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284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84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大老粗一听,才知道原来这是明降暗升啊!一个个喜逐颜开:“我们这不是怕州牧他吃亏吗?对了,我们怎么没有调令啊?”

韩帆笑着解释道:“诸位,以后我便是奉圣州州牧了,杨老将军则是调任枢密院,前途大得很!而你们呢,陛下暂时没有调令,不如你们与我再呆个几年,我回京后定然向陛下举荐你们?”

韩帆虽出身将门世家,可从未真正带过兵。陆承启也不太相信他,所以并不准备动奉圣州的将领,好他们辅佐让韩帆尽快熟悉军务。毕竟奉圣州乃是北方的屏障,非得有一个得力大将镇守不成。

可这般一来,这些大老粗一个个都有意见了,嘴上没有说,可一个个如同斗败的公鸡,精气神都蔫了下去。韩帆心道:“陛下果然熟知士卒心理,所料分毫不差!”

韩帆继续说道:“诸位不要垂头丧气的嘛,陛下还让我带了赏赐过来,每人都有十贯钱!”

财帛动人心,韩帆用陆承启的银子收买人心,总算是稍稍镇得住这些骄兵悍将了。这些大老粗一听,顿时欢呼起来。要知道,奉圣州可是有几万士卒的,每人都有十贯钱,这可不算少了!十贯钱,在奉圣州的购买力还是很足的,这些大老粗一听有钱,登时换了个嘴脸。

韩帆心知肚明,他们是看在钱的面子上才对自己客气的。但话还是要说明白的:“陛下赏赐的事,不要说出去,这是陛下的口谕,懂了吗?陛下说了,要是谁胆敢泄露信息,一律追回赏赐。这十贯钱,就当做饷银了,懂吗?”

这些大老粗听到还可能收回去,顿时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说道:“得令!”

韩帆又对杨文广说道:“老将军,陛下等不及要见到你了。你尽快阖家搬迁到长安吧,陛下已在长安赏赐下一座宅府……”

杨文广叹息道:“陛下厚爱,如何担得起?”

王韶笑道:“这是老将军应得的!”言下之意便是自杨延朗以来,杨家一门三代,都在镇守奉圣州。如此丰功伟绩,又岂是区区一座宅府能衡量得了的?

韩帆又对王韶说道:“王统领,陛下也有口谕给你,让你尽快回去皇家军校,完成学业。当然,回京之后,还需面圣一番。”

王韶连忙说道:“末将领旨!”

韩帆交待完事情后,在这些奉圣州将领的带领下,去交接军务了。奉圣州乃是大顺最北端的边城,扼守要道。契丹人想要进攻中原,必从奉圣州经过。否则只能绕道幽州、绕道大同府。可奉圣州屯兵好几万,全都是精兵强将,要是来个合围,那契丹人插翅也难飞。契丹人也不傻,奉圣州一日不除,中原一日无望。是以杨文广和耶律仁先在奉圣州斗了二十余年,胜负各半。但奉圣州还是牢牢掌控在大顺手中,契丹人蹉跎岁月,除了葬送掉诸多士卒外,一无所获。(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章:终见真容

二月里的长安城,秀才举子骤然多了起来。没办法,很快就开秋闱了,这次恩科不同寻常,秀才举子早些来长安城做准备应考,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按照规矩,春闱一般指的是“省试”,也就是贡试,在贡院举行,乃是三级考试中礼部出题考的一级。而秋闱,则是州试的代称,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大顺律》有载:“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

大顺极其重视科考,所以把科举条例都写进了《大顺律》中。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矩,陆承启是什么人?当今天子啊,改个考试时间,不是易如反掌?当然,为了照顾大江南北的举子,这次科举说是秋闱,其实是延后了时间的,要在九月末才考。八月乃是中秋,九月都算是深秋了,如此科举,说是秋闱,倒也说得过去。

此刻,一行人缓缓从长安城的北门,芳林门进入长安城中。

“阿娘你看,这里好多秀才啊!”

杨闹红骑在马上,对着并排行驶的马车,娇声呼道。

“行了行了,大呼小叫什么!”慕容昭容在马车中,不耐烦地说道。杨闹红觉得好生没趣,不由地回头望了一眼远远吊在后面的王韶。杨怀恩见她如此动作,心中好笑道:“这个傻妹子,总算懂得男女之情了。”

这样的动作,杨闹红一路上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她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离开了王韶这十余日后,心中总是空空的,仿佛缺了什么一样。她给自己的解释是,或许是她交的第一个朋友,一时间分开有些舍不得罢了。

王韶是过来人,哪里会不知道杨闹红已然怀春在心?只是他已无男女念想,所以才远远避开罢了。不过回长安城的路就一条,不管如何避开,还是免不得要碰面。错过了驿站,就要再走百十里地了。

这两人的动作,又如何瞒得过众人?也只有杨闹红自己蒙在鼓里而已。奈何一路上都没有什么相处的机会,众人就算有心成全,也无力促成。再加上王韶有意无意的躲避,更是让众人恨得牙痒痒。

此刻到了长安城中,杨文广就显出一家之主的气度来了:“你们先去宅府安顿好,老夫要进宫面圣。”面圣这件事,仅在他出任奉圣州州牧第一年过年时,才有过一次。其他时间,杨文广都没有这个际遇。想想当初任州牧时,不过三十余岁年纪,现在一晃就是二十余年,真是岁月不饶人呐!

杨文广对着王韶招了招手,王韶顺从走了过来。“子纯啊,你也要进宫面圣对吧?”

王韶点了点头,杨文广说道:“那就好办了,我们一起去。”面对着这样一位虎威犹在的老将,王韶怎么敢拒绝,只好与杨文广并排同骑,让胯下骏马慢慢踱着步子。

“老了,多年未到长安,都不在皇宫在哪,子纯你看着点路。”杨文广叹息一声,说道:“岁月不饶人呐,想当年的长安城,哪里有这般繁华?”

王韶也接过话头,说道:“是啊,自从陛下登基后,长安就越来越多人了。也不知道过些年,会不会再往外扩建城池?城池大了也不好啊,难以防守……”

杨文广惊讶地说道:“你还研究过长安城的防守?”

王韶知道,这几乎涉及到最高军事机密了。也只有禁军,才能触碰到的机密,不过想到杨文广即将就任枢密直学士,迟早会了解到这方面的,王韶降低声音道:“可不是,陛下和军器监最近还弄出个大家伙,就是这个的百十倍,嘿嘿,那玩意可比床子弩,抛石机厉害多了……”王韶指了指身后背着的洪祥式步枪,一脸神秘。

杨文广眉头一皱:“既然如此犀利,为何不送到奉圣州。有了这等兵器,奉圣州岂不是固若金汤?”

王韶说道:“这玩意太难造了,现在连几门都没有……”

杨文广一阵出神,也不知说些什么。两人默默走了好久,杨文广才叹息说道:“老夫戎马一生,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唯独两件事放不下。王子纯,你可知道是哪两件事吗?”

王韶摇了摇头,其实他已经猜得到七七八八,心中忐忑了起来。

“第一件事,便是怀玉。怀玉肖其先祖,天生神力,可贪玩成性,不肯习兵法,这都是被他阿娘惯坏的。老夫怕有朝一日撒手人寰,怀玉无人能治,走上了歧路……”

王韶说道:“这倒不怕,陛下创下的皇家军校,专治各种骄兵悍将……额,老将军莫怪,这是陛下是原话。让小将军去皇家军校进修两年,我敢担保,小将军此后前途无量!”

杨文广叹息说道:“但愿吧!怀玉不是老夫最牵肠挂肚的,最牵肠挂肚的,还属闹红这丫头了。”

王韶心中“咯噔”一声,心道:“坏事,还是来了……”

只听杨文广的戏演得十分真切,一脸痛心状:“都怪老夫那时军务繁忙,无暇管教这丫头,以至于她从不习女红,整日舞枪弄棒,若是身着男装,恐怕无人认出她是女子。如今都二十有四了,还未曾找到夫家,生得一儿半女,这让老夫怎么放心得下?”这番话,在奉圣州杨文广就想对王韶说了。可那会杨闹红天天腻着王韶,杨文广即便有心靠近,也不知道用什么借口。难得今日有时间,杨文广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不借题发挥一下?

王韶硬着头皮说道:“老将军身体健壮,定然长命百岁!杨姑娘虽性情耿直,却为人善心,乃是好女子。如此女子,何愁嫁娶?老将军多虑了……”

杨文广认真地看着他,说道:“真的是老夫多虑了吗?”

王韶的眼神开始闪躲,杨文广继续说道:“闹红看上了你,你却躲躲闪闪,你真当老夫不知情?”

听得这话,王韶吓得差点摔下马来:“老将军,这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啊,杨姑娘和子纯,以君子之礼互待,何尝有过半分男女之情?再说了,即便杨姑娘正有此意,也是不成的。我王子纯丧妻在前,鳏夫一个,如何配得上她?老将军,莫要折杀子纯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一章:请陛下赐婚!

杨文广笑了笑,说道:“只要是闹红看上的人,莫说你是个鳏夫,便是个乞丐又如何?你真当老夫是一个在意门户之人?子纯啊,是个男子汉就该担得起责任!算了,不说了,皇宫到了,你再好好考虑一番吧。要是想通了,杨府随时欢迎你来提亲!”

说罢,哈哈大笑地往宣德门催马而去。当然,皇宫内不许纵马,武器也是禁止的。把马匹交给镇守宣德门的御前侍卫们,洪祥式步枪自然也是要交出来的。

在内侍的带领下,他们径直穿过大庆门旁边的长廊,一直来到垂拱典门外。那内侍说道:“两位请在此间候着,待咱家进去禀报一声。”

杨文广一拱手说道:“有劳公公了!”

王韶心不在焉,看了一下杨文广,却说不出口。杨文广等那内侍走远后,小声说道:“老夫知道你在顾虑些什么,你不就是有六个儿子么,这算得了什么!闹红是老夫的女儿,难道还会亏待了你的儿子不成?”

王韶苦笑了两声,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杨闹红,杨文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连他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可见做了杨文广的对手,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越是厉害的将军,就越是谨慎,也是最重视的情报的。

可王韶却猜错了,这并不是杨文广的功劳,而全是慕容昭容从他亲兵嘴里套出来的。不过他们夫妻同体,杨文广借用一番,也是为了杨闹红。

王韶说道:“老将军,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又如何肯耽误杨姑娘呢?她是个好姑娘,应当找个更好的夫君!像我这般的,如何能让她一辈子过得舒心如意?”

杨文广眼睛都瞪大了:“要是找得到,老夫不早就把她嫁出去了?这丫头太倔,不是她看得上的,谁能说得动她?老夫不管,要是你不娶,老夫就跟你没完!”

就在此时,那内侍恰巧走了出来,乍闻此话,惊得一愣一愣的:“咱家没做错什么吧,这位老将军,怎地如此大火气?”

杨文广变脸很快,放低了声音:“公公,老夫这是对这小子说的,不关你事!”

那内侍说道:“原来如此!陛下宣两位觐见,切勿缺了礼数!”这太监心好,不曾见过杨文广,有心提醒一句。

杨文广自然也要还礼了,王韶还愣在原地,细细思虑着。杨文广看不过眼,推了他一把:“私事暂时放在一旁,先面圣述职!”

垂拱殿中,陆承启正批阅着奏折。这段时间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