“为与我国竞争,日本在本国加展蚕丝生产中,用心改进丝质,把大批丝质优良的生丝涌进国际市场,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便不摧自垮。日本为了实现它的预谋,自三十年起,便专心改进丝质,引入欧洲新式手工或机器缫丝设备,日本生丝产量增加的比率便逐年上升,至十年前这些年代里,生丝产量逐年大幅度上升,生丝出口成倍增长。仅以三十多年时间迅猛展,生丝输出即赶上并过了中国生丝输出量,准确地说,即在六年前,日本生丝输出过了中国。不过,日本要想在国际市场,主要指欧洲市场,日本生丝排挤掉中国生丝也并不顺利,一是,经十余年蚕种改进,中国出口的厂丝,质量并不低于日本生丝,二是自十余年前,欧洲丝织工业率逐年达,所需生丝原料也与年俱增.日丝在欧洲市场上虽急剧排挤中国生丝,现在的总的市场形势是求过于供,中国生丝和丝织物在欧洲市场上素有浑厚的历史基础,从贸易市场到消费者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信誉,日本丝商施展的各种阴谋伎俩均未如愿得逞。”

但提及这一切,方之玉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庆幸之色,对生丝业的了解,使得他知道这只是暂时性的,一但市场饱和,中国生丝势必会在国际市场遭受日本生丝的排挤。

“董事长,自三十年前,日本缫丝业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农村养蚕也逐步形成日本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体系。日本为了实现富强,对于积累资金有巨大力量的蚕丝业生产已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先天不足的日本,由于国内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国内市场的狭窄,不得不广找出路。因为促使生丝出口贸易已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展命脉,所以,日本才会几乎以倾国力量大事展开对栽桑、养蚕、缫丝等方面着手改良,生丝输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