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418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18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承启一心都欣赏这美景去了,心中万分感慨,这仅仅过了几日,便成了这副模样,做皇帝真是好。只要动动嘴,什么事都有人帮你办妥了。

周芷若在一旁执白轻笑道:“陛下,该你下了!”

陆承启难得“老脸一红”,谁不知道他是一个臭棋篓子啊,让他下五子棋还行,下围棋却是难为他了。原本想着“装傻扮懵”,看能不能浑水摸鱼,可周芷若实在精明,竟无懈可击。

“陛下,臣妾都让你十子了,你怎么还是不能赢啊?”周芷若见四下无人,“毫不留情”地拆穿了陆承启臭棋的真面目。

陆承启很是尴尬,笑了一笑,说道:“莫说朕了,便是状元苏轼,棋道也是一般。”这不是陆承启乱说的,苏轼文章、诗词写得好,但下棋确实不太行。但偏生他又是一个棋迷,能看人下棋下一整天都不觉得累,不觉得饿。后来他写了首《观棋》,里面就有一句“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引言中还写到“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可见他的水平确实不咋的。

有人就纳闷了,为什么苏轼这么聪明,却不懂下围棋?原来,围棋一道,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而且也需天赋,从小开始学才能成为国手。苏轼志不在此,没有在围棋上下过功夫,不善此道也很正常。

陆承启就更不用说了,除了五子棋和象棋,他对于围棋一窍不通,还是周芷若教他才会一点的。就算是这样,下棋的时候也是错漏百出,常常给周芷若吃得大败亏输,丢了颜面。偏生周芷若又喜欢和他下,男人不能说不行吧?那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陛下赢不了,要耍赖么?”

陆承启倒是想耍赖,可他连怎么赢棋都不知道,不然的话就可以像苏东坡那样,跟着周芷若下了。也就是周芷若下一步,他也在对应位置下一步。这个典故,叫做“东坡棋”,确实是耍赖的办法。

陆承启虽然知道典故,奈何他连个臭棋篓子都算不上,更别说赢棋了,只好推秤认输,转移话题道:“梓童,这池子花费了十万贯钱,也算是好看,只是不知道值不值得……”

一池三山的作用,周芷若也是知道的。她幽幽一叹,说道:“若是能为陛下添个一儿半女,莫说十万贯,便是百万贯又如何?对了,陛下还未曾给这池子取名呢,不如陛下为这池子赐个名?”

陆承启心念一动,便唤高镐取来文房四宝,准备给这池子取个名。(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

糕点瓜果被撤开,由内侍端着。石桌上,摆着文房四宝。

陆承启静心沉气,由高镐磨着墨,自己却老神在在,思索着起个什么名字贴切。太液池是最贴切的,只可惜皇宫中早就有了,在后苑里。“昆明湖?直径才一百多米,叫湖有点勉强了,再说了,昆明湖是颐和园里面的,要用也不用它啊!天池?不行,以小喻大是可以,但这也太小了,不行不行……”

陆承启正纠结的时候,突然看到这凉亭柱子上的浮雕,是张牙舞爪的游龙,心中一动:“这凉亭是九龙亭,不如叫九龙池?对了,九龙池不错!”

高镐磨完墨后,陆承启提起金笔狼毫,蘸了一下浓浓的墨汁后,一笔一划地认真写下了“九龙池”三个字,周芷若在一旁看了,有点惊喜地说道:“不曾想陛下的字,居然有一分柳公权的风采!”

陆承启原先好不得意,这是他写得最好的字了,被周芷若这么一打击,差点一个趔趄:“梓童,你说什么大实话啊!”

周芷若掩嘴偷笑道:“对比起之前,陛下的字确实进步了……”

她没有说谎,陆承启重生那会的字,真的像狗爬一样,还得一个字一个字学习繁体,写得歪歪扭扭,就算是练字三年的幼童,怕是都比陆承启写得好。陆承启也知道自己的短处,花了大量时间练字,总算有所成就了。陆承启并非不想发明什么“鹅毛笔”,而是觉得并没有什么必要。书法一道,在于修心。正所谓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是很赏心悦目的事。再说了,用毛笔有楷书、行书、草书,书写速度也不慢,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周芷若见陆承启颇受打击,心中也有点过意不去,拿起尚未干透的宣纸,装模作样地说道:“这字匀衡瘦硬,有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确实有一番柳公权的韵味,只可惜陛下遵循法度太严,算不得一代大家。”

听了这话,陆承启脸上才好看些:“朕要做甚么大家,做好一个皇帝就不容易了……”

周芷若见有内侍在,不敢接这话。陆承启见此刻墨迹已干,便让高镐拿着这字,去将作监造块亭额,挂在这亭子上。

“梓童,你说朕算是一个好皇帝么?”

内侍全都退下后,陆承启沉默了良久,才突然这样问道。

周芷若脱口而出道:“若是陛下不算好皇帝,臣妾认为没有一个帝皇算得上了!”

陆承启摇了摇头,苦笑道:“梓童莫要安慰朕了,若朕算是一个好皇帝的话,为何还有人要反朕?”

这个命题有点大了,周芷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良久,周芷若才答非所问地说道:“陛下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少收税赋,功德无量。与民休息,轻薄徭役,历代以来,唯光武帝可比。”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朕比不得光武帝,光武帝能做到即便匈奴挑衅,他也不发一兵一卒。辽国一旦犯边,朕便忍耐不住。如此好战,怎能比光武帝?”

“可是陛下确实打跑了契丹人啊?在臣妾眼中,陛下就是一个好皇帝,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唉,就怕在某些人眼中,朕是断了他们财路的罪魁祸首啊!”陆承启不无感慨地说道。

周芷若安慰他说道:“这些人,罔顾国利,一心徇私,陛下何必在意此等小人?只需监察司认真执法,防患于未然,则天下太平矣!新政以来,百姓安居乐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只要陛下顾及百姓,百姓又怎么会反?”

这番话,颇有醍醐灌顶的意思。原先这个道理,陆承启也明白,只是经历了一系列不顺心的阻碍后,他便开始怀疑自我了。确实,改革是困难的,顽固派的利益一旦被触及,就会疯狂反扑。这些怕都是小儿科,因为陆承启在改革的同时,也兼顾到他们的利益,才没有酿成祸患。要是全民征税,取消士大夫阶层的免税特权,恐怕就有人要搞事情了。

陆承启暗暗叹了一声,没有把心中的顾虑告诉周芷若。看了看天色,陆承启柔声道:“时日也不早了,梓童随朕去用午膳吧!”

周芷若此刻吃着果脯,闻言把核吐了出来,却是一颗话梅。陆承启暗自有点惊讶,怎么周芷若喜欢吃这么酸的东西了?要知道这时候的话梅,是真真正正用青梅制作而成,将青梅丛树上摘下之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再放进大缸里,加入盐水,浸泡。大概一个月以后,就可以拿出来了,拿出来之后,还要放在太阳底下晒,要晒成干就可以了,之后用糖,醋的佐料,腌制,晒干,就成了这时候的话梅。因为这时的糖金贵,所以糖放得少,话梅便很酸。

暗暗咂舌,陆承启也没有多问。两人起驾到了御膳房后,自有尚食端来午膳。

午膳是羊肉羹、假煎肉、玉灌肺三味菜,和一道鱼汤。别看假煎肉、玉灌肺名字是肉,其实素菜。素菜用荤腥命名的情况并不少见,素蒸鸭是“蒸葫芦一枚”。玉灌肺是用真粉、油饼、芝麻、松子、核桃、莳萝”六种作料,加白糖、红曲少许为末,拌和蒸熟,切作肺样。假煎肉是用瓠与麸薄切,各和以料煎,麸以油浸煎,瓠以肉脂煎,加葱、椒、油、酒共炒。

只是不知为何,一向胃口很好的周芷若,今日见到这三个菜时,竟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梓童,难道这菜不合口味?”陆承启很是诧异地问道。

话音未落,周芷若突然掩嘴,“哇”的一声,竟然干呕了起来。

“叫御医!”陆承启慌了神,“好端端,怎么突然呕了?这……这怎生是好?”

陆承启连忙柔顺地拍了拍周芷若的后背,大声喊道。

高镐不敢怠慢,连忙疾跑而去。

一会之后,周芷若平静了下来,强颜欢笑道:“陛下,臣妾没事,就是不知道为何突然想吐……”

陆承启神色怪异,心道:“难道是……中彩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

也难怪陆承启这个见了鬼的表情,明明这个风水局,布了还不到两个月啊,怎么……怎么见效这么快?若是真的怀孕了,应该也是要这个时候才能有妊娠反应的。难道这风水之术,真的神奇如此?

陆承启很快又自我否定了:“说不定是先前便怀孕了,事有凑巧罢了。”

不是陆承启不肯相信陈荀的“业务能力”,而是此事真个是匪夷所思。有什么理由,刚刚布下风水局就中彩的呢!要是真的这么神奇,陆承启也不需要勤政为民了,直接布下绵延国祚的风水局,做一个昏君,岂不是悠哉游哉?

“算了,等御医过来就清楚了……”

陆承启心中这么想,念头刚落下,高镐便领着刘御医进御膳房了。

“臣参见陛下……”

刘御医还未曾见礼,陆承启就急急忙忙地说道:“无须多礼,快,给梓童诊脉!”

刘御医不敢抗旨,放下药箱,拿出不知什么布料制成的柔软垫子,让周芷若放手在上面。他轻轻地搭住周芷若脉搏,目光游离,神情专注,仔细诊断,过了片刻,依然如故,沉默不语。要不是他苍老的脸庞上不时闪过一丝疑色,还真的挺让人怀疑,这刘御医到底是不是在用心诊脉。

陆承启感觉有些不妙,沉声问道:“梓童到底是得了甚么病,适才干呕不止?”

刘御医让周芷若换了另一只手臂,低声说道:“陛下,臣不能立时诊断,请陛下稍安勿躁,皇后娘娘身子并无大碍……”

陆承启听了这话后,心情稍安。刘御医专心致志地诊着脉,突然开声问道:“不知皇后娘娘,这两月以来,可曾有过天葵?”

“天葵”就是月事,陆承启是知道的。当初生理课,还是他帮周芷若“补”的,听了这话,陆承启的心情陡然紧张了起来。

周芷若却还是懵懵懂懂,老实说道:“最近的几天,身子是不是有些不适,易乏贪睡,没有食欲,倒是喜欢吃点酸酸的果脯。那个好像没来,已经过了好几天…………”女人家羞于将此事说出口,陆承启也是理解。刘御医微微一笑,似乎已有定论。

陆承启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焦急地等待答着案,好像是种难言的煎熬。屏气凝神,心跳却十分急促,压抑也压抑不住,差点就透不过气来,有心催促,又害怕打扰李希音听脉,惴惴不安,颇有度日如年,分秒如月的感觉:“难道真的有喜了?”

刘御医轻轻地收回手臂,起身躬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脉搏如珠滚盘,是为滑脉。滑脉者,喜脉也。皇后娘娘,已有身孕,两月有余……”

中医诊断滑脉,常常形容它是如盘走珠,感觉是个很软的珠子在手底下窜来窜去。只要是怀孕的就一定是滑脉,但是不是所有的滑脉都是怀孕。因为女人来例假或者马上要来例假的时候也是滑脉,不过没有孕妇这么明显。刘御医刚刚问周芷若“天葵”一事,就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