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681章

大明海寇-第681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已经变得麻木了起来。

有些女子,甚至为了一个饼子,甘愿出卖她们的**,只为了能吃口东西活下去,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活下去,不得不贱卖掉自己的孩子,希望有钱人能大发慈悲,收留他们的孩子,甚至不要钱都行,只给他们一斗米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可以说只要给口吃的,这些饥民现在根本不管要他们做什么,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他们就跟着你走,至于以后到什么地方,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了。

于是于孝天想明白了之后,立即便打马上路,带着一些亲卫,迅速的赶往了福州城,要面见熊文灿。

近期熊文灿正被灾民和赈灾的事情搞得是焦头烂额,连脾气都变得坏了很多,手下的人没少被训斥,一个个忙的是脚不沾地,忽然间听闻于孝天又不招自来,熊文灿正忙的处理事情,于是没好气的让于孝天先在外面候着。

但是他手下也都知道,于孝天乃是熊文灿跟前的红人,倒也不敢怠慢,将他让到偏厅之中,先上茶伺候着。

熊文灿忙了好一阵子,这才想起来于孝天还在外面晾着呢,于是这才招呼手下,去把于孝天招入书房之中。

当看着于孝天满脸轻松的走入他的书房的时候,熊文灿不由得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板着脸冷哼一声道:“你不去布置剿贼,怎么又突然间不招自来,跑到老夫这里作甚?”

于孝天赶紧陪着笑脸上前给熊文灿见礼,笑着对熊文灿说道:“启禀大人,卑职这次过来,是有要事想跟大人商量!”

熊文灿没好气的说道:“什么要事,能比眼下剿贼的事情更重要?你说!”

于孝天干笑了几声,眼扫了一下旁边伺候的那些仆人,熊文灿便知道于孝天今天跟他商量的事情,估计着是不愿意让更多人知道,于是冷哼一声,挥手把闲杂人等都轰了出去。

“说吧!你这次过来到底有何事要跟老夫商议?”

“启禀大人,卑职这些天为了剿贼之事,也琢磨了很长时候,忽然间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不知道大人愿听与否!”于孝天先给熊文灿买了个关子。

熊文灿正为了这件事感到头疼不已,他虽然已经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拨发一些赈济的粮食给福建,并且为福建减免一些加派,但是据他对目前朝局的了解,也知道朝廷拨发赈灾粮的可能性极小,现如今北方诸省连年大旱,灾情要比福建这边更为严重,可是朝廷也没有能拨出多少赈济钱粮,对于福建来说,朝廷更不可能大批拨给赈济的钱粮,至于减免加派的事情,更不用想了。

现如今辽东建奴越来越嚣张,朝廷不断向辽东增兵,这样的行动肯定要耗费大量的粮饷,凭着朝廷现在的财政情况,不加派根本无法维持,即便如此,辽东那边还时不时的出现长时间的欠饷,近期已经闹出了多次兵变,所以朝廷基本上不太可能给福建减免加派。

可是他目前手头上确实没有足够的钱粮用来赈灾,没钱没粮自然就救不了灾民,灾民没得吃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铤而走险啸聚山林以劫掠为生,这是个死循环,他自己也知道单靠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可是不靠剿,他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总不能坐视这些流民聚集胡来,只能派兵对其进剿,现如今福建可以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天比一天的局面更混乱,可是他却始终想不到一个万全的办法。

虽然他很善于招抚,那些贼人也愿意接受招抚,可是前提是招安之后,你总得给他们吃的吧,正好他手头就没这么多粮食,即便是招安了,只要断了粮食供应,这些乱贼照样还会继续复反。

当于孝天说他有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的时候,熊文灿不由得眼前一亮,立即站起来急道:“你速速说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哦!坐下说话吧!来人,看茶!”

于孝天于是这才混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有人赶紧从外面送入了一碗茶,然后赶紧退了出去。

于孝天这才正色对熊文灿说道:“启禀大人,其实这次福建各地民乱,根本上还是因为缺乏吃的粮食,以至于民不聊生,不得不铤而走险投身为贼!

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麻烦,不外乎两个办法,一是迫使福建各地的有钱人以及大户士绅,强迫他们将储存的粮食开仓放赈,并且严控市面上的粮价,任何人不得囤货居奇,哄抬粮价!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放手杀一些不法之徒。

但是这么做,想必肯定会引起不少士绅勋戚们的反弹,于大人今后仕途恐怕不利,着实会得罪不少人!

卑职前段时间,倒是想到了一个迫使他们出钱出粮的法子,卑职在几个府县之中,对当地的有钱人以及大户人家还有商贾、士绅们进行劝捐,这些人原本并不愿意出钱出粮,但是卑职在这些府县城门之外,立起了一座功德碑,昭示万众,把捐钱捐粮的人的名字刻在碑上,并且明确标注出他们所捐钱粮的数量。

这么一来,倒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一些士绅以及大户人家还有商贾,虽然为富不仁,但是却还是想要面子的,见到卑职立碑昭示,于是为了面子,只得拿出了更多的钱粮,来买个名声。

如此一来倒是也募集到了一批钱粮,多少赈济了一些灾民!……”说道这里,于孝天暂时停顿了一下。

(今天不能更新晚了!弟兄们月票支持一下吧!多谢!呵呵!)

第二十八章有何所

熊文灿一听,立即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道:“你这个办法倒是不错,本官也知道,很有一些士绅和大户人家为富不仁,虽然眼看着时下大乱,却还是不肯拿出一些钱粮帮着官府赈济灾民,各地义仓根本收不到多少捐助的钱粮。

你这么立碑昭示,等于是倒逼他们不得不为了脸面,多拿出一些钱粮赈济灾民,确实算是一个好办法!以后各地不妨可以效仿你这个办法,如此倒是可以多募集到一些钱粮!

可惜的是今年灾情确实太过严重了一些,单凭这个办法,恐怕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根本解决这个事情!”

于孝天点了点头,接口道:“大人所言极是,虽然这个办法能多募集到一些钱粮,但是毕竟这些大户以及士绅勋戚们只会点到为止,绝不会出太多的钱粮,只能解一时之燃眉之急,但是却并不能一劳永逸的度过这个灾年!

所以卑职还想到了一个办法,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麻烦,只是这个办法恐怕会招人非议,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熊文灿不喜的摇头道:“如果你真有好办法,那就说出来,只要能解决这个麻烦,你便是救万民于水火,这是功德无量之事,就算是有违一些常理,也总比让福建全境糜烂要强!只要你的办法可行,那么老夫便支持你!”

于孝天一听熊文灿这么说,于是心中便有了底,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卑职就斗胆说了!

大人也知道,此次之所以福建乱贼四起,根本原因还是灾民太多,官府虽然有心赈济,可是却力有不逮,以至于灾民无以为生,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唯有釜底抽薪才行,要让这些灾民有吃的可以活命,那么他们自然不会继续铤而走险,投身为贼了!

其实不瞒大人,卑职早年的时候,曾经在台员岛占了一些不毛之地,招募了一些流民到台员岛上屯垦,这些年来倒是初有成效。

而福建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多田少,就算是不遇上灾年,福建所产的粮食也远不够福建本地百姓所用,这才是福建长久以来,为何山贼林立的根本缘故。

再加上这么有限的田地,却又大部落入少量大户人家之手,这些大户们为富不仁,囤积粮食,更是让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卑职以为,如果想要度过眼下的难关,不妨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卑职手中有船,可将这些灾民从各地收拢起来,转运到台员岛上去,给其粮食,让其自行拓荒!

如此一来,灾民有饭吃,又有田种,谁还会再去铤而走险投身为贼?只是这件事如果不禀明大人,得到大人的许可的话,卑职也不敢轻易去做!还望大人能首肯,这样一来,卑职才敢放手去做,那么此次福建的乱局,便可以就此终结,如果还有山贼想要趁机作乱的话,那么卑职愿意亲自领兵将其讨灭!还福建一个太平天下!”

熊文灿一听,先是心中大喜,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为难,因为于孝天这么做,肯定会抽走福建不少劳力,眼下别看那些大户们不愿意出钱出粮赈济灾民,但是过了今年,他们还是要用大量的百姓为他们种田,如果于孝天将大批百姓移民到台员岛拓荒自救的话,那么明年恐怕不少地方的大户都无法找到足够的佃户来替他们耕田。

所以于孝天这么做,某种程度上虽然解决了眼下的这个困局,可是却还是会招致不少人的非议,如果说的严重一些的话,甚至可以说于孝天另有所谋,要知道台员岛现在可并非大明官府可管辖的地方,于孝天把人弄到台员岛上去,那么这些人就只能受制于于孝天了,今后就算不上是大明子民了。

那么一旦以后于孝天另有所图,想要拥兵自立割地为王的话,这些被弄走的移民,恐怕就是他以后的本钱,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养虎为患。

熊文灿也不是傻子,这一层还是可以想得到的,对此他心生一定的顾虑,故此在听罢于孝天的话之后,熊文灿一时间沉吟了起来,并未马上给于孝天答复。

于孝天说完了之后,也不急着催熊文灿表态,而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一旁,一脸的老实样子,静候着熊文灿说话。

熊文灿微微闭起双眼,手指下意识的在椅子扶手上轻轻的敲打着,心里面各种心思急速的旋转着,衡量着这件事的利弊。

虽然他对于孝天还有一些顾虑,但是仔细想一下,如果于孝天去年的时候,有心想要割地称王,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以他当时手头控制的武力,还有强横无匹的水战实力,就算是不接受招抚,继续横行海上,那么以大明目前水师的实力,就算是集齐浙江、福建、广东几省的水师,估计也很难剿灭于孝天。

于孝天只要收回兵力,死守台员岛,那么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可是最终于孝天却还是接受了招安,投入了他的麾下为将,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熊文灿仔细想想,觉得于孝天应该并无不臣之心,要不然的话,他也不必跑来跟他磨叽,讨要那么多好处。

现如今于孝天已经贵为福建重将,自己对他也相当不薄,他没有理由现在还去琢磨拥兵自重、割地称王,只要以后对他善加利用,满足他的一些需求,想必这家伙应该不会有更多的想法,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一直认为,于孝天并不太像是一个枭雄,倒是更像一个善于经营的商贾。

这样的人虽然手中掌握有很强的实力,但是他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在如何发财以及光耀门楣上面,就算是他在海上混的再好,也依旧脱不了贼身,而为大明做事,却可以当上堂堂正正的大将,这比起他在海上为贼,应该好得多吧!

另外自从于孝天被他招抚之后,虽然这家伙小动作也不少,在福建抢了不少的利益,控制在他的手中,但是整体上来说,于孝天对他还算是恭顺,隔三差五的少不了给他孝敬,而且凡事也都替他着想。

自从他把于孝天当成心腹之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