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340章

大锦衣-第340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管外面形势多么危机,日子还要一天天过下去。陆炳依然决定发展农业,或许日后自己开辟疆土这都会成了给别人做的嫁衣,但同样这也可以提高山东的民生水平为百姓造福,更为自己的大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农业与粮食蔬菜息息相关,作为后勤补给必不可少,故此大力发展总没有错,有备无患胜过到时候变成无头苍蝇乱着急来得好。

既然一切都已经安排下去了,那坐镇中央的任务就暂时交给梦雪晴来做,而陆炳就开始钻入民间开始研究大棚技术,寻访有名的老农共同商议,希望能用一些既便宜又耐用的现有材料来制作大棚。同时,陆炳也通过研究,进行嫁接实验希望能做出来高产的种植物,总之忙的不可开交。

陆炳的保卫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通常陆炳虽然是以亲民的形象出现的,单人单骑在民间游荡,挽起裤腿下地干活,也不管地上有多么泥泞。但实则并非如此,陆炳也不是傻大胆的孤身前往,在陆炳身旁,藏着无数陆家调教出来的好手,少则几十人多则近百人,他们化妆做闲汉乞丐或藏于山石树木之间,总之做到大隐隐于市藏身于无形之中。虽然这些人是梦雪晴派来的,但陆炳认为没有任何不妥,现在这等特殊时期就应该如此。

陆炳的武艺多高,五感之强超乎常人自然能发现他们却并不点破,知道手下的不易和自己的危险,有他们护着自己,陆炳反倒是更能专心致志的研究东西了。陆炳首先对土地的肥料和盐碱度进行配置,争取要发明更好的肥料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但到了大棚的用料上却犯了难题,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农用聚乙烯薄膜。

于是陆炳便想到了用其他透明无来代替,因为工业的进程不是短短数年间可以改变的。这不光是工业还牵扯了化工业,都是自己不熟悉的区域,自己的一身本事也大多是穿越后学到的,对于未来世界的一切陆炳只知道个皮毛,凭着大概和现在的不断研究才改进的。

首先目前所拥有的透明的东西大多都很昂贵,比如钻石天然水晶彩宝等等,这些东西都不适合用于大棚,而且因为太厚对热量的传导也不好。总之若用价值连城的材料去做蔬菜大棚,不是陆炳脑子坏了,就是富得流油纯属玩乐了,这个思路陆炳都没仔细想就扔掉了。

剩下的就是玻璃大棚了,玻璃大棚的稳定性透光性以及质量都是上乘之选,可是玻璃从何而来呢?陆炳绞尽脑汁,想自己之前有没有听说过玻璃的工艺制作,但想了许久都没想出来。这让陆炳不禁有些沮丧,但好在他秘密练就的那支奇兵却训练的格外顺利。虽然有过一些伤亡,甚至要高出普通训练伤亡人数数十倍,但效果却是格外显著。此队奇兵的作用非一般兵种可比拟,而陆炳也在日后尝到了好处,利用这支队伍给战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九十五章异人馆

山东百姓在陆炳的治理下衣食无忧,虽不至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也算是各个温饱,而陆炳讲究法制和仁治,故此虽然百姓皆有个性,事事敢于讲道理,就是面对官差也不例外,但总体还算是顺服陆家的统治,没有人心怀不轨想要拼的一身剐求个活路来造反什么的。换个君主可不会容他们这么自由了,所谓愚民好管理,也无非是强权政策,提高民智才是关键,只有民智提高才能分的清好坏,辨得清是非曲直。

陆炳此次有难了,要在山东周边做防御工事,因为涉嫌保密,不管是军队和百姓要轮番作业,只完成工程的一部分,这样就难以把整个计划拼接到一起,防止了泄密。凡是机关计谋保密是关键,大白于天就会被对手破解,甚至将计就计反制于陆家。陆炳给的待遇很优厚,管吃管住还能领工钱,现在在农闲的时候,于是大量农民都加入了到队伍中。

山东大汉诚实厚道,拿了人家钱也知道是给陆家干活,知恩图报之下格外卖力,有时候自觉地会加班加点,本来预计干三天的活儿,有时候一天就干完了。是人都不傻,通过这样轮番作业和打乱顺序的方式,人们猜出来陆家是想保密,于是出乎陆炳预料的情况就诞生了。人们口风极严,平日里就是街角巷尾也没人多谈论此事,谁要是大嘴巴想要说,旁边准有人一脚踹过去或者上来给几个嘴巴子骂道:“陆家的事情你也敢说,你小子有没有点良心!”

陆炳不禁有些感动。看来百姓们还是记得自己的好的,公道自在人心,自己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这一切为百姓的着想是值得的。其实这个天下想要所有人满意那是不可能的,但让大多数人民心所向还是可以做到的,没有刁民只有昏君。

且不说陆炳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什么的,单说工程的进程在军民同心协力之下进程十分迅速。除了图纸,还有些看似其貌不扬,但实则神神秘秘的人不时的去看看,然后指点一下进行改进之类的。这些人是陆炳养在异人馆里的门客。所谓异人馆乃是六年前所设立的,又名异士馆。那时候正值国家战乱动荡之际,各地百姓都颇有波及。大量能工巧匠和天赋异禀之人进入相对安定的北方。北方除了顺天府当属山东最为富强,在陆炳的商业街上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陆炳把这帮人搜罗起来供养着,这就成立了异人馆,所谓异人就是天赋异禀之人。当然也不是白养他们。他们也要为陆家做一些事情。一般能人都不会给人打工扛活,主要是跌不下这个面子,只要有手艺就饿不死,到哪里还能活的很好,活的让人尊敬,领着工钱还得让人叫一声什么爷。

旁人请来做工那不是请工人而是请大爷,往屋里一座,主人家先泡上茶奉上钱。这才开始干活。但活儿一干完,你就觉得这钱花的值。东西往那里一放就带着有股灵气儿,怎么看怎么喜欢。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干砸了,或者这东西大师傅自己不满意,分文不取还加倍奉还。像这种眼高于顶性格倨傲的人,能被陆炳请来也算是陆炳天大的本事。

陆炳礼贤下士,颇有古风,什么赛孟尝小伯乐的名号接踵而来,口口相传,不少身怀绝技之人也不担忧来这里坠了面子,反正是个这么让人敬仰的人物,还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更是山东的霸主,皈依这个人总比在街头巷尾要强吧。当然也有少数人持不同观点,认为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有手艺是老三,谁说也不服,更不用像异人馆里的人一样要听命于陆炳,不过他们还是很敬重陆炳这个汉子的,比如陆炳有需要了他们也会暂时进入异人馆来帮忙。

能工巧匠,盗贼骗子,这些人虽然不是各个都会武艺,但他们也是构成江湖的一部分,故此他们也知道纪联洪和段清风这两尊大侠也在陆府行事,这就更不觉得有什么了,这么厉害的人物都在为陆炳效力自己算什么呢?陆家深受百姓爱戴,异人馆的人不乏正义之士,现如今不怕被人说成家奴园工,反倒是爱昂起头来很自豪的说一句:“我是陆家的人。”

江湖上讲究口碑,口碑又是口口相传得来的,很快陆炳和异人馆就出了名气,全过各地的能人都会赶来,在这里学以致用也好和同行切磋技艺也罢,总之都奔入了异人馆。常驻的能人有自己的房间,但新来的甭管你是什么人,敢走进异人馆皆一视同仁,绝不轻视别人,招待十分热情。异人馆来去自由,来欢迎走不留,还会奉上金银等盘缠,总之各种招式轮番上阵,发把人身心都弄得服服帖帖为止。

百姓们并不讨厌异人馆的人,因为这也是陆炳的一视同仁所在,异人馆的人甭管多大能耐,犯了法绝不姑息。这非但没让异人馆的门客们引起反感,更是让他们拍手称赞,江湖所谓仁义为天替天行道,讲究的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陆炳这么做反倒是很得人心。单说窃贼为例,有时候为了切磋技艺,或者技痒了,就回去偷人东西,但到手后又赶忙再放回原处,回去还不敢乱说,就是怕触犯陆家的定下的规矩。用他们的话说,陆炳给了他们面子,他们也不能让陆炳丢脸不是。

这些观测工程的神秘人就来自异人馆,图纸也是他们设计的,他们是盗墓贼和泥瓦匠,风水先生以及猎户和盗贼等等组成的,看似奇奇怪怪的组合却发挥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不过目前陆炳所揪心的玻璃问题异人馆一时半刻可解决不了,这牵扯到的知识问题太过超前了。这些人再能也不能跨越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见识去迅速创新去,创新和实践需要相结合,并要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成形。所以陆炳把自己了解的给他们大体一说。各个工匠都冥思苦想去了,至于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出来,那陆炳也不知道。

这几天还有一件事儿让陆炳有些窝心,自己精心创办的邸报和民报被停刊了。虽然送报纸的驿站什么的也肩负着情报工作,而且运营起来价格昂贵,朝廷以浪费朝廷经费的理由停办了报纸业,但实则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驿站是保持全国通信的一个重要办法。其维护的费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们并不是专门去送报纸的,只不过是在运送文件的时候顺便捎带。

虽然这种顺便捎带效率极低。新闻的保鲜度会降低,可能拿到手中看到的内容已经是十多天前发生的事情了,但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却仍算得上消息灵通。朱厚熜下令停办报纸,一下子斩断了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对愈来愈精纯的活字印刷业也是沉重的打击。

文化交流上的毁灭暂且不提。朱厚熜此举就等于封闭了陆炳的舆论导向力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报纸在陆炳就可随意操纵舆论力量,引导百姓们的看法。但若让朱厚熜接手报纸把这股力量为己所用,他又在理念上做不来,更是有些瞧不上,对报纸可来说他总认为可有可无,朕乃天子民心所向法令必尊,百姓们拥戴是必须的。服从亦是必须的,违令者杀无赦。

主子不关心底下人就不上心。所以他也曾尝试过几期,然后就草草的停办了,这也是为什么没能接手舆论力量的一大原因。总之一切能削弱陆炳力量的事情朱厚熜都在做,朱厚熜应该是做着最坏的打算,防止陆炳做绝地反击,为自己的放虎归山准备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陆炳不禁开始担忧了起来,陆绎此次的南方之旅显得凶险异常,朱厚熜从中作梗在所难免,绎儿,你会让为父失望吗?

—————————————————————————————————————

此时的陆绎已经带着一支精兵,偷偷的潜入了常州境内,这算是陆家南方势力的分界线。以此分界线往北则是另一番局势,并不用自己来过多操心。

陆绎今年才不过十七岁,未及弱冠的他却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他是陆家的老大,也是众人口中的少主。除了陆家人和郭勋以及朱厚熜之外,少有人知道陆绎其实乃是江彬的儿子,都以为陆炳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那个与陆炳青梅竹马的齐小蕊乃是他的母亲,就连知道内情的陆绎自己也有些恍惚,只在深夜时分才会梦到自己儿时曾经跪拜过的江彬,而父亲江彬究竟在哪里呢?现如今只有姐姐江炁这一个血脉亲人了。

陆家女眷虽然不分尊卑嫡庶,但外人却是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