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十年代记事 >

第53章

八十年代记事-第53章

小说: 八十年代记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嫁了又咋样?你捏着杨婧,杨东不是也没听你的话吗?”孙大红倏地站起来了。

“哟,你还怪我了?”韩淑琴凑过来问孙大红。

孙大红不吭声。

不过到底是亲姑姑和亲侄女,吵嘴归吵嘴,不一会儿又凑在一处出坏主意。

“大红,你放心,过年杨东再回来时,我一定让她带着你一起去打工,你们两个好好处处,争取生个胖娃娃。”韩淑琴说。

孙大红点头。

“你可别像以前那样咋咋唬唬的,杨东不喜欢那样,他喜欢、他喜欢说话声音小的,像他亲妈和杨婧那样的。”韩淑琴说。

“好,我知道了。”孙大红心里乐呵了,期待着年赶紧到,不过,她的期待没有维持多久,她就想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杨婧去山湾村到底干嘛,于是韩淑琴、孙大红边向山湾村走,边讨论着杨婧的目的。

“八成是去村委会找李主任,过段时间杨婧不就要嫁陈正了吗?她这是走后门靠关系!”韩淑琴说。

“那咱们咋办?”

“咋办?如果他们想走后门,想让李主任惩罚我们,我们就向村主任举报,如果村主任不受,咱们还可以继续举报,我就不信治不了他们!”村主任即为村长,韩淑琴大义凛然地说。

孙大红跟着点头。

两人边想对策边向山湾村走,走到山湾村时,她们没有回家,而且气势汹汹地进了村委会,准备和杨婧一较高低,结果杨婧并不在村委会,也没有来找过李主任。

两人一愣。

“他们去哪儿了?”韩淑琴问。

“没来山湾村吗?”孙大红反问。

两人正疑惑之时,有路过的村民见到韩淑琴、孙大红,难得的是笑容满面,纷纷说着:

“他大嫂子,你家杨婧变了啊,现在可洋气了!”

“就是啊,我差一点没认出来。”

“还跟陈公安一块呢。”

“听说,杨婧在县城还找着工作了呢,坐办公室给人算账,一个月工资三十四岁呢,可真有本事啊。看来上学还是有用的,坐办公室写几个字就能赚啊。”

“文化人能出劳力吗?”

一群人议论起来。

韩淑琴忙问:“你们见着杨婧了?她在哪儿?”

“你们不知道啊?她和陈公安在村长家啊。”一位大姐说。

韩淑琴、孙大红一惊,来不及多说,直奔村长家,暗暗骂,这个害人精杨婧,她就消停不了,之前只是找李主任,现在去一趟县城,回来就开始找村长了,胆子越来越大了!

韩淑琴、孙大红真想打断杨婧的腿!

两个人气势汹汹地跑到村长家,看见村长正和杨婧、陈公安正乐呵呵地说着话,两个凑上去,喊:“村长。”

村长一转头,看见韩淑琴、孙大红面色一凝。

韩淑琴、孙大红登时吓了一跳。

杨婧神色自然。

陈正一如往常。

“你们来干什么?”村长问。

韩淑琴赔笑着说:“我们是来找杨婧回家的。”

“是吗?”杨婧开口问。

韩淑琴气的咬牙,但是现在在村长面前,她不敢造次,不然以后村里但凡有个好事都轮不到她头上不说,她在村里也会不好混的。

“是啊,杨婧咱们回家吧,这刚吃过饭的,你也让村长歇歇吧,来打扰多不好意思。是不是啊,村长。”韩淑琴近乎谄媚地与村长说话。

孙大红在一旁附和。

村长没说话。

陈正不动。

杨婧更是不动,她就是打算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台面上谈,人生那么美妙,她儿子闺女和陈公安那么可爱,她没精力跟这个两个极品纠缠,所以必须当着村长的面,把该说的都说清楚。

“妈,你别这么说,村长可是时时刻刻为咱们操心的。”杨婧突然叫韩淑琴妈,直把韩淑琴叫的浑身寒冷,韩淑琴惊愕地抬头看向杨婧,杨婧要干啥?

“你想干啥?”韩淑琴问。

杨婧笑了笑说:“妈,刚才村长说了,我这户口本是有效的。”

“那是啥意思?”韩淑琴说话前顾及着村长在场,文明多了。

“就是说,按照土村分配政策以及户口本的信息来说,我名下是有一亩地的,一亩。是单独的,和你算是两家人。”杨婧着重强调了“一亩”和“两家人”。

“没错,杨家有四亩三分地,七八年前分地时,杨东、杨婧都是各一亩的。”村长说。

韩淑琴、孙大红一听,脸色同时僵住。

“而且,我们是两个户口,两家人。”杨婧又说了一遍“两家人”。

韩淑琴、孙大红思维跟不上杨婧。

杨婧面色一冷,将装在布袋里的三张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问:“妈,嫂子,你们要我付的钱,除了这些还有吗?”

韩淑琴、孙大红愕然地看向杨婧。

“三百六十七块八毛四分钱,是不是?”杨婧问。

韩淑琴摸不清楚杨婧的意思,孙大红接了一句:“是。”趁着村长在这儿,说不定能把钱要回来呢!

“好!”杨婧说着,把三张纸递给村长说:“村长,麻烦你为我们做个证。”

村长从刚才谈话中,就看出了杨婧的成长,又加上从流言蜚语中听出韩淑琴对她和两个孩子的苛待,很是同情,在这种情况下,杨婧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积极向上,真的很难得。

他作为一村之长,十分欣赏杨婧的这种态度,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有杨婧这种生活态度,所以他自然是支持杨婧的,就是不知道杨婧要如何解决。

“行!”村长毫不犹豫地接过三张纸,刚扫了一眼眉头立刻皱起来,这韩淑琴就是在无理取闹!

杨婧没有管别人,而是从布袋里掏出纸、笔、小算盘,然后站在大桌子跟前,抬头问韩淑琴:“妈,嫂子,你知道一亩地产麦子多少斤吗?”

韩淑琴、孙大红不回答。

杨婧笑:“一般情况下四五百斤,我杨婧的那块地比较肥沃,就按五百斤算吧。”

韩淑琴、孙大红脸色开始难看。

杨婧嘴角扬起坏坏的笑,她不再问韩淑琴和孙大红,而是转问村长:“村长,不知道最近两年一斤麦子多少钱?”

村长脱口而出:“一毛三分钱左右吧,不过,看市场,过段时间肯定会涨的。”

杨婧说:“好,那算一毛吧,算多了,她们也赔不起。”

赔不起?韩淑琴、孙大红一听,脸色开始青了!赔什么钱,赔什么钱!

杨婧仍旧不疾不徐地问:“村长,现在羊肉多少钱一斤?”

“现在是五毛钱一斤左右,生的,要是羊屁股上的肉就贵一点了。”村长回答。

“那村长,一头羊一年能涨多少斤?”

“这个不好算,但是六七十斤肯定能涨的。”

“好,豆子贵还是麦子贵?”

“当然是豆子。”

“行,那就这样。”杨婧拨打着算盘,口中念着:“我来算一笔账,以两年为期,豆子换成麦子计算,一年按两茬麦子算,一茬一亩五百斤,折现就是五十块钱,两年能就是两百块钱。我这一亩地里每年长草都长不少,每年割了要喂羊,喂的羊一年涨六十斤吧,羊肉五毛钱一斤,两年下来就是六十块钱。现在不算鸡、鸭等,仅仅麦子和羊,我两年收入两百六十块钱,妈和嫂子的单子费用是从我初中开始算起,如果我也从初中算起来的话,到现在也七八年了,这七八年光麦子和羊就是两百六十块乘以四,那一千零四十块钱!”

一千零四十块钱!怎么会这么多?!

韩淑琴、孙大红一听,脸色煞白。

“村长,你先帮我看一下,我这样算对不对?如果对的话,一会儿我再把我家的鸡、鸭和别外两头羊给算上。如果觉得数字不够精准的话,我再精准一些算。”杨婧一本正经地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既然我妈和我嫂子这么深明大义要算账,我也算清楚一点好,毕竟是两家人嘛。”

陈正听杨婧这说这话,抿嘴笑,暗道杨婧太调皮了。

村长当真接过杨婧写的纸张,一本正经地看起来。

韩淑琴、孙大红苍白着脸,立马喊起来:“村长,这不能算数!”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中午十二点见。么么哒。

☆、第53章 52。51。1

“村长,不能算数的!”

“村长,你不要听杨婧胡说八道!”

韩淑琴、孙大红几乎要扑到村长身上阻止,一千零四十块钱,一千零四十块钱啊,黑心的杨婧居然能说得出来这个数字,这几乎是要她们的命呐!

“怎么不能算数?”村长拿着纸问。

“杨婧是胡说八道的!”韩淑琴咬牙切齿地说,不忘狠狠剜杨婧一眼。

杨婧神色自然。

陈正侧首看杨婧一眼,满目温柔。

村长面无表情地问:“韩淑琴,孙大红,你告诉我杨婧哪里胡说八道了?”

韩淑琴、孙大红一愣,一时脑子转不过来圈。

“说得出来吗?”村长问。

“是草!”孙大红突然想到:“地里长了草了,我们割了草给羊吃,她算羊肉钱,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抢钱!”

“对!她就是抢钱!”韩淑琴附和。

杨婧听言不说话。

陈正也没有辩驳。

村长翻看着三张纸,说:“那你在院子里晒玉米粒,叮叮没来得及赶鸡和鸭子,导致鸡鸭吃了一把玉米粒,你让叮叮赔钱,这是什么道理?”

“那是叮叮活儿没干好。”

“羊肉还是羊吃了地里的草长出来的肉呢!”村长提高了声音。

韩淑琴、孙大红吓的浑身一颤。

村长拿着三张纸,指着韩淑琴、孙大红说:“韩淑琴,孙大红,我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种人!这上面写的什么?我念给你们自己听听,这像话吗?什么‘当当吃村长爱人家五颗花生两颗糖,算五分钱’,吃我爱人的花生,你们收什么钱?还有这个‘别人家的羊都肥了,我们家的羊瘦了五斤,是叮叮当当没放好羊,算两块五毛钱’,你们怎么不去抢国库?”

韩淑琴、孙大红被堵的哑口无言。

村长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初他爱人说当当那小娃娃长得可爱,每天跟着哥哥,拿着小扫帚扫树林子里的树叶,抱着成堆的树叶往竹筐里放,然后跟着哥哥抬着竹筐回杨家准备烧地锅,非常懂事可爱,他爱人喜欢的不行,就专门给叮叮当当几颗花生和两颗糖,帮两个孩子扫了一次树叶,没想到倒成了韩淑琴、孙大红向杨婧索要钱财的一个机会了。

韩淑琴、孙大红想松口,又舍不得三百六十七块八毛四分钱,不过,她们仍旧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杨婧是胡说八道。

“村长。”这时杨婧开口了。

韩淑琴、孙大红眼中冒火地瞪着杨婧。

“咋?”村长问。

杨婧瞥一眼韩淑琴、孙大红,说:“这三张纸上面写的,我都认了。”

村长一愣:“这写的……”

“村长你听听,你听听,杨婧她自己都认了!她自己都认了!”韩淑琴、孙大红齐声,急不可待地表态,恨不得马上让杨婧掏钱。

杨婧笑着说:“我觉得我妈和我嫂子写的挺对的,三百六十七块八毛四分钱。”

村长来不及说话,韩淑琴、孙大红又开口了:“对,就是这么多钱。”

杨婧随即看着两人笑说:“另外,我觉得我写的也挺对的,一千零四十块钱。”

韩淑琴、孙大红脸色顿时僵了,因为她们感受到了杨婧挖了一个坑,要埋了她们。

杨婧伸手将算盘拿在手上,纤细修长的手指拨弄着圆润的算盘珠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敲打韩淑琴和孙大红的心脏似的,两个紧张额头冒汗。

杨婧轻松地念着:“一千零四十块钱减去三百六十七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