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256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256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老哥帮你弄上百个釉料配方和上千种设计图都在这,包括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各国自行设计的定制图案,光是彩图就有十几本,还有六套凝聚我们老厂几代人心血的内部技术资料都在里面,能不能在缅甸山区弄出来,弄出来之后能不能卖出去,老哥可不敢担保,不过你得记住,下次帮老哥带回4根……6根五百年以上的花梨木,遇到直径在80厘米以上的金丝楠,有多少都要帮老哥带回来,瓷器的事不用你担心,老哥严格按照合同给你弄来最好的,呃……”

余老板的两位年轻助手把25;000箱定制瓷器的清单交给朱道临,扶着醉醺醺的老板坐车走了,朱道临进入仓库,拿出2500元让欢欢喜喜的装卸工自己分。

第四一一章瀛洲军

第二天上午九点,高阿姨亲自跟随运送丝绸锦缎的车队匆匆到来。

八辆加长货车装得是满满当当,一直干到下午太阳落山,期间换了两批装卸工,才把两个月前定购的三个等级、十二种花色共50;000匹绸缎装进仓库。

放眼望去,堆得又高又满,差点儿连大门都没法关上。

晚上,朱道临和父母、楚梅用过晚饭便离开温馨的家,驱车前往北郊仓库,也不管值班员是否发现自己的秘密,独自进入三号仓库并顺手掩上门,从容不迫地把所需货物有序地纳入金钢圈中,然后锁上门来到院子里,与跑出值班室的值班员打了个招呼,开车返回鹤山别墅,利用金钢圈中最后剩下的空间,装走一楼客厅和两个房间里的所有货物。

……

……

崇祯六年,三月初二,子夜。

千里之外的江南地区仍处于咋暖却寒的冷冽气候中,瀛洲岛淡水河两岸已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虽然子夜刚过,四周朦胧一片,但在满天繁星映照下,伫立于淡水河北岸军用码头边沿的朱道临,还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能够隐约看到南岸挑灯夜战,抓紧修建永固码头和船坞的热闹场面。

闻讯赶来的警备司令杨大鼎一直站在朱道临身边,不敢打扰极目眺望的朱道临。

看到朱道临终于收回目光,望向西侧十米外大门紧闭的院子,杨大鼎低声询问道:

“师兄,这座仓库是参照上元港那座军用仓库修建的,西面围墙紧挨着你吩咐保护的茂密红树林,不用担心毒蛇会爬进来,北面就是我们警备司令部的新操场,双层红砖修砌的围墙加高到四米,仓库的墙体也是用红砖修建,为预防台风高度减低到三米,屋顶全部用佛郎机式样的四方瓦片覆盖,比寻常瓦片坚固数倍,也重了数倍,不怕大风掀开,要是你想看看,我吩咐侍卫取来油脂火把。”

朱道临笑道:“我已经看过了……走吧,去你的司令部聊一聊,根据我军的建军计划,淡水警备部队将更名为大明帝国陆军瀛洲军,等会儿我把调整方案告诉你。”

杨大鼎惊喜不已,拉住朱道临的手不愿走了:“是不是我们也要改编成龙潭军那样?”

周围十几名侍卫和值班军官立即竖起耳朵仔细倾听,朱道临只好告诉他大致方案:

“因为拥有三座要塞炮台和分布在外围沿海东西两侧的两座大型棱堡,瀛洲军的官兵总人数为12;500人,是全军兵力最多‘建制最大的陆军主力部队,分为要塞部队、警备营、辎重营、骑兵营、炮兵营、火枪营,一共20个营,其中炮兵为5个营,外加一个炮兵训练基地,军部驻地就设在这里。”

杨大鼎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咽了咽干涸的咽喉:“可是……我们没这么多兵力啊!上月中旬,汪先生的瀛洲军政管理委员刚刚搭起架子,从我这强行调走了800名经验丰富的老弟兄,换上海军的黑色作训服、高帮厚底鞋和长舌帽,立刻就变成瀛洲巡警局的警察了,再加上春节前转到渔业公司的300名老弟兄,小弟手里只剩下3;000弟兄了!”

朱道临拉上他继续走向前方灯光明亮的司令部:“三个月后我给你调来5;000名受训半年的新兵,剩下的就得靠你自己培养了……”

“如今整个瀛洲包括新开垦的新竹,移民总数已超过160;000人。你派几名镇抚官领几队人马跑到各安居点大喊几声‘保卫家园、从军光荣’,恐怕10;000人都能招回来。”

“上次我从天枢阁买回来的12;000支燧发枪还在你的武器库里存着呢,你担心什么?要是你没信心,我把你调回去,换你玉龙师弟过来当这个主将。”

杨大鼎立马拉住朱道临的手,大声哀求:“别啊!谁说我没信心了?我早就准备好了,以岛为家,挥洒热血!”

“等东面山下大清潭周围的军属区封顶了,我立马就把老娘和媳妇、孩子全家接过来,这边气候暖活,四季瓜果飘香,随随便便一年两熟,河里海里全是肉,抓把土就能挤出油来,插根筷子都能长成大树啊!”

“再说了,玉龙师弟能和我比吗?打架他不一定打得过我,比枪法我能闭上眼让他多打几发,他唯一比我强那么点的不过是多认几个字,可他那白白胖胖的傻大个,绝对适应不了瀛洲的气候,只要他敢来,绝对上吐下泻,最后瘦成皮包骨抬回去……”

看到杨大鼎一副喋喋不休、气急败坏的无赖样,朱道临忍不住哈哈大笑。

周围的侍卫和值班军官忌惮杨大鼎的土匪作风不敢笑,全部捂住嘴转过身去,很快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

……

天色湛蓝,晨风习习。

朱道临练了两个小时桩功,在打完一套太乙十三式,贪婪地猛吸几口清新的空气,接过侍卫送上的毛巾擦拭脸上的汗珠,默默望向一旁出拳生风却脚步迟滞的杨大鼎,弄不清楚他这套祖传的拳法是形意还是太祖长拳。

“禀报将军,冯总管和西梅诺将军等三名海军将校求见!”值星官停在五米外,大声报告。

朱道临微微点了点头:“让大家稍等一会儿,我洗把脸换套衣服就出去。”

“是!”

值星官敬个礼,原地转身大步离去,动作非常规范,看得出杨大鼎这个司令在训练上还是下了番狠劲的。

杨大鼎停止练拳,吩咐侍卫到大食堂多带几个人的早餐回来,跟随朱道临返回中院的住处洗漱更衣。

正堂里,冯升泰与西梅诺边喝茶边低声闲聊,巴加斯和李长隆这对老搭档也在窃窃私语,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立刻站了起来。

冯升泰向朱道临弯腰抱拳,军人们举手敬礼,肃容以待,看到朱道临身穿没有领章的迷彩作训服出来,两边袖子挽得高高的,不由得均睁大了眼睛。

大家从未见过朱道临穿着新式军装,今天首次看到他身穿陆军下发不久的作训服,给人感觉更为干练威武。

第四一二章四方会谈

“坐下吧。”

朱道临吩咐一声率先坐到主位上,端起茶杯喝下两口,才缓缓扫视众人:“西梅诺将军,执行出访任务的船只到齐了吗?”

西梅诺连忙站了起来:“按照将军的命令,四艘550吨级三桅战舰、两艘800吨级改装运输船、四艘800吨级新型武装商船尽数抵达淡水港。”

“四艘新型武装商船是45前天服役的新船,尚未正式命名,总体性能非常优秀,略微修长的船体有效增加了航速,改进传动链条并加大立轴齿轮之后,操纵更为准确灵活。”

“船壳厚度、坚固程度和制造精度均超过马尼拉船厂制造的远洋货船,也超过了海军此前装备的所有盖伦船和改装货船,取消舰首斜桅杆对速度和转向没有明显影响,反而是安装在舰艏中心位置的125MM口径旋转炮作用巨大,能向前方和左右270度射界内的目标进行快速炮击,几乎等同两门相同口径的长管火炮。”

“东海舰队的舰长们参观考察之后,一致要求大量制造这种新武装商船,以替代两个舰队现有的运输船只。”

朱道临示意西梅诺坐下,然后介绍道:“800吨级新型武装运输船是在盖伦船和宝船基础上,借鉴天枢阁远洋帆船的龙骨布局和舵轮传动系统设计制造的。”

“由于我们的工匠和设计师还欠缺经验,最初的计划是制造一艘进行实验,鉴于海军和天工公司迫切需要大型货船,我建议造船厂一次制造五艘,哪怕不成功也能在宝山至青岛、威海的近海航线上使用。”

“试航结束时,因舰队为青岛基地运送物资的任务繁重,八卦洲上的数万移民急需转到瀛洲开荒,以便抢种植一季土豆和玉米,经委员会讨论同意,暂时交给东海舰队四艘用于运送移民,剩下一艘继续留在船厂进行试验和改进。”

“东海舰队完成任务后却不愿意归还船只,我离开金陵之前,委员会成员和船厂主管还对我抱怨,要求东海舰队尽快归还船只,以便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总结,尽快完成定型投入批量制造。”

巴加斯和李长隆立即站起来解释,这个说新型运输船方方面面已经很好了,正是海军急需的远洋运输船,那个说船上的9门80MM和125MM口径的火炮在射程、射速和威力方面,都远远优于各国海军的同口径火炮,再加上2门射程高达450米的大威力臼炮,完全可以对付500吨级盖伦战舰。

西梅诺也不断帮说情,看得冯升泰两人眼都大了,没想到海军将领这么牛,竟敢联合起来和将军对喷。

朱道临不愿意宠坏海军,吩咐杨大鼎开饭,询问大家吃了没有?没有就进去吃。巴加斯和李长隆立刻哑火,与西梅诺一起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进去吃早餐。

用完早餐,冯升泰才有机会告诉朱道临:“萨懿德先生昨天下午跟随两艘装满茶叶的700吨货船到达港口,货船停泊在5号码头,随行12人住在码头上方的海员俱乐部4号小院,他还不知道将军到来的消息。”

朱道临笑道:“这家伙恐怕已经拿定主意,要跟随我们的出访船队一起去欧洲转上一圈,顺便卖茶叶。”

冯升泰乐了:“估计是有这个打算,毕竟跟我们的船队走安全得多。”

“澳门和马尼拉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朱道临问道。

冯升泰拿出两封用拉丁文写的信函递给朱道临:“五天前先后接到两国东印度公司的公函,用词讲究,非常客气,确认谈判代表将会在三月初四抵达淡水港,初步决定和我们的出访船队一起组队前往欧洲,估计双方此时都在赶来的路上。”

“西班牙人前往欧洲的货船将在马尼拉港等候,葡萄牙人的货船不知道是先到淡水港汇合,还是直接开到马尼拉港等候。”

朱道临没有接过信函,摆摆手道:“把信函收起来吧,明知我看不懂还递过来,欺负我啊?”

这下不但冯升泰乐了,边上的杨大鼎、西梅诺和李长隆也哈哈大笑,终于看到如神人般无所不能的朱道临也有不懂的事情,所有人都非常高兴。

朱道临毫不在意,剥开个煮鸡蛋塞进嘴里,吃完后看到大家也消停了,便向杨大鼎吩咐道:

“派个人过河,通知军政委员会三名主管过来开个庆典准备会,下午你和西梅诺陪我去码头看看,参观海员俱乐部和要塞部队营房,晚上在那边举行扩大会议。”

“明白!”

杨大鼎立即走到门口,在自己的亲卫长耳边一阵吩咐。

李长隆和巴加斯极为头疼,此次他们两人分别担任出访使团副团长,又是出访船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若是无法使用四艘新型武装商船,只能从东海舰队中另外抽调四艘改装货船,这对他们乃至东海舰队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遗憾。

朱道临可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