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次性拿下面试 >

第2章

一次性拿下面试-第2章

小说: 一次性拿下面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的习惯,工作态度就是工作习惯,待人处世的态度就是待人处事的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技术可以学,可以进步,但一个成年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道的考察要贯穿整个面试过程。(面试的细节将在后面“面试的细节”中详述)

一次性拿下面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面试(4)

    面试,“问”的是问题,“听”的是底气,“察”的是神态举止,“析”的是心理,“判”的是综合素质。

    考察完“质”的问题后,才是专业技术水平等“量”的问题,主要是了解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要的是“潜力”。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除了一些基础学科外,工具、工作方法都一日千里的发展,只要有很好的知识结构基础,聪明的头脑,乐观向上的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新技术就不难。这类问题不会出现“一票否决”现象,如果你具备了必需的“质”,量的问题都是能弥补的,是次要的。(具体说明将在“面试的误区”中详述)。

    我们不排除面试官有自己的好恶,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你不可能在面试前就准备好讨好素未谋面的每一位面试官。但并不是每一位面试官都能决定你的录用与否,大多数面试官都是以企业的需要和标准为重。在面试前只准备最重要的东西,无法准备的枝节问题,留到现场随机应变。

    面试前一定要记住:人家需要的是Partner,而非TechnicalGuy!

    中国古谚语:万变不离其宗

    面试的形式

    流程式面试

    大多数公司都采取流程式面试方式。事先明确对每个职位的能力要求,知道自己需要哪类人才。流程式面试也最能保证符合公平的原则。

    一般面试官在流程式面试中会做这么几件事:

    1提些开放性问题,主要关注面试者以往的表现,如行为测试。

    2鼓励面试者用70%~80%的时间来说话。

    3在面试者的能力已经通过审查后,对工作范围做一些较有限的具体说明,保持眼神交流。

    4遇到面试者一时冷场,他们应付自如,等待面试者开口,不会问私人或违法问题。

    这类面试往往是在特定时间,按照特定时间间隔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进行,流程式面试一般由负责报告各环节的主管来主持。整个面试过程大公司可能需要好几周时间,因为他们的人力资源有很明确的规定,一个环节淘汰一批人,中型公司很可能在一周之内或者一天之内完成,更多的小型公司很有可能一试定乾坤。

    随意型面试(unstructuredinterviews)

    随意性面试较无目的性,安排上比较随意、自由,通常主持面试的人很少或没有接受过培训,也很少事先做准备。这类面试中常有一些比较难处理的情况,尤其当面试官不知道要考查什么或如何主持面试时,如何取得话语主动权又不显得喧宾夺主变得很重要,因为提问的通常是控制双方互动的人。

    选拔性面试(selectioninterviews)

    选拔性面试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正式面试,面试官掌握足够的应聘者资料,以便决定谁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并且可以迅速融入公司。面试者也会搜集足够的信息,便于决定这个公司和职位是否能为他提供合适的机会,满足需求?做决定之前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具体参考理想工作的定义)。

    选拔性面试包括前期选拔到最终与决策者面谈的各个环节。一般是由猎头公司的专业人员、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部专业人士、招聘团队或招聘经理人来主持。这种面试的目的是选中你或淘汰你,基于之前定下的选拔标准,面试因安排的时间长短、是否一次性或按顺序面试的人数、面试者应聘的职位不同而不同。你可以推断自己可能遇到哪种类型的面试。

一次性拿下面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面试(5)

    选拔性面试一般包括几个步骤:

    1简历评估

    这一步骤大多是先由电脑审核再人工审核。主要看你是否真的符合公司的基本标准,你简历中的关键点是否满足公司需求。为了过这一关,你必须花时间认真修改简历,恰当使用应聘职位所属行业里的术语、关键字(KeyWord),合理安排简历版式。

    2电话面试

    你的简历是否属实?从电话中听上去如何?你也许不知道电话里的人在你求职中的重要性如何,可以先假定对方是最终决定是否录用你的人(详见“电话面试”)。

    3笔试

    主要是一些基础标准问题,考验你的基本功,西方面试中很少有笔试,就算有也是问一些别开生面的问题,而且放在后面。但是在中国,通常把笔试放在前面,主要是为了从大量应聘者中,用这种廉价的方式,筛选出基本功扎实的面试者。

    0

    对于笔试,我一直很不感冒,在北美基本上我会拒绝那些先要求笔试的公司。首先,要求笔试的公司的领导不是能力有限就是不负责任,不是他没有辨别良莠的能力和自信,就是既想择优录取,又想走捷径、节省资源。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至少从IT行业来看,理论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IT产品越来越多,程序动辄数百万行,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需要协同工作,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加上现在软件的帮助文档已经极其完善,真正能为公司做出大贡献的员工,都是分析能力出众,思维活跃,开创性强的人。这些人往往在小节上有些欠缺,这样的人在笔试中被淘汰对公司来讲是很可惜的,对个人的自信心更是个打击。

    其次,先要求笔试的公司基本都是短视公司,只想现阶段榨取劳动价值,不考虑员工的长远发展,这类公司大多工作强度大,福利待遇差(真的没时间,完全可以花钱请中介公司进行前期筛选,连这点钱也不愿出的公司,可能给员工好的福利吗?),公司管理制度死板,人事关系混乱,即使只为了获取工作经验,这类公司的Reference也没什么价值。

    第三方面试

    你的能力是否与你所说的相符,是否能做到公司想要你做的事,审核者可以是第三方,如独立的猎头公司顾问,也可能是招聘机构代表,甚至可以是一个心理学家。通常这些人在提取信息和评价人才方面会比决定录用与否的公司面试官更专业。

    许多公司内部有专门审核人才的面试官,这些面试官对求职者进行分类,决定是否把他们的资料递交给公司的决策者。

    记住:尽管他们通常不能决定是否要你,但他们可以决定不要你。

    情景面试

    一些公司会采用情景面试来选拔人才。面试中,考官会询问你之前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或让你处理某些特定情况。通过你以前如何处理某种情况可以预测你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面试官可能会编造一些情况,然后问你怎样处理。他们可能会要求你讲述与同事的某一次不和,或是某一次遇到的棘手项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等等。面试官通常在这方面接受过专门培训,也有些面试官会创造某种情景来考核你的抗压能力,例如:面对一个怒气冲冲的顾客,如何应对最后期限(DeadLine),等等。

    小组或团队面试

    这类面试会由一定人数的面试官(通常3~5个)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屋子里主持,你会见到你的合作伙伴、团队伙伴,未来与你共事的人。这类面试中你可能会交到比较好的伙伴,他们想知道你可以为这个职位带来什么,你在过去怎样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什么事会让你很兴奋或抓狂,与你共处或共度时光会怎样,而你也同样想了解有关他们的这些信息,这是一个让你了解团队的机会。

一次性拿下面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面试(6)

    决策者面试(InterviewswithDecision…Makers)

    这类面试的考官通常是求职者的未来上司,也是可能提供给你这个工作的人。如果你在前几轮的面试中与考核人员或面试官关系不错的话,此时就会有一些优势,因为你的未来上司已经听到了一些积极的评价。

    面试中,他会考察你是否是公司需要的人才,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公司成功?与你共事轻松与否?你也需要证实该公司能否为你以后的成功创造机会。记得你们可能会共事很长时间,而且,这个决策者是你理想工作里的关键因素。

    决定录用与否的面试

    这是最后的面试,根据应聘职位级别的不同,可能是主管、部门经理、高级主管或者是总裁亲自进行面试。虽然此时也许你已经被录用了,但这也是一个可以和公司高层近距离接触的难得机会。

    具体的应对策略,在后面都将详细介绍,记住一点:面试是一个互动过程,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性始终没有改变。

    面试的定义

    一日媒婆来到光棍张三家,要给张三说媒,张三问对方长得怎么样?媒婆拿出一张纸写道:“麻子没有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张三一看,心花怒放,心想能娶个漂亮媳妇了。洞房花烛夜,掀开盖头一看,张三当场气晕了。第二天他找媒婆理论,媒婆面不改色地说:麻子,没有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我都写清楚了啊!

    虽然只是个笑话,但我相信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无数次货不对板的经验教育人们,只有当面验货,才能最低限度降低风险,也就是古话说的:百闻不如一见。我个人认为,面试无处不在,找工作、谈判、销售、采访,甚至两个人打个照面就是一次小小的面试,只是试什么不同罢了。朋友亲人之间试寒试暖,对手敌人之间试虚试实,情人之间试爱试意。有人因为一次成功的邂逅飞黄腾达,有人因为一次漫不经心与机遇擦肩而过,痛心疾首,各种关于面试的悲喜剧不断地在我们周遭上演着。

    回到求职面试的话题上来,找工作面试的起源无从考究,关于面试的定义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统一的标准。

    几年前我试着在网上Google,关于“什么是面试”的搜索结果第一条是这样的:面试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沟通方式,了解应试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甄选方式。“特定场景下”使面试与日常的观察、考察等测评方式有所区别。日常的观察、考察,虽然也少不了面对面的观察、交谈,但那是在自然场景下进行的;“精心设计”使面试与一般性交谈、面谈、谈话相区别,一般的面谈与交谈强调的只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形式与情感沟通的效果,并非经过精心设计;经过精心设计的面试和其他素质评测也是有区别的,包括了口头语言的评测和非口头语言行为的综合分析、推理与判断。

    用“What’sinterview”搜索出来的面试的英文定义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条能像上述中文定义那么完整。西方关于Interview的定义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找工作的面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