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国-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名洋人士兵站在木台上,每做一个动作,就大声说明,有汉语说不完全的。就用葡荀牙语说出,通诠大声的翻译过来。
在这木台正对的方向,整整齐齐的站着四百名士兵,聚精会神的盯着台上的人看,他们十人中有一把火锐,每看一个动作,下面就照做模仿。
“既然番人有那个小册子。咱们也是照做,去城内请画师过来。用一人高的木板,把这些动作一个个的画上去,让这些士兵们每日观看学习,大海,回城之后就去办理
王通一边看着前面,一边说道,身后孙大海连忙答应了,谆将却一直是皱着眉头,清了清嗓子低声说道:
“不知道老爷为何这么看重火饶,若是那大炮还好,几百步外直接轰打过去,敌人肯定粉身碎骨,可这火锐则要端稳放平,在敌人入了射程之内才能打响,手颤了抖了。心慌了怕了。都是打不中的。”王通看着前面,却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微微点头,谆将自东南到北疆,见过经历过许多战阵之事,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以往看见敌人在几百步外,就拿着火饶乱打乱放,敌人进了射程。火饶管子都红了,打都没得打,只能丢掉逃命,更别说这心慌手抖了,加上这火锐炸膛的厉害,谁也不敢端起来,更谈不上什么准头。打不着,不敢打,要这火镝真真无用。战场决胜还是靠着刀枪厮杀,这才实在。”
大明军中重火器,可这火器却有种种弊病,谆将也是看得多了,开了话头就停不下来:
“戚总兵那边用火统手,每一人身后站着刀手,不按照规矩施放,后面一刀就砍下来,可这般做,太伤士气,太耗费人力”老爷这一支火锁要十两银子,这也太贵了些
“这十两银子有置办钻床、架铁炉等等花销摊派,等造的多了,三两多些就能造出一尖来。”
王通笑着说道,随即又是看向木台,沉声说道:
“平时勤练。军法行的严,就不怕他们乱打乱放,火统出问题,就杀造火统的工匠,施放火统有问题,乱打不打,就杀施放火饶的兵丁,这火锐兵两倍的饷银不是那么好拿的!”
或许临近年关,很乏很乏。第二章会晚些(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无心之利何人为将
消威营原本只有二十杆灭巍。众里面坏要算卜圭沥年中牺旧儿祜火饶,番人兵卒带来的十杆,匠坊断断续续打造,却始终是不合王通的意,冷兵器和各项用具的耗用不火镝也不是第一等急事,所以也就耽搁了下来。
澳门的番人工匠被掳来天津卫,带来了水力和畜力加工机械的手段,也带来了先进一些的治铁和锻造技术。
与之配套的是,王通这边的匠人力量也到了足够的规模,属于万事俱备的状态,那打造铠甲,制造火统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第一批四百杆火饶在九月下半就开始装备部队,虎威营中炮队已经颇具规模,操炮的兵丁也多有熟手,可火统上却陌生异常。
好歹汉斯那些番人兵卒却是受过正规记练的,关于虎威营改编的建议的确是良策,现在又可以充当火器教官。
火饶兵自然要在各营官兵中甄选,各营军将的合议,准备是把各营表现最差的兵丁,然后船头香众和保安军两个部分再抽调一批过来。
大家的想法都和诸将差不多,火镝兵在战场上拖后腿是有的,能起到什么作用,实在是不抱希望。
不过王通说出的待遇却让众人吃了一惊。火镝兵所拿的军饷是各营普通兵车的两倍,而且最初这四百人归王通和改编后的两个大编制共同管辖。
高军饷,而且还是王大人直辖,这个待遇就说明很多问题了,说明这火饶兵是要中之重,大人极为重视。
原本各营都要推荐后进差兵,得了这个消息之后,却都是拣选各营的精强兵车上报,生怕王大人有什么不满。
尽管没定品级,可两倍的军饷、王通直辖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这已经是相当于小旗的待遇了,被选上的人都是振奋异常。
各营被抽出兵丁,空额则是由地方上补充,此次优先补充的是船头香众的青壮,他们一直是和虎威营一样的练,只不过没有军饷而已。
这次抽调船头香众的青壮补充,让船头香上下都颇为振奋,这些日子的苦役辛苦,有没有什么人身自由,自然苦不堪言。
他们却隐约有个盼头,王通手下各个系统都是缺乏人手,船头香俘虏们虽然辛苦,却从没有饿着冻着,被抽调维持治安的几百青壮更是被天津卫各处的人敬畏,船头香众自家知道自家是罪民。天津卫各处的穷富人等,却都把船头香众当成是王通的下属,船头香的家眷和旁人打交道,都不敢有什么怠慢欺瞒的。
里外这个样子,船头香众上上下下都在传,说等几年苦日子过去,大家就会被当作差役、兵丁什么的用起来,最起码也有个比平民百姓强的身份。
这个只是猜测,可这次抽调船头香香众补入虎威营正兵的政策,却让船头香众吃了定心丸,王大人果然是万家生佛,大家伙再熬些年,赎了前几年的罪过,就能昂首挺胸做人了,跟着王大人享福都是有的。
抽调了船头香的青壮去当兵,平日屯田,忙时基建的劳力却没什么可担心的,三角淀那边那么多人手,不愁没有人力补充。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东西,王通并没有注意到在他抽调船头香青壮补充之后,天津卫各处的气氛变得沉稳了许多,这则是王通和身边的人弄不到的了。
王通从京师来到天津卫,先是将天津卫的官场折腾了个天翻地覆,然后将船头香彻底的压垮,各种举动虽然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对付的也大都是京师那边势力的外延,可天津卫本土的豪门大户,地方势力,也被牵连不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锦衣卫千户加上虎威营,足以压服天津卫上下,可压服终究不是心服,加上开海之后,本地商人动手晚,反倒是被外府和山东、京耸的豪商抢先,加上之后的一项项举措政策。更让人觉得王通是有意引入外力对付天津卫本地。天津卫繁荣无比,有能者在其中发财发家,无能者也能求得全家温饱,很多矛盾都被隐藏了下来小可心中的那种敌视和提防却是没有消除。
这次吸纳船头香青壮入虎威营,也是引入天津卫本地子弟作为军兵,王通这边不过是正常的安排,可看在他人眼中,却是从打压变成了融合。
王大人既然有心笼络,那地方上的提防就去了不少,众人安心,地方上自然变得沉稳安定,这就是王通的无心插柳了,根本想不到的。
战场上施放火镝的种种弊病俞大敌生前说过不止一次,敌人没到射程的时候,就因为惊慌乱打乱放,敌人到了射程,弹药已经射完发热凡经矛法继续发射,而且即便是敌人在射程!申甲邯十讥因为惊慌失措,根本打不准;更别说因为火饶的质量问题,兵卒们不敢举起瞄准,生怕炸膛伤到自己的无奈事了。
王通却有信心改变,火饶的质量不会差,拿着丰厚报酬的工匠在问责制度下,不敢懈怠,毕竟这收入难找,而且脑袋只有一颗。水力机械和番人们带来的新技术,也可以保证火统不会因为材料和工艺变得威力不足。
至于士卒们对火镝的使用,王通也知道俞大敝和谆将所说都是实情,不过王通也算是从军几年,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王通对自己有信心,有完备的操典供士兵们学习,有充足的粮饷和装备保证士兵们的练,有严格的纪律和军法来约束和威慑,这几项都做齐全了,王通不信还会出现那些千奇百怪的荒唐事。分驻天津锦衣卫千户和虎威营合计四千人,除却八百人用作锦衣卫的编制,维持城内城外的治安和秩序,王通准备将其他的三千二百人分为两个团。
团营连排的编制分法,实在是深刻脑海,团这个编制名称,王通想都没想就拿了出来,名目本就是小事,下面的人也不在意。
一个团光是战兵就八个营一千六百人,其中一个营的火镝兵,这还仅仅是兵卒,如果算上到时候配属的自辅兵丁壮,掌旗击鼓传令的兵率,统兵的将领和护卫,一个团差不多要两千出头。
这样的力量放在地方上已经可以拿个“守备的实职了,也亏得王通这边挂着禁军虎威营的编制,才能有这样的架构。
既然设立了团,谁来担任这个职位,眼下是王通属下最关心的事情,谁都知道这个位置权重高崇,将来更是前途不可限量,能到这个位置自然是祖宗护佑。
不过大家也知道,这样要害的位置并不是人人都荐坐上,可自家坐不上,和自家亲善的人坐了这个位置,那也是好的。
禁军改编,这是大事,若是御马监下面那五营,谁提起这个说法都可能被按上个大罪名砍了脑袋,可王通这边,至今还没个明确的公文下达,有些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做了。
上面不管归不管,这桩事王通却不能不报,所以在计划拿出来之后,立刻派人快马送往京师,走的是正规上奏的路子,奏折走通政司去往司礼监再到子历皇帝的手中。
原本感觉手下人才济济,可真要提出担任的人选来,却发现没有太多,谆将年纪大了,明确说不会担任,张世强、孙大海都是办差的能耐,领兵打仗却不行的。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谭家十几个人和马三标能用,埠家虽说都是同姓,可并没有什么血脉关系,不过是埠纶的家将亲兵,谭纶一死维系他们的关系也就消失了,并不担心他们会联结一体。
而且即便谆纶没死的时候,谆兵和谆剑就是外面派来盯梢的人,也谈不上什么齐心合力。
有些讽刺的是,王通心中属意的人选。和上面可能选定的人选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也就是谆兵、谆剑和谆弓三人,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放心,但论年富力强和经验方面,王通这边还真找不到别人可比。
名单报上去之后,王通也是自嘲,心想多亏在易州那边让谆兵、埠剑弄了个投名状,要不然还真是不好控制。
军民两政,平日里都是些程序化不断重复的工作,让人容易厌倦,也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飞快流逝。
从山东回来,转眼已经快要十月了,吴大那边已经送了五名船工来天津卫,算计着路程已经离开了山东,董创喜那边信哀告说自家实在是找不到,这都是在王通意料之中,所做的应对也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
九月二十三这天中午,三江商行的古自宾来禀报,说沈枉那边在运到天津卫十船糖之后就停下了运输,并说今后也不会运来,这上面的确利益不大,不知道那边为什么启运,也不知道那边为什么不运,不过王通也懒得关心。
不过古自宾一走,清军厅那边却有差役上门:
“有人在清军厅击鼓状告王通王大人”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小小杆子,悟道而生,猫大,蝴存在,黑乌鸦囱,甲助”风雨夜漫漫。万金散尽。各位书友的打赏。
不说别的,月票,订阅!!(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八章苦主上门告王通
“孙大爷,小的有几个脑袋敢乱说这个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