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33章

唯一战胜国-第133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一口咬定是赵秉钧指示他刺杀宋教仁,而且一进来就这么说。”白文升皱着眉头,继续说道:“学生认为,其中可能有蹊跷。”

“有什么蹊跷?”夏钧不解的问。

后世的历史课文上都是这么写的——袁世凯雇凶刺杀宋教仁,外加善后大借款,引发了二次**的爆发。

白文升看了看审讯室里的应夔丞,回答道:“校长,根据学生调查所知,此人又名应桂馨,是浙江鄞县人。原为上海流氓帮会头目,辛亥**时攀附同盟会,曾任南京临时政府谍报科科长、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庶务科科长兼管孙中山侍卫队等职,不久被孙中山撤职后,又回到上海的流氓帮会。”

“他是孙大炮的侍卫队总管?你不会搞错了?”夏钧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此人竟然当过孙大炮的侍卫队总管,以及情报科等职务。

“绝对没错。”白文升十分肯定的回答道,“而且他刺杀宋教仁后很有多疑点,首先就是他为什么会在租界被捕,根据学生所知,此人是上海青帮头目,要想找个地方藏身那是极为容易的。再则,袁世凯若是要雇凶杀人,他身边绝对不会缺杀手,更不会愚蠢到留下这么明显的证据。”

夏钧听了白文升的推断,直接打开兑换平台,兑换了这个应夔丞的历史资料。

资料很短,连出生年月都没有,不过历史上此人刺杀了宋教仁之后,被移交给了江苏督军程全德。

不过之后,应夔丞在年底时突然越狱跑了,越狱后应夔丞前往北京,公然向袁世凯索要“毁宋酬勋”的诺言。袁否认与其有关系,遂愤然出京。1914年1月19日被军政执法处侦探长郝占一在京津火车上用电刀刺死。

夏钧并不知道这份历史资料是否真实,不过仔细看了两遍发现,不排除有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孙大炮指使应夔丞杀了宋教仁,以夺回他的领袖地位,同时再栽赃给袁世凯,其后帮其越狱,再指示他北上向袁世凯讨要酬勋,接着又派人把应夔丞杀死在天津火车站,但也不排除是袁世凯被惹恼了,派人把他杀死在天津火车站。

首先在这个历史资料中有各种不可思议的东西,那就是袁世凯许诺此刻酬勋,也就是当官。

一般来说,花个几十万元雇佣个凶手很容易,哪里需要许诺什么官职。

而且凶手是曝光的人物,竟然敢公然跑去向袁世凯讨要官职,不是凶手脑子不正常,就是另有可能。

接着凶手被人杀死在天津火车站,如果孙大炮谋划的可能性,则即有可能是孙大炮干的,也有可能是袁世凯干的,这一点夏钧根本没办法判断,因为那是原本的历史走向。

到底是袁世凯谋划的刺杀,还是孙大炮谋划的刺杀,夏钧实在是难以判断,两者貌似都有可能。

然而不管是谁策划的,煽动内战则是夏钧所不允许看到的。

“给我继续审。”夏钧对白文升命令道。

“是,校长。”

……

两个小时后,复兴党内部高层大部分到了军部大楼。夏钧脸色不善,所有人都意识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一些部门已经提前得到消息,显然委员长是被国民党的行为而窝火。

“大家看看吧”夏钧让游正斌把电文发了下去,站起身握着拳头顶在桌子上,说道:“国民党乘着这次盐税风波挑动内战,现在已经在南京成立了讨袁司令部,此时若是再不制止国民党的行为,一场内战不可避免。”

————

第二更到,今天就六千字吧明天更新一万八

第一卷第八十二章:夏钧宣战

第八十二章:夏钧宣战

内战是华东自治政府最不允许发生的事情,若是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也许还能容忍,但如果是能够动荡大局的大内战,那就是华东自治政府坚决要遏止的。

“委员长,属下认为,我们应当即刻通电各省,使各省保持冷静,以免势态的扩大。”章太炎发言道。

“孙中山此人向来以诈术擅长,属下以为,当出兵对国民党进行镇压。”陶成章附和道。

这些光复会出身的高层人员,显然是坚决要倒国民党的。

至于随着夏钧在建安起家的那些老部下,他们与**党则没有什么交集,他们基本上没意见。

不过复兴党内部也有一些是**党人出身的,例如水利部部长李仪祉,只见李仪祉起身说道:“委员长,就阻止内战一事属下并无异议,只是属下有一事一直没有弄明白。”

“什么事?”夏钧问道。

“为何我们要容忍北洋政府存在?”李仪祉问道。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夏钧环顾了一圈,说道:“我想在场诸位也有一些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说清楚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的未来计划。”

“我们华东自治政府之所以允许北洋政府的存在,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夏钧对众人说道:“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一统天下,天下一帝的时代。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不什么消灭其他势力,以独霸天下。我们追求的是振兴民族,打赢对外战争。我们对内追求的是安稳的局势,以及尽最大努力让各省人民不受欺压。”

“所以我们的策略不是单纯的去消灭某某势力,而是因努力引导那些势力向好的方向发展。至于如何引导,我想我们的武力是我们基础保障,在此保障上,我们可以让各省各势力承认我们提出的约法,谁若违反约法,我们便将对谁进行制裁,以约束各省军阀。然后初步形成各省自治的格局。”

夏钧峥峥有力的说道:“对于各种政治行为,我们都应当保持中立,我们不管国民党是不是虚伪,我们也不管北洋政府是否反**。而对于各种武力发动内战行为,以及剥削同胞的行为,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应当以与制止,说到底,就是我们将逐步给各军阀画出一个圈,他们若是越界,那么将视为对我华东自治政府的挑衅。”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游正斌边鼓掌边说道:“我们支持委员长的中立政治。”

“保持中立,亦有底线,委员长所言极是。”

夏钧看着李仪祉问道:“可还有疑惑?”

“属下没有了。”李仪祉点了点头坐了下去。

对于李仪祉这些出身于**党的成员来说,他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大很的变化,以前他们喊的是**,现在他们喊的是复兴。

华东自治三省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坚信复兴比**更正确,如同华东自治三省的这种政体和风气才是最理想的。

**,在**之后还有什么?

只是一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

“委员长,袁世凯急电。”这时候一个通讯员跑了进来,向夏钧呈交了一份电文。

夏钧接过电文看了一遍,抬头对会议室里的众人说道:“袁世凯已经发电过来询问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的立场,我想我们必须做出行动了。”

“委员长,属下以为应使雷霆之威荡平国民党,以稳定当前局势。再与袁世凯和平商谈盐税之事。”

“当前局势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规模内战,甚至让局势进入失控状态,属下附议,当以雷霆之威荡平动乱。”

“属下亦深以为然……”

“我华东自治政府要想阻止内战的再次发生,应当杀鸡儆猴。”

会议上,夏钧高度统一了内部意见,不再有人反对中立政策,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内战主张。

复兴党内部的意见统一后,夏钧也就放心了。

这此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内部意见,否则到时候他一动作,内部突然乱起来那才真是叫人措手不及。

现在把话说明白了,内部意见也统一了,夏钧也就能放手施为。

“我们应该给国民党一个机会,毕竟我们事先还未表达立场。”夏钧说道,“如果国民党不立即停止发动内战,那么我们将出兵遏止。”

……

四月十三日下午三时,中国各省在这个时间段陆续收到了华东自治政府发出的明码通电。

“我华东自治政府全体致电,我华东自治三省政府及三省人民一致反对内战,盐税之风波当以谈判方式与中央政府解决,中央欲收盐税,亦有其中难处,望各省督军保持克制,不可受小人鼓动,以乱我中华安定局势,另,我华东自治政府向全国人民许诺,定在一月之内与中央政府解决盐税风波……”

……

自孙大炮喊出二次**后,很快遭到了冷遇,全国上下不皆反对战争,而自夏钧代表的华东自治政府发出通电后,各省响应二次**的也少之又少。

云南都督蔡锷,在接到华东自治政府的通电后也毫不含糊地公开声明:“宋案应以法律为制裁,故审判之结果如何,自有法律判判。试问我国现势,弱息仅存,邦人君子方将戮力同心,相与救亡之不暇,岂堪同室操戈,自召分裂!谁为祸首,即属仇雠。万一有人发难,当视为全国公敌。”

一直跟踪报道“宋案”并认定袁世凯为杀宋主谋的著名记者徐血儿,他也在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民立报》上发表文章反对“二次**”,他在文中指出:“今日已为民国,苟对于民国而谋乱,即是自绝于国,罪在不赦。即政府为恶,法律与国会,终应有解决之能力,无俟谋乱,以扰苍生。故谋乱之事,为商民所疾视,亦明达所屏弃也。”

同时杭州报界、北京报界都把二次**抨得狗血淋头。

事实上,辛亥**与其说是一场暴力**,倒不如说是一场和平的政权更迭。在民国建立后,反对武力解决问题更是成为当时国内的普遍舆论,因此,以“宋案”、“征收盐税”为借口发动一次国内战争,遭到大多数人的冷遇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至于“征收盐税”,大部分人经过理性思考后便会知道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必然。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成分已经不纯,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继续**。

然而二次**并未因为这样的局势而被制止,江苏首先独立,紧接着袁世凯得到华东自治政府的支持,随即罢免江苏督军程全德、安徽督军柏文蔚、广东督军胡汉民(与陈炯明联合控制广东)三人督军职务,并定此三人为乱党。随后安徽柏文蔚通电独立,广东胡汉民也宣布广东独立。

“二次**”爆发之初,很多地方的官员、商业协会及其团体都发出了反对动武的电文,以及华东自治政府的强烈反对**。

袁世凯在这种对政府普遍支持的气氛下,以维护中央权威为借口,一连罢免三个督军,最终激化了矛盾,引发民国后的第一次战火。

四月十四日,袁世凯急调冯国璋的第二军南下镇压二次**。

冯国璋的第二军是由满清的禁卫军收编而来,第二军留在北京一直让袁世凯寝室难安,二次**的爆发,让袁世凯有了调开冯国璋的机会。

四月十八日,冯国璋的第二军乘着火车沿着京浦铁路一路南下徐州,于张勋会师于徐州地区。

华东自治政府发出停战第二通电,通电中措辞激烈,要求南京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否则将斥之以武力荡平内战。

与此同时,南京政府已经陷入了疯狂。

讨袁总司令黄兴集结了五万民军北上,随即与张勋、冯国璋所部战于徐州城外,讨袁军一触即溃……

与此同时,发生了一件让夏钧震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