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484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84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敛,弄得民怨沸腾。金兵打来时,朝廷不仅没有抵御之兵,甚至连粮饷都拿不出来了,蔡京为祸之深,可见一斑。

陆承启把陆绣交给韩凤儿,走到一个围观百姓旁边,悄声问道:“这事孰是孰非?”

“自然便是那米铺了,谁人不知他家米铺掺沙子,以次充好,甚至十成里有一成都是空谷壳?”

围观百姓是知情的,摇了摇头说道。

陆承启心道果然如此,嘴上继续问道:“那为何没人报官?”

“报官有甚么用,人家是官商!”那百姓恨恨地说道,“现如今谁人不知,遇到官商要绕道走?只是还有人贪便宜,继续给他家送钱!”

陆承启一愣:“贪便宜?”

“可不是!人家米铺,斗米百二十文钱,是上等好米,自苏湖运来,颗颗饱满晶莹,煮饭熬羹皆宜。可官商家米铺,只要斗米八十文,足足差了四十文钱,哪里会有好东西?”那百姓也是知情人,恨恨地说道。

陆承启大吃一惊:“为何差这么多?”

“现如今运力贵了,先前斗米还是百文而已。再加上税赋,三十抽一,也还算公道。可人家官商不用交税,价钱便宜,你奈人家何?”那百姓早就吃足了奸商的苦头,一个劲地控诉奸商的罪行。“不仅是米铺,布行、茶行、瓷器、酒楼、茶肆……哪一个不是官商横行?我们平头百姓,吃了亏也无处申冤啊!”

陆承启震惊莫名:“奸商竟如此猖獗?”

“可不是!先前这些官都是些贪官,当今圣上查得严了,他们便开始经商。利用职权之便,随意弄一弄,就是发财门道,可比当贪官来钱得更快!”那百姓似乎也是知道内情的。“除了《大顺民报》不敢报道之外,其他报纸无不写了话本讥讽他们,只可惜当今圣上也看不到啊……官人,我看你非富即贵,我今日这话也算不吐不快,你莫不会去告发我吧?”

陆承启苦笑一声:“多谢你还来不及!”

道了声谢,陆承启回到了韩凤儿身旁,低声说道:“我们去一趟大顺民报馆!”

韩凤儿也不是当年那天真漫烂的大龄姑娘了,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知道陆承启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眼中有沙子,低声说道:“你要断了他们的财路不可?”

陆承启冷冷地说道:“若是诚信经营,我才懒得管他们。今个再不管,大顺就要翻天了!百姓的事,没有小事!”

大顺民报馆距离这条大街不远,韩凤儿带着陆厚旭、陆绣和陆惟在一旁看杂耍,陆承启则一个转身,进了大顺民报馆。

“你们主编呢,让他出来!”

陆承启低喝了一声,眼中怒气乍现。

“你是谁,敢来这撒野?啊,我这便去……”

“不用了,你被炒了,立即离职!”陆承启冷眼看着这人,没有半点容情。

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官人,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失去这个工作啊!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我吧!”他绝不会想到,穿着不算普通的陆承启,来头竟然这么大。

“纵容你这等渣滓在大顺民报馆,如何肃清队伍?滚!”

那人被后面进来的御前侍卫抬了出去,这时,主编却姗姗来迟。

大顺民报馆的主编,早就不是张元崇了,而是朝中一个翰林直学士,名叫李积中。见到了陆承启手中的令牌,吓得立即跪倒在地:“臣有罪!”

陆承启冷冷地看了看周遭,说道:“里面但凡有朝中官员亲朋的,当可立即避嫌离开大顺民报馆,若给我查出来,到时候可就不是离职这般简单了。”

这话落地片刻后,已经有人默默地收拾东西,出了大顺民报馆。

数了数,足足离职了二十多个。

“你失职之罪,我待会再算。我今日来,就想知道为何京中奸商如此猖獗,《大顺民报》却不曾见过报道?难道你们真的把《大顺民报》,当做自家开的吗?”

李积中吓得身如筛糠,颤声说道:“臣……上任不过半年,报馆里面却……却势力繁杂,臣不过小小翰林直学士,实在……实在撼不动他们呐……”

“我给你这个权力,只要你是主编一日,就有权开除任何人!”陆承启冷冷地说道,“明日,明日我要见到《大顺民报》对奸商的报道,甚至可以形成一个系列,如同话本一样。如果做不到,你就滚回家喂猪吧!”

陆承启说完这话,转身离开了大顺民报馆。

虽然大顺如今的猪肉已经没有了那股膻味,而且价格也便宜,朝廷也大肆宣扬,却还是只有平民百姓才买来吃。至于达官贵人,还是不屑一顾。

李积中怔怔地跪着,嘴里喃喃地说道:“喂猪?不,我不要喂猪!”他猛地站起来,喝道:“快写稿!”

这时,一个采风人小心翼翼地问道:“主编,那人……那人是谁啊,好大威风啊?”

李积中瞥了他一眼,说道:“当今圣上,你说威不威风?”

“嘶……”

报馆里面,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开始为那些靠关系进入报馆的人哀悼了,惹了谁不好,竟敢惹当今圣上!若不是他们一味包庇,奸商早就无所遁形了!今日皇帝微服出巡,碰个正着,他们还有幸理可言?

他们也不敢再懈怠了,连忙开动起来。要是因为偷懒丢了工作,那谁都保他们不住!(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

陆承启自大顺民报馆出来后,韩凤儿迎了上去,低声问道:“你生气了?”

“能不生气?”

陆承启想到就连大顺民报馆里面都乌烟瘴气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好端端一个报馆,竟然惹上了官场习气,这还是《大顺民报》吗?这是《大顺官报》吧!”

韩凤儿劝道:“别气坏了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人情的东西都是这般,有好处当然先照顾自家人了……”

“那也不能拿大顺民报馆来做人情!这是百姓的报纸,不是他做官家的,也不是皇家的!”幸亏陆承启压低了声音,不然就凭这句话,恐怕立时要传遍整个长安了。

韩凤儿劝道:“你啊你,都快三十了,火气都这么大。不就是些蛀虫么,清理干净便是了。今日难得旭儿休假,你就不能做一回好爹爹?”

想到三个孩子,陆承启才慢慢消了气:“明日见不到成果,我扒了他们的皮!”

韩凤儿“扑哧”一笑,低声道:“你除了吓唬人,哪次当真了?行了行了,也不算坏事,今后他们肯定不敢再伸手了。消消气,不如喝完绿豆汤?我看那摊子的绿豆汤似乎不错!”

陆承启被气乐了,说道:“你倒是学会消遣我了,今个天这般冷,喝甚么绿豆汤!绣儿他们呢?”

“他们啊,在看灯影戏!”

韩凤儿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子说道,无奈地叹了口气:“怎么叫都不肯走了……”

陆承启知道,“灯影戏”其实就是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只需一人操纵,便能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比之勾栏瓦肆里面的伶人唱曲儿都好看。

皮影戏在西汉便有了,近几年因为大顺商业发达,才兴盛起来。在这个小摊子里,支起一个白色幕布,观众在外里三层,外三层的观看灯影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这些形象,通常是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这时候的灯影戏还没有多少话本可讲,但自从报纸兴起后,各类话本就多了。远的有东汉末年的三国纷争,牛郎织女,封神榜,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等等,近的有杨家将、折家将、拾玉镯等等,已经呈井喷式发展,形成了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等等戏剧,莫说长安城里有好几十个摊子,就是有上百个摊子,都未必能演得完!

观众看完后,纷纷“慷慨解囊”,在一面锣盘上丢下铜币。若是一曲新戏,自然能吸引不少观众。便是旧戏,小孩子也百看不厌。

难怪他们三个这么着迷,陆承启凑近一看,原来讲的是三国的曹操。

这时候的曹操,还没有被人污成奸臣,大抵还是一个能臣的形象。其实在匡扶汉室上,曹操算是出了不少力。只是后来见汉朝真的无可救药了,才生了异心。如果没有曹操,说不定汉朝灭亡得更早。虽苟且余生,也算是曹操仁至义尽,毕竟他没有称帝嘛!

三个孩子一直看到曹操击败袁绍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陆承启打赏了二十文钱,算是看戏的酬劳。

二十文钱不算少了,单单是一个三口之家,都能作十日的开支。

只是看完戏后,天色快要黑了,陆承启问他们要不要回去,都一个劲地摇头,说是要继续逛。

这也难怪,三个小孩子都不曾见过长安的夜晚,自然是充满了向往。

陆承启也不怕,长安城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安全的城市了,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个武艺高强的韩凤儿,后面肯定还吊着一大堆御前侍卫,继续逛也无所谓。

“凤儿,你说他们光顾着玩,都不饿么?”

看着蹦蹦跳跳的三个孩子,陆承启心中很是欢乐。有道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陆承启做了父亲之后,老是记挂着他们有没有吃好,有没有穿暖,肩膀上更是多了几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哪里会饿?”韩凤儿哑然失笑道,“一路上吃了糖人,蜜饯,汤羹,煎饼,便是再逛一个晚上都不饿!”

陆承启先是一愣,随后苦笑道:“不吃饭怎么行?”

“要吃饭也行啊,等再晚一点,他们饿了些再寻家酒楼用些饭菜便是了。”韩凤儿倒是不在意这个,她虽然武艺高强,但三位妃子当中,属她最为宠溺孩童。在她面前,周芷若都算是一位“严母”了。

陆承启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不如去泰水那?”

“啊?”韩凤儿知道,陆承启说的是她的母亲,惊讶地叫出声来。

“你都许久未曾见过她了,是应该回去探望一番。今个成义又外出放官,她老人家独自在家,不见儿女,倒也难受得紧。平日里,你也可以随时出宫,多陪陪她老人家才是。老人家把你们两姊弟拉扯大,实属不易!”

见自己的郎君如此体贴,韩凤儿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幸福感。主动拉着陆承启的手,脸上还如少女般羞红了脸。

“说起来,娘亲是许久没见过绣儿了……”

韩凤儿把头埋入陆承启的肩膀中,两人身高差不多,这一下更显得如同一对璧人一样,在人群中很是显眼。

“这就更要去看看了。对了,我赐给你家的府邸在哪里了?”陆承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毕竟他只是赐下府邸而已,并没有真正去探访过。

“在丰泉坊……”韩凤儿无奈地说道,风情万种地白了陆承启一眼。

陆承启登时魂与神授,迷糊地傻笑了两声。

“是了,是了,在丰泉坊,我这个做女婿的,今日说什么也得带娘子回一趟娘家才是!”陆承启调笑道。

韩凤儿啐道:“你这人,成亲都几年了,今个才想起来是一次没去过,还好意思在这讲!”

陆承启憨笑道:“这不是忙嘛!”(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访

长安的集市,早就打破了坊市界限。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各类集市。

有些集市,是白天开的。有些集市,却是在晚上才热闹。时人有个贴切的称呼,唤之“夜市”。

夜市的兴旺,自太祖年间就出现了。太祖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