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448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48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农夫意味深长地看了这书生一眼,淡淡地说道:“这算甚么!以往年景,一日八次飞马急报都算少了!唯有新皇登基后,飞马急报每次都传来打胜仗的消息……”

那书生明白了,深深作揖道:“受教了!”

“后生,不是我说,在长安,绝不同其他地方,你可得好生看仔细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道理我省的……”

农夫笑了笑,不再攀谈,继续赶路了。那书生思索了好久,才蓦然醒悟:“对了,都忘记问国子监从何处去了!”

不得已,只能再拦住一个行人,问了国子监所在,才匆匆而去……

陆承启正襟危坐在垂拱殿上,突然停下手中朱笔,回头望着后面的世界地图,喃喃自语道:“都过了半个多月,怎么那个胖子没有半点声息?难道说那些越、南人,有这么厉害,把我五万精兵,都吞下肚子里去了?”

正郁闷的时候,突闻殿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是说曹操,曹操到?”陆承启神色怪异,他知道,除了飞马急报和他本人外,没有任何人能在皇宫中策马奔驰。他本人在垂拱殿坐着,自然不会是他了。

“报!钦州大捷!钦州大捷!”

飞马急报的喊声,满殿可闻。陆承启自然也听到了,激动地从龙椅上猛地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

恰在此时,飞马急报也闯进了垂拱殿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个密封的木盒:“启禀陛下,钦州大捷,杀敌六千,俘虏七万余,折克行将军已领军西去安南!”

“好!好!好!”陆承启激动地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地在垂拱殿中来回踱步,显得很不淡定。

“你下去领赏罢!”

挥退了这飞马急报,陆承启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了木盒上的火漆,拿出了油布包着的,折克行的亲笔奏折。

“末将折克行,恭请圣安再拜顿首:今我禁军,于钦州城外设伏,大败安南大军十万余,伤敌大将侬宗亶,斩落敌太保李常杰,唯走了敌先锋将陈改,主帅郭擎日。是役,杀敌七千余,俘虏七万余,可谓大捷。末将谨遵圣旨,连夜调兵西进,预计六日后到达安南升龙城下,末将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卢将军,邹教习,再大破安南,为陛下,为大顺收复安南州……”

整篇奏折,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陆承启却看得赏心悦目,连声叫好。

想到后世那些越、南人的嚣张做派,陆承启就非常不爽。弹丸小国,有什么资格上蹿下跳,拨弄是非?安南人的性子,现在和后世都没有改变过,都是夜郎自大,嚣张得不可一世。不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他们都不长记性!

当然,在陆承启看来,安南已经没有机会了。在他亲自拟定,准备实行的萝卜加大棒政策下,安南会从此成为大顺的一个州,是永远不可分割的国土。

政策很简单,企图“分裂”国家的安南州百姓,斩尽杀绝,诛九族。顺从的良民,则可以享受一切大顺百姓的待遇,不仅在税收上,还是福利院,养济院,施药局等等,最根本的还是科举制度,查明正身,和“叛军”没有关系的,都能参加科举。

陆承启坚信,只要贯彻这个政策,安南融入大顺,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在融合异族的经验上,汉人文化无可比拟!(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章:急行军

一支军队,衣甲鲜明地行走在官道上。只见他们所到之处,与百姓秋毫无犯,甚至广南西路的百姓,都纷纷夹道相迎,箪食壶浆,却被他们所拒。有如此官兵,自然深受百姓爱戴。当地很多土著知道他们是去打交趾的,都自愿当起向导,领着他们走最快的路。

一个三十多四十岁的将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只见他双眸炯炯有神,似乎蕴藏着无穷精力一样。他不停地问身旁的向导,累不累,要不要骑马,甚至还愿意将自己的马让出来。这个向导连连摇头,用蹩脚的官话说道:“将军,我们山里人,走路走惯了,不会骑马什么的。你放心,我曾入过交趾,懂得去湳定江(亦名富良江,在大顺则叫红河)的路,还要途经明江哩!”

这将领很好奇地问道:“为何你要助我们官军?”

那向导恨恨地说道:“交趾人根本就不是人,他们每次过来,都只管烧伤抢掠,我的阿爸,就是被他们杀死的,我恨他们入骨!”

这将领点了点头,暗自思量了起来。不消说,这将领便是领着三万余禁军向交趾急行军的折克行了。“这里是甚么地方?”折克行见两旁风景都差不多,忍不住这般问道。

“这里是禄州,再行百八十里,便是交趾境内了。”那向导知无不言地说道,“这禄州,在我们这都称其为永平寨,南行入交趾境机榔县,过乌皮,桃花二小江,至湳定江亦,又名富良江,大概四日便能到交趾国都。交趾人自称到他们国都叫‘入峒’,告诉我们说这是‘上京’……”

旁边的折三笑将起来:“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还有脸叫‘上京’,叫升龙城都给面子他了。要我说啊,直接叫大罗城,还贴切些!什么升龙城,真不要脸,恬不知耻!!!”

折克行却没有动怒,而是微笑道:“不能给人家叫一叫么?”

那向导也很认同折三的话:“不错,那些交趾人就是……就是……”

折三接他的话说道:“夜郎自大!”

“没错,就是夜郎自大。他们所谓的‘大越’,还没有我们广南路大哩,居然也敢称大?这些人,就该狠狠打他一顿,打了一顿后,他就老实了。我那皮娃子,就是打得老实的,不然他得把屋顶茅草给掀开了!”

听这向导说得有趣,折克行都忍俊不禁起来。

“将军,你们还收兵卒么?我家皮娃子,今年已经十六了。每日除了上山打柴,下水摸鱼之外,就是捣蛋,不干正经事。反正我有五个儿子,让他去当兵也好。将军,你别看他瘦弱,但他爬山爬树,那是一把好手!”向导虽然可劲贬低自己的儿子,但口吻里的自豪,还是显而易见的。

折克行认真地思考了一番,恳切地说道:“我不敢保证,因为禁军招募兵丁,是很严的。这样罢,我下回上奏陛下,看能不能在广南路这边,再多招募几个士卒……”

见参军有望,这个向导喜出望外地说道:“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不用谢,我也没做什么。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招募禁军,乃是异常严苛的。若你的儿子没有选中,也不能怪谁。多锻炼些,来年还有机会!”折克行也曾听闻禁军这些年来是怎么的招募的,恳切地给出建议道。

“我省得,我省得。有将军帮忙,我们永平寨的娃子就有出路了。”向导连忙说道。其实山里人也有山里人的打算,他们苦哈哈的,每日都赚不到几个钱,书也没有机会念。唯有指望下一代,能不能走出大山了。这禁军的军饷高,也能吃饱。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条上升的道路。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家儿子有本事,难道还会亏待了家里人么!

折克行也忍不住问道:“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老哥你姓什么?”

“老哥不敢当,山里人显老,我今年才三十有二。我姓招,名字叫招财,嘿嘿,挺土的。被人叫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招财进宝……”招财自嘲了一番,自顾自地笑道。

“哈哈哈,招老弟,你可真是风趣。”折克行一声老哥也叫不出口了,他今年三十六岁,可比招财还大了四岁。叫声老弟还行,辈分这个东西,还真不能叫错的。

折克行笑了会,才继续问道:“那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山里人,哪里会取什么名字?我花了五个大钱,找村里的先生,给我家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招阳挥。先生说我儿子命中缺火,所以叫‘阳’,能给他增加运数……”招财都差点把家底都抖漏出来了。

“招阳挥,照样会?这名字,倒是有趣!”折克行笑道,“若是你儿子进不了禁军,那就来大同府找我吧,我叫折克行,乃是大同府团练使……”

招财也不知道团练使是多大的官,反倒是二话没说就道:“将军什么话,就算不去禁军,我也要让那皮娃子跟你了!”

折克行笑道:“现在可不成,要打仗了。你儿子没练过,不能上战场的。”

这时候,折四在旁边喃喃地说道:“招姓,可是春秋晋步招之后,以其名为氏?须知,汉有大鸿胪招猛,可谓良臣也!”

招财挠了挠脑袋,说道:“我也不知道祖上是谁,只知道中原战乱,我们一支迁徙多地,才渐渐在广南西路落脚的。”

“是了,招姓还有一支出自春秋时陈国,其地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本为帝舜的后人,陈国初为周王室诸侯为侯爵,世称陈侯,陈侯的弟弟招而来,因卷入一场内乱被放逐到越国,从此在当地居住下来,他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广南西路,当年便是越国所在。”折四突然想起这个典故,才恍然大悟道。

招财愕然:“这般说来,我祖先还是大有来头的?”

见他如此,众人更是笑得乐不可支。说笑间,竟不知不觉走了很远。见天色渐暗,折克行下令停军,埋锅造饭,安营扎寨,休息一晚,明日再走。

招财接过同禁军士卒一样的饭,吃得津津有味,完了,还把碗底给舔了个精光,才满足地说道:“将军,你看那座大山,便是谅山了。到了谅山地界,便是交趾国境。到了交趾国境之后,恐怕就不能安营扎寨了……”

折克行知道这个道理,点了点头说道:“多谢招老弟提醒!”(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日尊大概也就属小强的,用大炮都轰不死他,还带着老婆孩子逃出了升龙城。

逃出升龙城的李日尊,并不甘心失败,连续派出了斥候,打探升龙城的情况,一边在调集全国军队,准备反扑。

当得知大顺军队在升龙城内秋毫无犯,安抚百姓的时候,李日尊就知道,此次大顺“不请自来”,根本就不是来“教训”交趾的,而是有更大的图谋。

要是为了教训交趾,那么大顺军队完全可以按照《孙子兵法》所言,“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即是从交趾百姓那里抢夺军需粮草。

大顺既然这样“温柔”地对待百姓,肯定是将交趾视做国土,才如此做的。就好比自己的东西,肯定会珍惜;要是借别人的东西,就不会保管得那么好了。道理是相同的,所以李日尊也从中得知了一个信息,大顺这次是来真的。

相对于狂热的交趾普通百姓,哪怕是官僚高层的狂妄自大,李日尊觉得自己更像一个小偷,而大顺是一个巨人。小偷可以趁巨人不注意的时候占点便宜,但巨人认真起来的话,可以一只手便把他捏死了。想到家国不保,李日尊脸上布满了阴郁之色。

“报!!!”

李日尊被这一声大喊,惊得一个激灵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临时行宫外,一个斥候闯将进来。

“陛下,我等探得升龙城内,汉军仅五千余人!”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