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锦衣 >

第238章

大锦衣-第238章

小说: 大锦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朗机是对一个色母国家人们的称呼,而弗朗机炮正是他们发明的,后来陆炳层也接触过弗朗机人,这才明白原来不过是对西班牙人的旧称罢了。弗朗机炮可以提前准备好火药进行填充,比之前膛炮虽然因为炮口直径的减小威力小了许多,但更加快捷和灵活,颇有些陆炳连发式火铳的意思。

原先的火炮安装在哪里就固定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移动,一旦这一片受到攻击或者起火了。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器烧毁。但弗朗机就不同了,弗朗机炮身轻巧,即便不用轮子和骡马拉拽,也可以用人力搬运。

那么试想一下,一旦船上火起或者遇到什么事情,这些火炮也可以避开免遭祸害。这还不是重点,假设船的两侧都装备了弗朗机。假如各十尊的话,那么一旦船的一面对向敌人的时候,就可以把船的另一侧的炮搬运过来,形成二十尊火炮的打击力度,那么一来攻击力就成倍的加大了。

当然弗朗机火炮的另一大好处就是便捷和后膛填充,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准备好弹药和火药。填充到木制炮筒之中,直接装填达到连续射击的效果。炮弹很小,炮身很长,宛如子母一般,于是便有人给这种弗朗机火炮取了个名字名曰子母炮。

其实这种技术也逐步的在被应用于火铳之中,陆炳已经开始制造准备大批量辅助现有的连发火铳,形成长短不一射程不一但丹药型号一致的火铳。也就是说。依照连发火铳的弹药型号,制造弗朗机长枪,通过后填式击发,长枪可以增加射击距离,连发火铳则是近身战威力十足,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会发挥更大的威力。

原先陆炳装备在船上的火器一样都没丢,还增加了更多的新鲜火器。这让船只的载重大大增加,同时兵员数量就减少了。沈紫杉做出了大胆的改革,穿上的远程武器能带多少带多少,穿上之留少量食物,标准是全船口粮的两天供给量,船上的士兵也仅保持能够船体运行和操作远程武器,以及甲板作战的标准人数。至于登陆作战的部队。除了几个大型福船以外,其他船只一个不留。

至于登陆作战人员,军械辎重,粮草补给则有专门的货船运送。每日补给给大船,这样倒也大大增加了补给的数量,货船所带的粮食和淡水,足够维持三个月之久。

每艘货船由一艘哨船两艘苍山船护卫,从而组成庞大的舰队,同时有战斗序列在前面压着,随时可以进行支援,也能有效抵挡敌人对货船的攻击。货船一般跟战斗序列的船队相隔不远,即便敌人用尽诡计,袭击到了货船,准备断掉明军的粮草,也不是件轻易地事情,片刻之后还能夺回,纵然放火也难以成功。

因为首先庞大的舰队遇到一般的小型攻击者根本不用理会,直接撞上去也能把敌人撞毁,要知道大明的造船工艺以及用料可不是盖的,这些货船更是沈紫杉亲自督建的。

其次大型舰队难以逃过覆盖面极广的明军战斗船队,即便绕过他们,从后方袭击货船,货船也可相互依靠,进行搏斗。而哨船苍山船和海沧船也会拖延时间,并发出求援信号。战斗舰队的快艇能迅速赶到支援,不用福船现身,只需楼船出面的时候,敌军再想跑就已经来不及了。

之前若是逃跑更是重了明军的下怀,哨船和苍山船会死死的咬住他们的行踪,从而发现敌人老巢,然后一网打尽。

沈紫杉的计划看似天衣无缝,但实则很冒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是陆炳打海战的时候也不敢如此破旧迎新,依然中规中矩的进攻防守。大海和陆战是不一样的,在陆地上若是冒险行事,通过新的计谋和策略进行尝试,一旦不行无非就是折损些士兵,死了些无辜生命而已。一旦发现计策不行,可以迅速调整战略,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可以调整,让伤亡达到最小,甚至可以迅速扭转战局,反败为胜,总之并不影响全局。

但海战则不同了,在茫茫的大海之上,一旦船毁便是人亡,丝毫无一丝退路。水师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水,更何况这大海之中阴晴不定,海阔天高也难以游到岸边,即便精通水性的也不一定能活下来,所以容不得半点差池。稍有失误便是全军覆灭,一步错则步步错。

第八十八章女人阴谋

沈紫杉其实并没有权利这么做,她只不过是个监军,虽然有生杀大权和向上汇报的权利,但是却并不指挥战斗。所谓生杀大权,也只能是将领要叛变的时候才可以杀,平时只能汇报上去,等上官裁决。

当然,也是可以胡乱给别人扣个帽子,说他叛变然后杀了的,或者夺取兵权把将领软禁起来,从而延误了战机,古来这样的监军不在少数。但总不能人人有意见,就人人给了叛变的罪名杀了吧,谁都不傻,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两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人多了势大就是再权重的监军也招架不住。

不过沈紫杉就不一样了,沈家是什么样的家族,有何等地位,朝中大将都略有耳闻,而沈紫杉也是被陆炳这位龙影大将军任命的,至于沈紫杉与陆炳的关系,各种版本都流传甚广,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俩关系一定不一般。

皇帝和沈家的事情,人们知道的不多,但从这次皇帝特意又下了一道圣旨,申明沈紫杉的地位和册封沈家世袭罔替千户之位,以及辞铁券丹书这一系列措施看来,圣上也认识沈紫杉,而且相当尊敬,这下就更没有人武将敢惹沈紫杉了。

基于上述原因没人愿意的得罪沈紫杉,以及沈紫杉背后的势力,所以也乐得清闲,反正水师将领也想好了,真出了事情联名往沈紫杉身上推就是了,法不责众,反正事实正是如此。再说,依照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出事。

沈紫杉从监军,变成了督军,从督军变成了纵览大局的将领。这是陆炳没有想到的,他不太放心不通兵法的沈紫杉,生怕她指挥失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强敌弱都胜不了对方。依照现在的实力,就算中规中矩的打这场海战,也是可以赢得,只要不出什么千古奇闻,一切都是可以的。

沈紫杉的这般夺权,官员们自然不敢说。因为他们也拿不准到底是上面的意思还是什么,往上报去不光可能会的罪人,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更是显示了自己的无用,那日后朝廷还怎么重用自己。

陆炳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日后沈紫杉的所作所为让陆炳大吃一惊。此女的确颇有军事才能,或者说沈紫杉一直具有军事才能,只是陆炳不知道,亦或者沈紫杉不想让陆炳知道罢了。

—————————————————————————————————————

大明水师出发了,按照陆炳原计划所定的策略,沈紫杉应该层层逼近,并在华亭留有大军。海上倭寇聚集起来。目标庞大,可是毕竟是乌合之众,若是地面作战还可能发挥野性,与明军拼个你死我活,可是海上作战,还没到跟前就会被明军击溃。所以,只要这群倭寇不是头脑发热,一时耍个半调。非得想不开的跟明军硬碰硬的话,陆炳的计策都能实现。

所谓倭寇,多是那些难民和投机倒把的大明人氏,以及倭人组成的。汉人和倭人的比例大约在一比一之间,对于这些汉人,陆炳是深恶痛绝的,在他看来官逼民反民不聊生是个问题。但绝不是卖国求荣杀害自己民族的理由,这种人逮住了也不论有什么用处,统统斩立决才能解心头之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若是这些难民是去逃难的。然后被倭人收留,迫使他们攻击大明那还则罢了,毕竟是因为大明本身做得不够好,百姓过不下去,落草为寇成了海贼也不过是混口饭吃。为虎作伥杀害大明百姓固然可恶,但为了生存,人性使然。若是如此,陆炳并不是太过生气。

只不过最可气的是,这些倭寇的领袖大多都是汉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拉着外族来功我族类,杀我子孙,辱我妻女,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即便是已经腰缠万贯也不会收手,反倒是变本加厉,尤甚于当初。正因如此,陆炳才会安排这样的计策。

倭人不聪明,但是很好学,虽然本性变态,但性格中的坚毅是值得赞扬的,他们崇拜强者和血腥,所以如果是他们作为领袖的话,看到大明来袭必定正面迎敌,拼个你死我活方可罢休。纵然船坚炮利,明军也难免有些伤亡,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谁也不比谁少点什么,生命只有一次,在陆炳看来自己的性命并不比普通士兵贵重多少,只是因为分工不同,责任更重一些罢了。

所以每每陆炳打仗,胜利不是唯一标准,即便是优势极大可以完胜对手,陆炳也会研究透了对手,设计好计策,把所有计划都想周密了再开打。耗费钱财器具都不算什么,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就彻底要不回来了,致力于把伤亡减少到最小化,尽可能的零伤亡。故此,陆炳才设计了这样的计策。

汉人有时候太聪明了,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这些群聚一起的倭寇大多都是汉人领导,所以陆炳料定他们不会硬拼。

明军的水师浩浩荡荡,平铺开来纵深极大,不说与敌军交锋会打散他们,就是倭寇们想聚到一起跑,那也是目标太大,难以逃避。总会被明军快艇追上,缠住,待大部队到来,在想走就晚了,所以,倭寇只能分散跑开,绕道而行或者找明军的漏洞,直击大明这才是最好的计策。

欲擒故纵,陆炳就给他们一个好漏洞,看似不经意之间,留了几条海路。之所以不只留一条,是因敌人十分谨慎,而且狡诈多疑,这个扣做的太明显了,反而事倍功半弄巧成拙。这些海路虽然条条大路,但最终通向的只有一个地方,华亭县,而路上不留停靠之地,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指引着倭寇来到华亭县。

在华亭县的入海口,刚刚修建的炮台等着海贼们,避风港中数十大明水师也悄然等待,准备待倭寇到来就一网打尽。海贼们被出海的舰队追上是个死,被逼入陷阱更是死的透透的,甚至连一丝退路都没有,到时候出征的舰队会回防,堵住他们的去路,然后海贼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境界,大明的火炮齐来之日,就是倭寇葬身海底之时。

对于海寇而言,落入陆炳的陷阱是必然的结果,除非他们逃回倭贼本土,但那里战乱连连,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收留他们,反倒会把他们捆绑好了交给大明,当年陆炳留下的恶名至今还为人恐惧,提其名号可止夜婴啼。

在日本本土不受待见,可能还要受到日本和大明的联合追杀,而往远处跑也不现实,茫茫大海之上,跑步到一半淡水和粮食就得吃完了。光靠着吃鱼维持生命,一时半刻还行,否则还没找到一块可以歇脚的陆地就得死在海上。

一切都按照陆炳的计划进行着,若是如此,当多么完美,只可惜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

嘉靖九年底,李祥与张清泽大破鄂尔多斯的消息传入京中,另外武林正道也派出诸多门派诛杀鬼巫余孽,彻底瓦解鄂尔多斯部的攻势。李祥请战直捣黄龙打入鄂尔多斯部都城,生擒蛮首。

朱厚熜准了,拨去粮草军饷之后,还让大同出三千兵马,任由李祥调度,并任命李祥为猛虎将军,同镇抚使职务,从四品官职。诰封张清泽为大明国师,与给皇帝炼丹有功的致一真人邵元节共领天下道教,赐紫衣玉带,金银玉象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