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最强女仙 >

第106章

最强女仙-第106章

小说: 最强女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董陪笑道:“那是墨文修找来的人,我也不清楚。就连城卫军那个头领,都是与他勾连着的。出来之后,他们便自去,我也不知道都去了什么地方,亦不清楚姓名来历。”

第171章 诸修云集() 
莫紫宸淡淡的道:“好了,以后别让我再看到你,滚吧!”

    老董大喜道:“多谢仙子饶命!”说罢,连滚带爬的跑下山道,一溜烟便不见踪影。

    莫紫宸是在法/会上注意到他的,开始也没发现他就是骗过自己的人,但后来在经过自己的时候,才留心到他身上并没有灵力的存在,心念一动,便拍了一下他的肩头,布下了一丝蛊灵之气。

    她这金灵蛊极为玄妙,意随心动,收发由心。一丝气息沾染其上,根本无法发现,她寻着气息而来,果然发现了老董的存在。

    对于这个凡人,他原本并不放在心上,之所以要抓住他问一问,还是由于先前围攻自己的三个人。莫紫宸击败了他们,从三人的手中,夺得了两面小幡,本来也不当一回事,但后来,她曾试着炼化上面的气息,却发现那气息虽阴毒,但却坚韧无比,绵绵不绝,她试着以玄天清玉诀炼化,却发现两股气息,居然不能相融,无法化去,便有些奇怪,想打探一番来历。

    她看得出,老董所说的,确是真话,这人虽然性情猥琐,但却极知进退,深通明哲保身之道,为了自己的性命,那是连亲爹都能卖了的人,面对自己的威胁,断然不会撒谎。她把玩着手中的霁居令,嗯,神秘法/会,不如去看一看?

    远在北城数十里处,有一座栖云山,这还是霁云居士起的名字,他当年在炼气初成的时候,就曾经跟着师父,在这里修行,后来他师父冲击金丹不成,最终坐化了,他继承了师父的洞府,依旧在这里修炼,并改名作“栖云山”。霁云居士这些年来,已渐渐成为方圆上千里内,颇为知名的散修。平时也聚集一帮朋友,经常在此坐而论道,声名极盛。就连青州城的墨氏家族,都流露过招揽之意,只是他没有答应过罢了。按他的说法,在结成金丹之前,他都要静心修行,不准备出山的。

    一位散修,能够结成金丹,便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所不敢想象的莫大机缘,至于元婴,那只是天资异禀之人的天授,是常人无法消想的。

    平时也经常会有修士到栖云山来,或是求助,或是论道,霁云居士为人和气,并不会拒之门外。是故栖云山四周,修士往来,络绎不绝。

    不过今天,栖云山四周却被封了起来,遇到有人前来,那些弟子们便耐心的解释,说是栖云居士遇到了修行关口,正在静心潜修,三五个月不会出来。不过莫紫宸,这时却正走在上山的路上。

    这霁居令,除了刻有霁云居士的印记之外,似乎还另有玄机,与法/会上的那个面具相似,莫紫宸戴上去之后,便能够将面容遮掩,变成了一张极为平常,扔到人堆里便看不到的脸。那些弟子也像是事先得了吩咐,看到莫紫宸到来,便放她上去。

    山道之上寂然无声,四周清风袭来,翠竹微摆,别有一番意境。

    莫紫宸修为虽不高,但自有一番眼界,不禁点头,“这人,倒也有几分门道。”

    虽然隐秘,但她一路行来,已经看到了不下三个法阵,显然都是霁云居士的手笔,这栖云山,果然被他打造得,有如铜墙铁壁一般。

    在山腰处,有三间茅舍,就是霁云居士的住所。边上有一座凉亭,有几个人已经围坐在边上,他们也同样戴着面具,看不清脸容,莫紫宸依样画葫芦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发现边上已经坐了七个人,每一个都是筑基期的修士,大半都已经到了后期。这场法/会的规格,可比几天前那一场要高多了。

    有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到她的脸上,这令牌虽然能遮蔽面容,但并无法阻拦旁人窥探对方的修为,而他们的境界,都比莫紫宸要高上一阶,自然一看而出,显然,他们对于一个炼气期的修士,居然能够参加这次法/会,都感到十分的不解。

    莫紫宸身上所藏的玉佩,本来是能够将自己的修为境界隐匿起来的,让旁人都无法发现。但自从上次与秦川的一席谈话之后,她就深自警惕,平时还不再众人面前使用玉佩的灵效,免得被人发现自己的异常之处。毕竟玉佩空间的神奇,连她自己现在都不明其所以然,万一泄露的话,只怕要给自己惹来极大的祸端,还是闷声发大财的为妙。

    因此她对众人的目光,也不以为意,取了茶喝上一口,闭目养神起来。

    她随意的喝着茶,倒是意外的觉得,这茶入口颇有清香,灵气十足,韵味悠长,让人闻之而不忘。她看茶壶颇满,索性连喝了几杯下去。

    边上那些人,则多是一脸愁容,围坐在那里,互相以眼神交流。莫紫宸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是认识的。看上去,似乎也是分成两三个小团体。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慢慢西斜。但仍没有见到霁云居士的踪影,莫紫宸不禁有些不耐,这时身边有一个人拱了拱手说道:“诸君,你们接到霁居令,是否约的都是今日?”

    莫紫宸看到那是个瘦高个子,不过霁居令本来就有幻术的功用,莫紫宸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他的本身。众人听了他的问题,俱都应是,这个高个子修士道:“霁云道友发令,将我们召来,可他本人,却迟迟不至,在书信当中,可曾与你们说过了什么不曾?”

    莫紫宸不禁一愣,原来霁云居士随着这霁居令,还有书信传来,老董却没有向她提起过。

    那高个子笑了笑:“不瞒诸位,我与霁云道友相交多年,他在手书之中,曾经告诉我,说他发现了一件极为玄妙之物,与他所修的金丹大道有关,因为参悟不透,特地找我前来帮忙参详。只是他在书信之中,一定要我拿上这霁居令,我也是来到这山上之后,才知道此令牌,居然还有隐匿形迹的妙用。”

    旁边有一个人接口道:“我与这位兄台,差相仿佛。不过我与霁云道友并不算熟识,只是一起论过两次道,仰慕他的为人而已。”这个人说话的声音很是尖锐,听起来像是在捏着嗓子一般,莫紫宸听了一次,便记得极为清楚。

    高个修士又道:“方才在进山之前,我曾问过那些弟子,他们说在七天前,霁云居士参加一次法/会归来,然后就下令封闭全山,他自己也将这三间清静竹舍封闭起来,说是只有持有霁居令的人,才能够上山。从那天之后,便再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恕我愚钝,实在想不透,霁云道兄此举,到底是何用意。诸君,可有见教否?”

第172章 留柬传音() 
每个人都紧皱着眉头,忽然又有一人说道:“霁云道兄给我的书信之中,说是他发了十枚霁居令出去,而且日期约定的,就是今日,如今天色已晚,怎么到来的,只有八个人?”

    他说罢,忽然间转头看向莫紫宸,“不知这位道友,可与霁云道兄相识?”

    莫紫宸坦然的摇头:“我这令牌,是旁人送的,我只知道霁云居士要在这里举行法/会,便过来看个热闹。”

    除了莫紫宸之外,另外在场的,还有一位女修士,她显得有些忧心忡忡,“霁云道兄,应该不会出了意外吧?”

    声音尖细的修士道:“霁云给我的书信中,说是他无意间在此山发现的,难道是发现了古修洞府?”

    众人的脸色都不禁一肃,随即又道:“不可能!”

    若是有人发现了古修洞府,早就敝帚自珍,哪会拿来分享给外人?而且这座栖云山,从霁云的师祖一辈起,就一直在这里修行,就算真有,也不可能轮到他才会发现。

    一个身材较胖的修士说道:“依我看,霁云道兄,应该是得到了类似储物法戒之类的东西,因为无法解开,所以叫我们来一起想办法。”

    女子接口道:“若是这样,他早就该现身出来才是,何必又弄这些玄虚?”

    那三间竹舍这时静静的矗立在面前,高个修士起身道:“我问过了那些弟子,他们说霁云七天前进入静舍之后,便再没有出来,不然,我们进去看一看?”

    一个人这时哼道:“霁云无事生非,弄什么玄虚,整得众人都摸不着头脑,要去,你们去吧,我不奉陪了!”

    说罢,他站起身来,便要离开。

    高个修士与那女子同时站起,一左一右,拦住了他的去路,“这位道兄!如今霁云不见,你若离开,恐怕不妥吧?”

    那人大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我将他暗害了不成?”

    女子道:“我并非这个意思,但瓜田李下,难避嫌疑,不然,你取下霁居令,让大家见上一见?”

    那人哼道:“你们几个互相猜疑,却来逼迫我,这样是何道理。罢了,我就陪你们玩上一玩。你们谁去开这静舍之门?”

    这时天色已经黑了,周围寂静无声,只余鸟鸣,映着这竹舍,颇有一股幽深之气。

    高个修士说道:“我去吧!”他站起身来,走到静舍之前,蕴气于手,轻轻一推,“吱呀”一声,门便开了。

    里面很是清静,只有一榻,一桌,数凳而已。三间竹舍彼此相连,一眼便能望得通透,根本藏不下人来。

    曾发言要离开那人,这时站起身来,有些烦躁的说道:“我早就说了,这根本是霁云在故弄玄虚。”

    那个胖修士这时说道:“若真如你所言,他将我们都诳到这里,又是要做什么?”

    那人哼道:“我哪里知道?你若想知道,就去找他出来!”

    莫紫宸一直冷眼旁观着诸人的对话,她总觉得这事情里透着诡异,这次法/会的召开,本来就无目的,而召集人,却又突然失踪。她本欲起身离开,但看旁人都没有动作,便按下性子,这时那个高个修士已经朗声说道:“霁云道兄,你若在此,还请出来答话!”

    这座栖云山,原来只是青州城外的一座荒山,并不算什么仙山胜地,灵气也稀薄,因此除了霁云之外,也没有人在此修行。但此山地势却是奇险,悬崖陡峭,上面还有大块的岩石从半山盘中横突出来,如同飞来一峰。石上生着数道深深的沟壑,远远看去,就如同一个大手印一般,让人惊叹有如仙家遗迹,远近之中,也算是一景,颇有时会有游人来此参观的。

    霁云的居所,就在半山腰,依着大石而建,在屋舍之后,则是一片竹林,清风徐来,吹得竹叶沙沙作响。

    这时下方山道上,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众人都不禁将目光向下望去,发现是霁云的一名弟子,急匆匆的奔了上来。

    这人是霁云的长徒,跟随他修行已有多年,只是还无缘筑基成功。他奔得甚急,鼻尖上隐隐见了汗珠,见了众人,先是深深一揖,说道:“诸位前辈,家师有信留下。”说罢,他便将一封柬贴呈上。

    高个修士似乎已成了众人中隐隐的首领,他接过柬贴,说道:“是霁云回来了么,他在哪里?”

    那弟子摇头道:“这是家师在七日前入定时所留,说是七日后这个时辰打开,我等依言而行,发现柬贴上自行生出字迹,让我将柬贴交与诸位前辈。家师之命已了,我等要依言下去看守山门,便不再与诸位前辈叙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