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436章

大明海寇-第436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郑一官是他的义子,颇受李旦的信任,所以船上的人立即想办法将消息送到了台员岛,通知了郑一官。

郑一官得知消息之后,当晚便立即带了三船手下,连夜赶往了日本的平户。

原本刑堂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未给予很大的重视,觉得郑一官的事情和海狼关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于孝天曾经给他们交代过,但凡有关颜思齐和郑一官的事情,都要尽快通知他得知,刑堂负责情报搜集的人员这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于孝天。

于孝天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有点糊涂了。

因为他以前对郑芝龙还有颜思齐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多少了解了一些有关他们的事迹,据他以前的了解,颜思齐作为一代开台王,虽然雄心勃勃,但是运气并不好,他带着十几船手下弟兄,跑到了台湾之后,大力屯耕招兵买马,本来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但是他却并未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

因为颜思齐到了台湾岛之后,不到两年的工夫,大概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就因为豪饮之后,得了重病,以至于三十多岁便在台湾暴病身亡。

后来郑一官因为能力出众,被颜思齐手下弟兄们推举为了新的老大,接替了颜思齐的位置。

不久郑一官的义父李旦便也死了,李旦可是这个时代纵横中国日本以及琉球国海上的著名大海商,说是海商,其实这个时代都是海盗团体,他们一方面既大肆在海上行掠,又同时兼顾做海贸生意,来往于日本、琉球、大明以及南洋各地,和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甚至是英国人做买卖。

李旦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海商之一,手下拥有船只数百条,靠着他吃饭的人更是过万之多。

郑芝龙之所以飞快的在海上崛起,成为海上的一霸,后来甚至控制了整个中国海,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李旦的义子,同时还继承了颜思齐的衣钵,使之在极短时间之内,便跃升为中国海上的最大的海盗头子。

但是现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于孝天有点糊涂了,因为据他所知,李旦应该是死于颜思齐之后的,而郑芝龙是在先继承了颜思齐的衣钵之后,才又继承了李旦的遗产,使之立即便一跃成为海上一霸。

但是这个消息却推翻了于孝天之前对这件事的认知,李旦死在了颜思齐的前面,这么一来,似乎就脱离了原来历史的发展。

郑一官之所以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急急忙忙的带人离开笨港,肯定是要跑回平户以奔丧的名义,抢夺李旦留下的遗产,在这一点上,郑芝龙有很大的优势,甚至比起李旦的儿子在李旦的手下之中,还有人缘。

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一次郑一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获得大部分李旦的遗产,特别是李旦的船队和以前的手下,基本上要尽归郑一官所有了。

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郑一官这段时间正在颜思齐手下做事,算是颜思齐的部曲,但是李旦一死,一旦郑一官继承了李旦的大部分遗产的话,那么郑一官所拥有的实力,便会大幅超过颜思齐,颜思齐不死,郑一官就无法再继承颜思齐的衣钵,以后实力超过颜思齐的郑一官,又会和颜思齐之间的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呢?

这一下于孝天也想不明白了,历史走到了这里,似乎因为他的出现,开始产生了蝴蝶效应,颜思齐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出现,命运轨迹发生了变化。

这么一来,接下来这大海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于孝天就没办法继续预料了。

于孝天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先是糊涂了一阵子,接着冷静下来开始梳理这方面的事情,想要从中再理出一个头绪。

思来想去之后,他却无法预料到今后郑一官和颜思齐之间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总之有一点他可以确认,郑一官一旦继承了李旦的衣钵的话,恐怕不会再心甘情愿的屈居于颜思齐手下做事了,那样的话恐怕他的那些手下也不会感到满意。

接下来有很大的可能,郑一官会脱离颜思齐自立,单独成为一股力量,而郑一官的实力恐怕短期之内,也会得到空前的增长,下一步对他海狼会产生什么影响,于孝天就无法预料了。

于是于孝天立即吩咐刘老六指使留在颜思齐那边的细作,这段时间严密观察颜思齐和郑一官之间的各种事情,争取第一时间获知那边的消息。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下来之后,陆上官府和海狼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越来越紧张了起来。

福建巡抚朱钦相因为刚来赴任的时候,想要拿海狼开刀,但是却因为福建财力不足,无力短时间之内调集大批官军和战船对海狼进剿,消息走露之后,遭到了海狼的报复,大举袭击陆上沿岸一个多月的时间,以此来向朱钦相示威。

朱钦相却因为短时间无法筹措到足够的军饷和粮秣,只能让各地采取守势,来防备海狼的进袭。

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却很差,根本无法防住神出鬼没的海狼部众,沿海各地虽然加强了防御,但是依旧无法阻止海狼部众登岸袭扰。

所以朱钦相为此觉得大失颜面,深以为耻,在这几个月之间,暗中大力筹集资金,并且令福建副总兵张嘉策以及副总兵俞咨皋加强练兵,同时令各地整修战船,并且筹措资金打造新的战船,另外还令福建各地也打量铸炮,磨刀霍霍准备一雪前耻,报海狼给他一个下马威的一箭之仇。

这几个月间,福建沿海一带虽然表面上趋于平静,但是暗地里却暗流涌动,官军方面活动也加紧了许多,一些已经多年未整修过战船的水营,这个时候开始获取了新的战船,并且招募了一些新兵。

这些事情也都在海狼的监视之中,于孝天其实也清楚,他跟官府的这个梁子已经算是结下来了,官府对他海狼的进剿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了。

对此于孝天也没有瞒着海狼的头领们,将这件事提前告知了他们,让他们也都提前心里有数,省的这帮家伙这段时间无所事事。

而海狼的各处头领们,在得知此事之后,并未感到太过紧张,因为他们对官军太了解了,现如今官军特别是水师方面,战船破烂不堪,数量也不足,虽然有大炮,但是也多为一些旧炮,甚至有些水营装备的大炮,还是当年宣德和正统年间所铸,真真是老掉牙的东西了,而海狼虽说船只人手肯定没福建官府多,但是却贵在精锐。

海狼的所有战船,全部都是船龄不足五年的新船,大部分都是一到三年左右的新船,船体坚固,而且经过一定的改造,船上多装有三门以上的火炮,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式的六磅炮,最不济也是佛朗机炮,就算是小一点最差的巡哨船上,也装有新铸的短管六磅炮和一些较新的碗口铳抑或是小佛朗机炮。

所以海狼水军的战力,对官军的水师拥有绝对的技术上的优势,同时海狼部众水卒们的训练也远超过官军水师的官兵,不管怎么说,海狼似乎都没有怕他们的理由。

所以对于这个消息,海狼部众并不感到过于紧张,只是有些人对于和官府开战,心存一些忌讳,毕竟大明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挂了两百多年了,积威尚在,一些海狼部众觉得跟官府为敌,有点心理上不太占有优势罢了。

毕竟和同行打,跟官府打,不是一个概念上的事情,跟同行打那时争地盘,但是和官府开打的话,那就是谋反作乱了。

于是一些人或多或少的对此有点惧怕,特别是属于招募来的一些沿岸的兵卒,家人尚在陆上未迁到南日岛或者海狼的地盘的一些兵卒们,对此更是有点担忧。

于孝天为此多次去水师和战兵营之中,跟这些手下们打气,告诉他们,并不是他于孝天想要谋反作乱,而是官府逼得,他们不过只是想要在这海上讨生活罢了,官府却看不得他们过的自在,想要把他们讨平,还让他们过回以前的苦日子。

所以他们和官府为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和吃饭门路,如果他们任凭官府这么欺负的话,以后肯定都还要被打回原形,像眼下这样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饷钱和赏钱拿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求月票,求月票!求打赏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议战

一说到要把他们打回原形,过回以前的苦日子,这一下海狼部众更是不干了,以前他们过的都是啥日子呀!天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顿饱饭,就算是吃饱,也是吃一些糙米加点薯丝,抑或是干脆就是纯粹的薯丝饭。

而现在他们日子过的多舒坦呀!虽说天天要操练,累了点,但是比起以前干农活或者打渔,也不见得就累到哪儿去,吃的就不用说了,天天一顿稀的两顿干的,顿顿管饱不说,基本上都是糙米饭,薯丝饭倒是成了调剂口味的东西,三天一顿肉,天天有鱼虾,还能吃上蔬菜水果,这日子就算是陆上的小地主,也不敢这么吃呀!

于孝天这个大当家,实实在在的对得起他们的嘴和肚囊,现在每个人自己摸摸自己的肋骨,都能感觉到自己比以前壮实多了,这身上有肉了,力气也大了。

而且还月月都有饷钱拿,一个月最少的有一两银子的饷钱,还能拿到数量不等的赏钱,虽说陆上官兵名义上每个月也有一两银子的饷钱,但是官府拨发的这些饷钱,经过当官的层层克扣,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拿到手的,就算是吃的粮食,一路上飘没下来,到了他们嘴里面,只剩下能烧点粥的粮食了,吃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穿的号衣更是多少年前的,烂的让人感觉跟叫花子一般,几乎看不出颜色了。

所以一说要把他们打回原形,回去过以前的苦日子去,海狼部众上上下下谁都不干,一个个立即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

现在就算是为了海狼死了,他们也觉得没啥,于孝天这个大当家对得起手下,伤了有人给治伤,死了会给他们荣光厚葬,家里面的亲人还会得到相当一笔抚恤,以后还能收到海狼的照顾。

十一月初的时候,海狼和官府之间的这种紧张终于到了顶点,十月份的时候,福建沿海各地的水师战船,开始分批被调往了兴化府附近的兴化湾和湄洲湾两地。

这些动作全部都落在了海狼细作的眼中,立即将消息反馈回了南日岛狼穴之中。

于孝天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感到很是恼怒,他有心不想和官府彻底撕破脸,他走他的阳关道,官府行他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发各自的财。

可是这个朱钦相实在是太不识相了点,被他敲打了一下之后,居然不思悔改,还是想方设法要将他置于死地。

眼下居然悄然调动水师战船,进驻到兴化湾和湄洲湾之中,摆明了是想要近期对他的南日岛下手,这岂不是要自讨没趣吗?

在这之前,他已经派人暗中上岸多方游说,想要和福建官府进行和解,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官军刀兵相向,为此他撒出去了过万两的白银,但是这个朱钦相却还是一意孤行,非要和他见个真章不可。

于是于孝天立即命沿岸的细作们,严密观察进驻这两地的官军水师战船的数量和兵力,并且令李宜在陆上暗中想办法弄清楚官军此次到底动用了多少兵力,还有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几天之后,消息反馈回了狼穴之中,福建官府近期开始在福州、福宁州、兴化府以及泉州府等地大批钉船,不允许商船再出海行商,眼下已经调动了近百条福建最精锐的战船,开始逐步进驻到平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