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 >

第74章

中医内科学-第74章

小说: 中医内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本方功在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主治水湿壅盛,表里俱病的阳水实证。

常用药:羌活、秦艽、防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疏风解表,发汗消肿,使在表之水从汗而疏解;猪苓、茯苓、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黄柏清热利尿消肿;商陆、槟榔、生大黄通便逐水消肿。

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已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若肿势严重,兼见喘促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利水;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干,可加白茅根、芦根,不宜过用苦寒燥湿、攻逐伤阴之品。

(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

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或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本方功效健运脾阳,以利水湿,适用于脾阳不足伴有湿困脾胃的水肿。

常用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温阳散寒利水;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补气;茯苓、泽泻、车前子、木瓜利水消肿;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

气虚甚,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便溏者,去大腹皮;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若水肿系长期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所致,症见遍体浮肿,面色萎黄,晨起头面较甚,动则下肢肿胀,疲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软弱,治宜益气健脾,行气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肾阳衰微证

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济生肾气丸温补肾阳,真武汤温阳利水,二方合用,适用于肾阳虚损,水气不化导致的水肿。

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天、仙灵脾温补肾阳;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

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若症见面部浮肿为主,表情淡漠,动作迟缓,形寒肢冷,治以温补肾阳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病至后期,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出现肾阴亏虚,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渴干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弱,治当滋补肾阴,兼利水湿,方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等。肾虚肝旺,头昏头痛,心慌腿软,肢啁者,加鳖甲、牡蛎、杜仲、桑寄生、菊花、夏枯草。若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症见发热恶寒,肿势剧增,小便短少,治当急则治标,按风水论治,但应顾及正气虚衰一面,不可过用解表药,以越婢汤为主,酌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祛邪并用。

3。瘀水互结证

症状: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证机概要:水停湿阻,气滞血瘀,三焦气化不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前方活血化瘀,后方通阳行水,适用于水肿兼夹瘀血者或水肿久病者。

常用药:当归、赤芍、川芍、丹参养血活血;益母草、红花、凌霄花、路路通、桃仁活血通络;桂枝、附子通阳化气;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

全身肿甚,气喘烦闷,小便不利,此为血瘀水盛,肺气上逆,可加葶苈子、椒目、泽兰以逐瘀泻肺;如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乃为脾肾亏虚之象,可合用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利水肿;气阳虚者,可配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以助化瘀行水之功。久病水肿者,虽无明显瘀阻之象,临床上亦常合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药,以加强利尿消肿的效果。

【预后转归】

水肿的转归,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治。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体质尚好,脏气未损,积极祛除病因,则病可向愈。阴水多为脏腑亏虚,病情缠绵难愈;后期还可影响到心、肝,出现癃闭、关格、头痛、眩晕及水邪凌心犯肺之重证,临床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

【预防调护】

水肿病的预防,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因。流行性感冒季节,少去公共场所;居处宜通风;避免淋雨、受凉。

水肿患者饮食宜清淡,水肿严重者应限盐,卧床休息;若因营养障碍所致水肿,饮食应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水肿病应注意记录每日出入量。高度水肿患者,要保持皮肤干燥,勤翻身,以免褥疮的发生。

【临证备要】

1。攻下逐水法的应用: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只宜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以免过用伤正。待水肿消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病至后期,脾肾两亏而水肿甚者,峻下逐水药应慎用。

2。活血化瘀利水法的应用:水与血生理上皆属于阴,相互倚行,互宅互生。病理状态下,水病可致血瘀,瘀血可致水肿。水肿日久,水湿停积,一则久病人络,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成为瘀血,二则脏腑阳气受损,血失温运而滞留。对于此类水肿,单纯采用发汗、利水、行气、温阳之法,往往水肿难除,如化瘀得当,则水肿自消。因此对于瘀血之水肿,应用活血化瘀利水法,往往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临证选方,对湿热瘀积之水肿,可选用三妙丸合血府逐瘀汤,以清热利湿,祛瘀利水。对寒湿瘀结之水肿,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以散寒除湿,逐瘀消肿。气虚阳微,瘀血交阻之水肿,用附桂八味丸合桃红四物汤加黄芪,以温阳益气,通瘀利水。肝肾阴虚之水肿,方用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鸡血藤、桑寄生,以滋阴养血,化瘀行水。

3。水肿各种严重变证的治疗:水肿诸型,久治不愈,或误治失治,都可发展成脾肾衰败,或湿浊蕴结不泄,气机逆乱的各种严重变证,若不及时救治,均可危及生命。临证应不失时机,力挽危局。水肿的严重变证主要有:①水毒内阻,胃失和降:本证多由湿热壅塞及通降受阻发展而来。症见神昏嗜睡,泛恶呕吐,口有尿味,不思纳食,小便短少,甚或二便不通,舌苔浊腻,脉细数。治宜通腑泄浊,和胃降逆,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大黄、石菖蒲。②水凌心肺,阳气衰微:本证多由阳虚水泛发展而来。症见心悸胸闷,喘促难卧,咳吐清涎,手足肿甚,舌淡胖,脉沉细而数。治宜通阳泄浊,温振心阳,方用真武汤合黑锡丹。③虚风扰动,神明不守:本证是由肾精内竭、肝风内动发展而来。症见头晕头痛,步履飘浮,肢体微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息风潜阳,补元固本,方用大补元煎合羚角钩藤汤。④邪毒内闭,元神涣散:本证多由各型阴水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症见神昏肢冷,面色晦滞,泛恶口臭,二便不通,肌衄牙宣,舌红绛,苔焦黄,脉细数。治宜清热解毒,通窍泄浊,方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口服,大黄煎液保留灌肠。

【医案举隅】

吴某,男,34岁。

病发振寒蜷伏,头重胸痞,呼吸短促,目合神衰,面色暗黄,遍身浮肿,溲短便溏,形态呆木。诊脉迟微,舌淡苔滑,断为寒湿阴水所伤。寒之与湿,同是阴邪,“寒湿相搏,其表益虚”,阴乘阳位,水邪泛滥,故全身皆肿;胸中之阳不宣,卫外之阳被困,故面黧肢冷。法当温阳导水,驱散阴霾。

处方:生苡仁13g,云茯苓13g,炒白术9g,熟附子9g,法半夏9g,广橘皮7g,川桂枝6g,西砂仁6g,炒泽泻9g,淡生姜9g。

复诊:前方服至十剂以上,脉缓苔薄,肿势消半,语能出声,目能转动,膝能屈伸,仍憎寒蜷卧,阴盛阳微之机已露。原方加炙甘草3g,连续与服,水肿全退,饮食增进,渐臻康复。

编者按:《金匮要略》论“正水”喘咳上气,“石水”腹满不喘,同属寒湿阴水为病,喘与不喘,判然有别。正水为脾阳失运,气不外行而内迫于肺,则喘咳上气;气不下行而水聚于肾,则小便不利。因为脾气全赖肾中元阳气化以行,阴水自盛,元阳被湮,当实脾制水以救元阳。因此以运脾机为要,配附子直破阴寒,肾阳复则脾机运,脾机运则。肾阳益壮,自然肿消气纳。石水亦因肾脏阴邪自盛,然邪结于下焦,肾病尚未及肺,而无喘咳水气上逆症状。急当真武汤扶脾制水温阳,不使水邪凌肺,肿自消除。

(李聪甫著。李聪甫医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古代文献精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景岳全书·水肿》:“肿胀之病,原有内外之分。验之病情,则惟在气水二字足以尽之。·故凡治此症者,不在气分,则在水分,能辨此二者而知其虚实,无余蕴矣。病在气分,则当以治气为主;病在水分,则当以治水为主。然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治气者亦当兼水,以水行气亦行也。”

《医门法律…水肿》:“经谓二阳结谓之消,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手足太阴脾肺二脏也。胃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之于胃,经乃以之属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惟脾肺二脏之气,结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是则脾肺之权,可不伸耶?然其权尤重于肾。肾者,胃之关也。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经又以肾本肺标,相输俱受为言,然则水病,以脾、肺、肾为三纲矣。”

第二节淋证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闷”。淋者,淋沥不尽,如雨淋而下;闷,通秘,不通之意也。指出了淋证为小便淋沥不畅,甚或闭阻不通之病证。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东汉·华佗《中藏经·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