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室难为 >

第270章

继室难为-第270章

小说: 继室难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一番,能让海家更好的在朝堂上立足。眉眼一转。就想到了如今已为太子侧妃的青萝身上,虽说和青萝数年不曾联络,但这两年来也渐渐恢复了热络,昔日那分情谊被发酵放大,再者安婉认为张家与太子的权势比起来,根本就是天壤之别,有了更好的选择她根本就不需要‘低声下气’的去‘讨好’安宁。青萝那边也有意拉拢安婉,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中间跟着房家,可是王八看绿豆,相处的很是融洽,没几日安婉就随青萝的娘家进了太子府拜见青萝。

青萝并未摆出侧妃的架子,只打扮的端庄隆重,彩绣辉煌。雍容华贵,另动静皆有排场,与安婉记忆里那牡丹花般明艳但贤淑、大方、体贴的房姑娘几乎是天壤之别,再看周围摆设排场,安婉只觉得震撼,举动间都按规矩来,又见青萝不曾摆架子,只觉得她平易近人,心中更为慰贴,再对比安宁来,只觉得安宁眼高于顶,更为不屑。

青萝有意与安婉拉近关系,便支开了一同而来的房太太,只和安婉说话,过了一会子,安婉尚觉青萝还是当日的房姑娘,不由得和青萝排揎了一通安宁眼高于顶。

青萝只笑道:“我去年才请封了侧妃,身在王府见不得外人,只恍惚在年三十命妇们进宫朝贺时远远的看了一眼张夫人,皇后和恭贵妃娘娘对她多有褒奖。”

安婉心里有些不虞,陪笑道:“原是呢,不过如今你也是人上人,皇家媳妇儿,小王子的母妃,日后…恍惚间我都不敢认了呢。”

青萝眼里闪过志得意满的光,但拿着帕子攒攒嘴角,道:“你我原是旧识,虽多年不见,但旧时的情分尚在,如今你也来京城,必然得比旁人亲香些的。”不说青萝在拉拢人心这方面是极为擅长的,几句话说的安婉心潮澎湃,极为暖和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道:“有你这番话,我是极为慰贴的,哎你不知道原本我是想着大家是亲戚,亲戚间亲香了,相互拉扯,才好在朝堂上立足,不曾想她倒是飞黄腾达了,素是看不起我们这些个亲戚了,还说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万是靠不住的。”

青萝心道这安婉蠢笨,也知安婉素来和安宁不对付,她素日最遗憾娘家势微,让她花费了更多的心力才能在太子府站稳脚。娘家虽脱了商籍,但到底不是正经科举人家,而且又不是掌实权的,本来是想借安婉一家来向张家示好的,没想到安婉这儿向外面推,心里头暗恨,面上却道:“瞧你这话说的,一家子亲骨肉,就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别的且不说,张大人如今是一品大员,又是内阁大学士,简在帝心,深得圣眷,掌管吏部主管官员调动,你家人丁素来单薄,可不得要靠着这姻亲?”顿了顿又道:“而张家的公子小小年纪成了秀才入读国子监,日后出仕可不得因为张大人而高看一眼。而且那张家三子所拜的老师是致仕的翰林院掌院学士,虽说是致仕但桃李满天下,那些往年进士哪个不得恭敬称一声老师,那些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比得因为如此而高看几分,入仕之后的路子比旁人宽了数倍!”

安婉听闻这个,两眼冒光:原本在扬州时海翰是请了先生入府教导,但之前觉得到了京城后必然会有名师,如今正愁找不到合适的老师,自家翰儿的天资可不是那小外甥能比得,若真有了名师教导,日后还不平步青云?!

青萝自然不想自己的算盘在安婉这儿就落空了,更何况就算不能为自己娘家拉拢了张家,就是通过安婉把张家拉到太子这里来,自己做这个中间人,可不得让太子高看几分,日后……也好凭借如此得个高位。见安婉意动,哪能不趁热打铁,因向安婉笑道:“都是一家人,说不得两家话,既是拜师,还是张大人引荐一番,彼时也舍不得面子拒了。”

安婉自然是十二分意动,前年景曜和景佑回扬州顺利通过了童子试,成为了廪生,安婉就有意想让景曜和景佑引见一番,让海翰随他们一般拜澄观大师为师。只不过当时安婉不阴不阳说些‘……外甥这小小年纪便是成了秀才真是了不起啊,且不说你们父亲二品大员,就是你们恩师澄观大师,盛名天下,如此自不是旁人能艳羡来的……’‘……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能像你们兄弟俩侥幸的可是不多,岂不是让那些考了好几十年都考不中的老童生情何以堪……’的话,还被安夫人皱眉截住了安婉的话头,这事才罢了。

如今青萝的一番话让安婉心动不已,回到海家自然到上房海母处说了一会子闲话,海母为安婉竟拉上太子宠爱的侧妃关系十分欢喜,再者海母也不知安婉同安宁交恶,还为如今海家有这么个位高权重的连襟喜不自禁呢。如今更听得安婉为孙子谋划,如今海家可就海翰一个男丁,那些个姨娘通房肚子不争气,连个蛋都不下,海母对海翰更是宝贝,便连连点头说就按安婉说的做。安婉这边有海母撑腰,气焰更盛,捏着错处狠狠整治了海彦立身边的两朵娇花,海彦立气急,海母却训斥了海彦立一番,那两朵娇花儿也得日日去安婉跟前站规矩,由着安婉折磨。

这因而才有了安婉算准了日子往张家送帖子的事,就是送去的礼也多是海母私房里掏出来的好东西,安婉看着肉痛,不过这次因为是为了儿子着想,并没有像以往那般私下将东西昧了。

安宁接到帖子后,暗自好笑,将帖子搁到一旁的小几上,当下已经恢复了‘花容月貌’的小汤圆脸上挂着满足的笑意——放水放的顺畅啊!安宁只顾着管他去了,待再看帖子时上面沾染了小汤圆的…痕迹,哭笑不得。就算安宁不喜安婉,但毕竟表面上还是姐妹,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同张致远还有几个孩子说,景曜和景佑脑海里冒出来当初扬州碰到那位姨母的事,还有‘热情如火’的姨父,再瞅见娘亲那双带笑的眼,立刻挺胸抬头提臀收腹双眼望天,当下表示:我们会好好招待表弟的!

景瑜趴在小床边逗着更加玉润可爱的小汤圆,戳戳肥嘟嘟的小肚肚,看能不能戳出香溜溜甜滋滋的芝麻馅来……

第三百二二章憎嗔怨怒

小汤圆看到进来的张致远,伸出小爪子扑进张致远的怀里,开始拿着口水给老爹洗脸了,张致远面色温和笑呵呵的,抱着孩子亲亲,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脸上的口水。

其实看张致远下颌上的胡须就可以看出家里有没有小孩,从景曜开始,原本蓄而修剪的美髯都会因为初生儿而毫不心疼的剪掉,等到小孩儿一两岁能记事了,那段被认为‘不利于培养严父形象’的‘二十四孝老爹’的时光差不多就一去不复返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再蓄下颌上的胡须,不过等过几年下一个孩子出生了,又周而复始这剪断到再蓄胡须的循环了,这不如今小汤圆才四个月,张致远下颌的胡须必然刮的干干净净,也不会出现小孩娇嫩的肌肤被父亲下颌的胡须扎的红彤彤的情况,而且小孩儿才乐的亲近父亲。

在这个以美髯为流行的时代,张致远这光溜溜的下巴还是挺引人注目的,就是私下皇帝也亲问过,得知事实后,赞了句。再想想自己的几个皇子,不由想是不是自己对皇子们太过于严厉了,但皇帝将自己的几个孩子思量一遍,心情十分复杂。皇上本身生母分位虽高却并不受宠,仙逝的先皇也很不在意这个儿子,皇宫里惯是个捧高踩低的地儿,只暗自隐忍,受尽兄弟们的嗤笑,皇上韬光养晦,暗地里筹谋策划。夺嫡之争越演越烈,兄弟之间形似仇人,父子之情不存一二,先皇甚至不顾太子尚在欲废太子立宠妃之子,使得原本诡谲的夺嫡变成了兄弟刀剑相向的战场,太子被废,那宠妃所生之子也被鸩杀,最后在外人看来默默无闻的皇上在最后的争斗中,胜出登基为帝。

皇上何尝不知道骨肉亲情的可贵,但所生的几个皇子中逼宫的大皇子使得皇上心惊和心寒,孩子就像是参天大树茁壮成长。而自己却渐渐衰老。当年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夺嫡之中胜出的皇上就算顾忌着骨肉亲情,但实在不可能让皇权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动摇。而他又何尝忍心将养大的孩子削掉!可是不忍心,难道任由他们的野心继续膨胀下去?不封太子是不让外戚做大,封太子则是为了遏制成年皇子们的野心,然而立储带来的后果却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素日里骄奢淫逸。结党营私,打击旧臣,贪污受贿,一想到去年经由江浙地区受灾而被尚书何叙然呈上来的名单。皇帝就颇为心冷,却按下不处理,如今朝堂动荡,可不想原本还渐渐平稳下来的朝局再次波动起来,但也不能姑息!然而前时朝中百官十有六七都保举当时的睿王的情景让皇帝警醒,睿王势力之大令宣武帝着惊,这已经不是他不满意睿王做继承人的问题了。而是这种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一个皇子,在朝中的人心竟比一个皇帝还大,这是想要干什么?!尽管在几位皇子中睿王居嫡居长,而且元后淑慎贤德,与宣武帝休戚与共、同甘共辛,然而皇权至上,皇帝由此警醒,时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便当机立断由此契机开始清查‘太子党’以及节制其他党派的势力,前九门提督耿春玉等人聚众会饮议论国事,贪婪不法,太子党开始被清洗,然而令宣武帝心冷的是:这件事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太子并没有丝毫沉寂,江南科考案次年结案后紧接着就发生了泉州倭寇袭击事件,太子的手已经从江南盐政上伸到了东南沿海,收取贿赂。这让宣武帝很是失望。

还有江浙对赈款贪入私囊一事让宣武帝不可忍。而且几个皇子中太子往江南伸手伸的最长,这让正值春秋虎狼之年的宣武帝头一次生出几丝颓败之意。私觉得为君者心为天下尽其血,神为四海散其形,忧勤一生,却无偃息之地可退也!但看自己的能臣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归养,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矣,然而天家无亲情,有时候形势所逼,身为天子很多时候必须抛却很多私情,就算是为了避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皇帝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余的几位皇子上。三子淳郡王天生有疾,与大位无缘,素有才情在士林寒门子弟中拥有较高威望,然而行事宽仁平和,这让宣武帝想到已经仙逝的先皇,先皇好名,讲究宽厚仁慈,素行无为宽仁的政策,以至于官吏的贪污舞弊之风越演越烈,问题越积越多。因先皇挥霍无度,又政事宽仁,导致今上登基时国库里已经剩下没多少内帑了,过了几年才略有好转。而且如今宣武大刀阔斧的进行政策改革,要的是魄力,就算是到他退位时仍旧需要下一任的君王能够巩固甚至进行创兴,所以说淳郡王会是个贤王却不是个好的继任者。而与淳郡王同母所生的七皇子,年纪尚幼,心性纯孝,却是个厌文尚武的,鲁莽有余,感性大于理智,为皇者需要理智大于感情,必要的时候懂得取舍,这点七皇子就做不到。再看如今皇后所生的八皇子,是除了太子外出身最为尊贵的皇子了,继后是元后的嫡妹,然而才情理事都比不上元后,这八皇子表面功夫做得极好,心思却阴厉狭窄,不是容人的性子,这点倒和太子很像,睚眦必报,太子将这点浮于表面,八皇子将这点藏于内心,宣武帝对于这点颇为不喜,没有人喜欢一个表面光风霁月,内里却阴险狡诈多疑的皇帝。不说太子,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