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刘白羽过来,郑芝凤和郑掌柜交换个眼神,确定之后,郑芝凤向前一步,抱拳大声说道:
“郑芝凤拜见刘大人。礼数不周,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这嗓门真是不小,简直就像是喊出来一般,刘白羽早就是下马,听到对方问候,也是笑着答话:
“客气客气,这次南京之事,还要仰仗郑家多多帮忙。”
郑芝凤站在门口抱拳致意,主人的礼节做了十足,看着刘白羽对面下马大步走过来。走的越近,这郑芝凤的动作就越发的恭敬,腰身越来越弯,本来是站在台阶上,现下却直接走了下去。
这位郑家在南方的主事人身上有一股凌厉之气。刘白羽也有自己地气质。那是来到这个时代以来,不断练兵。杀伐决断养成的气质,说白了是一种纯粹的将领模样,加上现代从军服役起来,解放军的军人军姿,自然而然就有一种顾盼自雄的威武威压。
那郑芝凤也是几十岁的年纪,见惯了风雨世情,也是见过大小市面,能看出来刘白羽这做派纯粹并非做作,但这做派,往日间也就是在总兵参将这一级别的人物上才能见到一二,虽然刘家军号称战无不胜,就是鞑子也不是对手,名满天下,不过在郑芝凤看来,刘白羽不过是个所谓运筹帷幄,实际上贪了武将功劳的文官,何来如此的气度。
这个时代看人都是很讲究这种“气质”和第一印象,刘白羽给这郑芝凤的印象就是所谓的大将之气度,郑芝凤迅速地改变了因为郑掌柜介绍而产生的印象,先把自己的态度做到了十足恭敬。
对于对方突如其来的恭敬,刘白羽也是感觉到奇怪,不过他的态度依旧是不卑不亢,也是抱拳作揖,算是回礼。
“临近年关,却叫刘大人急匆匆的赶到南京来,一定是辛苦了,今日郑某也就无礼一会,明日再给大人接风洗尘,今日大人好好休息,如何?”
这话虽然是突兀,却很是替刘白羽考虑,一些人在舟船之上颠簸了半个月左右,辛苦也是难免的,这时候再去交际,肯定不舒服。既然对方考虑的这么周到,刘白羽也就笑着答应了下来。
367秦淮河?
郑芝凤和几名郑家在南京的头目,简单交代了几句,也就告辞离开,只是那郑掌柜却有些着急,心想这种事情还是越早谈越好,刘白羽算是独家供货商,在南京城中,自己伺候的不好,保不准这刘白羽就给了别的门路大量份额,那笔大大地财源岂不是就丢了。
离开客栈几步,这郑掌柜急忙的追上郑芝凤,着急的低声说道:
“老叔,这事情耽误起来夜长梦多啊,咱们越早商议就越不容易出岔子!”
听到这句话,郑芝凤转过头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郑掌柜顿时吓得不敢再说话了,郑芝凤沉声训斥说道:
“既然是来了,急在这一时有什么用,那刘白羽我看也是个有但当决断的角色,不会做那龌龊事。”
那郑掌柜刚要离开,又被郑芝凤叫住,开口问道:
“那刘白羽确实是莱州府地刘学士?”
“老叔,没错啊,小侄也去过十几次了,打听地明白。”
“这气度做派,可不是个文官的模样,不简单,老汉觉得不简单,满身杀气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郑掌柜心里面暗道“有什么不简单地,不就是个脑子坏掉,要把自己的大儒名声丢掉去当丘八头子的笨蛋吗?”,南方因为承平日久,文贵武贱的风气比北方浓郁的多,就算是郑家这种海盗出身的,也想攀附文官,历史上后来郑成功名义上的老师就是钱谦益,可这郑芝凤是郑家在江南的主事人,算起辈分还是郑芝龙的族弟,极有威信的角色,他也不敢乱说得罪人。
那边郑芝凤却在琢磨,是不是明日写封信给福建龙头,说说今天的见闻,自己可是多少年没有见到这样的人物了,本来郑芝凤以为刘白羽和他的名声一样,就是一个大儒,现在看来还是大哥看得准,此人沽名钓誉,实则心怀不轨,是王莽,司马懿一流的人物,跟他陷得太深了,祸福未可知啊。
南京城的客栈和开封也不一样,金发碧眼的西洋人都见得多了,对刘白羽这一行人自然没有什么疑问,无论是掌柜还是伙计都是平平常常的服务招呼,对这几百人的队伍显得见怪不怪了。
刘白羽的二百护卫里面都是些年轻人,有一大半是跟着刘白羽去过北京的护卫,在接近南京的时候,这些人还算是镇静淡然。
不过来了南京城,却都是有些兴奋,这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好不容易来了一次,不出去看看可就太可惜了。
但这次刘白羽却是完全的不近人情,除却在门口站岗放哨,还有游动的值勤护卫之外,其余人一概不得离开院子半步,就算是刘白羽也是如此。军令不可违背,这些年轻人懊丧了一阵之后,赶路的疲惫上来,也都是各自去睡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漱洗完毕,郑家就派人送来了帖子,说是在钞库街眉楼恭迎刘大人的大驾,一个半时辰之后,就派人过来迎接带路。
钞库街是哪里?刘白羽有些糊涂,不过店掌柜和店里的伙计却都是露出艳羡的神情,刘白羽也没有打听,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回到房中之后,把几名护卫首领叫了过来,进门之后,刘白羽沉声说道:
“昨日郑家推迟了接风的宴会,我怀疑他们是重做安排,无论如何,咱们身在外地就是险地,却不得不防。”
简单吩咐了几句,刘白羽把手中那张帖子的地址给手下人看了,几名护卫头目分别带着手下离开客栈,装成要上街闲逛的样子,最后却是要在这所谓的钞库街眉楼周围,包下相邻的地方,然后准备好退路。
吩咐完之后,几名头目彼此沟通了下,然后在院子里面召集各自的手下,把贴身的武器装好,分批出门,出门前都是装作兴高采烈的模样,外地人进南京城可能都是这个样子,倒也不算是奇怪。
刘白羽身边留下了二十个人,南京也有些寒意,这二十名护卫都是穿着厚棉袍,所以身上装着的短火铳和刀剑,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过了一个半时辰,郑家果然是派人来迎接了,刘白羽也没有让他们进院子,直接就在客栈的门口等候,过来接人的还是郑掌柜,那态度比起昨日来还是要客气热乎,要说此人的态度本身就殷勤到了极点,如今这热情又加了几分,实在是让人很别扭。
物极必反这个词未必听过,可这道理大家心里却都是明白的,郑掌柜这番加倍的殷勤,让刘白羽却更加的提防,虽然海龙王郑芝龙和自己好的快穿一条裤子,不过郑家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不是郑芝龙完全能够掌控的,毕竟这种新生势力,扩张太快,内部都有整合不好的毛病。
不过刘白羽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含笑的客气应对,双方一同出了门,这郑家连车马都是给预备好了,那郑掌柜请刘白羽上了马车之后,自己也是跟着坐了上来,笑着说道:
“不瞒刘大人说,我老叔,就是郑芝凤见到大人之后,觉得大人真是非凡,说这个招待的规格也要提高,昨天我几个堂兄弟在城内跑了大半天才把地方敲定下来。”刘白羽却是在车上观察着两边的路和标志的建筑,暗自记下,这也是到陌生的地方自己所做的万全准备。
那郑掌柜却以为刘白羽看着别处,想起昨日刘白羽看着城墙入神的样子,禁不住笑着介绍说道:
“那是内城,南京六部和各个衙门在那边,再往里还有皇城,当年太祖爷爷居住过的地方,据说已经是破败的不像样子了,连镇守太监都不住在那了。”
刘白羽这才注意到,在城中还有城,只是这城墙比起自己昨日见到的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却低矮了许多,现代时候自己没有去过南京城,对这方面的历史了解的也少,看来真是不少的典故门道。
“这是某某国公的宅院,那是某某侯爷的“
这郑掌柜对这地方还真是熟悉,不过路过这些大明贵族的宅院的时候,一般都是绕路走,远远的指点几下,刘白羽虽说是心中警惕,可也是听得兴味盎然,难得有这等义务导游的。
听到对方说“前面不远就是钞库街了。”刘白羽禁不住把车厢的帘子掀起来挂在一边,这一掀开却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
倒不是前面有什么危险,而是这场面委实是太不寻常了,怪不得马车的速度开始变慢,声音也是变得嘈杂起来。
钞库街实在是太热闹了些,来来往往都是车马人流,此处的车马。几乎看不见陈旧地样式,都是有很讲究的装饰。车轮车厢,马匹地鞍辔都能看出来,所有者的身份非富即贵,在马上,行走在路上的人各个都是身穿锦袍,长衫,说白了,这可不是贫民百姓的打扮,根据刘白羽的见闻,就算是胶州的一些小地主也未必有这等的穿着。大明朝朱元璋时代穿衣戴帽都有讲究,乱穿衣就是一场官司,到了明朝中央这种规定就是呵呵呵,到了明末,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官都带头违反制度,老百姓自然也就呵呵呵。
看着人人悠闲自得。朝着所谓钞库街的方向走过去的时候,刘白羽脑子里面莫名的想起了北宋中期,按照历史书上所说,还有些小资八卦杂志上面讲地,那是中国古代最富庶闻名的时代。
“郑掌柜,这钞库街到底是做什么的去处,怎么如此的热闹?”
刘白羽实在是觉得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不过在对方还没有说出答案的时候,他就猜出来了,因为郑掌柜的脸上那种男人都懂得的笑容他倒是印象很深,当日在胶州就见过类似的笑容,那是说起秦淮***。
“我老叔觉得要款待刘大人,去那些寻常地方委实是辱没了大人地身份,这南京城中最体面的地方就是此处了。”
若不是郑掌柜说话客气,刘白羽甚至以为他在说反话,这等倡优***之地。居然还是最体面的地方,岂不是在骂人。
不过随即倒也是反应了过来,在现代的时候,虽说从来没有接触过,可也是听说,富贵之人往往是在酒桌和夜总会谈正事,敲定决策之类的。想必此类事情也是古今相通,当下也就不说什么,点点头一笑。
南京街道上的房屋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式,什么白墙青砖。虽说对刘白羽也算古色古香,可一路上行来,也有些漫步在现代城市水泥丛林的感觉——枯燥无趣,进入这钞库街则完全不同。
这段区域,透过宅院之间的空地。已经能看到蜿蜒的秦淮河。还有在河上漂浮地画舫,路边的宅院则是风格各有不同。有的虽在闹市却显出几分清雅,已经是十一月初,可门口依旧是绿树成荫,影影绰绰的看到里面的亭台水榭。还有的是富丽堂皇,贵气十足,就算是比方才经过的那些亲贵府第也是毫不逊色,看来逾制之类的事情在这里是不讲了。
刘白羽在现代时候,也曾经路过类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