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冷冰冰的说道,让营帐里的气氛冷却下来。
十一月十二日,辽东军哨兵在马声桥遇敌,击败了敌军,因为满八旗没有大规模出动,只有蒙古牧民和少量满八旗的联络官在,被关宁军吃了个爽的,关宁诸将乐开了花,庆功之余,大肆吹嘘,却被袁崇焕当头一泼冷水浇下来。
袁崇焕说的是实话没错,不过这也让关宁军诸将的士气颇受打击,袁崇焕的亲信周文郁一看气氛不对,只好转移话题对袁崇焕说:
“后金军队既然出现在马声桥,那里离蓟州城只有二十里,这肯定是他们的前哨部队,大军肯定就在后面,我们应该迅速准备迎敌。”
“后金狡猾,喜好埋伏,我等既然小胜,就不要贪功了,守个严实即可!”
袁崇焕觉得这又是皇太极的小把戏,这次小败不过是诱饵罢了,还是稳妥为上,于是选择在地势险要的蓟州城东楼驻扎待敌。
祖大寿觉得袁崇焕的选择不妥:
“督师,我觉得我们该去防守蓟门一线天天险,毕竟满洲要是从蓟门一线天天险过去,就是京师了啊!”
“蓟门一线天天险?”袁崇焕陷入了沉思,毕竟蓟门一线天天险也是相当险要,而且守卫那里,也能完成防御北京的政治任务。
蓟门一线天天险的出口大约三里宽,其中适合战马和手推车通过的中央平坦通道大概是从西山山脚到东面的湖泊,这段距离约一千米宽,蓟州县城的城墙则正对着这个一千米宽的出口。两者间距离不超过两里,两万多关宁铁骑如果移师城外去堵口的话,平均每一米可以站二十个人。
袁崇焕到来以前,刘策指挥的五千真定军就是在蓟门一线天天险防御,刘策认为自己一直把后金军的主力死死地堵在蓟东。
毕竟刘策觉得即使是指挥部队出城防御,平均每一米也可以站五个人,所以后金一直没有找到“潜越”的机会。在袁崇焕到来之前,刘策对堵住后金的进兵之路也一直很有信心。
“不能去!还是在蓟州城东楼驻扎为好!”袁崇焕思考再三,还是驳回了祖大寿的建议!
“但是,督师,让出蓟门一线天天险,北京如果被满洲人偷袭的话……”
祖大寿还要再说什么,毕竟袁崇焕现在在蓟州城东楼驻扎的选择是相当保守的,在守得安稳的同时,却是把皇太极通往北京的门户石门驿自由通行的权力让给了皇太极。
“那也不能乱动!安全第一!满洲人这次近九万人,我们关宁军不过两万,一不小心离开地利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关宁军在,北京还有指望,关宁军如果不在了,只怕靖康耻都可能上演!”
袁崇焕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他认为保存关宁军主力,比扼守蓟门一线天天险更重要。
“敌众我寡,其他勤王军又指望不上,还是在守住北京城再说吧!至于中途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万一中了皇太极的计策,立刻就是万劫不复了!”
200多个后金骑兵驻扎在我军东南方向,相持两个时辰也没有看到敌方大军,袁崇焕命令开炮,一开炮敌军立马就撤退了,最后也没有一人敌人回来,使得我军想战又不能战。)
“督师,后金全军已过石门驿!”周文郁说道。
“确实?”
“一再确认了!”
“好!果然不出所料!我军尾随敌军,争取吃掉一个尾巴!”袁崇焕兴奋的下了命令!
受到前几天大捷的刺激,关宁军士气不错,手脚也灵便起来,不到半个时辰步兵和骑兵全部出城列阵,列阵完毕,200多个后金骑兵远远的在关宁军东南方向,摆出了一个怪阵!
“督师!这又是送功劳来了!”祖大寿兴奋的喊道,虽然不知道为啥皇太极的指挥手段为什么降低了这许多,不过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不是??
“不可,只怕建奴有诈!”袁崇焕可没祖大寿这么乐观,下令四处侦查,看周围有无埋伏,否则中计了不是好玩的!
只是对峙了五个时辰之久,袁崇焕也完全肯定了这200多个后金骑兵是孤军,命令关宁军全军出击的时候,这200多个后金骑兵却是转身就跑,连身上的铠甲都扔了——明显是做曳兵之计的。
“弟兄们,杀建奴啊!这些建奴没有后援的!”祖大寿自然知道自己被耍了,顿时气个半死,不过反过来说,既然200多个后金骑兵是孤军,也很容易消灭,都是很容易得手的功劳!
可惜这200多个后金骑兵的马匹都是精选过的快马,蒙古马中的刘翔,真不是关宁军这种量产马匹追的上的。
结果忙了两个时辰,祖大寿却是一无所获。
而这个时候,袁崇焕听到周文郁的一个惊天消息:
“督师!不好了,建奴不知道什么时候潜伏过去了!”
“什么?后金“潜越”蓟西了?”袁崇焕大吃一惊,身躯剧烈的晃动,险些跌下马来!
与此同时,借助祖大乐旗号伪装的刘白羽军中,再三确定保密性之后,刘白羽把包含祖大乐在内的高级军官和参谋部召集来开紧急军事会议。走进旗舰大厅后,映入眼帘地是一幅巨大地蓟镇地图。等全部军官都坐下后,刘白羽冲身边的黄大力点了点头,后者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边,开始做战略简报。
“袁崇焕名义上还是我大明地蓟辽督师,但他今年以来做的事情近乎不可理喻。就我们这几个月收集的情报分析来看,他的军事调动无法用平辽这个理由来解释。”黄大力挥舞着一根教鞭,正对着满屋子的军官讲解着他的看法。
“显然,如果是以进攻为目的,那么就应该把辽镇兵力抽调到锦州、宁远一线,当然更不能去加害毛帅。虽然我并不认为关宁军有可能进行一场进攻作战,不过袁崇焕如果真的想尝试五年平辽的话,他至少应该试着进攻一次,哪怕一次也好,而不是在一年半里全然按兵不动。”
屋子里的人都用无声表示同意。黄大力吸了口气,信心十足地大声说道:“大人,诸位,我也不认为袁崇焕的军事调遣可以用试图防御来解释。首先,东江镇的强弱,对辽西承受的军事压力大小有决定性作用。从宁远到东江消息往复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从军事角度上讲,根本不可能存在统一指挥的可能。而且即使袁崇焕真像他所说地那样,杀害毛帅是为了统一事权的话,那他也不应该用断粮的办法来削弱东江镇的战斗力,甚至故意让东江镇军官来自不同派系,让东江镇内斗不已,任命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作为东江镇的高级军官,这从军事上是根本解释不通的。”
黄大力嗓音洪亮,语气慷慨激昂:“山海关前面是前屯,前屯前方是宁远,宁远前方是锦州。关外辽西走廊四百里,我大明堡垒林立,拥有马步战兵十一万五千人,山海关可以说的上是安如泰山。而蓟镇喜峰口外五十里就是喀喇沁蒙古。三边总督今年四月就报告过,喀喇沁蒙古已经加入建奴成为一旗,建奴兵锋已经逼近到大明地咽喉之处,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把赵帅及其四千亲军调去山海关呢?这不是瞎指挥么?”
大厅里一片安静,刘白羽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这在军事上是行不通的,不过你要换个思路来看,袁崇焕如果是想和皇太极议和,很多事也就能解释了。”
“议和!杀毛帅议和,那吗,毛帅岂不是岳飞,而袁崇焕成了秦桧么!?”祖大乐本来想避嫌,不过被刘白羽硬拉了进来,接着就是被吓了个半死。
“议和自然什么都能说得通了,不杀毛帅,分化瓦解东江镇,东江镇的辽民都和后金仇深似海,这边议和了,那边又闹起来,怎么办?”刘白羽耸了耸肩,一字一句的说得。
“先生你说过!能战方能和!这样没了威胁敌人的能力,人家能和你和么?”
卢天生觉得这种逻辑不可理喻,出来质疑。
“我说顶什么用?人家赵构为啥议和杀岳飞?”刘白羽脸色平静的说道:
“亏你还是搞情报的,人心没揣摩过?对袁崇焕来说,他对毛帅已经是仁至义尽,你约束不了自己底下辽民妨碍议和,还不肯滚蛋,不杀你行么?所谓的统一事权,如果是指议和的话,那就没有半点疑问了不是?”
“而且杀毛帅是众望所归啊!对于文官们来说,毛帅成天要饷银,回扣给的还少,简直是破坏规矩!对当今陛下来说,毛帅是先帝的亲信,先帝儿子死的不明不白,毛帅带兵在外,多犯忌讳啊——总而言之,其实很多狗屁不通的事情,只要换个思路,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单纯从军事上来看问题是要不得的,这里我先提醒大家,接下来推演一定要注意。”刘白羽这话把这些部下震住了,半天没人吭声,刘白羽只好自己上阵,做第一个推演的人:
“这次建奴入关,我看还是穷闹得,本质是来抢劫的,不过关内的明军连守城都很多受不好的,相信皇太极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209不能分兵
“无外乎是打下北京和没打下北京两种,前者最严重的就是类似北宋的靖康耻,后者最严重的就是木华黎灭金的架势。”刘白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第一个点名祖大乐:
“祖将军;你对明军系统比较熟悉;你先说说能搞出北宋的靖康耻么?”
“这……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事没个定数。”祖大乐紧皱眉头,觉得这是自己在刘白羽阵营的第一次露脸,不敢乱说,好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来。
“嗯,是我的说得不准确,这样吧,把北京可能成为北宋的靖康耻的因素和不可能的因素都说一下,大家集思广益,慢慢推导吧。”刘白羽鼓励祖大乐。
“那就多谢大人了,希望诸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祖大乐还是不明白现代参谋组织和将军的区别,不过刘白羽既然都鼓励到这个程度了,祖大乐也不能不说了。
“那我就先说下对大明不利的吧!关宁军虽然不是建奴的对手,但是勉强还能守住城池,这关内的兵,干脆就是一群叫花子啊!除了少数几支队伍,能勉强守住城池之外,其余的没见到建奴就直接崩溃为匪的都是比比皆是,都不够添乱的……”祖大乐说到这里,就不停的摇头叹息
“如果不是袁崇焕裁撤天下军队,供养关宁军,关内的军队也未必会垮的这么厉害吧!?”
杜光久这次站队正确,以为自己是“老人”劳苦功高的,对于祖大乐一投效就和自己平起平坐很不满意,老拿话挤兑他,
“这……如果文官们少吃点空饷,武官们少喝点兵血,其实也是足够守城的了。”祖大乐不好意思的回答。
“你说的那是体制问题,你们关宁军军饷里没有文官们吃空饷,还是关宁军军官不喝兵血?”杜光久鄙视祖大乐什么东西都往体制问题上推的德行。
“但是辽东是前线,总不能不加强前线而加强后方吧,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