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222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222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妻儿和女婿一家。”

朱道临平静地打量眼前身躯正抖个不停的账房先生:“我是皇帝赐封的奉国将军,江南新军统帅,不是滥杀无辜的地方军阀,更不是目无法纪的贼寇。”

“这次在下之所以率部进剿蒋氏家族,是因为他们实在是作恶太多,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就对不起浮山千户所数以百计的受害官兵。”

“什么!?”

账房先生眼睛一亮:“您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南新军统帅朱道临朱将军?”

朱道临摆摆手:“不敢当,想说什么就说吧。”

“学生要是说了,请求将军保护学生一家南下避难。”账房先生硬着头皮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

朱道临默默凝视账房先生好一会儿,看到他身体一软瘫倒在地,这才点了点头:“可以,先送你一家到浮山所,然后随你去哪,要是你愿意带着家人去瀛洲,不但能分到土地房子,还可以进入学堂当教书先生。”

账房先生不由松了口气,努力挣扎着从地上站了起来,心中还在纠结能不能继续提条件,他是打从心眼儿里不愿远渡重洋去瀛洲,可是这关头又怕自己得寸进尺得罪朱道临,略微犹豫便将蒋氏家族极为隐蔽的庄园悉数告之:

“那个小庄园位于城东南6里远的庙山娘娘庙,进入山门往左穿过林子,前方谷口有座尼姑庵,传言里面的住持是蒋家一位嫡亲姨娘,尼姑庵后面那片庄园,就是蒋家存放粮食的大粮仓……”

“学生多次跟随蒋家三爷押解各地购买海盐的款项前往,每次都不能进入那座尼姑庵,也无法进入山谷里的庄园,只能在尼姑庵和林子之间的草亭里等候。”

朱道临微微点头:“肖哲,你送这位先生去把他的家人领出来,带到前面厢房暂时安顿。”

“遵命!”

肖哲客气地请账房先生前面带路。

没过多久,新军已经拿下即墨城的消息传来,朱道临立刻命令两营新兵押解俘虏,把所有海盐、粮食、马料、牛羊运回浮山所,其余四个营长继续率部留下驻扎,等候部队再次返回,再将缴获的武器和各种木料、农具统统运回浮山所。

一切安排完毕,朱道临带领亲卫队押解装载3;500多两黄金和465;000多两白银的车队直奔即墨城。

朱道临一行刚抵达南门外,等候多时的徐文涛立即上前汇报:“一切顺利,城中百姓得知蒋氏兄弟因拘捕被杀,震惊过后欢声雷动,其他几家富商也愿意低价卖给我军粮食,唯独即墨县令周璟非常讨厌,死死拦住县衙户房大门,不让我们进去查阅浮山军田情况,还扬言要到皇帝面前告你。”

朱道临嘿嘿一笑:“他这么气急败坏,心里肯定有鬼,别担心,等会儿我亲自去查,蒋家的人送走没有?”

“一个时辰之前,蒋氏全族老小304人全部送往浮山所,抄出金锭、沙金和现银合计高达370万两,把属下等人吓坏了,如今都集中放在蒋府正堂里,等你回来处置。”

“还有件事,我们从蒋家大爷的书房里,查到十几封书信和三份契约,发现蒋家不但常年经营海贸,还是山东四大海商之一,在济南和清河还拥有钱庄和贩卖海货的大商铺,与山东布政使司衙门的几个官员常年勾结。”

徐文涛说完擦了擦脑门的汗珠。

朱道临非常意外:“真没想到,怪不得这么富有,藏得挺深啊!”

“嗯,这事儿对我们非常有利,今晚我就写奏章,连同收集到的证据一同送给皇上,我倒要看看山东本土势力能把我怎么样!”

“对了,有件事必须尽快办,除了大量购买粮食之外,再向即墨商家和民众大量购买马匹和宰杀好的白羊、白猪,猪肝下水什么的送到军营给将士们加餐。”

“还有,能拉车的强壮骡子、能当成肉食的毛驴也要,有多少买多少,价格高点儿无所谓,再过十天我们就要北上登州,不能缺少马匹骡子和肉食。”

“加上海军在内的三万多将士的消耗是个巨大数字,登州那边,山东巡抚朱大典等官员不会给我们补充粮草、肉食的。”

“遵命!周县令那边必须尽快解决,我担心他毁掉账册,于是派了一队老卒在那儿看着他。”徐文涛提醒道。

朱道临转向身后:“玉鸣,把车队交给徐将军,带上亲卫队跟我走,去抄这个贪婪无耻的县令的所有家产,然后把抄到的银两、书信什么的统统给皇上送去!”

第三五一章无所顾忌

即墨古城的县衙坐北朝南,占地宽广,所以建筑严格按照周礼布局建造,拥有端庄大气的照壁、古香古色的功德亭和高大宽阔的八字衙门,处处洋溢着浓郁厚重的历史底蕴,显示出统治者的权威和肃穆。

朱道临驻马观赏好长时间,不由得赞叹起来:“不愧为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连衙门都如此气派,不同凡响啊!”

郭中骏笑着说道:“确实气派,寻常百姓来到这地方就会腿软。”

朱道临非常赞同:“别说寻常百姓了,就我都有点儿腿软……真要是打官司,还没进去就惧怕三分了,这个周璟当了六年县令吧?”

“是的,听说前年他该高升的,因为东面两个镇子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上百人,牵涉到邻县两大世家的利益,被巡察御史参了一本,探花出身的周璟想捂都捂不住,花了不少银子,最后勉强保住了乌纱帽,考评降低两级,只能继续留在县令任上蹉跎。”

“属下问过城中百姓,对此人的看法毁誉参半,但都佩服他的诗才。”

阅历丰富的郭中骏不但有勇有谋,心思也非常细致。

朱道临叹了口气:“我大明江山就毁在这些官员的诗才上!”

“下马吧,中骏,你率领50弟兄直接去他的花厅和住宅抄家,遇到阻拦统统打倒绑起来,既然他敢率领一群胥吏、衙役守住户房,就把他家里抄出来的银两、往来书信、古玩和绫罗绸缎统统送到户房门口。”

“我倒要看看,这个周某人能硬气多久?看看本地周氏门阀敢不敢动?只要敢动,我就敢剥下他一层皮来!”

郭中骏笑道:“师兄忘了本朝规矩,如果周璟是本地人,怎么可能在本地当官?”

“周瑾出自淮北名门周氏家族,淮北周氏开国初期就已发迹,和即墨周家不是一个望郡,即墨周家是万历初年才逐渐发迹的,二者没有亲缘关系。”

“周璟上任之后,与蒋家往来密切,不怎么看得起做小买卖出身的即墨周家。”

朱道临一听乐了:“既然这样,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走!”

全副武装的两百亲卫同时下马,留守此地的百人队长闻讯跑来禀报,带领朱道临和百余亲卫进入县衙大门,直接前往三进式衙门地核心区域。

郭中骏率领数十亲卫从另一侧的值房绕过正堂,闯进两名衙役守护的花厅,翻箱倒柜,另外三十余人直接冲进后院的县令住宅,将迎上阻挡的四名家丁打翻在地,直接撕扯家丁的衣袍将其牢牢捆绑。

其余人马则冲进县令的正堂、书房、卧室,开始抄家。

朱道临径直来到东院户房门口,留下监视的新军什长连忙敬礼汇报,县令周璟和身边十几名胥吏在户房门口坐成一排。

看到身材高大、冷漠威严的朱道临,周璟等人惊慌不已,听到什长称其为将军,立刻知道正主儿来了,周璟便要站起来质问几句,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后院传来惊天动地的哭喊声,吓得周璟和身边胥吏脸都白了。

“全部控制起来,一个也不许走漏!”朱道临冷冷地下令。

亲卫们立刻上前,两两一组,把所有胥吏分开控制,唯独留下脸色惨白、悲愤交加的县令没人管。

朱道临遥指院子里侧挤在一起的十几名捕快、衙役,询问留守的百人队长:“城中守军都已缴械,怎么还有人携带兵器?”

年轻的百人队长羞愧不已,拔出唐刀冲向那群胆战心惊的捕快和衙役,周围士卒一拥而上,转眼之间把一众捕快、衙役尽数打倒缴械。

两名身穿士子袍的中年胥吏胆子很大,指着朱道临破口大骂,立刻被李玉鸣和两名亲卫按在地上连续抽打十几个耳光,“噼噼啪啪”的脆响声和求饶声,吓得周县令和所有胥吏魂飞魄散。

两个年轻的刀笔吏全身发软,跌坐地上,吓得嚎啕大哭尿湿了裤子,哪里还有半点儿为官者的威风?

朱道临坐在亲卫搬来的椅子上,一言不发,耐心等待。

周璟想跑回家看看又不敢动,遇到如此横蛮霸道不讲规矩的武将,他只能自认前世不修倒了大霉。

半个小时不到,从周璟住宅抄出的金银古玩、绫罗绸缎源源不断搬了过来,整整齐齐摆在户房门口的铺砖地面上。

所有胥吏和被带来集中看管的捕快、衙役终于意识到朱道临的真实用意,吓得浑身瑟瑟发抖,噤若寒蝉,周璟早已是面如死灰,跌坐在门槛上抖个不停。

郭中骏率领150名士卒足足搬了半个小时,才把周璟历年贪墨受贿的2;260两黄金、215;000两白银、380;000万两银票和堆积如山的绫罗绸缎、古董字画搬完,洋洋洒洒堆满半个院子。

朱道临拿着厚厚一沓银票,发现其中竟有不少是博孚钱庄发行的,越看越感慨,越想越气愤,听郭中骏汇报抄没完毕没有遗漏,立即下令把周瑾剥光衣服裤子痛打50大板!

亲卫们立刻照办。

两名机灵的侍卫找来衙门的水火棍,四名牛高马大的侍卫早已把哭喊痛骂的周县令按在冰冷的地上,三下五除二剥个精光。

两名手持水火棍的侍卫,立刻挥动长棍,“噼噼啪啪”开始行刑,每一棍都准确无误地打在周县令高高翘起、不断扭动的雪白臀部上,前面几下周瑾还凄声惨叫,没熬过十下便晕了过去。

周边20余名胥吏、衙役看得魂飞魄散,结结实实的五十大板过后,可怜的周县令如同被屠宰的光猪,血肉模糊,气息全无。

所有人都以为周县令已经命赴黄泉,几名老吏兔死狐悲之下失声痛哭起来。

朱道临身后走出一名背皮箱的年轻士卒,蹲在周县令身边略微检查,大声吩咐边上同伴给周县令穿上衣袍,取出腰间水壶打开盖子,把水淋在周县令破烂不堪的臀部上。

一股浓烈的酒味很快四散开来,众人这才知道浇在周县令破烂屁股上的是酒而不是水。

年轻士卒麻利地把墨绿色膏药涂在伤口边沿,再拿出个瓷瓶打开,不停抖动,瓷瓶里的药粉均匀洒在周县令血肉模糊的伤口上,很快就神奇地止住血。

************

PS:谢谢这段时间我爱我姐我弟、山青盈大大的打赏,谢谢小小花123、山青盈、zhenzhen111、大刘氓、545474010大大的月票!

月底了,再不投月票就浪费了哦,小火衷心地求月票支持!

第三五二章变天了

“叫几个衙役取块门板来,把人抬回去好生调养,十天半月就能下地走动了。”

年轻的士卒处理完伤口大声吩咐,随后又取出两块白色纱布抖开,小心翼翼地覆盖在伤口之上,这才拍拍手收拾自己的物品,盖上皮箱,扣上皮带,回到朱道临身后,肃立在一群凶神恶煞的侍卫之中。

六名衙役用门板抬走悠悠苏醒的周县令,所有胥吏、衙役都暗自松了口气,两名哭哭啼啼的老吏也停止干嚎,睁大了眼睛。

朱道临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叫朱道临,钦赐的奉国将军,奉诏北上讨伐叛逆,代管浮山和威海两地海防。”

“此次前来并不是要为难你们,而是要为浮山千户所数百官兵讨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