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庶女芳菲 >

第209章

庶女芳菲-第209章

小说: 庶女芳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有些心疼侄女,“家里养了那些丫鬟,干嘛叫红绸自己做?”

    “我也这么想,可红绸不答应,非说是自己的才能代表心意。”李夫人对女儿这种念头感到无能为力,但是也有小小的骄傲。

    红绸是个好姑娘,这些年,换了别人经历这种被逼的事情,都会扛不住,或是疯了,或是自寻短见,都是没准儿的事。

    连她都几次暗自落泪,唯独红绸始终乐观积极,从不气馁。

    女儿找了门好亲事,这是神佛在保佑呢!

    李夫人立即和小姑子替出要去拜佛的事儿:“上次见了那位天竺大师,送了我们家红绸护身符,果然十分灵验。过两日,你陪着我再去拜拜,也算还了心愿。”

    大太太没的说,又见屋子里人多嘈杂,小辈们都围着,似乎不大方便说话:“四丫头回来,还从没见过她红绸表姐,这次来串门,特意带了许多好东西。”

    李夫人忙笑着打发了这些小辈们自去玩耍。

    红绫与红线早架住了芳菲,大伙儿笑哈哈出了正堂。

    李家这几个儿媳都是近二三年才过门的,没见过芳菲,但心里早对姑奶奶家这位庶出小姐敬仰许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大伙儿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虽然一多半都已嫁人,但天真烂漫的性格没有泯灭。

    尤其是红绫与红线,与芳菲本就熟稔,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大伙儿一路上说说笑笑,还没到红绸的院子,就已经无话不说了。

    众人见芳菲自己抱着个大木头盒子,都问是什么。

    芳菲笑道:“听说红绸姐姐要成亲,我这里有些自制的胭脂膏子,每日用来匀面,不出半个月,就能叫红绸姐姐的脸蛋比剥了壳儿的鸡蛋还白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芳菲这样一说,哪个不动心?都嚷着要试。

    “不着急,等你们见了效果再说也不迟。”

    芳菲有意卖个关子,等见了红绸,彼此又是寒暄唏嘘。

    红绸还是当年的模样,像一泓清水,让人看了舒心。岁月的磨难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芳菲笑着从匣子里捡出所有宝石花:“这都是原石打磨的,没有簪嵌,不过东西都是极好,用来做头面,正合适红绸姐姐的年纪。”

    红绸一手几乎捧不住,这些东西实在太过贵重,她有些不敢收。

    “四妹妹,你快收回去。”红绸急了,她从母亲那里已经知道些消息,姑妈正预备给四妹妹定亲事,这些东西说不定就是姑妈为她准备的嫁妆。

    一件已是难得,都给了自己,四妹妹怎么办?

    红绸不是个贪心的人,相反,她更喜欢为别人着想。

    就像当年白门喜纠缠她的时候,红绸惦记的不是自己的幸福,而是几个妹妹会不会受此牵累。

    也正因为她性格之中最纯善,所以李家老太爷才最看重这个孙女。

    芳菲笑道:“我送出去的礼物,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她将红绸按在椅子上,笑着冲抽屉里掏出好些瓶瓶罐罐。

    屋子里的女孩儿们围成一大圈,目不转睛盯着芳菲手上的动作。

    就见芳菲不紧不慢,将其中一个瓶子打开,倒出姜黄色的液体,就像琥珀的颜色,十分漂亮。

    “这是蜂蜜?”红绫好奇的问道。

    “差不多,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蜂蜜。”芳菲一面笑,一面将东西在手掌心里搓摩,“这是一种特殊的蜜蜂所采集的花蜜,能耐高寒,不畏暑热。平生也只采一种花,名唤螭莲草,白日枯萎,夜半绽放,得出来的花蜜极少。”

    芳菲将手掌摊开:“就只这一小点,便要蜜蜂们干上小半个月。我在山上三年,总共不过得了五瓶,都是拇指肚大下的高度。”

    大伙儿哗然。

    谁不知道,越是稀有,就越是珍贵。

    “四妹妹,你快试试效果。”

    芳菲笑了笑,叫红绫将左手边一颗白色药丸碾碎,摊在手心上。不多时,那白色粉末与蜂蜜融合在一处,竟成了金黄色。

    “呀!”有人忍不住叫了出来。

    这样神奇的敷面之术,大伙儿还是头一回见识到。(未完待续)
第273章 惬意时光,点戏风波
    李家的这些姑奶奶和少奶奶们,哪个都不是小门小户的出身,见识世面也算广博,跟着爹娘在家的时候,没少受宠。家里给配了专门的梳头丫鬟不说,逢年过节,遇上大日子,也会请专门的梳头妈妈们来家里,沐浴,上妆,一丝不敢马虎。

    再好比李家的红绫等,自己也是调弄胭脂的好手,然而此刻,却不敢在芳菲面前说一句大话。

    大伙儿眼睁睁看着那蜂蜜膏子一点一点被推进红绸的皮肤里,颜色渐渐地消失,原本还有些苍白的皮肤也跟着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红润之色。

    “呀!”

    红莲忍不住翘了脚尖又往前走了走,几乎趴在红绸的背上。

    她轻嗅了嗅鼻子,味道真是好闻。没有蜂蜜那种怪怪的味道,反而更像是淡淡的、绵长的花香在四溢。

    “芳菲姐姐,这味道好甜啊,就像宫里赏赐下来的橘子糖。”红莲是家里的小女儿,最受宠爱,几个姐姐还在娘家的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习惯性的留些与她。

    等红绫、红线出嫁,越发记得将好吃的好玩的送回来给她。

    李家在京城也不过就是个不同官宦人家,与那些尚书府,郡王府,侯爷府比起来,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一年到头,宫里的赏赐也是有数儿的,像吃食这种玩意儿,也就多半进了红莲的嘴里。

    芳菲一边匀面。一边笑道:“蜂蜜本就甜,又加上刚刚有特制碾碎的糖霜,自然就格外不同了。”

    大伙儿忙问是什么特制办法。

    “说起来。只是做着琐碎些。”芳菲抽空又取出一枚和刚刚同样的小药丸,用热乎乎的掌心托起来给大伙儿看:“这是糖霜球,不过里面还掺杂了益母、龙胆草、女贞子、灵芝、茯苓这些名贵药材。女子用过之后,不但能有返老还童之效,而且味道持久不散。”

    芳菲叫人去取来热帕子:“要滚烫滚烫的才好。”

    丫鬟们飞也似地去了不多会儿,果然哆嗦着手取来一块拧干的白布巾。小丫鬟的手被烫的通红,白布巾子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芳菲用手接过。整个就敷在红绸的脸上。

    有人倒抽气,有人不敢看。唯独红绸在帕子下长舒一口气,反而是十分舒服的样子。

    芳菲笑道:“如此一来,热气蒸进脸里,刚刚的胭脂蜜才能渗透进去。等会儿你们再瞧。绝对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李家的几个少奶奶对芳菲不是热别熟悉,见她夸下海口,未免有些怀疑。

    可是。。。。。。

    当一刻钟之后,红绸取下白布巾子的时候,一张红润略带粉嫩的小脸赫然映入众人眼帘,哪里还由的人去怀疑?

    “我的天,原来只听说过有种戏法儿叫变脸,原来闵家妹妹也有这等本事。”

    李家大少奶奶不敢置信的凑到红绸跟前,一定要亲手摸摸才肯相信。

    就像芳菲说的。此时此刻,红绸的皮肤,真比剥了壳儿的鸡蛋还细嫩。

    一时。大伙儿都嚷着要些自己用。可惜,僧多粥少,芳菲今日带来的也不过就是一小瓶,给红绸用去三成,剩下的也是不多。

    芳菲笑道:“各位嫂子们若信得过我,明儿我打发人再送来一瓶。每人都分。”

    几位少奶奶见芳菲性情随和,出手又大方。不是吝啬的小人,于是才真正生出结交的心思。

    中午,李夫人在府后花园中摆下三桌酒席,专门宴请女眷。

    大太太自然是和李夫人一桌,几位夫人也是作陪,少奶奶们不能坐,照例要在各自的婆婆身后布菜伺候。李家的姑奶奶们却不用这般辛苦,红绫与红线把芳菲夹在中间,欢欢喜喜字成了另外一桌。

    席上,芳菲被灌了好几盅,大家也有戏谑她的意思,盼着芳菲喝醉,好说说未来夫君佟鹤轩的事儿。可谁知芳菲早在山上练就了好酒量,等吃完整整一坛子梨花酿,喝倒了一桌人,连那边帮着伺候的姑奶奶们都没放过,一个个儿都撂倒在地,唯独芳菲自己没事儿人似的。

    李夫人看的目瞪口呆,与自己的小姑子道:“你们家的丫头还有什么没露出来的本事?一并抖出来,也好过我们见一次吃惊一次。”

    大太太忍不住得意,指着芳菲就是哈哈大笑:“那丫头好玩着呢!你别看柔柔弱弱的,可淘气起来,你们家这些小子都加起来也不及她一个。胆子比天大,下了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夫人只当小姑子是在夸大其词,便一笑而过。

    这李家后花园有一处水榭,名唤“嬉春”,修建的十分耗费心思。曲尺形的水池转角处以短廊相接两座水榭。小桥下是从后方引来的一眼活泉,水势湍急,各色锦鲤最多。

    凉风习习,李夫人叫丫鬟们在这两间水榭处摆下了牌桌,又叫人在对面开了一班小戏。

    李家戏班子养的都不是什么名角儿,只是从江南采买回来的七八个小丫头,专门学戏,偶尔老太爷想听戏,直接叫去伺候,倒也十分方便。

    今日,老太爷前面要请新姑爷吃饭,已经打发管家从外面正儿八经请了戏班子。李夫人便将这些小戏子叫来,专门安置在水榭对面。

    这些人面前,李夫人自然要先让大太太,大太太不肯,又推给李二太太。

    到后来,还是李夫人先点了一出《绣襦记》,再请大太太选。

    大太太笑道:“我在家的时候也不听,就叫四丫头帮我点一出吧。”

    大太太自然而然将戏本子交给芳菲。

    那戏班班主不过是李家一位上了年纪的婆子,因为儿子在老太爷面前还有几分体面,李夫人就指派了她这个闲差。每日也不用操劳,只管好几个学戏女孩儿的吃穿用度,一个月也是二三两银子的油水儿。

    大太太原在娘家的时候,这老婆子还不是十分得用之人,所以并不熟悉大太太的性子。

    此刻听见大太太准备叫给庶出的闺女点戏,还不等李夫人说什么,她反而笑了起来:“老姑奶奶,这可使不得。在座的太太们尚未点戏,哪里能叫个小姐先叫上了?按着老太爷的规矩,还是应当先请长辈叫戏才是。”

    话一说出来,大太太的脸就有几分冷。

    李夫人最知道这个小姑子的脾气,赶忙瞪了老婆子一眼:“婆婆一定又在后面偷吃了酒,话也胡说。大姑奶奶叫水点戏,岂有你说话的份儿?还不赶紧把戏折子给闵四姑娘送去?”

    老婆子有些不情愿的接过戏折子往芳菲这边来。

    芳菲这一桌正行酒令,早听见了那边的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