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740章

锦衣当国-第740章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孙守廉自己看得开,得了分守总兵这个位置,现在又和天津卫合作大发其财,那有事事都遂自己心意的。

    从沈阳出发到抚顺关,也就是几天的时间,九月二十五的时候,大军已经近了萨尔浒。

    原本模糊不清的nv真情状在这些天突然清晰起来,有人说,这是李大帅威势所致教虏惊慌失措已经顾不上遮蔽了。

    这个是奉承,大家实际上都知道现在教子也没必要遮蔽封锁,因为他们的兵马也在界凡寨那里聚集现在已经有了万余的兵卒,看着也是要大战的意思。

    眼下局面,是nv真教虏也要进行主力决战了,辽镇动用大军是近十万,以建州nv真这里,能动员万余,差不多也是老底子了这还是辽镇坐视建州nv真东征西讨扩大了不少的势力,要不然他能拿出八千来都算是多的。

    十万对一万余,辽镇众将都觉得可笑,这种蛮夷打了几次胜仗之后,还真是忘乎所以,想要jī蛋碰石头,自己找死那就没有人理会辽镇的大功估计也就到手了。

    “萨尔浒是山口,这里一时间过不得太多人,是个掐断的好处所,李如柏率领你本部兵马守卫此处,不得有误。”

    “父帅儿子这里也是能打的,在这萨尔浒挨着做什么,让”

    “这是军令!!”

    军帐之中议事,李成粱不客气的训斥了李如柏几句,他到底是老将,做的布置四平八稳但帅帐中,除了副将马林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他的子侄要不然就是义子之流李如柏也有些不顾规矩。

    被李成粱这么厉声呵斥了一句,李如柏连忙领命。

    “界凡寨是浑河和苏子河的jiāo汇之处虽然界凡寨在高处,但界凡寨的规制太xiǎo,也容不下太多兵马,界凡寨下地形平坦,他们布阵必然在那里,会战也是在这里。”,众人都是点头,在帅帐中的军将们对这里的地形都很熟悉,从前他们要对付的是泰宁部和朵颜部的鞋虏骑兵,轮番出边墙作战,对这边心里都有个底蒂“大帅,东虏既然倾巢而出,平官率一支偏师去古勒或者马儿墩两处断了他们的后路粮道如何?”

    看着李成粱在那边布置,副将马林出列沉声请战,他出列躬身,帅帐中李家将mén一干人彼此jiāo换眼神,都是颇为不屑,马林身为武将,整日里青衫折扇,和一帮幕僚谈诗论文,nòng出儒将模样,辽镇将mén向来是瞧不起的。

    “不必,此战务求全胜,我军当不惜余力,接战时就要将全力投入,彻底打垮东虏,若是分兵截断敌人后路,反倒是容易让敌人溃散,我军追之不及,到时候反倒是一拳打在了空处,失了此次出兵的本意。”

    “下官鲁莽,大帅莫怪。”

    马林对官场进退还是明白的很,连忙躬身说话,李成粱点了点头,如果马林不是副将他也不会说这么多,李成粱不准备让孙守廉拿到军功,对马林也同样如此。

    分守辽南副总兵别守廉干脆都不参加军议了,只在后方忙碌他的军需辐重活计,上面虽然看不得他,下面倒还相处不错,谁不知道剁副将做生意的手段了得,大家想要发财还要借重孙副将的看重帮忙。

    别守廉也有要紧的活计,每日里都有几骑快马从他这里出发,马不停蹄赶往关内,要将消息送给王通。

    这个举动倒也没有隐瞒别人,又不是通敌,军中 消息通报给朝中大佬,似乎是应有之义,而且军需*重的一个人都是佩服别副将的手面大,从沈阳去往京师,这一路要布置驿站才能保证信息畅达,没有百余匹马,几百个人手维持,可作不下这件事来。…………,“一切都是中规中矩,这反倒是让我心里没底!”

    消息不断的传递到王通的手上,王通反倒是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那奴尔哈赤也是打了这么多年仗的,他还在辽镇那边做过军校,战场上的道理他不会不懂,这么在平地聚集兵马等待决战,就算是nv真兵卒强悍,但这数量未免太过悬殊,奴尔哈赤不会明摆着去找死。

    身在局外,有些事反倒是可以清晰的判断分析,李成粱身在局中,就未必能如此了,在京师能陪着王通分析议论兵事的人不多,马三标和陈大河都不是长于谋略的,其余的人不是在归化就是在天津卫。

    王通说了两句,马三标开口说道:“从那边送来的消息我也看过,东虏的兵卒的确比大明普通兵卒勇悍,敢冲打,不怕死,但怎么也不能是以一对十,何况辽镇的上万私兵这次也都走出阵,怎么想,东虏也是死路一条。”

    nv真各部也有主奴关系,但毕竟相对原始,盘录的并不严重,生活状况比大明的农民好些,还有北地的人身材都比较高壮,相对原始的社会形态和渔猎作业,让他们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和远超普通兵卒的勇悍。

    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大明的步卒往往就是农夫拿着武器上战场,粮饷被克扣,平素被压迫打骂有若奴隶,军心士气都是谈不上,这样的对比,自然胜负分明,辽镇近十万大军,差不多有七成都是这样的兵卒。

    但辽镇扬名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他过万的家丁私兵,这些装备良好、战技jīng湛、又是敢于效死冲锋的职业士兵,这些才是辽镇的核心,在大明第一大的职业武A集团面前,这万余nv真人算不得什么。

    正因为如此的悬殊,所以王通心里才觉得没底,战斗是生死大事,如何能轻忽对待,这样做,必然有蹊跷。

    “李成粱这么做也是中规中矩,他大军汇聚一处,一个拳头向前,靶虏就算想要出奇兵偏师,想要奇袭,在这样的大军面前,他们也是没什么办法,大军一动,什么奇兵偏师都要被碾碎了,这也是万全的办法!”

    陈大河这句话王通知道来路,自己率军征伐归化的时候说过,在虎威武馆那时候的课上似乎也讲过。

    议论到最后,王通也只是摇头叹气,开口说道:“我们在这里只能是空谈,做不得什么,且看吧!”

    消息传递,最快也要十天,王通在这里所看到的都是辽镇那边十天前的消息,所说的都是一切正常,都是在按部就班苒进行。

    也就是在王通把注意力投向建州的时候,从蓟镇那边传来了消息,说如今多伦地方已经被察哈尔部占据,尽管科尔沁部还有部落留在这里,但似乎没有什么抵拖这个消息倒是和商团武装的消息互相印证,商团武装的先遣游骑进入多伦,发现会有冲突和追击的是察哈尔部的骑兵和牧民,而科尔沁部的部落很少,偶尔进入,发现部落中大部分是老弱,而且都是在向东迁徙。

    万历十五年十月初二,大战在建州应该已经开打,甚至已经打完,但送到京师的消息还是开战前夜,无非是将士用命,准备完善,明日得天威庇估,必将大获全胜等等,王通得到的消息和这个差不多,一切都是正常。………………

    万历十五年十月初三,京师东mén的守mén兵卒都靠在墙根晒太阳,天气已经变冷,午时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

    正闭眼mí糊的时候,却听到一阵嘈杂混luàn,睁眼一看,城mén前的车马人流都在闪躲,有几骑马正在打马狂奔。

    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对这个都是有经验的很,有人去搬动拒马,一名千总吆喝着兵丁拦住了城mén,bī得那几骑刹住,大声喝骂道:“天子脚下,入城下马盘查,你们看着也是官差,不知道规矩吗!?”

    “快让我们进城,辽镇急报,辽镇急报

第九百七十三章 恭喜陛下

    辽镇军在界凡寨大败,这慌忙赶来的信使送来的急报就是这个。

    按照时间来算,这比正常的消息传递还要快了两天,因为别守廉这边跟王通传信是正常的程序,按部就班,但这次战报的传递就完全不顾惜什么马匹了,一路狂奔,马匹都被跑死了几匹。

    实际上在城méndòng中,直接有马匹瘫软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chōu搐暴毙,但信使那里顾得上这个。

    朝会刚刚散掉的时候,急信传进了皇宫,xiǎo宦官们又是急忙的跑出去,将已经离开的各处大佬叫回来,王通也在其中。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王通一直是惴惴的心情反倒是安定了,不过他也注意到了,朝臣们看他的眼sè颇为不善,辽镇征剿nv真,王通是这背后的推手,虽说从程序上来讲,追究不到他的责任,但大家都明白。

    刚刚有个战报,又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辽镇边墙外,丧气是觉得丧气,但大家却没什么慌张急迫,只是商议如何办。

    现在一切消息都是不明,也不能作出什么太具体的判断,只好是按部就班,命蓟镇、宣府和京营各军严阵以待,免得出现什么纰漏,下旨命蓟辽总督入辽镇督办,查明真相,稳住局势,派东厂、锦衣卫以及兵部官员入辽镇,了解各处消息。

    议论完这些,司礼监和内阁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完了自己的差事,然后传旨的差人们火速出京。

    众臣散去,王通被留下召对看到了这个情景参加朝会的一干大佬也明白了局势,王通最起码在目前没有因为辽镇的败绩而受到什么影响,最起码万历皇帝并没有迁怒或者怪罪还要留下问策,这依旧是心腹的待遇。

    “王通,你怎么看?”

    万历皇帝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这个正说明他的烦躁和紧张,万历皇帝在虎威武馆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对军事上的失败接受不了,辽镇出征nv真万历皇帝本来颇为期待,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情绪不高也是难免。

    “陛下,眼下只有这信使的一面之辞,还不能确信,再过三日或者四日,确切消息就会传来到时候再行定夺不迟。”

    王通回答的四平八稳,站在万历皇帝身后的田义想要说话”忍了忍还是没有开口,万历皇帝抓起一支máo笔,下意识的敲打桌面开。说道:“胜了自然不必说什么,可这局面看起来,辽镇是要败了,若真败了,你怎么看?”

    王通沉yín了下,郑重其事的深深一揖说道:“若真败了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通,在万岁爷面前你怎敢如此放肆,大明边镇败绩何喜之有!?”,在万历皇帝身后的田义终于是忍不住,出生呵斥,万历皇帝抬起了手,田义立刻不敢再说,万历皇帝盯着王通的表情,沉声说道:“朕知道你不会开玩笑,也不会在这个场合这样说话,讲一讲,何喜之有?”,王通又是施礼,开口说道:“陛下,辽镇一败,就算是实力未损,他也没了从前的本钱和底气,朝廷要改草边镇,在边镇之制上得益最多的就是辽镇,实力最强的就是辽镇,而且他坐拥重兵,又在京师之侧,他若反对,改草边镇就是困难重重,现在这个阻碍消失,陛下可以放手改制了,这是第一,还有第二,辽镇占地辽阔,比关内行省也是不逊,辽镇虽然寒冷,可土地féi沃,出产丰富,这本是为陛下提供财赋之地,可因为是军镇治下,一切钱粮都归自身,朝廷还拨付银两,现在朝廷就可以将辽镇变为辽省,派驻官员收取赋税,由一藩镇变为一行省,等若是陛下领土大涨,这难道不是喜事吗?”,九边自然是大明领土,不过辽镇这种,财赋全归自身,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