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聊斋仙境 >

第38章

聊斋仙境-第38章

小说: 聊斋仙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正常,反倒是没有引起沈家人的惊讶。

    沈老太太甚至说:“好好!修道好!我孙比你父亲有出息。”

    老太太夸人有诀窍,有出息的是“我孙”,没出息的是“你父亲”。

    在这样的情景下,沈良直接爆击懵了,是一句都不敢多问。

    “嘻嘻,老夫人真有意思,我见老爷都要哭了!”

    这一天,注定是沈良难忘的一天,也是辛十四娘快乐的一天。

    回到沈石房中,她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好了,好了,你也别太过分!他毕竟是我父亲。”沈石说。

    “好!”辛十四娘点了点头。

    见她不再笑,沈石满意的点头坐下,准备打坐调息。

    辛十四娘看着沈石,眨着好看的眼,问道:“你不问问我为什么回来?”

    “你想说,你自然会说。”沈石笑了笑。他不是一个有着无穷八卦心的人。

    “真好!”辛十四娘感慨着,“你就不像他们一样,一直向我打听你的消息。他们为了什么,我又怎么会不知道。”

    辛十四娘说的是她的姐妹们。作为家中的另类,她看不惯姐妹的行为。

    一开始,她把沈石吹的那么厉害,是为了绝了姐妹的心思。如果她们愿意因为天神下凡,从此学好,不再害人。这绝对是件好事。

    但是,事实证明,她想多了。她们一点儿也没有学好。

    一气之下,她又离开了家。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转溜溜,她又回到了沈家。

    “对了,公子。我带来了一件好东西,你看。”

    连神仙都压不住家人的贪婪,辛十四娘可以说是死心了。所以这一趟,她不仅自己过来,还把自己的家搬了过来。

    当然,这些沈石有的知道,有的就不知道了。比如辛十四娘的家人,沈石知道,但是沈十四娘的家具,他就不知道了。特别是辛十四娘带来的青铜丹炉,有一人高,试了试分量,更有数千斤,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搬来的。

第68章 、努力生娃与旨意() 
离家出走的少女,沈石听的多了,离家出走的妖,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沈石与辛十四娘的关系,让沈石没有打听更多。围着这只丹炉转了两圈,从那些气机上可以感受到,这只丹炉其实也不是一件凡物,而算得上是一件法器,不用去试,他也能知道这只丹炉有着去其浊气,抽取精华的妙用。

    带回来这么个丹炉,看来她是要常住了。

    对此,沈石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公子,你还会不会为十四娘念书。”

    告诉沈石自己搬家了,辛十四娘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沈石答应了。

    房中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沈夫人忍不住对丈夫说:“你看看石儿,中了还这么努力。”

    “好!我也去读书。”沈良今天受多了打击,只敢顺着来。

    “还读什么书?你根本不是那块料。”老太太突然暴击。

    沈良欲哭无泪。“我可是你儿子,亲儿子。”

    “石儿是我孙子,亲孙子!”老太太又说。

    “那我这书还读不读?”沈良问道。

    老太太想了一下:“不用读了。从明儿起,你就继续练武吧!”

    “练武?是,是。谢谢娘。”沈良乐了。

    比起读书,他更喜欢练武。为什么他连童生都中不了?除了士林的打压,他自己不是那么喜欢,也是原因之一。

    沈老太太这时又多说了一句:“不用谢。我是你娘。你把身子骨练的棒棒的,为我沈家多生几个儿子。我死后才好去见你爹。”

    哈?老太太打的竟然是这么个主意?

    这可不是沈良想要的。

    “可是娘,我不是有了石儿吗?”

    “石儿一个怎么够?没听说过上阵父子兵吗?你至少得给我七个、八个的孙子。当年要不是你父亲去的早,你以为沈家会就你自己吗?”

    老太太才不管沈良愿不愿意,直接定了指标。

    然后她又对儿媳妇说:“儿媳妇,辛苦你了。”

    “娘,儿媳不苦。”沈石老娘简直是喜从天降。

    正所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沈良娶亲早,十二岁成亲,十五岁就有了沈石。沈母这时候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

    如果沈良继续夜读书,为了沈家的未来,沈母只能忍着。可是现在儿子中了,丈夫解脱了,母亲发话了。不就是生孩子吗?这十几年,她一定要补回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沈良就赶紧起床了。

    “夫君,鸡还没叫呢。”昨夜沈母重新做回女人,哪儿舍得让丈夫起来。

    她不舍得,沈良却不得不起,因为这种事,真心会死人的。

    当然,男人不可以说自己不行,所以沈良说:“不起不成。我既然转文习武,自然要有个习武的样子。朝廷正与西夏交战,说不定便有为夫立功之时。到时你与娘也可以得到封诰。”

    武将之家,不懂怎么考科举,但是学好武艺,卖与帝王家,还是懂的。

    哪怕沈母再不愿意,也只能放丈夫起床。

    沈良急急起了床,上了演武场,开始了他崭新的一天。

    读书,比不上儿子。但是,练武吗,呵呵

    哪怕沈良从了文,过去打下的底子仍在,身子一抖,有如出水蛟龙,啪啪啪直响。

    文场失利。床场平手但是武场,才是男儿最显身手时。

    嘿!哈!

    操练起来!

    噼啪!

    鞭炮声突然响起。

    “沈府上下,摆香案,有圣旨下。”

    第一报的差人突然到了。

    这是打前站的。就像领导视察,有通报一样。圣旨下达,同样是不少。

    “这位差人,敢问是什么圣旨。为什么下到我家?”

    沈老太完全不明白。他们沈家可是一百年没收过圣旨了。

    好在报信的差人是包拯派来的,知道包拯看好沈石,差人对沈家自然很客气,告诉沈家这是圣上赐下沈家校尉封赏。

    一听是封赏,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摆香案啊!

    香案摆上。沈家人梳洗打扮等在一边。

    大约到了中午,下旨意的黄门才到来。

    与黄门一起来的还有曹金花。

    自从曹金花发了一回春,她的丫环对她是严防死守,再不许她见沈石。

    这时候,正好朝廷的封赏到了,而传旨的黄门,她还认识。这就好办了,直接进入传旨的队伍,一起去。

    这是正事,小丫环没有发言权。

    虽然小丫环怀疑自家小姐的真实目的,但是“正事”一出,丫环没了“道德至高点”后,只能败退。

    圣旨一下,沈石真的成了校尉。做老子的沈良,零乱了。

    看着儿子接了旨,看着黄门要与儿子单独说话

    自己这老子呢?怎么办?难道他这是要一步步进化为生育机器的节奏吗?

    不说沈良有多么忧郁。另一边,沈石却与传旨的黄门,曹金花分主宾坐下。

    “沈校尉献上祥瑞,陛下分外心喜”传旨黄门转达着皇上的意思。

    这是官面上的程序。皇帝表达他对忠臣的思念,“忠臣”也要说些感谢皇恩的官面话。

    总之,这是一场程序,下旨的程序。

    程序走完,说的才是有营养的话题。

    “沈兄,如果把皇家完全改造。瓷器可供的上。”

    到了这时候,传旨黄门竟然把主动权给了曹金花。

    沈石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先说马桶,这在二十一世纪不算什么,但是只要是正常人都明白马桶比蹲坑舒服。

    宋仁宗虽然不是个烂情的皇帝,但是他后宫的女人也不少。

    就曹佾上回弄走的量,还真的不够分的。厚此薄彼,他也就不是“宋仁宗”了。

    这趟黄门下来,除了传旨外,主要还是想多弄点儿马桶回去。

    主要事实一弄明白,曹金花的加入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不见那中官在知道曹金花的身份后,都不介意以她做主,她与宋仁宗可是小姨子与姐夫的关系。沈石这外人更是不会说什么了。

    沈石想了一下说:“这瓷是家中所烧,家中烧好多少,我还要询问一下。”

    “这是应该。”中官点头示意去问。

    沈石出了中堂,小狐狸辛十四娘却已经焦急的等在一边了。她有话要说

第69章 、欢乐时光() 
“答应,快答应。”

    沈石一出来,她就叽叽喳喳让沈石快答应。

    “答应什么?”

    “扶龙啊!人间帝王身上有大量气运,有了这气运,修炼都要顺利不少。”

    十四娘是为了沈石好。

    不过沈石却笑呵呵对十四娘说:“你想多了。他们只不过是来买东西的罢了。”

    “什么?”

    十四娘一愣,这与她的猜想竟然不一样,为什么不是“扶龙”?

    沈石摇了摇头,并没有解释“商”也是一种气运。

    圣旨下达,沈石便见一道气运自圣旨中生出,其色微红。先是马桶状,这说明这是交易马桶的气运。然后才化为一方小印,投入沈石的气运中。

    这样的气运叫“扶龙”?真当这世界没有会“观气”的了?而且所谓的“扶龙”,是人家还不是皇帝的情况下扶上龙位,从而获得气运奖励。现在人家已经是皇帝了,还扶哪门子的龙。

    沈石径直找了一起接旨的工匠。作为主家的一分子,他们也参与了接旨。

    接旨,对他们本就是最好的福利。

    看他们一个个兴奋,与有荣焉,就说明让他们一起接旨的选择并不错。

    问了产量,沈石没有多耽搁,便立即去见黄门。

    “怎么样?”黄门见沈石进来,急不可耐。

    “应该是够的。”沈石说。

    黄门并没有松上一口气,而是又问:“那么大臣们可够。”

    “大臣?”

    “是的,官家想奖励一下诸位大人。”黄门解释。

    奖励马桶?

    这可真是一件好奖品。

    沈石什么都没说,只是点头答应下来。

    “将军果然公忠为国,我一定会如实禀报官家。”

    这么大的器,工匠一生不可得的大器,沈石直接便答应下来。黄门自然是非常满意的。他急着回去报告,连饭都没用,就走了。曹金花没走,留下吃饭。

    皇帝旨意,这样的喜事,是要设宴款待乡邻的。

    “菜蔬地里就有,但这鱼肉总归要买的。“

    但是沈家真的没什么钱。仅仅为了买多少鱼肉,花费多少,便要计算一下。

    “娘,不用算的那么轻。咱们有钱。”送走黄门,沈石便下了地窖取钱。

    “石儿,你怎么有这么多的钱?”

    藏钱的地方,沈石没有瞒家里人,所以在看到五千贯的钱财,一下子惊了。真的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娘,这不过是烧瓷赚的。以后会更多。还是先买鱼肉吧!这都中午了。”

    “好,好!买,买!”

    有了钱,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大会功夫,他们便赶着一头猪、一只羊、十几只鸡鸭,以盆装着鱼蛋回来了。

    浙江北路先是西夏,接着是辽人,看似糟蹋了不少,但这儿是中原,本身便有强大的恢复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