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115章

泱泱大唐-第115章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情窦初开的长孙凌却与长乐公主完全不同的心思,在曲江池游玩时候,被王易拉着手走了半天,让她的心思在那一瞬间起了质的变化,自那天以后,眼前就时常会浮现出王易那双带点侵略性的眼睛,坏坏的笑,当然经常回味被王易拉着手的感觉。她自然喜欢被王易拉着手,但却不是当着自己表妹的面,与王易手拉着,而是希望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但今天已经不可能与王易单独相处了,再加上一会前被王易拉着手上了山,现在又要被这个人拉着手下山,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决断,多种心绪混在一起,让她心有些乱,不过这种顾虑在手被王易拉住后,就完全没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再次涌上来。

    王易对长孙凌露出了一个异样的笑容,那大有深意的表情让长孙凌羞红了脸。

    糟糕,自己的心思被这个坏男人看透了…

    “走啰,我们下山!”王易大叫一声,拉着两女就大步往山下走去。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候的路越加的难走,长乐公主和长孙凌极少走这种山路,在被王易拉着下了一段后,步子也乱了,一些稍高地方都不敢下去,王易只得扶着她们,或者将她们抱下来。

    长乐公主倒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样有点不太妥当,希望不要被人看到就好,不然王易要被人指责了。但再一次感受到王易怀抱温暖的长孙凌,却又有异样起来了,心跳加速,一个劲地乱想,还真希望王易能多抱她几次,多体会一下那种让人心狂跳的激动,甚至她还趁边上长乐公主未注意到时候,借机两只手都挽着王易的胳膊,最近距离地与这个男人接触。

    让她自己都没想到的大胆举动,再次让她的脸羞红起来。

    王易这这样拉着两女下了山,直到下到山脚平缓处,才放开她们的手。

    王易也看到侍卫和随从们也在不远处地方出现了,营帐方向还有几骑往这快速过来。

    到了平地后,有点甜蜜感觉起来的长孙凌看到远处有几个人过来,并认清来人后,有点慌乱起来,忙站定身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装束,还和长乐公主面对面,相互检视了一下身上,这才面对着来人迎上去,“大哥,怎么过来了?”

    王易也看清了来人,骑着马跑在最前面的是面目英俊的长孙冲,身边应该是他的随从。

    长孙冲快马来到长孙凌身边,有些恼怒地喊道:“凌儿,上哪儿去了,爹爹使人到处找,快跟我回去!”在看到长乐公主和王易后,愣了一下,也不敢失礼,马上跳下马,上来行了礼,“见过公主,见过王公子〃》,原来公主和王公子〃》都在一起!”

    王易看到长孙冲的脸色有点难看,也没什么在意,迎着长孙凌的这位大哥,未来可能成为长乐公主夫婿的帅伙那不友善的目光笑笑,施礼道:“长孙公子〃》,在下出来溜马间,刚巧与公主和长孙姑娘遇上了,就一道过来到这个地方看看,这地方风景很是不错,值得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长孙冲的脸色更难看了,但看看边上的长乐公主,又不敢什么。

    “大哥,爹爹有事找我?那我们赶快过去吧!”长孙凌也看出了只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大哥有些恼怒,怕王易难堪,赶紧想拉长孙冲走。

    “表哥,表姐,们有事先走吧,我也要回帐去了!”长乐公主也开口让他们先走。

    “公主,王公子〃》,那我们先告辞了!”长孙冲再对长乐公主和王易施了礼,即上马先跑去了。

    长孙凌也上了自己的坐骑,对王易露出个难看的笑容,再作了礼,跟着往回跑!

    看着长孙冲和长孙凌兄妹跑远,王易转头对站在他身边的长乐公主道:“公主,我们也回去吧,一会父皇也要差人来寻了!”

    “那好吧!我们回去…”

    长乐公主的话还未完,远处又传来喝喊声,“五妹,五妹…”

    随着喊声,又有几骑往这个方向跑了过来!

    第四十八章有人不高兴了

    第四十八章有人不高兴了

第四十九章蜀王李恪

    第四十九章蜀王李恪


    过来的人中当先一位是一个年轻的子,几天狩猎下来已经知道这是何人的王易忙上前一步,对来人行了礼:“见过蜀王殿下!”

    蜀王李恪,李世民的三子,现在还是个十二三岁的毛孩子。

    虽然年纪还,但年少的李恪长的一表人材,面目俊秀,只是脸上还有些稚嫩,王易对历史上的李恪挺有好感,最主要的还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一点,从李世民口中出的那句话:“英果类我!”

    一般人都是崇尚英雄的,王易也不例外,他对创造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挺崇敬的,同样对得李世民如此称赞的这个三皇子也挺有好感,再加上后世时候一些电视剧里演李恪的演员都是挺帅气的,极有气度,让人看着舒服,这也是他对李恪有好感的一个原因。

    此时王易没有与李恪接触过,看不出来这位皇子才能如何,但从外表上比较,李恪应该长的比李世民英俊,五官上是如此,当然李世民自然流露的威严与英气是李恪这个男子还不具备的。

    李恪跳下了马,对王易摆摆手,“王公子〃》客气了,不必多礼!”

    “三哥,怎么来了?”长乐公主跑上前,娇声问道。

    “五妹,今日看了场间比武后,三哥想找王公子〃》讨教一下武艺,却听闻们一道到这边来游玩了,因此也就赶过来看看!”李恪看了看长乐公主,再看看王易,作一礼道:“王公子〃》,今日本王看一身武艺太出色了,前些日子闻听的才学也是非凡,深得父皇的赞赏,以前所作的一些诗,着让人回味无穷,本王早些日子就想来长讨教一下,只是一直没得机会,今日过来找五妹,凑巧与王公子〃》遇上,幸会幸会!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李恪彬彬有礼的话,让王易很惊异,这次来参加狩猎,因为身份与地位的差别,王易的营帐与李泰、李恪及长孙冲等人所住的营帐距离挺远,这些人的营帐与皇帝李世民所驻的营帐却是很近,无论是夜间还是白天戒备森严,一般人不许随意来往,因此几天下来,王易和李恪、长孙冲等人并没打过几个照面,更不要有什么交集了。

    连长乐公主和长孙凌这两个人,也就在来的那个晚上,一起烤吃食物,后面也没几次见到。

    但他想不到,李恪会过来找他,还要向他讨教。

    不过无论李恪是什么原因来找他,那都只有以后去弄明白了,现在既然遭遇到这种情况,他不能失礼,赶紧回礼作谦虚状,“殿下言重了,在下学识浅薄,只是偶作了几首不入流的诗,何敢殿下这般称赞,也万不敢指教,若殿下有兴致,以后我们可以一起谈谈诗,论论赋…”

    “王公子〃》太谦虚了!本王也从父皇那里看到过所作那几首诗,细之下,每首诗韵味都非同一般,细数这些年所之作,比王公子〃》所作那几诗更佳者,还未曾看到,本王也是极爱诗文,也偶作几诗,但自看都觉得意浅文涩,实不敢拿出来示人,待日真心想向讨教一下诗赋,到时还请王公子〃》不惜赐教!”李恪着,很恭敬地施了一礼,还对长乐公主使了个眼神。

    长乐公主会意,歪着头,带着点调皮的神色对王易道:“晨阳,我也很喜欢诗文,时常和三哥一道品前人的诗作,那几诗我也非常喜欢,到时我和三哥一道来向请教一下,可否愿意指教我们!还有,一身武艺确实太好了,不但以一人之力击毙黑熊,还将尉迟宝琳都挑落马下,大哥武艺也是如此不错,我三哥也喜习武,以后要教教他!”

    这对兄妹在一唱一和呢,王易有点想笑,但忍着,很有礼节地回道:“若蜀王和公主殿下有兴趣谈找在下谈论诗文,那在下自当奉陪,只不过与两位殿下相比,在下所之书少之又少,只是会偶作几首歪诗而已,若要细细论诗文之道,在下定当远不如两位殿下,到时有出丑的时候,还请两位殿下多多包涵!至于武艺上的指点,想必宫中定然有高人在指教殿下,若殿下不嫌弃在下这般三脚猫的功夫,当然愿意教授殿下,不过这还需要陛下同意方可!”赶紧先打个预防针,以免到时这两位很“好学”的李世民的子女,一个劲地问诗赋上的理论知识,那他这个“伪文人”的面目很可能要被揭穿的,再者,教授皇子武功可不是随便可以教的,李恪即使想学,也需要得李世民同意的。

    李恪愣了一下,想了一会才笑笑道:“习武之事,本王会和父皇的,只是偶尔切磋武艺,相信父皇会同意的…但诗文如何作,可得好好教我和五妹一番,能做出这般诗作来,还这么谦虚,那我等只会附庸风雅之辈,更不配谈诗了…到时还请王公子〃》莫要笑话我们,悉心赐教一下!”

    “蜀王殿下客气了,素闻殿下才情颇佳,也听公主殿下同样诗画都出众,到时还请两位指点一番,”王易带着笑,看了看还只能算孩子的李恪和长乐公主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在下是从江南来的乡村野夫,只是仗着一些先天的聪慧,能作一些诗,所书不多,定然不能和两位殿下比,除了诗作敢自大一点外,其他方面定当不能和两位殿下相比…到时还请两位殿下赐教!”

    历史记载中,李恪与长乐公主李丽质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个人素质非常高,王易自觉远不能和他们相比,他惟一依仗的,就是熟记着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能从记忆中找出应景应情的诗作来,其他的,就完全不能和人相比了。

    与王易所处的后世时候相比,古人更讲究自身素质的培养,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古代士子的必修课,细看六艺的具体内容,可是古代是非常重视礼乐方面的教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要求君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这个重文不轻武的大唐时代,更能从中看出君子六艺得到推崇的程度,连李白那样的文人都曾仗剑游天涯,大多的士子,也都是上马能征战,下马能吟诗作文,琴棋书画都会来一些,当然礼节方面,后世的现代人更是不要和古人比了,经过那些所谓的“除旧革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革光了。

    从个人素质方面讲,后世那些所谓现代先进教育模式下面教出来的学生们,就如王易自己,感觉也远不及古代的这些士子,甚至后世时候知道君子六艺是哪六艺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就单看看那些大学毕业生,一手鸡爪一样的文字让人看着难受,写篇文都要上搜索,其个人素质可见一斑,更不要其他礼乐诗赋等方面,如何能比?

    在真正有学识的古人面前,王易很是自惭。

    但在自惭的同时,王易也有点傲然起来,只要没有人知道他是个穿越人的身份,那他所盗取的诗作自然就是他的“作品”,版权归他的,有那些名篇佳作武装起来的他,糊弄一下面前这两个皇子皇女们应该不会有难事,而且武艺方面并不需要糊弄,那是他的真才实学,刚刚已经得到了验证。

    李恪听了点点头,“王公子〃》这般,还是有一些道理,不过本王知道是非同于一般的人,定有非常之大才,他日一定与细细聊上一番,呵呵,待日王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