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庶女芳菲 >

第156章

庶女芳菲-第156章

小说: 庶女芳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菲莞尔一笑,拎着几包干果子悄悄出了西厢。

    老道长中午喝了酒,吃了肉,睡的正酣。屋中遍寻不着小童。芳菲便猜他是去了东厢,遂抬脚往这边来。

    才到门口,却听见两人的悄声低语,声音很小,芳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

    “师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要是不答应,师兄自己一人办不成。”

    小童惨白着脸,直摇脑袋:“不行不行,这,这怎么叫我答应呢?”

    小道士见他怕的要命,不由得冷笑:“我要是你,便一口答应下来。想想你父亲这些年受的苦,原本他才是太子,才是天子继承人,可当年就因为后宫乱政,让你父亲平白背负了一个巫蛊作祟的恶名。”

    师兄的话叫小童陷入沉默。

    他被送来须眉山并非没有缘故。

    父亲虽然过继给了宜昌侯,但这些年来始终活在皇家的监视之中。新君继位后,对宜昌侯府的打压更加严重。父亲屡屡遭到黑手,深深感到了来自宫廷的威胁。

    无奈,只好将世子送出来避难,签了卖身契给须眉先生做弟子。

    当年的巫蛊案虽然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但宜昌侯始终难以忘怀,数年间通过各种渠道,悄无声息的派人打听,零零碎碎得到些线索,粘合在一起,隐约猜到了幕后真凶是谁。

    宜昌侯的母亲曾是先帝的太子妃,可惜还没进宫做皇后,就香消玉殒。先帝很快改立了圣懿皇太后为正妻,圣懿皇太后手段了得,将先帝的后宅打理的井井有条,世人都说她贤良,与先太子妃相比,不知强多少倍。

    渐渐地,随着先帝登基,圣懿皇太后掌管后宫大权,也就没人再提那位故去的太子妃。

    宜昌侯被封做太子那一年,恰好圣懿皇太后被查出三个月的身孕。

    本来先帝并无立储的打算,可北边边境游牧民族作乱,先帝刚刚继位,朝中有不稳趋势。为求稳固民心,先帝便在那时立了储君。

    据说先帝还在犹豫要不要立储君的时候,是圣懿皇太后挺着肚子说了句“公道话”,才叫先帝下了决心。

    谁知道,就在立储不到三天的时间,后宫便出了巫蛊案,圣懿皇太后肚里的孩子没了,矛头直指太子。

    先帝勃然大怒。将废太子贬为庶人,逐出京都,发配边疆。其后又是圣懿皇太后求情,才将他过继给宜昌侯。保住一条性命。

    小童出生时,先帝曾一度动念头将宜昌侯接回京,后来却作罢。那时候,宜昌侯心灰意冷,也明白宫中只要有圣懿皇太后,他这一脉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小童长到一二岁时,几次有难,看似寻常简单,但次数频繁还是惹来了宜昌侯的怀疑。

    这一查,端倪始终与圣懿皇太后的娘家脱不开干系。

    “师弟。。。。。。你要知道。皇帝可没有子嗣,只要他死了,朝中必然有人想起你的父亲。废太子恢复清誉,自然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

    小道士挑唆道:“到时候你就是新任太子,师弟。飞黄腾达那日,千万不要忘了师兄我啊!”

    小童被他说的心烦意乱,闷声道:“那你图的是什么?我可不认为师兄你这样好心,会为我铤而走险。”

    这师兄弟俩从见面那日开始,就都是你防着我,我算计着你。

    俩人谁都没安好心。

    小童心思乱动的同时,不忘打听打听师兄的企图。

    就见小道士开怀一笑:“还是师弟最明白我。我嘛。。。。。。求的也不多。就是盼着皇帝死后,不在围剿我们平砀山。”

    平砀山几千土匪,是京都的心腹大患,一直被朝廷时不时的攻打。

    小道士前些日子借着下山采购之便,与平砀山的人取得联系,才知新君继位后。另调派了一万人对山上兄弟们进行围剿。

    短短一月内就有三次,且围剿规模远胜过以往。

    平砀山说有匪首三百,兵众五千,实际上这些数字都是虚的,能上阵打仗的还不到两成。

    因为这。小道士才萌生了将皇帝引诱上山,然后刺杀的念头。

    在京城也好,在闵家也罢,小道士不敢乱动手。

    只有人上了须眉山,到了自己的地盘,小道士才敢肆意行动。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寻到一个帮手。师弟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可是,皇帝既要上山,身边就一定时候高手如云,凭我们俩如何能取胜?”

    小道士见师弟松口,忙道:“这有何难?山中地形复杂,咱们只要将人引进陷阱之中,管他什么绝世高手,也难逃咱们师兄弟的手心儿。”

    “师兄想的好,可事后必定牵连到闵家。师妹她。。。。。。”

    小道士嗤声笑了起来:“我真不知说你什么好才对。你这个时候反而关心起她来了?小师妹!呸,连拜师仪式都没举行过,她算我哪门子的师妹?”

    小童一时哑然。

    师兄说的不无道理。

    师兄和他拜师的时候,可都是规规矩矩,正儿八经在祖师爷面前磕过头的,不敢欺师灭祖,不敢违拗师命。祖师爷定下了八十八条门规,他们俩是连夜跪在前面泥塑像背下来的。

    可到了闵芳菲这儿,竟全都免除了。

    小道士冷笑:“你真以为师傅要收她当徒弟?笑话,怎么可能呢?师傅无非是看中了她那点子手艺,等吃腻了她的手艺,自然远远打发了她。既然都是走,咱们不放好心‘送’她一程。”

    小童警惕心大作:“师兄,你想说什么?”

    “怕什么!”小道士啐道:“你不是每天都要陪着她去后山吗?等过几日安定下来,领着她去鹰愁涧。”

    小童一听此言,脸色大变。

    鹰愁涧是须眉山中的一处险要地势。有一处水系流经,春夏还好,山花绚烂,瀑布飞泄,可到了冬日,瀑布便会断流,山涧处处冰封受阻,看起来万物萧条。

    偏偏鹰愁涧处处都是鹅卵石,被冰封以后,踩在上面,纵然是绝世轻功高手,也时常会有滑到。

    这还不打紧,最要命的是,鹰愁涧的池潭看似被冻住,其实都只是假象,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冰窟窿里。

    听师兄的意思,是要自己引了师妹往那池潭里走。

    “到时候她掉进去,你迟些再来找师傅救人。师傅寻不着她,自然也就放弃了。”

    。。。。。。

    门外,芳菲肃杀着一张俏脸,没有半丝笑意。

    等回了西厢,佟鹤轩见她神色不对,赶紧放下手札:“出了什么事?”

    芳菲抽抽嗒嗒将所听到之事告诉给了佟鹤轩。

    佟鹤轩的神情出奇的冷静,芳菲还以为他没失神没有明白此事的严重性,正要再开口,却见佟鹤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我猜到他会对你下毒手,只是没想到如此之快。依道长对你的器重和关爱,此事也是早晚的问题。”

    芳菲诧异:“你都料到了?”

    “不但料到,而且,我和你二师兄早有过商量对策。”

    这话一出,更把芳菲震得晕头转向:“你和他什么时候又有了对策?我怎么全然不知?”

    佟鹤轩宠溺的摸着芳菲搭在肩膀的秀发,轻声道:“你以为宜昌侯的世子是白给的?那小家伙狡猾的紧,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大师兄不是个能长久共事之人。相反,咱们却能助他一臂之力。不信你就等着,不用等到明天早上,他一定回来告诉你这件事。届时。。。。。。我们再商量迎敌大计!”

    芳菲将信将疑,晚上做饭的时候尽量不露出心不在焉的状态,可还是把饭烧糊了些。

    老道士多看了她一眼,却没说什么,反而是小道士面露不满,摔了筷子夺门而去。

    小童端着饭碗,口中的米粒儿还没咽下去,怯生生看看师傅,又担忧似的瞧瞧师妹,半晌才道:“师傅,师兄这从京城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老道士将蒜香排骨丢进嘴里,哼了哼:“能不变吗!人家好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难道你没听他说?连皇帝见了都要恭恭敬敬表示礼遇。咱们还要托人家的福,今后这山神庙里,究竟谁当家。。。。。。还未可知。”

    小童嘴角往下一扁,大口往嘴里塞饭,生怕师傅的话应验了,这山中再尝不到如此美味。

    芳菲从外面屋檐下的缸中取了四五个冻梨。

    秋日时,山中常有野生酸梨子。芳菲就等着最后霜降,把梨子裹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然后才摘下来,就放在窗户下的破泥缸里,浇水冻住。

    等想吃时,就丢在一汪水中满满等它开化。

    这梨子吃在嘴里肉早糠了,可每次咬一口,都有好多的冰梨汁涌进口腔,味道不是一般的好。

    老道士咬着梨,眼神渐渐落在佟鹤轩身上。
第209章 临阵倒戈,年关三十
    第二天一早,众人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芳菲病了,低烧,不算厉害,可浑身虚弱,起不来床。

    老道士又不是地主老财,况且芳菲还是他新收的女徒弟,所以还是很体贴的让小姑娘在西厢休息,早饭打发了两个徒弟来做。

    小童没有二话,唯独小道士在烧火时嘀咕了两句。

    这些日子,他们过的可都是饭来张口的日子,小师妹每天吊着花样做菜。别看是山里,可大雪封山之前,趁着镖局的人都在,山神庙里没少储备秋菜。更有方便储藏的果子,果脯,小童和小道士俩一日除了正餐外,还有额外的零食,小日子十分惬意。

    然而,等芳菲这一病倒后,他们俩悲催的发现,原来有师妹和没有师妹,差距是如此的巨大。

    小道士掌勺,熬了一锅粥,米粒儿软塌塌的没滋没味。

    老道士吃了两口就不肯再动筷子。

    “哎,你师妹做的皮蛋烧鸭粥不知多好吃,以前每天早上我能喝三大碗。”

    老道士心里不是滋味的撇撇嘴叫,再看看大徒弟这粥做的,怪不得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果然不假。

    小道士满脸尴尬,赔笑道:“师傅,我的手艺焉能和师妹相比?要不。。。。。。我把师妹叫起来?重新给你做?”

    老道一拍饭桌,瞪眼看着徒弟:“你师妹病成那个样子,你也好意思说出这种话?”

    没心没肺的家伙,就知道这个徒弟靠不住!

    小童端着大海碗,手里捏着筷子,眼睛滴溜溜瞄着师傅和师兄。觑见师傅摔筷子走了,小童悄悄问:“师兄,我怎么觉着师傅不像你说的,对师妹好的很呢?”

    小道士啐道:“你懂什么!吃不吃?不吃给我!”说完,一手抢过了小童手里的大海碗。气呼呼去了厨房。

    小童如今也刚满八岁,外人眼里也就是个孩子。可他师兄一走,小童的表情却露出了远远超过年龄的成熟,戾气。

    西厢烧着火炕。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