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续红楼梦 全文 >

第26章

续红楼梦 全文-第26章

小说: 续红楼梦 全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得那样儿,平日连家也难回,哪里抽得开身陪我回娘家?不如我自己清清爽爽地去了,三五日便回的。”
宝蟾只在金桂身后使眼色,薛姨妈看得迷烟遮雾,只得含糊应道:“既这样,多叫几个可靠人随着,早去早回。待到正日子,再叫蟠儿过去给亲家母磕头,顺道接媳妇儿回来。”
夏金桂似笑非笑地应了,遂告辞出门,外面早已备下马车,婆子扶上车来,就此别去。薛姨妈遂找了宝蟾来当面细问,刚才拼命挤眼是什么意思。
宝蟾叹道:“太太心善,哪里知道我们奶奶的伎俩?屋里金银柜子的销匙向来是我带着,前儿奶奶忽然要了去,说从此只是她亲自管账吧。昨日又指使我出来,也不让爷进屋,今儿爷一早去店里,她后脚打扮了便说要回娘家。太太白想想,可是有文章?所以我刚才使眼色,想让太太查查她身上,还有随身的包袱,免得日后少了什么,竟疑到我身上来。”
薛姨妈愣了半晌,只得道:“那是她的屋子,如果她要这样,也没法儿。”回到里边说与宝钗知道,宝钗也道:“哥哥既已娶了嫂子,自然便是嫂子当家,她就要把房子烧了卖了,我们也只好看着。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她果然存了这个心,我们便防也是无用。正经赶紧把后面三间房子收拾出来,等琴妹妹的婚事办妥了,早些娶邢姑娘过门,这房里有个二嫂,便不怕了。妈妈也多个臂膀。”
薛姨妈道:“我的儿,还是你想得周到。既这样,我明日便去与大太太商量定了婚期,做一个双喜临门,也把这些日子的晦气冲一冲。”
且说宝玉自薛姨妈处回来,仍往秋爽斋来,立逼着探春去与王夫人说话,自己只在秋爽斋苦等。不到一顿饭工夫,探春回来,见宝玉还在呆等,不禁笑道:“你也够痴心。那小红得你这样,可谓虽败犹荣。”
宝玉无心玩笑,只催问结果。探春道:“我说去也白去,这不,臊一鼻子灰回来了。”宝玉知道不成功,长吁短叹,垂头不语。
探春看了不忍,劝道:“你我在府里,就有十分的心,也难尽一分的力。依我说不如找个擅活动多见识的兄弟子侄,命他们在外头帮忙打点着,或者还值多些。”
一言提醒了宝玉,拍手道:“我怎么竟忘了他了。除却此人,别人再没这本事。”遂向探春拱一拱手,匆匆辞去。探春望着背影笑道:“我这二哥,再不为别的忙,正经事不见他这般用心,为一个丫头,倒忙得见首不见尾的。”想至此,又叹息起来,愁道,“冷眼望去,两府里子孙,只有二哥是个好的,偏又是这样不务正业,将来偌大家业,却可指望谁呢?”因此倚着栏杆,倒愁郁起来。
你道宝玉想的是谁?原来便是贾芸。当下急吼吼命人找了他来,不及闲叙,便道:“你可认识从前在我屋里,后来跟了凤姐姐的丫头小红?”
贾芸听了,先吃一惊,只道事情败露,因此犹疑不定,含糊说道:“依稀有些印象儿,宝叔只管问她做什么?”
宝玉叹道:“前日为她一个不小心,太太发怒,将她赶出府去了。”遂又将砸缸救巧姐儿的话说了一遍,向贾芸谋道,“我的意思,是你找个机会问问本人,或是同他老子娘商量着,看有什么法子可以帮帮她,就当代我赔罪了。不然我心里总是觉得歉得慌。”
贾芸这才放下心来,当即便有了一个主意,且不说起,只笑道:“宝叔有命,焉敢不从。放心,一定办得妥妥当当,不教宝叔操心。说不定,这件事最终还要宝叔说句话儿呢。”宝玉忙问:“什么话?”贾芸笑道:“这且不忙说它,八字还没一撇呢,反正一两天里就知道的。倒是宝叔上次吩咐我办的事,至今还没能办得周全,正难见宝叔呢。”
宝玉左右看看,故意找个由头将眼前人尽皆支出,这方悄声问道:“你是说芳官儿的事么?她如今怎样了?”
贾芸叹道:“两府里监管尼僧的是后街的芹老四,这个人生性悭吝,只要见了钱,任是什么人情礼数都不讲的。后来搭上水月庵的老尼净虚,也是敢在虎嘴里拔牙当街卖的,两只眼睛瞪起来,只是看见钱。我和他们平素里井水不犯河水,并没什么交情,若是擅自向他问话,他知道漏了底,只怕狗急跳墙,更要做出多少不堪的事来。那时我又无权辖治他。因此依我说,这件事还须上头亲自问询,不然,纵揭出来,也是不抵事的。”
宝玉听他的话头,便猜到贾芹背后另外有人,也些许猜到必是宁府里众爷们儿,倒不好答话,只问:“既然如此,为何不报与琏二哥与凤姐姐知道?”
贾芸道:“他管僧尼事,便是二爷同二奶奶派的差使。”
宝玉便知他避嫌,心想若是自己去告诉老爷、太太,必然会问这些事你又从哪里知道,反落不是;若告诉老太太,又深知贾母向来最厌此等事,虽必严惩,若是一时气病了倒不好,他原本不擅理这些人情世故,事临头来,竟是毫无主张。只顿足叹道:“连佛门尚且如此,这世上还有片干净地儿么?”
贾芸也知他无为,因献计道:“依我说,宝叔倒也不必理他们闲事,横竖瞒不久,事情出来,总要惩治的。若是担心芳官,不如叫个贴身小厮直接去与芹小子说,就说芳官是爷心爱之人,叫他但凡衣食用具都要从丰配给,活计也不要多使她做,就是了。”
宝玉想了想,也无他法,只得亲自出园来,向焙茗耳语几句。那焙茗原本是个多事的,大包大揽道:“二爷放心,我这便备些素斋葛袍,驾辆车子直送到水月庵去,指名儿说二爷赏与芳官的,叫净虚秃头出来答话。她看了这阵势,必定心服,再不敢揉搓芳官姑娘的。”宝玉道:“便是这样。”又与了焙茗些钱,教他从速办来。
那焙茗是平地上也要起三尺浪的,既得了宝玉亲口嘱咐,又有了钱,且拿了满理在手,岂肯便宜行事的?便想了一想,遂向后院里寻着锄药、扫红、墨雨等人,张张势势地道:“这是咱们为二爷效力的时候,大家须如此这般,不可藏奸。”那些人又岂是省事的,都没口子一片声地说好,果然套了一辆车,买些油米香烛等,又会同些平日里一处淘气的小幺儿,只说往庵里来布施,打得门山响。
净虚听说荣府里送布施来了,喜得亲自迎出来,看见他四个,却不认得。焙茗将脚踩在车辕上,佯笑道:“二爷打发我们来送香油,你不赶紧跪接谢赏,只管觑着你那老眼昏花看什么?莫不成认不得你茗大爷?”
焙茗的名头净虚倒是认得的,因常在府里走动,略有些脸面的奴才都早已备记在心中,知他是宝二爷跟前第一个得意亲近小厮,因赶紧满脸上堆下笑来,奉承道:“原来是茗大爷,老尼眼拙,一时竟未认出来。”又赶着叫小尼姑倒上好的香茶来。
焙茗遂在条凳上坐了,一边看着姑子们收香米,一边便问净虚:“二爷的丫头芳官,是不是被你们拐在这庵里?二爷着实想念,要我们来看看她,过几天,二爷还要亲自来呢。”
宝玉前些时候来看芳官的事,净虚早从姑子口中得知,听焙茗语气不善,便不肯叫她出来相见,谄笑道:“这可是不巧得很,不知道茗大爷到此,昨儿打发芳官往铁槛寺有差使。不知宝二爷哪日里来,告诉老尼,好提前准备。”
焙茗更不答话,一脚踢飞条凳,便发作道:“早不差使晚不差使,偏你茗大爷来此,就说打发她有差使。你也不用骗我,那芳官上次我们原已见过,一张脸被你捣得烂茄子一般,大白天你差她出去,不怕吓坏人?必是你藏起她来。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做的那些事!你茗大爷七个头,八只眼,什么不知道?说是芳官不在,可别叫我们搜出来!”当下振臂一挥,众小厮遂拥上前来,只以找人为由,乱踹乱砸,随抛随丢,众姑子拦了这个,拦不住那个,口里只叫“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一时扫红在房里搜出些脂粉酒水等,大喊大叫让众人来看,焙茗见了,更加得理,指着问:“好你个酒肉尼姑,这难道是敬佛祖的东西?是你家庙里罗汉酒量好,还是你家供的观音爱打扮?”遂将酒坛打得粉碎,脂粉尽皆抛在地上。净虚原本只当他是为芳官出头,既见被查出弊病来,才知另有机关,只疑作府里有密令使焙茗如此行事,因此一声儿也不敢吱,惟有低头念佛而已。
且说贾芸与贾芹虽无交情,却素来不睦,无非族中子弟攀富比贵之意。当下打听了焙茗在水月庵中所为,自谓得计,兴头头走去街上买了许多时鲜果品,又换了一身体面衣裳,提着往林家门上来。原来此前早在怡红院里,他已与小红暗中有情,后来小红被凤姐要去,他又在凤姐跟前奉承,见面的机会更多起来,眉来眼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原想只等小红长到二十五岁上打发出府,就要登门提亲,结成好事。如今听得小红提前出府,虽然惊讶,倒也喜欢,遂趁夜找上门来。
林之孝在府里议事未回,只有小红娘在家正与小红两个守着灯穿珠花儿。见贾芸来,小红心中便猜到八九,忙向屋内回避了。小红娘哪里知他们的首尾,还只当贾芸要寻林之孝走路子谋差使,因命小丫头子倒茶,又笑道:“哥儿现在二奶奶面前奉承,谁不夸本事能干?何必再找我们。”
贾芸笑着,方缓缓提出求亲的意思,只道:“箱奁戒指,织金衣裳,婶子只管说,即日办了来,定教婶子满意。”
林之孝家的听了,虽然意外,倒也欢喜。她求宝玉说情,心里也知道多半是不成功的,何况空等了两日的信儿,这时早已没了指望,又想贾芸虽然贫寒,也是贾府正宗嫡系,到底是主子,且近来又在凤姐面前得势,若将小红与她,倒不负她素日心高志大的性格。又见他言语和气,态度殷勤,赶着自己一口一个婶子,说得天花乱坠,心里便软活了。虽未答应,却也热络,只说要等当家的回来商议,温言暖语送贾芸出去了。
等到林之孝回来,拿了荷花饼,银丝鱼汤给他吃,又斟了一杯金华酒,在灯下款款地说道:“小红既然已经出来了,只怕再难回去;况且咱家也不指望她那一两银子度日,从前也没打算她成个什么,不然也不用窝在怡红院里那些年,后来跟了二奶奶,虽是有体面的事,可哪天不是悬着心吊着胆,老虎嘴里寻唾沫,便得着些也艰难。府里有我们两个侍候着已是足够,倒是早些打发她嫁人是正经。”
林之孝也道:“说得极是。”又道,“既这样,小红终是二奶奶使过的人,要嫁人,也该同二奶奶说一声。不然倒像怄气似的。”
林之孝家的答应了。次日一早,先与女儿说了,小红如何不愿意,虽然口里只说“凭爹娘做主”,然而红生双颊,低头弄带的情形,分明千肯万肯。林之孝家的看了,也就心中有数,倒暗暗叹了口气。且进府来,诸多琐事,忙碌了一头晌,直到午饭后方寻个空儿来至凤姐院中。
凤姐刚吃了饭,同平儿两个在院里说话行食,林之孝家的先请了安,又问过姐儿的病,这才缓缓回道:“自小红前儿出去,我们老两口子几差没白了头,只恨她不开眼,丢了差使事小,折了奶奶的面子事大。所以意思要赶紧替她寻一门亲事打发了,没的留在房里打脸。恰好有媒人来说,从前奶奶提拔过的那位芸二爷竟不嫌她,愿意娶了去,所以来请奶奶的示下。小红在奶奶跟前这些年,奶奶疼她,便像疼女儿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