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79章

唯一战胜国-第179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愿意接受停战条款,请华东自治政府回到谈判桌。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澄嘉不由感觉十分神奇,神奇的地位就在于校长为什么料定了日本政府会接受这个苛刻的停战条款?

朱澄嘉于是又回到了谈判桌,这次日本代表老实得多,之前的嚣张气焰被打压下去不少,正一脸严肃的端坐在那里,严肃的表情中又带着点木然的神色。

日本大使提出,为了配合欧洲战争的进行,停战时间需提高到十五个月才能接受这个条款。

朱澄嘉表示不能接受,如果提高到十五个月的话,山东龙口一带的生产将无法恢复,特别是农业生产,那么后年的冬播将无法进行,这加重了中国的间接经济损失,日本政府需要再多赔偿两千万美元,加在一起也就是赔偿一亿美元。

日本代表忍无可忍,直接当场拍桌子。

朱澄嘉同样拍案而起。

朱尔典也隐晦的表示了不满,在他看来,一亿美元的赔偿实在是太高了。

然而美国代表却是支持华东自治政府,美国代表并不关心赔款多少的问题,而是停战时间的问题。

停战十五个月,完全已经严重偏离了美国的初衷。在美国政府看来,停战三个月已经是底线了。

现在从三个月提到了一年,又从一年提到了十五个月,这算什么?

反正给日本三个月时间,就算是在火炮、空军处于劣势的状况下,应该也能站稳脚跟的,何必要提到十五个月?

一旦华东自治政府和日本都从战争中暂时抽身,那么美国想要独霸市场的企图也就破碎了,而且情况比以前更糟糕。

此时美国大使支持日本政府赔偿一亿美元,是想让日本政府知难而退,回到停战三个月的‘美国标准’之上。

“日本政府若是不赔款也可以的,我们的海军已经开始封锁山东海域,是时候彻底结束山东战场的时候了。”朱澄嘉威胁道。

“封锁渤海海域?你们太天真了,难道你们以为你们的海军真能够封锁海域吗?”日本大使哂笑道。

“如果加上空军呢”朱澄嘉讥笑的看着日本大使说道。

日本大使的脸色顿时凝固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朱澄嘉继续说道:“如果明天日本政府再不给出答复的话,战争将继续进行。这就是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全体人员的意见,我想现在这场谈判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说完,朱澄嘉直接走出了会场,再次单方面中止了谈判。

日本大使咬牙暗恨,但却无可奈何,只能连忙向日本政府汇报谈判结果,并表示赔款将由英国的无息贷款来支付。

日本政府很快给出了答复,让日本大使答应华东自治政府的停战要求。

海上封锁可以说是山东日军最大的软肋,日本政府之所以要停战一年零三个月,就是要在这段时间里想办法解决华东空军能够袭击海上舰只的问题。

原本日本政府以为华东自治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但谈判桌上朱澄嘉的一句话彻底让日本政府慌乱了。

若是华东自治政府正的切断山东日军的海上补给,那么一切休矣

虱子多了不怕咬,只要大日本帝国战胜华东军,那么就是连本带利换回来的时刻。何况有英国帮忙,这个盟友实在太强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只能够答应这个停战条款。

消息很快在华东自治政府内部传开,华东自治政府上上下各部门集体振奋,虽然不明白赔款有多少,但总是有赔款的。

……

9月22日,日本政府特派代表,在杭州与华东自治政府签订了《山东停战协议》。

协议规定:

一:华东自治政府与日本政府于山东划定作战界限,即口龙一带约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区,于9月22日暂时休战,休战期限十五个月,即维持至1915年12月22日开战。

二:日本政府、山东日军应积极配合将龙口中国公民迁出战争地带,华东军可派遣五千名士兵进入日军后方。

三:日本赔偿中国三千万美元直接经济损失,七千万美元间接性经济损失,合计一亿美元,限十天内到账,若未到账,则华东海军、空军将持续封锁渤海。

四:日本不得在作战区域埋设地雷,否则将追究赔偿。

协议很简单,但这第四条貌似可以直接忽视,日本政府若是赢得这场战争,完全可以不用埋设地雷而赔偿一毛钱。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协议,日本要付出一亿美元的赔偿,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协议签订当天,中外媒体纷纷到场。

在协议上,夏钧以华东自治政府最高元首的身份,签下了他的名字。

当夏钧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无数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场景,在场的中国记者心情无比激动的一阵大拍特拍。

很快,各大报纸纷纷以大字号的头号标题报道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一亿美元的赔款固然让人心喜,但也有很多知识分子对此项协议表露出了一些担忧,那就是战争并未结束,日本随时可能翻盘。

这样的言论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华东军还没有让民众产生一种战无不胜的信心,所以深怕出现什么闪失。

《申报》公开提醒华东自治政府不可骄傲、自大,山东战场还是应该认真对付,而且应该全力以赴,继续打赢一场战争。

此时的华东自治七省,舆论都是支持委员长发动对日战争的,正如委员长在演讲中所言,中国需要战争。

胜利的战争

报纸上报道出日本赔款的消息,中国举国沸腾。

各省知识分子纷纷展开庆祝活动,就算不是华东自治七省的知识分子,也都对这一胜利欢欣鼓舞。

————

第一更到

第一卷第一百二十九章:打捞日本军舰

第一百二十九章:打捞日本军舰

海外华侨更是振奋,已经有许多海外留学生从海外回归祖国。

其他省份的知识分子也都开始考虑前往华东自治七省谋生。

对待这些知识分子,华东自治政府都有一定的政策对他们进行优待,这是因为教育、医疗等方面对文化全体的巨大需求而产生的政策,而今华东自治政府在大力发展教育,那么错过当前这个机会,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政策了,再不去的话,那也就成为落伍人士了,以后说不定都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不管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物质,去华东自治七省是没错的。

华东自治政府在这场战争中树立一个十分高大的形象,就如海外华侨,现在只认华东自治政府,而对北洋中央政府则没什么感觉。

就连国内的省份,华东自治政府的影响力也在一天天的增加。

华东自治政府对其他省份的援助已经展开了近一年时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华东自治政府的大量免费食盐,以及大量免费援助粮涌入其他省份,为那些贫苦百姓带去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同时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再各省陆续开设了许多小学,这些小学也如同华东自治七省一般,免费招收学生。

虽然学校数量并不足以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但数量正在不断的增加,去年的海关关余全部都用在了外省之上。

同时华东自治政府在各省积极剿匪,这些剿匪部队异常专业,机动性非常强。同时这些剿匪部队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积极为各省剿匪部队提供线索和其他帮助,剿匪效率那叫一个高。

而在缉毒方面,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在那些传统的鸦片种植区禁烟,但华东自治政府的缉毒队不是采取一味的暴力缉毒,对于种植鸦片的业主有补偿政策,但补偿只有一次,若是再种,则要面临坐牢的危险。

在毒品流通上,华东的缉毒队更是大显身手,凭借着中华田园犬改良而成的缉毒犬,在各省交通线上查获了大量烟土,抓获贩毒人员达到五千多人。

同时华东组建的中国联合宪兵大队,也在地方上活动很活跃,已经有许多地方土军头被宪兵队逮捕。

联合监察院同样在地方上查处了许多北洋系贪官,一时为百姓所称颂。

华东自治政府的这些行动,都让中国各省的风气大变。各省乡绅、百姓,都慢慢对华东自治政府有了了解,这也和宣传离不开关系。

华东自治政府更是一举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威望彻底压制了中央政府。

此时的中国严格的说已经不能区分出谁是中央谁是地方,更像是一个邦联体,一个正在向联邦体转型的邦联体。

在这个邦联体之中,华东自治政府俨然成为了老大,北洋政府虽然是名义上的老大,但地位已经彻底被华东自治政府所取代。

北洋政府在这场欢庆中显得十分尴尬,因为北洋政府在这场战争中是保持中立立场的,这更加使得北洋政府的威望大跌。

北洋军阀派系之中的人心也因为此战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冯玉祥等从北洋军阀中锐变出的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的军官,开始倾向于让华东自治政府出面组建新政府,只是这样的军官多不敢表达出这样的观点,但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必然爆发。

其中以取代了直系领袖的冯国璋地位的曹锟转变最为快速,自从在东北一战与华东军有所接触后,曹锟在吴佩孚的劝说下,开始向华东自治政府靠拢,虽然没有太实际的行动,但亦有对华东自治政府暗示的行为,只是华东自治政府还未给出正面的答复而已。

袁世凯虽然感觉尴尬,但却气定神安,对华东军在山东战场山取得的胜利不以为然,反而暗中嗤笑夏钧愚蠢。

眼见就要胜了,还偏偏接受了人家的停战协议。

日本的军事底子是华东自治政府能够相比的吗?等人家喘过气来,真正的真刀子真枪和你来,你还能赢了日本不成?

不过说实在,那一亿美元的赔款还真是让人垂涎。他求爷爷告姥姥的,最终也次借到两亿五千万银元而已,这一下就让华东自治政府搞到了两亿银元,让袁世凯的眼睛确实与变红的倾向。

不过只要华东自治政府在山东战场上一败,那么这些赔款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给日本人的,袁世凯也就眼睛红几下,便没有再去关注了。

身居高位的袁世凯,此时开始怀念起大清朝的制度,君临天下,谁敢不服

袁家男人都活不过五十八岁,风水先生说可以借龙气来改变冤家风水,他袁世凯再过些年头就五十八岁了。

再则,模范旅旅长袁克定,此时也很活跃,正在积极的给他老子策划登基方面的事宜。

去年就成立了一个孔教会,总部设在上海,结果被华东自治政府给直接封了,这又把总部搬到了北京。

孔教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搞复辟的组织,历史上孔教会成立时,荣誉会长是张勋。

张勋当荣耀会长,可见这个孔教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因此去年孔教会在上海刚成立没些天,就被夏钧亲自命令警察局将上海的孔教会查封。

袁世凯登基称帝,那么他袁克定最为长子,未来肯定也当皇帝,这事能不让袁克定积极吗?

尽管此时的京城正笼罩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之中,但对于恢复帝制的宣传却是一天比一天强烈。

这些宣传帝制之人,自然是袁世凯一家人弄出来的。

受此风影响,被软禁在北京的黎元洪开始鼓吹‘总统世袭制’,这也就是变相的皇帝了,不过这样的总统世袭制远远无法满足袁世凯的胃口。

真正的称帝,那才叫光宗耀祖,那才叫真正的成就此时的袁世凯离成功之有一步之遥了。

至于反对者

袁世凯也是考虑过的,以北洋军的实力来说,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