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643章

重生小地主-第643章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下了台阶迎过来。

“大太太刚才还问客人到了没,可巧这一会就到了。”一个小丫头笑着道。

连蔓儿和张氏在众人簇拥下迈步进了门,门内是一间堂屋,两侧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些玉石盆景,青瓷茶瓶等,正对着门口的是一架四扇的红木框彩绣屏风。

一进了堂屋,就听得屋角叮咚有声,连蔓儿顺着声音看过去,就见屋角处玉石盆景的后面,还有一台座钟。那座钟足有三尺来高,刚才的叮咚声,却是在报时。

如今这个年代,已经有比较先进的钟表从远洋经由经商的船队传了进来,只是还比较稀罕,而且以这种比较大型的座钟为主,也有小巧一些的怀表,那就更是稀罕,得用黄金来买。而一般人家就是有黄金,也是买不到的。

此处能有这样的布置,足可以说明这是沈家一处重要的所在。而能够在这里小憩待客的,其在沈家的地位,自然也非泛泛。

沈家的大太太,如今应该是沈家嫡枝中辈分最大,同时也是身份最高的女人。这一切,也就不奇怪了。

连蔓儿心里正这么想着,就有小丫头挑起东屋的门帘,请张氏和连蔓儿进去。

原来大太太石氏正在东屋。

母女两个进了东屋。东屋内的布置,是辽东府最常见的居家布置。临窗是炕,炕下靠着墙,摆着一溜四张太师椅,两张椅子中间还安放着矮几,矮几上摆着花瓶、痰盒等物。屋内的摆设、装饰样样精致,不过大多以石青、鸦青、深蓝等色调为主。

炕上放着一张矮桌,矮桌两边各设一个石青色缂丝的靠背,大太太石氏正靠着靠背坐在炕上,手里端着杯参茶在慢慢的品着。

张氏和连蔓儿进了屋,就忙附身向石氏请安。石氏身上有诰命,品级可比张氏高多了。

石氏见张氏和连蔓儿来了,忙放下杯子,从炕上起身,一手虚扶张氏,让张氏和连蔓儿不必多礼。

“早就想着见见你们娘儿两个,只是都错过了。…快坐下说话。”石氏含笑道。

张氏就被让到石氏对面坐了,连蔓儿挨着张氏的腿,坐在炕下第一张椅子上。随后就有小丫头鱼贯而入,送了香茶了点心上来。

石氏和张氏客套着说话,连蔓儿在一边忍不住仔细地打量起石氏来。

因为刚才石氏曾经站起来过,连蔓儿发现这是一个身材苗条而且颇为高挑的女人。张氏的个头在女人中就算是高的了,可是跟石氏站在一起,张氏似乎还比石氏矮了那么一点。

石氏的个头其实还没有什么,让连蔓儿惊讶的是她的美貌。

瓷白的肌肤,看不见任何的瑕疵,巴掌大的瓜子脸上眉目如唬这应该是画中走下来的人物,连蔓儿想。而这样的美人,她脸上最动人的是那一双眼睛。

那是一双丹凤眼,眼角微微上挑,连蔓儿惊奇地发现,这双眼睛她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继而,连蔓儿心里暗笑了一声。她怎么会想不起来那,沈谦沈小胖可不正有一双这样的眼睛。

只是沈小胖的眼睛更加狭长,没有这一双这么明媚。

连蔓儿的心微微一动,某个念头从她的心上划过,不过转瞬就没了痕迹。连蔓儿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其中自然包括美人。在这个年代,她自诩已经见过不少的美人。

第一个给她惊艳的感觉的沈六,还有之后见到的许许多多,庄户人家的闺女也好,大户人家的姑娘奶奶太太们也好。如果算上感情分,连枝儿和张氏无疑是最美的。

而如果不算感情分,只在女子里面,石氏无疑是连蔓儿目前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

石氏的年纪,看起来不过二十八九岁,最多也就是三十出头,可她却穿了一件老绿色的缂丝褙子,一头乌黑的头发也梳着时下府城四五十岁的妇人中流行的发髻。

看着石氏的穿着、打扮,再看看这一屋子颜色老成的装饰,连蔓儿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这个时候,石氏和张氏之间的话题已经从一般的客套,转到了连蔓儿身上。

“这是蔓儿?好俊俏的丫头!咱们府城里差不多大的姑娘,可没一个比得上她这个模样?…今年十几了?”石氏说着话,目光就落在了连蔓儿的身上。



弱颜完本种田文推荐:

书名:《重生之花好月圆》(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简介:穿越为被冤枉失贞的弃妇,怀揣小包子,携手经济适用男的甜蜜生活。

第八百二十六章雪夜

“回夫人,蔓儿今年十三。”连蔓儿见石氏跟她说话,就忙站起身道。

“这说话也够爽利,语声也好听。”石氏就笑着对连蔓儿招手道,“快过来给我好好看。”

连蔓儿依言走到石氏跟前,刚才坐的远还不觉得,靠近的顿时觉得石氏身上不知熏了什么香,淡淡的却十分好闻。石氏见连蔓儿走过来,就笑着拉了连蔓儿的手,上下打量起来。

“真是个美人坯子,怪不得那么多人在我面前都夸你。”石氏一边打量连蔓儿,一边就笑着赞道,“如今才十三,再过两年,就更了不得了。”

石氏说着话,就从左手腕上褪了一只羊脂玉的镯子下来递给连蔓儿。

“头一次见面,这是我惯常戴的镯子,就送给你吧。”石氏笑着道。

即便是在这个年代,羊脂玉也是十分珍贵的,何况石氏要送给连蔓儿的这只镯子通体透白,竟没有一丝的瑕疵。而石氏又说是她惯常戴的镯子。

连蔓儿就笑着推辞,说不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

“…想必是夫人喜爱的,更不能要了。”连蔓儿就道。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客气。所谓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正是这镯子不错,才配得上你的人才。”石氏故作嗔怪地道,一边就强行将玉镯戴在了连蔓儿的手腕上。“还有一句话,叫做长者赐,不可辞。你要是不收,可是不认我这个长辈了?”

石氏这样,连蔓儿就无法再推辞了,只得微微屈膝,向石氏福了一福道谢。

“…叫你不要这么客气,这不是在外头。咱们娘儿们在一块,不用讲究那些虚礼。”石氏见连蔓儿收下了玉镯,脸上神色越发的柔和,一边就将连蔓儿拉到炕上。在她身边坐下了。

“…听说你跟着你哥哥和弟弟也念了不少书,写的文章,比你兄弟还好那”石氏又笑着问连蔓儿道。

“…是一同跟着鲁先生学了些字,也念了几本书。不过是想学习学习圣人先贤留下来的那些道理。…至于说文章,这就是取笑了。”连蔓儿就道。

她确实念了不少书,这种事沈家但凡有心的人都知道,何况是大太太石氏。因此。连蔓儿也不隐瞒。而且她想,沈家的姑娘们也有念书的习惯,由此可见。沈家并不是那样迂腐。生怕女孩子念书念坏了性情、念野了心思的人家。

“这话说的好。”石氏似乎很赞赏连蔓儿的话,“咱们念书又不是为了考功名,可不就是为了习学习学这世间的道理吗。除此之外,诗文反而是小事了。”

“…贵妃娘娘年前写信来,信中还提到了你。贵妃娘娘说很想念你”石氏又问了连蔓儿些话,不过是些家常琐事,之后。竟颇有几分郑重地说道。

石氏所说的贵妃娘娘,指的自然是沈谨。

“蒙贵妃娘娘惦记,”连蔓儿听说沈谨还特意在心中提到了她,不觉心中一暖,正想要问问沈谨如今在宫中的情况,就见王大娘从门外走了进来。

“…刚才三奶奶见了我,问我说怎么太太还没过去。…客人们差不多都到了。”王大娘进门来,先给石氏行礼,然后就笑着道。

连蔓儿知道这是开席的时辰要到了,三奶奶让这位王大娘来催一催石氏,因此就将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而且,即便是她问了,石氏又能告诉她什么那,大概是一切都好。在宫里头,哪里会又什么“不好”那,那可是个什么都“好”的地方。

“说的投机,就忘了时辰。”石氏摆了摆手,让王大娘退下,一边就又扭回头来,对着连蔓儿和张氏说道,“老三媳妇催咱们了,估计那边现在可热闹了,走,咱们也过去热闹热闹。席上咱们再慢慢地说话。”

张氏和连蔓儿都忙起身,就随着石氏,在众丫头婆子的簇拥下往暖阁来。此时外面的天已经暗了下来,西花园内各处已经点起了灯笼,尤其是暖阁那边更是灯火通明。

等连蔓儿这一行人到了暖阁,里面早已经坐满了人,融融的灯光下,粉香脂艳,莺声燕语。石氏一进屋,以三奶奶为首,众人就忙都站了起来。

石氏忙笑着让众人坐下,一边往席上走,一边和几位年长的夫人打了招呼。石氏坐的自然是首席,她在首位坐了,又拉了连蔓儿坐在自己身边的椅子上。张氏则被三奶奶请到旁边的席上也坐了。

连蔓儿推辞不过,只得坐下。她一坐下,就感觉到席上有无数道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连蔓儿自然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只得故做毫无所觉,笑着应酬。不过在心里却是暗暗地苦笑了一下,这样的关注,还真不是她想要的。

然而,此时此刻,却也由不得她。而在这种场合,身不由己,几乎可以算作是常态。除非能够坐到大太太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去,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身不由己。

而即便是大太太,恐怕也有她的身不由己。连蔓儿的眼尖,刚才大太太褪那只白玉镯子的时候,连蔓儿不经意的一眼看见了一抹粉红,再看看大太太外面的一身装扮和居室的装饰,也就能知道,大太太是有着她自己的身不由己的。

大太太落座后,和众人说笑了一会,三奶奶就拿了戏本子过来请大太太点戏。大太太点了一出,又让同席两位身份较高、年纪较长的夫人点了戏,接着就让连蔓儿点。

连蔓儿推辞没有点,只说大太太点的正是她喜欢听的,又说那两位夫人点的戏她也爱听。大太太也就笑了笑,没有勉强连蔓儿。

点过了戏,三奶奶又过来请示,说是饭菜已经准备停当。大太太点点头,三奶奶这才吩咐手下的管事娘子,开席。

席间自不必细说,连蔓儿暗自留心,发现一开始落在她身上的那几道不太善意的目光已经消失了。她这一桌上,多是位高且年长的夫人们,大家其乐融融。张氏在旁边的那一桌上更是颇受关注,甚至有些太太、奶奶越席过来跟张氏说话,还有的在席上说笑之间就定下了,要请她们过府吃酒看戏。

酒席吃了大概有半个时辰,有管事娘子从外面进来小声向三奶奶禀报了几句,三奶奶就起身到石氏跟前,说是凤凰楼那边已经准备妥当,请石氏的示下,是否现在就过去赏灯。

石氏点头。

众人便都离席,各自穿了大衣裳出来。暖阁外,早有婆子们准备了小轿,众人坐了轿子,就往凤凰楼来。

上元节的凤凰楼里外挂满了各式的彩灯,楼外还有不少形态各异的冰灯。各色灯火辉映下,凤凰楼更显得雄伟、巍峨而且富丽堂皇。

轿子到楼前停下,众太太、奶奶、姑娘们进了楼里,都由丫头搀扶着,从楼梯拾阶而上。走到楼梯上,连蔓儿就听见了楼上有人声。男客们的酒席就摆在凤凰楼里,这个时候应该也是遣散了戏班子,上三楼看灯去了。

众人随着大太太石氏径直上了凤凰楼的第三层。大家都在三楼看灯,不过男客们在东,女客们在西,外面走廊的中间有几道屏风相隔。连蔓儿下意识地往屏风那看了一眼,就在屏风的另一层,连守信、五郎和小七应该都在。

上了楼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