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844章

大明海寇-第844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场非常不公平的决战,他于家军使用的是远超过本时代上百年甚至二百年之多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但是建奴方面却依旧采用的是古老的战术,这已经不是勇气和兵力可以弥补的差距了。

看着这么多生命被他自己的手下肆意的屠戮,于孝天却产生不出一丝的愧疚或者怜悯,因为他知道他今天面对的是什么敌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遇上的最残暴的敌人之一,这些建奴的残暴,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扬州十曰、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等。

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数百万上千万的华夏百姓,倒在了这些建奴的屠刀之下,无数无辜的百姓,被他们肆意的屠戮。

而建奴掌控了天下之后,却依旧是闭关自守,将整个中华民族拖入到了落后于这个世界的境地,使得树百年后,中华民族遭遇到了空前的外侮的屈辱。

所以今天他带兵前来这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改变这段历史,将这伙残暴到了极致的建奴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之中。

今日他以在野于建奴决战为诱饵,诱使建奴来战,可以说正中他的下怀,建奴军虽凶悍,但是却毕竟还是旧式军队,即便是组织纪律性远超明军,但是时代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拥有更强的战力。

而他的于家军在他这个超级bug的带领下,拥有着超时代的技术优势以及战术优势,兵精粮足以逸待劳,如何能不获得如此战果。

眼看着一批接着一批的建奴倒在他麾下于家军的炮火之下,他只感到一阵阵的快慰,却毫无一点良心上的负担。

想要在较短时间之内,彻底解决关外建奴这个大患,那么这些入关的建奴就必须要死,这样的屠杀干系着今后华夏民族数百年的安定繁荣,所以唯有一屠,方能长治久安。

当建奴骑兵气势汹汹的扑向于家军阵线的时候,他们也再一次承受了先前那些步军所承受的炮火洗礼,于家军炮兵们这个时候,早已各个都甩光了膀子,大汗淋漓的操作着他们的火炮,如同中了疯魔一般,脸上流露着狂热的神色。

一些炮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被打的滚烫,于是他们就直接取水,打湿他们的棉衣,擦拭炮管,强行给炮管降温,只为了能打出更多的炮弹。

这么做虽然危险,但是却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就算是减少这些火炮的寿命,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建奴实在是太多了,杀不胜杀,他们如同潮水一般滚滚涌来,如果不能尽量的多杀伤他们的话,步兵阵线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炮兵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快要陷入癫狂状态了,连续不断的猛烈开火,巨大的炮声让许多炮兵这时候震得耳朵嗡嗡作响,但是这时候没人去管这事儿,一个个扯着脖子,嗷嗷大叫,不断的奋力将大炮复位,接着用近乎疯狂的速度,清理炮膛重新装弹。

无数炮弹呼啸着飞向战场,重重的砸在战场之中,随即便扬起一团团的血雾,开出一条条血胡同,大批建奴骑兵,在炮弹面前,连人带马被撕成碎片,被打的是人仰马翻。

但是建奴这个时候也已经疯狂了,他们心知如果今天他们不能撕开这于家军的阵线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命运,他们也是人,在关外也有他们的妻儿老小在盼望着他们回去。

但是如果不击败这伙于家军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埋骨在关内,再也无法回到他们关外的家园。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同样也都把所有的勇气都拿了出来,一个个尽可能的紧紧的把身体贴在马背上,拼命的催动坐下的战马,狂叫着朝着前方前赴后继的冲去。

一万多建奴和蒙古骑兵,如同黑色的洪流一般,卷过战场,越过满地的尸体和破碎的橹车残骸,踏的地面上灰尘四起,土尘飞扬,甚至于把一些还在呜呼哀嚎的伤者,也当场踏成了肉泥。

虽然不断有炮弹落入他们人群之中,几乎每一颗炮弹都要收割走数条他们的生命,可是却依旧无法阻挡他们潮水一般的朝着于家军阵线涌来。

骑兵的速度远超过步兵推进的速度,三里左右的路程,他们仅仅只用了数分钟时间,便冲至了于家军的阵前。

而这个时候也正是于家军炮兵,把最后几辆橹车彻底敲碎的时候,最后一批还在试图朝前冲锋的建奴,也被于家军的排枪齐射打翻在了地上。

在于家军阵线前一百多步的区域之中,这会儿几乎成了人间地狱,大批建奴兵将的尸体,在这里堆积起来,有些地方甚至于堆积成了半人多高的尸墙,人血涓涓从尸体之中流出,汇集在地面上形成了血红的小溪,然后又流入到一些低洼之处,汇聚成了血池。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欲呕的血腥味,混合着呛鼻子的硝烟味,别提多难闻了,但是这会儿谁也顾不上这些,因为骑兵这个时候已经冲至了这道死亡线上。

刚刚击败了步军冲锋的火枪手们,甚至于连一口气都来不及喘一口,紧接着便迎来了更残酷的战斗,一刻不停的继续为他们已经开始烫手的火铳装填弹药。

随着骑兵的抵达,于家军的阵线上一刻不停的便又一次响起了成排的火枪的齐声怒吼,一排排铳弹,再一次横扫向了战场。

冲在最前面的那些骑兵们,如同瞬间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一般,突然间便人仰马翻,受伤的战马悲嘶着跃起老高,纷纷一头撞在了地面上,把背上的建奴或者是蒙古骑兵,重重的摔了出去。

很多骑兵猝不及防,重重的被惯在地上,当即便被摔得筋断骨折,再也爬不起来了,这些建奴骑兵,装备相当精良,通过这么多年来和大明军队不断的交战,不断的获胜,他们从大明军队手中缴获了众多的甲胄,加之建奴本身也非常重视甲胄的打造,在他们盛京城外,集中了大量的铁匠,日夜不停的为他们打造兵器甲胄。

所以建奴的骑兵装备尤为精良,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甲,甚至于有些建奴身上穿了两层甲胄,防护能力相当的强悍。

但是这时候他们身上沉重的甲胄,却反倒是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当他们的战马被打翻之后,他们只能如同沙包一般的被重重的惯在坚实的地面上,轻则摔得七荤八素,重则当场被摔断了脖子,直接丧命。

就算是没被摔死,这些身披重甲的建奴骑兵,在被摔倒之后也很不容易重新爬起来,更何况他们背后还有更多的骑兵正在亡命的冲来,很多被摔落下马的建奴骑兵,甚至于连爬都没来得及爬起来,便被后续的骑兵直接撞飞,接着便被踩在了马蹄之下,活活的踩死在了战场上。

第三十四章决战5

所以在二百到三百米这一段区域之中,成为了建奴骑兵的梦魇之地,一批批建奴骑兵呼啸着冲入这片死地,接着便被割草一般的割倒在地,仅有极少数人马可以侥幸得以穿越这一带,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真正能成为幸运儿,可以杀到于家军阵中。

在于家军各营的方阵之中,其实还有一些神枪手,也就是优等射手其实并不参与排枪齐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阵角关注战场情况,一是负责专门射杀敌军中的军将,二就是负责猎杀在排枪齐射之中的漏网之鱼。

除了这些优等射手之外,于家军之中还有专职狙击手,更是专门负责猎杀战场上一些高价值的目标,别看这会儿建奴冲的欢,其实在他们刚才遭遇排枪齐射之前,他们之中一些身份明显的军将,已经被这些优等射手和专职狙击手给敲掉了。

只是因为战场上炮火连天,情况很混乱,所以绝大多数建奴兵卒,并未发现他们的头头已经被人家敲掉了。

就算是有幸躲过两轮排枪齐射,策马冲过了二百米死亡地带的建奴,其实也没有多大机会,能冲到于家军兵阵处,阵角的那些优等射手,等的就是他们,一旦发现有人漏网,马上便进行补枪,基本上能做到不让大批建奴冲至他们的步兵阵列前面。

这样的场面十分惨烈,成百上千的建奴骑兵和蒙古骑兵,顶着于家军猛烈的炮火,义无反顾的冲向于家军的阵线,但是很快便一批批的被打死在了距离于家军阵列两三百米的区域里,不多会儿工夫,在这一片区域之中,建奴的兵马尸体便堆积了起来。

但是后续的建奴骑兵和蒙古骑兵,这个时候仿佛吃错药了一般,居然如同没有看到一般,依旧一批批的拼着命的朝着前面猛冲。

虽然于家军的步枪齐射杀伤力很强,但是毕竟三段击也是会有间歇的,每一轮齐射之后,火枪手要轮换上前,举枪瞄准发射都需要一点时间。

一旦敌人数量太多,而且冲锋速度太快,便可能会把火枪齐射的效果阻塞,使得三段击的火力被敌人用人命堵死,敌人就可能会用人命压制住火枪齐射,冲过火枪的封锁区。

而今天在大量建奴骑兵和蒙古骑兵的突击之下,这种情况便终于出现了,在大批悍不畏死的建奴骑兵和蒙古骑兵不断的前赴后继的冲上来之后,虽然头前的被打翻了,可是后面的人利用排枪齐射的间隙,却还在继续朝前推进。

在经过几排齐射之后,建奴的骑兵终于冲过了二百米死亡地带,开始接近了于家军的阵列。

这时候越过这一带的建奴,一个个都红了眼睛,拼了老命,死命的催动坐下的战马,将战马的速度开始提到了极致,朝着于家军阵线冲来。

于家军的火枪手们,虽然还在不断的反复进行齐射,但是因为敌人数目太多,而且速度太快,他们齐射所能杀伤的敌军,已经无法压制住敌人进攻的势头,使得建奴的骑兵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之后,终于冲到了于家军阵前百步之内。

这时候于家军兵将们的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面对着这样万马奔腾的敌军骑兵突击,建奴的骑兵的那种威压感,可以说是直接扑面而来,只要还是人,就不可能完全无视这样的心理压力,所以许多于家军的兵将,看着大批建奴骑兵朝着他们呼啸而来,百步之内几乎可以看清楚他们的狰狞面目,于是阵线多多少少的开始产生出了一丝骚动。

人都是有本能的,当看到他们人力无法抵抗的力量袭来的时候,每个人出于本能,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虽然于家军历来苛求军纪,可是却不能完全把士兵的这种元是本能抹去,所以这样的骚动也是实属正常。

“稳住!都他娘的给老子稳住!不许乱!接着给老子打!长枪手把你们的长枪给老子攥紧了,稳住!……”军官们当看到手下开始有人出现轻微骚动的时候,立即便开始厉声喝骂了起来。

仅仅是小幅度的骚动过后,在军官们的怒喝声之下,这种骚动很快便被压制了下去,于家军士兵入伍之后,接受的训练之中,对于培养他们绝对服从的意识,乃是初级训练的第一要务。

但凡是新兵入训,那些教官们可以容忍他们任何错误,但是却绝不容忍他们不知服从,就算是一个人再笨,很多战术技巧学得很慢,教官都可以容忍,但是对于不服从的人员,他们是绝不容忍的。

所以新兵入训,每个人藤杖和军棍皮鞭都没少挨,可以说完全是打出来的,一直打到他们对于军令形成本能的服从,哪怕是泰山崩于前,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