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886章

大明海寇-第886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天下被微臣治理的天下太平的话,那么圣上依旧可以名垂青史,今日微臣再退一步,如果圣上肯让权与我的话,那么就算是十年之后,微臣做到了所说之事,那么也可以答应永保圣上的皇位,这天下永远都是你们朱家名义上的天下,这皇位你们可以永传下去!

微臣只要一个中兴华夏的结果,至于谁来当这个皇帝,微臣还真不放在眼里!请圣上三思!微臣告退!”

说完这番话之后,于孝天大踏步走出了文华殿,一挥手便将提前派入宫中的那些近卫都带出了皇城,没有留下一兵一卒,而曹化淳等太监,也在于孝天出宫之后,赶紧在他背后,咣当一声又关上了东华门的大门,将皇城和外面再次隔绝了起来。

崇祯气的浑身颤抖着,被太监们送回了后宫之中,坐在御书房之中,困坐愁城,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是好了。

于孝天说的很明白,就是要权,要他成为一个无权的泥菩萨,成为一个摆设,一个傀儡,而大权交给于孝天来执掌,这一点崇祯说什么都觉得无法接受,大明传了两百七十年到他手中,却要把大权交给外人,皇帝被架空起来,这事儿要是让先祖黄泉有知,估计也能爬出来把他给骂死。

更何况现在他已经连祖宗的祖坟都被流民军给挖了一次,要是再把皇权让出去,他祖宗估摸着能再气死一次!

但是不交权能行吗,于孝天虽然嘴上说得漂亮,绝不加害于他,现在看他还算是说话算数,这次入宫可以说是对宫中之物秋毫无犯,可是谁能保证他以后还这么君子呢?一旦要是惹毛了这家伙的话,这家伙可是海盗出身,受抚之后又行伍出身,这些年来手下沾满了人血,谁能保证这厮不做出混事呢?

崇祯现在还真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此次从陕西入卫的洪承畴和孙传庭身上,像是最后一把救命稻草一般,希望他们两个能挫败于孝天的阴谋。

可是他困坐在皇城之中,根本无法联系上洪承畴和孙传庭,到底现在他们是怎么个打算,崇祯当真不清楚,也无法把圣旨送给他们二人,只能对天祷告,希望这二人不要像其他人那样,也驻足不前观望风头。

于晓天出了东华门之后,扭头看了一眼这座巍峨的皇城,冷笑了一声,暗自道:“既然你不答应,那么老子就自己去拿好了!”想到这里,于晓天翻身上马,在亲卫的护随之下,朝着他的临时帅府驰去。

结束了和崇祯的会晤之后,于晓天可以说是非常失望,但是他还是克制住了想把崇祯从皇宫之中拉出来干掉的想法。

目前的情况崇祯活着比死了要有利于他,所以他只能再忍一下了。

在于孝天彻底控制住了京师之后的第十天,于孝天下令解除了京师的戒严令,准予京师的商贾以及百姓出城,京师经历了长时间的戒严之后,城中各种物资早已匮乏,生意人也多已经没有了原料继续开张了,另外城中兵乱的时候,不少人家遭了兵祸,家中死了人,要出城发葬,尸体一直留在城中也不是个办法,天气在越来越暖和,时间一长,弄不好会造成瘟疫。

同时于孝天的于家军也已将城中需要抓捕的人员该抓的都抓了,该控制的也都控制了起来,对于平头百姓们来说,已经没有必要把他们继续封锁在城中。

于是于孝天下达了解除戒严的命令,除了一些需要监视居住的人之外,普通市民获准可以自由出入京师。

于是早已憋了许久的百姓商贾们,都呼呼啦啦的涌出了城,开始到城外忙活了起来,采购粮食的有之,清理垃圾的有之,出城送葬的有之。

而且于孝天还下令,让城中商贾们开始复市,该做生意的继续做他们的生意,尽快恢复京师的正常秩序。

但是与此同时,于孝天在京师之中的大理寺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找了一批官吏出来,以大理寺牵头,加上刑部、都察院一些官吏组成了一个审案的班子,弄了个三堂会审。

这些人员在这段时间里日夜不停的连轴转,以于孝天手下的刘通负责组织监视,对这一次抓获的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刘宇亮、薛国观等人展开了密集的审讯和侦办。

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当于孝天需要证据或者人证来检举这些人的罪行的时候,京师之中还真就不乏一些官吏立即跳将出来,开始大咬了起来,很快便给这帮人都坐实了不少罪名。

于孝天也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原本这就是一个形式主义,让大明的官府,来审结这些大明官员,并且将其进行处置,这比他亲自撸胳膊上阵,把这帮人拖出去砍了要显得更正义一些,也更能服众一些。

事后说起来也好听一些,省的让这帮人的后人,以后为他们翻案,说他们是被叛军所杀,是叛军诬陷了他们。

很快这些人的罪行便被整理了出来,这些年来他们在京师之中,做过的许多坏事,大部分都被揭发了出来,特别是有关这一次他们坑害卢象升的事情,更是重点关照的对象,被于孝天指使大书特书,并且很快便散布出去。

其中许多事情的细节都被公布了出去,老百姓闻听之后,更是对杨嗣昌、高起潜等人大骂不已。

于孝天在入京之后,立即便派人以朝廷的名义,赶往了巨鹿,到那里找到了老百姓们临时收敛的卢象升的尸体,将其隆重的运回了京师之中。

同时于孝天为卢象升准备了一副非常好的棺椁,在卢象升的遗体到达京师之外的时候,亲自出城迎接,给卢象升换了一个上好的棺椁,并且在城外给卢象升搭建了一个灵棚,供人吊唁。

城中感激卢象升的人闻讯,在戒严解除之后,纷纷出城到卢象升的灵棚之前进行吊唁,高明虎更是闻讯早已带着亲兵们出城,为卢象升披麻戴孝,为卢象升守灵。

这一次高明虎打开东直门放于家军入城,之后多少有点后悔,而且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他这么做是否作对了,他生怕于孝天食言而肥,攻入皇宫,把当今圣上给做掉,直接来个黄袍加身登基称帝。

但是后来看到于家军仅仅是封锁了皇城,并未对皇宫动武,这才多少放心了下来,另外于孝天如约,入京之后在京城之中大索高起潜、杨嗣昌等人,并且成功的抓捕住了潜逃的高起潜,将其打入大牢,这就更让高明虎感到安心了一些,觉得总算是为卢象升报仇雪恨了。

高明虎在高起潜被捕之后,一得到消息,便第一时间赶往了大牢,获准进入大牢之中,按着高起潜便是一通胖揍,接着又去找杨嗣昌,痛揍了杨嗣昌一顿,要不是有人在旁边盯着,高明虎估计当场就能把这俩坑害卢象升的主谋给活拆了。

于孝天答应高明虎,这时候已经派人去寻卢象升的遗骸,很快便会将其遗骸运回京师,并且派人去通知卢象升家人,随后将卢象升的遗体运回家乡厚葬,一应支出全部由他支应,必会厚待卢象升家人。

高明虎对于孝天现在是感恩戴德,当即表态处理完卢象升后事之后,便投入于家军之中,跟着于孝天干,哪怕是只让他当一个马夫,他都愿意。

于孝天点头答应了高明虎的投效,答应高明虎,在处理完卢象升的后事之后,让高明虎进入于家军的陆军讲武堂之中深造一番,之后会给他进行妥善安置。

整个京城之中,随着于家军掌控日深,也渐渐的开始恢复了安静,于家军上下军纪森严,虽然并未撤除在京师之中各处的哨卡,但是于家军兵将绝少在城中做那些祸害百姓横征暴敛的事情,所以百姓在见识到了于家军的素质之后,更是对于家军敬佩不已,称呼于家军为铁军,见到于家军巡逻的兵将,都会很客气的让路,并且在路边对他们施礼。

这也让于家军的兵将们感到很有面子,也使得他们更加严格控制自身的行径,京师之中以前小贼不少,但是在于家军入京之后,狠狠的敲打了一批这样小贼们一番,另外原来在京师之中嚣张的不得了的那些皇亲国戚们,也被于家军狠狠的收拾了一顿,让他们各个不敢出门,将他们之中民愤极大的个别人先逮了起来,又杀了一些他们手下为虎作伥的家奴,更是令京师百姓拍手称快。

整个京师之中的百姓,很快便归心于于孝天的统治之下,加之前段时间被于家军从建奴手中救下的数十万民众,这时候也都纷纷返回了家乡,将于孝天舍命抗旨,孤师死战建奴的事情宣扬的是远近皆知。

第八十七章洪承畴来了

这些被救的民众,回到家乡的同时,也把朝廷这一次对待于家军的做法都带回了各地,有心无心的大肆散播了出去,听闻于孝天如此忠义,却遭到了朝廷如此对待,各地民众都对此事是愤愤不平,觉得这件事朝廷做的实在过分之极。

紧接着他们便听闻到了于孝天告天下书,要进京清君侧的檄文,将近期这些烂事,都一股脑的推到了朝廷之中那些官员身上,说要入京将这些奸佞之徒尽数铲除。

普通民众是不会深思的,当然对内幕不会了解,从他们往往只看事情的表面,说白了就是很容易被蒙蔽,只从他们所了解到的事情上看,这次于孝天乃是被逼无奈才会做出如此之举,朝廷也算是咎由自取,活该被于家军打入京师。

所以北方民众对于于孝天此举,绝大多数人持支持的态度,当然也有一些读书人,认为于孝天这么做,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举,乃是僭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朝廷有错,你于孝天也不能如此嚣张,居然要领兵攻打京城,所以一些人对于孝天这么做是持着反对态度的。

但是整体上来说,绝大部分普通百姓,对于孝天这么做是拍手称快,认为大明时下局势之所以如此不堪,确实是这些奸臣的错,于大帅要入京清君侧,就可以还天下一个清明,所以他们巴不得于孝天赶紧打入京城,把这些奸佞之徒都尽数铲除方才大快人心。

如此一来,各地官府因为民心的问题,对于孝天此次兴师讨伐朝廷,也都大多处于观望态度,纷纷私下里发表一些言论,议论这一次于孝天这么做的后果。

当然许多当官的也是在观望风向,因为他们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发现于孝天麾下的于家军当真是太厉害了,十万建奴大军在区区三万多于家军面前,居然被打的灰飞烟灭,这已经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大明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支能打的兵马?

可是更不可思议的是接下来朝廷想要趁机灭掉大战刚过的于家军,结果没成想两路官军,都又被已经刚刚经历一场巨战的于家军给差点全灭。

这一下所有人闻听消息,都感到彻底震惊了,于家军这么能打,还有谁能是他们的对手,接下来于孝天发檄文要入京清君侧,几乎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朝廷官军这边,认为于家军既然如此能战,那么攻入京师也不见得是在痴人说梦。

更何况他们听闻于家军在这段时间大肆在天津卫和通州等地招兵买马,扩充了大批兵员,使之总兵力达到了空前的十万余人(其实没有这么多,只有七万人左右,大部分是新编的新兵营),这一下许多人都认为,恐怕是要变天了。

现如今于孝天招兵根本不是难事,他刚刚率军大破建奴大军,拯救了无数民众,可以说声望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如日中天,更何况现在山东京畿一带被建奴肆虐蹂躏,各地百姓可以说是民不聊生,与其在家等死,倒还不如投军吃粮,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