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122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22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书法,向来有着中国人最为坚持的内涵,那就是:书法之道,浓淡干湿,粗细强弱,左右迎让,上下接应,险中求稳,知白守黑……这难道仅仅是书法一道么?说的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心境的修为?

也不知道从何时而起,只要一握住那支狼毫金笔,陆承启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境沉了下来。不管遇到多么愤怒,多么兴奋的事情,都能很快地融入到书法的世界当中去。平复了心境之后,会发现,原来在意的事情,好像并没有这么重要了……

当深思熟虑地写好这道密旨,再遣内侍宣监察司司长许景淳觐见,陆承启又开始想发展的事情了。“剿匪”的意义何在?不就是为了获取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吗!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至理名言。要想对抗外敌,必须要内部团结一致方可。就算不团结一致,自己人别拉后腿,那也行。现在大顺和辽国签署了三年停战协议,总算获取了一个发展良机。凭借着黑科技的火药,以及驰道等最新科技,陆承启不觉得汉人会败给契丹人。虽然在辽国之中,汉人的比例多达一半以上,但陆承启没有任何的心软。

坐到这个位置上,如果还有什么妇人之仁,那么当这个皇帝也算是笑话了。陆承启心中还构思着,如何利用这些汉人扯契丹人的后腿呢!

很快,监察司司长许景淳便来到了垂拱殿殿外。内侍进来禀告之后,便宣许景淳觐见了。

“臣许景淳,拜见陛下!”

陆承启看着这个有些时日不见,却变得愈发精炼的汉子,心中突然一阵感慨道:“我把一个耿直的汉子,变成了一个情报头子,这样做对还是不对?”

转念又想道:“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时局罢了。至于对与错,让事实来说话就行了,纠结这个没有太大的意义……”

许景淳不知道,单单是眨眼间,陆承启心中的念头便转了好几转。他只是看见陆承启那张眉清目秀的脸上,似乎并没有什么表情。“也许是掌权日久,小皇帝已经成熟多了,才如此不苟言笑?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这小皇帝又要给我什么大难题了,唉……”习惯性地猜测了一番陆承启此次召他觐见的用意,心中却老是觉得有股惴惴不安的预感。因为每一次见到陆承启,哪一次有过好事?除了给他做了这个监察司司长以外,哪一次的事情不都是极其难办的事情?

听得陆承启开口,许景淳都有些心惊胆战了:“许卿,好些日子没见你,倒是有些不同了。可是生活过得太安逸,在青楼歌馆里面乐不思蜀了?”

许景淳不曾晓得,他风流之名,竟传入了小皇帝的耳中。也难怪,他又不是文官出身,不用假惺惺地一边说青楼歌馆乃是藏污纳垢之地,一边却极其向往,看见漂亮姑娘,连眼珠子都挪不开。再加上他的婆娘没有生养,哪里敢说他出去寻花问柳之事?

许景淳尴尬的说道:“臣行此荒唐之事,有损官家威仪,陛下请责罚!”

陆承启突然笑道:“许卿不用太紧张,人不风流枉少年,你去青楼歌馆,朕不想干涉。可监察司里面的事情,要是办不妥,那可就别怪朕不讲情面了。”

许景淳不敢去抹额头上的热汗,连声应道:“是,臣牢记于心,绝不敢怠慢陛下交代的事情……”

陆承启开始进入正题,慢慢地说道:“朕看了你们监察司的暗报,探知了王家的另一个巢穴,这是值得夸奖的。朕找你来,无非是想让你多加留意王家那边,这些人没有那么简单。要是他们偷梁换柱了,朕可饶不了你!”

许景淳拍着胸脯保证道:“陛下放心吧,臣亲自出马,前去太原府看着他们,必定不会走漏一个人!”

话音刚落,陆承启就斥道:“荒谬,若是小小一个王家,都能让你这般大动阵仗,日后要是对付一个国家怎么办?朕都有些怀疑,你是否上过战场了。你在监察司的地位,就好比三军统帅,怎能亲自冲锋陷阵?”(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间谍

许景淳被训斥了一番,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得小皇帝大发雷霆,不由地冷汗迭出,连声应是。也不敢反驳,除了认错态度好一些之外,能怎么办?难道要当面说,我这是一片丹心报天子啊,怎么你就不理解呢?

大概许景淳没有蠢到这种地步吧,这句话一说出口,恐怕陆承启都忍不住要他卷铺盖走人了。什么是皇帝的客套话,什么是皇帝在刷帝王的存在感,什么是皇帝对你真正的关心,都分辨不出来,那许景淳这个监察司司长根本就不用做了。这么点观察力都没有,怎么斗得过那些一个个奸猾如狐的贪官、潜伏在大顺的奸细以及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

见许景淳认错态度良好,陆承启也放缓了语气,问道:“这些时日,大顺境内的那些奸细,抓得怎么样了?”

许景淳连忙回答道:“回陛下,已经捉拿了几百个可疑人物,但到底是不是,尚有待审问。如今熬不过监察司的刑罚的,都招了。剩余的,似乎都是难以屈服的人物,一个个的嘴巴,都紧得跟什么似的,用铁锹都撬不开……”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要是心智不坚,又怎么做得了间谍?须得好好地审问,莫要错过一个可疑人物。朕看了你们的密报,始终觉得你们办事还是不够严谨。捉人的时候,怎么能穿官服去捉人?这不是在打草惊蛇吗!你们又不是衙役,公开自己的身份,很威风?朕说过了,你们要在暗中,才能更好的为朕效力,怎么就是记不牢?穿着官服很威风吗,要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朕便把官服收回来,看你们穿什么!”

说着说着,陆承启的语气,似乎又严厉了起来。许景淳感觉到了陆承启这一次是真的火了,大顺境内居然这么多奸细,监察司还不能一手掌控,那建立这个情报机构,好像也没起到什么大的作用。更气人的是,这些笨蛋居然还穿着朝廷发的常服,也就是所谓的官服去捉人,这不是摆明了告诉那些潜伏在大顺境内的,更隐蔽的间谍,大顺朝廷要对他们出手了吗!

这该是有多大条神经,才做得出这样的蠢事啊!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一套常服而已,值得时时刻刻显摆?这股歪风邪气不杀一杀,蔓延下去,监察司还是陆承启希望见到的监察司吗?

后果不敢想象啊,也难怪陆承启要发这么大火了。难道近来觉得小皇帝就那三板斧,用过就不灵了,连许景淳都敢不听话了?真的要不时地发一下火,才能宣告帝王的存在感?这一刻,陆承启觉得自己做这个皇帝,功夫仍然是没有到家。

许景淳闻言,吓得立即跪倒在地,口中称罪道:“臣该死,居然忘了这一茬!”他也是明白人,知道陆承启的话中有话,自然是指大顺境内的间谍,肯定还是有漏网之鱼的。现在好了,打草惊蛇,这些人就会更加隐蔽了。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许景淳也很想给自己一个耳光,脑袋瓜子怎么就这么不灵光,那么简单的细节,都未曾注意到。

陆承启发了一通火之后,也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任由许景淳在地上跪着,自己却转过脸去,看着那副悬挂着的地图。

身为帝王,眼光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里面,那是取死之道。若不能观察周遭国家,甚至更加遥远国家发生的事情,恐怕立时便会陷入被动之中。

当陆承启的目光,锁定在长白山一带,他突然间呼吸急促了起来。就算不熟知这段历史的他,也知道女真人很快就会崛起了。在辽国的不断压迫下,女真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最后,被逼得一无所有的女真人,开始了抵抗。

游牧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奴隶与被奴隶的历史。哪一个部族强大了,就能奴隶别人。不论正史上还是这个时空,不论是秦汉时期的匈奴,还是后来的羌、乌桓、鲜卑、突厥、吐番、吐谷浑、回鹘、沙陀、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不论是哪一个最先强大的游牧民族还是后来强大起来的游牧民族,其社会结构,都是奴隶制。

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被逼急的游牧民族,奋起抵抗的时候,往往战斗力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个部族,还有一个有远见的族长。

等到这些部族发现,先前奴隶他们的那个部族,经过几仗下来之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这时候,抢到了无数金银财宝,美女奴户的游牧民族,自信心就会再次爆棚。见到了所有好的东西,都想占为己有。

在财宝的刺激下,这些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应该称之为被欲、望所吞噬的行尸走肉。待得赶跑原来的草原霸主之后,便又将目光,锁定在花花中原上面。这也是为何,中原皇朝和草原国家之间,征伐不断的缘故。两者根本无法调和,一个幻想能入主中原,一个要保卫家园。所以在边境上面,战争是永恒的主题,而和平只是暂时的。

而那个依据人性的角度,“绝大多数人不会从压榨别人,甚至导致他人死亡的过程中获得快感”的言论,并不适合这些被欲、望刺激得迷失了自我的游牧民族。也许是被穷怕了,所以拼命想攫取财物,拼命搜罗美女奴户,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至于汉人的死活,他们哪里管?在他们看来,汉人不过是两脚羊罢了,是他们的私有财产。甚至有时候,一个汉人都不如一只羊!

这也是为何正史上面,游牧民族往往会灭绝人性地屠城,道理就在这里。

身为重生人士,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吗?能让一个奴隶制的民族,统治一个已经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民族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

所以,陆承启比谁都清醒,他知道,要想打得过人家,首先自己的肌肉得强。肌肉不强,一切都是虚的。国家层面上,话语权是建立在绝对实力上面的。没有实力,谁鸟你?

除了实力之外,还得有点手段。陆承启知道,现在的大顺,看似繁花似锦,其实经不起一次动员超过二十万人那种大战的。不论输赢,后果都极其严重。打仗不是过家家,要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在古代,在通讯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这种大战,更是要慎之又慎。能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摧残别的国家,为何非得动刀动枪?

陆承启现在就是这么想的,让许景淳跪了好一阵,才问道:“起来吧,下次再犯,决不轻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布局女真

不得不说,别人对你下跪,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哪怕成了皇帝,灵魂也还是后世那个碌碌无为的小职员,陆承启对于别人给他下跪,还是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也唯独蒙古人那么有才,规定了无论谁见到皇帝都必须下跪,一举把敲断了中国人的脊梁。

许景淳闻言大喜过望,陆承启让他起身,其实等于赦免了他的罪状,心中连连庆幸,嘴上说道:“陛下宽宏大量,臣万分感激……”

这世上的人性就是这样,如果你每天给他一巴掌,偶尔有一天不打他的话,他会感恩戴德;但如果每天都赏赐点东西,一天不赏赐的话,这人反而会心生怨恨。

御下之道,也莫过如此。要想别人敬畏你,除了要有本事之外,还需要会发火,而且是别人无法反驳的那种;发火也是需要技巧的,一个皇帝,太容易亲近,那么就是皇帝的末日了。这样的话,底下的大臣,没有一个敬畏你,反而会觉得你好欺负。但过于苛刻,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