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军阀 >

第316章

明末军阀-第316章

小说: 明末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文岳赫然不能回答,骆养姓又道:“杨大人的担忧也是对的,不过朝廷已有万全应对之策,根据锦衣卫收集到的消息,杨波此人素仇鞑奴,不到最后不会轻易投鞑,所以羊官堡之战只有两个可能,或鞑奴久攻不下,无奈退兵,或重现大凌河之战翻版,杨波所部惨败,但无论哪一个结果都是咱们的机会。”
    看到杨文岳疑惑的颜色,骆养姓突然问道:“山东总兵刘泽清所部奉旨救援羊官堡,下官想问问,刘泽清现在到了哪里?”
    杨文岳摇头道:“此人一贯贪生怕死,朝廷数次下旨命他救援辽南,都被他用各种花言巧语推脱了,这次也是用同样的借口,抱病不出,一直窝在衮州不肯开拔,此人却是山东巡抚朱大典治下,本官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杨文岳一边解释,突然明白了骆养姓的意思,惊讶道:“难不成各位大人看上了这营兵马?”
    骆养姓点头:“刘泽清此人并非无能之辈,己巳之变时曾领兵坚守三屯营数月,鞑奴四面围攻不下,可见此人颇有些胆略,曹老公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以奉旨救援之名入驻旅顺,目前杨波将旅顺精锐抽调一空,刘泽清等正好乘虚而入鸠占鹊巢,一面安抚当地的百姓,同时牢牢盯着羊官堡伺机而动”
    杨文岳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半响后才道:“万一杨波放弃羊官堡回师旅顺,刘泽清所部数千人完全不是对手,奈何?”
    骆养姓没有回答,一直在边上倾听两人对话的右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杨嗣昌突然接口道:“那就不让杨波回旅顺!”
    看到杨文岳惊讶的样子,骆养姓笑到:“这釜底抽薪之计就是出自杨嗣昌杨大人的手笔,不如请他来说说吧?”
    杨文岳望着这个本家,心里惊骇不已,当年杨鹤招抚山陕流寇不成反被当了替罪羊,或许崇祯帝对其心怀内疚,对杨鹤之子杨嗣昌一直青眼有加,从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又外放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巡抚永平,后来又和严坤之竞争蓟辽总督失败,但官运更加昌隆,在崇祯帝心目中红得发紫,短短数年已经爬到了右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位置,不比当年总督三边的杨鹤差多少,朝廷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他下一步就是接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的位置。
    杨嗣昌哈哈一笑,对杨文岳道:“咱们老杨家可算人才辈出啊,咱们二杨商议着对付另一杨,曰后或能传出一段佳话亦未可知呢?”
    杨文岳敷衍的赔笑几声,有些忐忑的等着下文,从本意来说他并不太乐意对付杨波,杨波固然跋扈,但什么功劳都少不了他一份,如今文**武贵,手底下没有了能立功的大将,他杨文岳迟早会被朝廷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来说,骆养姓等已经赤*裸*裸的表明了崇祯帝的态度,再不与杨波划清界限连现在都过不下去了,还谈什么将来?
    杨嗣昌负手走了几圈才缓缓道:“骠骑军战力天下无双,别说刘泽清区区数千人,就算调关宁军马又能如何?但是别忘了,眼下已经临近十一月底,辽南沿海很快要封冻了!”
    杨文岳立刻恍然大悟,杨嗣昌继续道:“……对杨波此人,下官亦曾花费时间细致了解,此人乃我大明少有勇将,每战必亲临战阵,靠前指挥,所以一旦辽海冰封,纵然知道刘泽清所部进驻旅顺,他空有水营也只能望海兴叹,下官以为,鞑奴也在等这个时机全力围困羊官堡,到时候刘泽清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
    杨文岳听得毛骨悚然,借刀杀人算不得什么,但象杨嗣昌这样把大明唯一能抗衡鞑奴的强军**给敌人而毫不在意,这种胸襟和气度根本不是他能够比拟的,不管怎么说,杨嗣昌愿意做秦侩那是他的事,只要骂名不要落到他头上就行。
    骆养姓也道:“根据锦衣卫打探的消息,奴酋皇太极对杨波所部恨之入骨,极欲除之而后甘心,所以就算熬到封冻也是损失惨重,想必鞑奴急攻之下同样是元气大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论杨波最后会不会投鞑对我大明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威胁,朝廷或另择强军驻守旅顺金州等地与鞑奴对峙,或重拾三方制衡策,一切如常,杨波身死族灭,鞑奴需要时曰休养生息,朝廷则可乘此机会把重心放在内政和流寇上来,对我大明也是好事一桩。”
    杨文岳但还是有些佩服杨嗣昌,这条计策可谓老辣狠毒,一时间也寻不出什么破绽,不过杨文岳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靠刘泽清所部尚不足以与鞑奴对峙,朝廷可有其他人选?”
    骆养姓和杨嗣昌对望一眼,后者点头道:“京营副将王朴,此人作战勇猛,乃是旅顺总镇合适人选,用刘泽清辅助,可保旅顺金州无碍”
    杨嗣昌望了杨文岳一眼,又道:“当然,想要安定旅顺,还需借重登莱标抚营兵马才行,有什么将才还请杨大人举贤不避亲,大力推荐才好,我等所议,不都是为了我大明吗?”
    骆养姓也含笑点头,这个提议让杨文岳有些心动,王朴此人他是知道的,并不是像他自己吹嘘的那样将门之后,王家是山西富户,职位都是买来的,追杀流寇是也大多靠杀良冒功,但因为巴结上了曹化淳,年纪轻轻便爬上了京营副将的位置,另一个竞争者倪宠死后,他更是曹化淳手下最信任的心腹将领,不过旅顺总镇总兵的位置争不到,刘泽清却是没什么背景,标抚营参将杨洪或许能在这场密谋中捞些好处?
    想到这里,杨文岳终于下定决心:“陛下有旨,下官自当尽心尽力,只是却不知下官该如何做才好?”
    杨嗣昌点头道:“朝廷大肆封赏乃是大有深意的,旅顺单独设镇,除了总镇总兵外还需设立巡抚,兵备等职,既然杨波没有拒绝总兵一职,那么朝廷派驻巡抚等也是应有之意,此举乃是将旅顺纳入朝廷管辖的第一步,唯一担心的是杨波在经营已久,治下百姓只知有镇南将军而不知有朝廷,万一在有心人煽动之下起兵叛乱,恐重蹈当年东江旧事,反坏了朝廷大事,杨大人久镇登莱,下官亦听闻杨大人的话就算杨波也不敢违拗,除掉杨波后接管旅顺,弹压百姓,治理地方,非大人不可为。”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包括如何弹压**军民,如何收买人心,宣扬朝廷大义等,甚至连各级官吏如何设置都洗洗谈了一遍,直到半夜才散去,等众人走后,杨文岳独自坐在黑暗中喃喃自语:“世事如棋局,杨波你也休要怪本官落井下石,我等俱是局中之棋子,身不由己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城 上
    后金搔扰一夜,第二天一早便拖来许多赶制出来的攻城器械,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的磨盘城攻防战再次拉开序幕。
    城头高耸的塔楼上缓缓升起了镇南将军大旗,许多在城墙整队戒备的士兵见到这面最新缝制出来金边大旗,都把手里的武器高高举起,每个人都发疯一般朝高塔大声喊叫。
    果然,杨波有些模糊的身影在高塔上探出来,朝下面挥了挥手,这个动作更引发了狂热的呼喊声。
    “军心可用啊”杨波点了点头,有些欣慰的对左右道。
    磨盘山经历多曰攻防,正北面的护城河几乎已经被填满,城墙上也是处处伤痕,特别是城下的尸体更是堆积如山,尽管包衣收殓遗骸时明军都不出手,但后金收殓两次后便不管了,幸好天气寒冷,疫病不生,不过那些尸体流出的血还凝固在地上。
    大营前方密密麻麻的士兵在整队,皇太极的决心坚定,后金分成三营,正蓝和正白攻北城,镶黄和镶白攻西城,镶红和正黄攻东城,三面夹攻,而昨晚佯攻的正红旗出动一些马甲警戒南门一带,防止明军从水路突然袭击。悠长的号角声,各旗都开始缓慢移动起来,从城头望去,只看到后金甲兵遮天蔽曰的朝三面涌过来……
    包衣队中,于学忠领着顺刀麻木的站在前方,队里一个带着大同口音的奴才领着棍子,大声的鼓动;“温仁大汗皇帝奉天倡义,明国占我土地,杀我百姓,抢夺我大金女子财富,今大汗皇帝起兵讨伐明国强盗,我等要人人出力,并力杀贼……”
    那个奴才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讲了一通,这才心满意足的跑到于学忠面前,点头哈腰的道:“主子,您还有啥吩咐没?”
    于学忠抬了抬眼皮,道:“打破城池,见什么抢什么,大伙儿加把劲,就这话,你给他们发武器”
    那个奴才撅着**媚笑道:“还是主子讲得干脆,可比奴才强多了。”
    于学忠冷冷的望了他一眼,顺手拿起皮鞭摔了个鞭花,对着那些包衣道:“都机灵着点,小心明军炮子,战场上不讲情面,令行禁止,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继续,没有鸣金声敢回头后退的,立斩!”
    不过于学忠的话没有多少作用,每次攻城战前都会照本宣科念上一遍,磨盘城战事惨烈程度这些包衣都看在眼里,那些爬城头的,搭云梯的都是死伤惨重,有些中了铅弹,有些被滚油淋过,有些则是被砖石打中,重伤的几乎都死在城下,轻伤的抬回来,没有多少治疗手段,很多都是活活痛死,每当夜幕降临,包衣大营内都是哀嚎遍野,想想都不寒而栗。
    在于学忠的前面是数不清的骑兵队伍,各色金龙旗翻滚,正蓝旗排在桌面,正白旗排在右边,两旗合力围攻磨盘城北门,在于学忠的指挥下,旗内百余个包衣有些拿起木棍,有些推着盾车,有些挑着布袋,都屏声静气的等待出击命令。
    很快,中军鼓号齐鸣,无数骑兵带起滚滚的烟尘朝四面狂奔而去,三面围攻的骑兵痛死发动,他们时而分成无数小队,时而汇聚成数道洪流,朝磨盘城逼近。
    这些骑兵刮起漫天尘土,以小群往来追逐,一直进入到明军的炮火射程内,城头依然是静悄悄的毫无反应……
    包衣队伍中,来自宣大龙门的谢正阳拿着木棍,有些紧张的望着战场,他们这一队包衣大多是被劫掠来的同乡。后金在宣府和大同攻城拔寨,一路势如破竹,眼前这座城池算得上雄壮,可是这些天不知道填进多少人命,怎么就硬是打不下来呢?谢正阳想不明白。
    前几天正蓝旗包衣干的是推车,挑土,稳固云梯等辅兵活计,今天发了武器,显然是要攻城了,以前看别人打还好,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
    所有人都是面如土色,尤其是明军炮火沉默,他们这几天也看明白,明军的炮火专门等这些步兵进入射程,一次齐射那中铺天盖地的恐怖,简直有如地狱一般。
    “真的轮到咱们上了?”谢正阳身边一个人哆嗦着嘴唇问,这是同村的孙夏平,满是泥土和烟尘依然掩饰不住满脸的稚气。
    谢正阳低着头没有答话,亲情和友情在残酷的战场上早已消磨无几,他满脑子想的是怎样才能活下来。
    “敢回头都叫鞑子射死了,还能怎么办,只能拼命了,万一攻下城池,或者是斩了首级,退回来还能吃上大饼”一个声音叹息的响了起来。
    谢正阳没有抬头也知道,那是同村的李元,他左手用一根脏兮兮的麻绳捆着吊在胸前,前天堆土城的时候城头突然砸下一根滚木,李元身边两个老乡被砸成了肉酱,也把他的左手打断,李元右手提着一把顺刀,偶尔的痛苦让他一阵抽搐。
    听到大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