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152章

锦衣当国-第152章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通点点头,找了个角落站下,院子里的人忙碌这打扫预备,布置接旨的场面,也没有人理会他。

    能看到监粮宦官万稻走过去问讯潘达,小声交谈几句之后又摇摇头。看来都不知道这旨意的意思。

    不多时一个穿着五品朝服的中年文官也是急匆匆走进,先是给潘达和万稻见礼,随意的看了王通这边一眼。然后也是上前议论。

    “这应该是河间府的清军同知,天津三卫这地方的民间诉诠官司。地方民事都是归他管理。”

    不多时又有几名武将走了进来。尽管那潘达方才说的就是文贵武贱的意思,但和这几名武将的相处倒还和气,大家见礼打个招呼。

    谭将从这些人的穿着打扮上就能看出他们的身份,不断的和王通介绍:

    “那个应该就是驻扎在天津的分守参将,其余几位则是本地卫所的指挥使,不知道到底何事。居然把天津此地的各衙门都叫来nbsp;nbsp;”。

    正说话间,能听到外面一阵喧闹,潘达也不顾风度,冲着外面大吼道:

    “什么时候了,还这般喧闹。不想要脑袋了吗?”

    他这一喊,外面稍微安静了下,随即有人大声的喊道:

    “各位大人,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十万火急,请让小的禀报,”

    潘达皱着眉头看了正屋一眼,吩咐下人去外面带人,这天津三卫的内官和文臣武将,自始自终没有一个人和王通打招呼交谈,最多也就是着一眼而已。

    外面报信那人几乎是冲了进来。网要禀报,潘达吩咐了一句,这人立玄压低声音说起来,王通这边虽然好奇也是无可奈何。

    这人说完,能看到那边的官员齐齐震动,脸上神色大变,不约而同的看向正屋。

    没多久,一名锦衣卫从正

    “各位大人都到齐了,进来接旨吧!”

    众人鱼贯而入,按照品级排序,王通和那清军同知两人跪在了最后。各人都在自己的位置准备好。有人喊了一声。

    一名宦官捧着圣旨来到了香案那边。王通也是接过一次旨意的,那时候不过来了两个,大汉将军陪着。可今天这场面却有些不同。

    披早带刀的兵丁面色森然的站在两旁,看那打扮却是御马监下面四卫营的装束,在那宦官的右边还有个兵部主事。

    外面明亮,屋内相对就昏暗了许多,王通到此时才适应了光线,那宦官居然是熟人,可不就是蔡楠。

    蔡楠冲他微微点头,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开始诵读:

    “奉天承运

    所说的事情正是那半路劫杀王通的事情,已经查明了罪魁祸首,就近调兵剿灭贼人,活口都已经拿往京师。这旨意正是申斥天津上下,未能防患于未然,导致这等匪夷所思的罪行出现。

    分守天津卫的参将被罚俸禄半年。其余各人等皆被申斥,并说今后一定要勤谨严查,不得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大家自然自责该死,然后称颂皇恩浩荡,方才那名报急信的人想必说的就是这个了,这正堂并不暖和。耳王通微微抬头,却看到前面跪着的几个人背后居然湿透了,这肯定不是热的。

    属地内出了这等大事,居然没有人知道,京师派人就地调兵围剿,天津城内这些主事的官员也是不知道。等一切事了,朝廷下旨申斥,偏偏处罚的这般轻拿轻放,这其中有什么诡异玄虚,要是罢官流放,众人倒是觉得应该如此,这么大的事情,这么不痛不痒的处置,到底是为何。

    宣读完圣旨之后,蔡楠笑着说道:

    “临来前,圣上和各位大人都叮嘱过了,这桩事是有奸人作祟,难的防备,处置了也就处置了,各位莫要觉得慌张,自家那摊子都盯紧了莫要再出事就好。”

    上面居然这般的宽宏大量,少不得众人又是磕头称颂“陛下圣明”宣读圣旨完毕,在场地位最高的兵备道潘达起身接旨。

    客套归客套,可还有种种不明需耍询问,兵备道潘达的属下早就备好了银两,潘达接过旨意,陪笑着就要询问。

    他这边还没张口,蔡楠把手中的圣旨朝他手上一放,大步朝着后面走去,潘达还没有消去的冷汗又布满了后背,心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关节。

    网要追上去,却看到这位传旨的黑瘦宦官快步走到那个锦衣卫千户面前,态度谦恭的把人搀扶站起。

    接旨的规矩,接旨人如果有什么要说的,比如说“皇恩浩荡,我等当竭诚效死厂,众人还要跪着齐声复述,现在自然不用走这个程序了,但后面那些官员不知道,都还在那里跪着等待。

    结果刚才还鼻孔朝天不和任何人说话的宦官,居然满脸堆笑的去王通那边了,要知道刚才同样是宫里出来的万稻去套话。都得了个冷脸。“王大人,这天津卫不比京师那边。穷乡僻壤的,您老呆着还习惯吗?”

    蔡楠一边笑着,一边伸手去给王通拍打膝盖上的尘土,这一趟趟差事办下来,蔡楠知道自己跟着水涨船高,从前宣旨这种轮不到自己的风光差事也可以办了,但得到的实惠越大,就越意识到自己的这些好处权势到底是来自何人,也越发的觉察到京师核心***对王通的看顾和

    视。

    他以传旨钦差的身份,对天津的地方官员可以拿大,对王通可万万不敢,蔡楠此时所做的,比在京师所做的还要恭敬。

    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潘达、万稻一干人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蔡楠躬身垂手在王通的身边。那个锦衣卫年户似乎不觉得钦差给他拂去灰尘是什么借越的事情,反倒很平静的说道:

    “初来此地,总是有很多不熟的的方。差事办好了就习惯,差事办不好就不习惯!”

    “王大人还是这爱说笑小的不能耽搁太久,万岁爷和张公公、部公公那边都说,您要是有什么口信,就通过小的拼带回去”

    屋中很冷,可潘达额头上的汗水却不断的涌出,他自己却恍然不觉。一直是盯着谦恭的钦差和淡然的王通,他边上的监粮宦官万稻也是盯着那边,目瞪口呆,嘴巴张开,现在还没合上。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中文网,手机访问请上;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一十章 前倨后恭自取辱

    数到地方大员泣个位置的,谁不在京师认识几个人,讹口。洞心都有大小不等的靠山。

    不过能让京师出来传旨的宦官低声下气到这样的地步,认识的人是谁。背后是谁,就让人想着害怕了。    传旨宦官基本都是大太监的心腹之人。也就是将来成为大太监的候补。从京师出来,代表着皇帝和朝廷。每个人都是眼睛瞧到天上,那里会理地方上的这些人。

    监粮宦官万稻在出京前也算是御马监的一个人物,主动上前搭话还不是被给了个冷脸,却也无可奈何,出京外差油水多,但论起说话管用。还要说京里的这些。

    这些都还好说,问题的关键是,按察使司副使兵备道潘达潘大人才给了王通那般难看脸色,接下来怎么办。

    不知道那里漏进来的风,吹到潘达的脸上,一阵冰凉,潘大人这才意识到满脸流汗。连忙随手掏出个帕子抹了几下,后面却觉得有人在戳他,都什么时节了,还搞什么把戏,潘达回头就要低声怒喝。

    却现戳他的人居然是河间府派驻在天津的清军同知,这冉知动作很小的向外指了指,潘达顺着方向看过去。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屋门半开。冷风正在不住的灌入,不过这不是重点。

    而是一同前来的那兵部员外郎正和一位四十出头的仆役交谈,那仆役赫然就是跟着王通一起过来的。

    六部各司,郎中为主官,员外郎副手,员外郎也是从五品的官员,实权很大,这等在京师属于算不上什么的小官,出京之后气派不比布政使可这样的京官居然陪着那王通的仆役聊天。

    看双方的态度,倒是这员外郎的姿态低一些,屋中的宦官、文官、武将都顺着那清军同知的指向看了过去。

    看看那边钦差陪着小心奉承王通,再看看这边兵部的京官客气的和王通的仆役交谈,众人都感觉到脑子不够用了,甚至有些晕眩,这算是什么事情。

    “这就是那个姓王的千户,好大的排场啊!”

    “等下回去就写信去京师问问,千万别来了个大神却当成个小鬼对待。”

    听到身后不知道谁在那里议论。兵备道潘达晃晃脑袋,这才算反应过来,且不说脸上的汗水,身上也是被汗水湿透了衣服粘糊糊的颇为难受。

    他脸色很是难看,不管这王通背后到底是谁,自己得罪人的事情己经做下了。左右看了几眼,却现那监粮的宦官万稻向边上走了几步,有意拉开了距离。

    蔡楠宣旨完毕在那里寒暄的时候,城外的各项军情才走向这边传递。在蓟镇的辖区之内,调动兵马剿杀自己的部队,这可是天大的案子。朝廷那边直接调兵完毕,周围的部队,还有被调动的部队肯定要层层上报,尽快让自己的上司知道。

    过来接旨的那名分守参将脸色难看之极,自己辖地出了这等大事。自己却是最后才知道的,听下面禀报,调兵围剿,所调拨的兵丁之中,从把总以上的军将全部换成了京师派来的军官,接管指挥。

    见到三千兵丁围住了自己的营地,那冒充贼人的士卒们立刻要投降。奈何外面的人根本不要他们投降,弓箭攒射一阵,就是官兵进去砍杀。把营地洗了两遍之后,才开始搜检命大没死的人,直接丢上囚车,准备带往京师拷问。

    参将想到自己的处罚才是被罚俸。再看看这等狠辣的处置手段,就感觉到浑身冰凉,完全摸不到接下来要生什么。

    和王通寒暄了几句之后,蔡楠也能看出王通的心情并不是太好,他倒也是个精明人,方才也看到了天津本地官吏和王通如何的泾渭分明,即便是现在,天津官员们各个脸色难看的站在远处,却没有一个上前。

    蔡楠把这一切都记在心中,却不言语,他们来的急走的也急,不能在这边耽搁太久的时间。看看天色,就躬身告辞。

    传旨的钦差对王通躬身告辞,可天津这些文武官员万万不敢这么托大。少不得一个。个客气相送,把礼节什么的做到了足实。

    钦差一干人等上马远去,兵备道衙门的宅院之中气氛颇为古怪,王通和谭将在屋中一角,就要告辞离开。

    “李参将。领着你的家兵家将出去,把咱们天津卫周围的兵马梳理一遍,三位指挥也是如此,自己卫所里的大小事务都要着紧些,要有什么难处,尽管和本官讲,实在不行,本官写信给戚将军。”

    那李参将和三个卫所指挥使脸色难看的答应了下来,潘达清清嗓子。眼神飞快的扫过了王通二人,扬声说道:四迪三关,蓟镇各处的粮饷都以齐位要是有什么难妇知不和本官讲

    大家都心里有数的事情,不过随口答应罢了,兵备道潘达向前走了两妾,笑着说道:

    “边镇军需自然以北边的战兵优先。难免亏待了些后面的弟兄,天津锦衣卫这块的粮饷也拖延了好久,再苦不能苦自己人,本官明日就补六个月的军饷,也酬答诸位兄弟的报效国家之心。”

    方才那态度最起码宦官万稻看得清楚,心想这潘大人变脸未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