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继室难为 >

第205章

继室难为-第205章

小说: 继室难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了。

三月初。景曜和景佑要启程南去,张致远虽如同以往一般冷着脸。但也是眼含殷切,难得在外人跟前露出温和来,还叫过两个孩子来叮嘱一番,虽然还是言简意赅,但要知张致远是真名士,自风流,在外面很少有这般外显的温和神情,以期来维持他的‘严父’形象。

安宁却是一反之前的不舍,对自家孩子很有信心,还是例行叮嘱一番,眉梢飞扬,笑道:“若是院试侥幸得了廪生,娘就有奖励。”

院试考中后称生员,也就是秀才,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衙门发给粮食和廪饩银;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生。

“娘——”景曜听了这话,不满的拉长声,“娘哎,我们还没去考呢,娘就先打击我们的士气了,什么叫侥幸得中啊,我和景佑肯定是会努力的啊。娘不是说考中秀才,就有奖励的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娘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你娘我又不是君子,是女子。好吧,那就奖励加倍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唔我是说果然还是娘最好了。”

福久更是不舍,搂着哥哥们无声的掉金豆豆,可把众人心疼的哟。安然、澄泓还有蒋韵张瑶也来送行,拍拍俩兄弟的肩膀,“我们等着你们俩的好消息!”

景曜和景佑点点头,又朝张致远和安宁拜了拜,看了看福久,就上了船!直到船在波浪中远去了,张致远才劝着还眺目远望的安宁几人上了马车。虽说这几年景曜和景佑归家的日子少之又少,但两个小魔王在家呆了三个多月,乍一下子又离家了,众人心中都是若有所失,好些天才回转过来。

等过了半个月,扬州来了平安信,全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只等着他们静心参加考试了。

这段时间,安宁也没闲着,二月份去拜访了古家,将大喜之日定在了仲秋八月初八,大吉,宜嫁娶。因而这聘礼便是得开始准备了,除了安宁在打点外,张文轩也是着人送来了一份礼单,安宁浏览过,便是将合规矩的放在给女家的聘礼上,其余的也是转手就给了澄泓。

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景曜和景佑参加了府试,与他们互保的其他三位考生五人互相保结,这几位考生皆是扬州各个大人家中上进子弟,与景曜和景佑,一样不想走荫监的路子,想靠自己的力量去考取的。这也不奇怪,江南文风极盛,大多是觉得正经科举路子才是正道。互保的五名考生还需要相互监督,如有包庇身家,还行连坐责任。不过这其他三名考生皆是张致远亲自给寻得,是扬州世族家的上进子弟,身家清白,不必景曜和景佑担心。

景曜和景佑入考前却是半点不见紧张的,考试前日还拎着安煦去广安寺吃了顿素斋,悠悠然的像是出门游玩的公子哥儿,等到金乌西坠时,才优哉游哉的回了安家。原本他们俩回扬州来,要回张府住,去安家拜见外祖母时,到底是被安夫人拦下了。虽然张家还有仆从在,到底没个正经主事儿的,哪里能舒坦得了,安夫人心疼外孙,早早的就收拾了宽敞明亮的小院子出来。让景曜和景佑安心住下,因此他们俩就先在安家住下了。

安夫人见他们三回来了,好一顿念叨,景曜和景佑三言两语,就哄的安夫人阴转晴。安大嫂也在一旁劝道:“太太。曜哥儿和佑哥儿这几日读书忒是辛苦,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明儿精神奕奕的去参加府试,定能考个好成绩的。”

安大嫂对安宁这个小姑子是十分羡慕的,虽说是继室吧。但如今姑老爷升任吏部左侍郎还能出入内阁理事。简在帝心。就是这两个哥儿,学识、气度皆是人中龙凤,虽和煦哥儿同岁,但人家都要参加童子试了。看样子考个秀才来也是十拿九稳的。就是相公,也是对这两个外甥赞誉有加。再看自家煦哥儿,相公的意思是再苦读两年,参加下一届的童子试,安大嫂虽然也想让煦哥儿今年就下场试试,但坳不过相公。不过也好,若有这两个外甥珠玉在前,煦哥儿是比不上的,毕竟他们俩也比煦哥儿多读了一年书,下场就下场吧。

安夫人闻言也笑了,道:“行行你们都在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又同安大嫂道:“和儿可回转了,要是回来了,就摆饭罢。”

安大嫂应是,又瞪了在景曜背后做小动作的安煦,安煦吐吐舌头。要说景曜和景佑到安家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安煦了,两个表兄在,不但能在一块儿玩耍,而且父亲念叨的注意力有大部分就被转移了,当然了童年的记忆还占了一部分因素。景曜和景佑见识比安煦广多了,又跟着澄观大师四处游历,各个地方的好玩的都能信手拈来,光是这点就让安煦趋之若鹜。若不是他还要上学,而且又因景曜和景佑要参加考试的缘故,安夫人和安大嫂不让他去打扰,安煦还真恨不得黏在景曜他们俩背后呢。

即日便是府试,府试由知府、知州以及同知主持。府试一共有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的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第一场录取者准应院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

待到放榜,景曜和景佑果然是通过了府试,虽不是案首,但名次也十分的靠前,成为了童生。消息传到都城,不说安宁,就是张致远那几日也心情颇佳,导致周围的同僚纷纷猜测这张大人家发生了什么好事,让张大人这般高兴了,还真希望这好事连连,别让整个吏部就是四月了还跟初春似的。

安宁也知道景曜和景佑住在安家的事,她本意非如此,景曜和景佑从小就十分独立,从小安宁就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洗漱等等;而且从四岁到寺庙学习,是没有人伺候的,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再者到外面游历时候更增加他们俩独立自主的能力。再者扬州张家的宅邸里还留有一些仆从,看守宅子,日后他们还会回来,在扬州的一些产业都还留着,再说宋姨娘还留在老宅里,一应的花销都供给的。还有一个缘由则是,安家是安宁的娘家不假,但到底景佑不是正儿八经的嫡外孙,安宁怕他在安家会不舒服,不过安家也不是那富贵眼的,自然不会苛待他。等安宁知道,也不好说让景曜和景佑搬出去,老宅虽有人看守,但毕竟一年多没人住,而且到底安家是他们俩的亲外祖家,盛情难却,若再推辞就显得生分了。

得知两个儿子成为童生,安宁自然是十分自豪,要知道这古代科举自来不易,天下的读书人,不知有多少考的头发白了还是童生的呢。虽说安宁没有经历过,但单看府试前那些繁琐规矩,就让人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不过还是写信过来让他们俩不得骄傲,但言语间的自豪是掩饰不住的,后面还附上了张致远的话,比起安宁字的毓秀,大老爷的字可谓力透纸背,铁画银钩,勉励他们两个更勤勉些。当然了还有隐隐有兄控趋势的小福久的字,自然是替哥哥骄傲的话,笔触虽稚嫩,但也十分清晰。

又四月初七是他们俩的生日,因要参加府试,家里的人没法给他们庆祝。随信来的还有家里人给准备的生日礼物。这封厚厚的家信让景曜和景佑开心不已,更是埋头苦读,准备参加同年六月的院试。在这之前,两人准备从安家搬出去,去向安夫人说明。

安夫人惊愕。道:“这是为何?难道是在外祖母家住的不顺心?但凡哪里有不顺心的。就和外祖母提出来。”

景曜忙道:“这倒不是,在外祖母家。外祖父祖母还有大舅舅、舅妈都对景曜和景佑十分关怀,我们俩欢心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只离院试还有两个月。我们兄弟俩打算去广安寺里。静心苦读,以期在院试中取得好成绩。”

“广安寺?这怎么行?那里也没个伺候的人,哪里能静得下心来?”安夫人皱眉道,“要是求清净。平日里不让人去烦扰你们就是了。”

景佑见状,上前道:“原我们也不舍得。只昨日得知老师出关了,我们兄弟学业还需先生指点。原我们兄弟也在广安寺生活了几年,吃不得什么苦,也为了求便利,才想搬到寺庙里,就近好得指点的,这才来同外祖母请求的。”这话不假,澄观大师自年前就闭关,前些日子才出关,他们做弟子的自然是去拜见了,正好也有个理由搬出去。再说广安寺就是他们兄弟的地盘,虽如今澄观大师已不是主持,但现任主持是他的弟子。景曜和景佑又是澄观大师的嫡传小弟子,深得澄观大师喜爱,在广安寺辈分高着呢,只有他们俩欺负别人的份,断没有别人欺负他俩的。

澄观大师的面子十分大,安夫人也不是什么不知变通之人,见他们兄弟打定了主意,这才细细叮嘱了一番,方才放他们兄弟离去。转身,却皱着眉把她的陪房家的叫过来,吩咐了一通,陪房家的一愣旋即应了下来。

过了一时,陪房家的过来了,安夫人喝了一口茶道:“查的如何了?”陪房家的说话嘎吱脆,道:“还真是被太太料到了,自从两位表少爷过来,下面的人都是战战兢兢的伺候着,生怕是出了点幺蛾子,影响了两位表少爷读书。而且太太和大奶奶疼爱两位表少爷,都言明了让下面的人尽心伺候的。哪里想到,刚才我下去查了一番,竟是听到了几个碎嘴的婆子满嘴胡说,竟是说起佑少爷的闲话。”

安夫人顿时有些恼了,按下气道:“都说些什么?”

陪房家的也是会来事的,便是利落道:“她们竟是说起景佑少爷原本不过是姨娘生的,这大姑奶奶怎就认在自个名下,给了嫡子的名分,日后分家产什么的,还让景佑少爷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怕养了个白眼狼,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语。”

安夫人闻言将茶杯磕在桌子上,自然是恼火的,虽说景佑不是自家姑娘亲生的,但到底是从小就养在身边的。虽起初她也有这样的疑虑,不同意的,但如今看来,景佑和景曜亲厚,和安宁感情也好,而且自家姑娘是能拿捏住的。日后能帮扶景曜,再说了自家姑娘生了两个嫡子,日后不管如何谁都越不过她去,便是没什么好担心。如今外孙子住到外祖母家,竟是被下边儿的人传了闲话,说到底她脸上不好看。“大奶奶是怎么管家的,怎么还让下面的人碎嘴,满口胡说的?”

陪房家的忙赔笑道:“大奶奶管家得宜,只那婆子说是那姨奶奶身边的丫鬟先说起来的,她们也不过是顺嘴胡说了。”

柳氏?安夫人冷笑,虽说传闲话是一部分,但这柳姨娘不将她放在眼里又另说了,她的目的是什么,还想离间他们兄弟感情,离间自家姑娘和景佑不成?管的可真够宽的,不管是不是柳姨娘窜托的,安夫人早看她不顺眼,便道:“去禀明大奶奶,把几个碎嘴的婆子揪出来罚三个月月钱,还有柳姨娘管下不严,也罚一个月的月钱,把那丫鬟打发出去。”

这会儿景佑和景曜已经包袱款款的坐着马车到广安寺去了,四月的扬州,杨柳依依,阳光明媚,草青花黄,一派江南秀色。到了广安寺,兄弟俩就去拜见澄观大师,随即就在广安寺住了下来,日子十分的充实。像以往在寺庙里一般,练拳、射箭、读书,广安寺的藏经阁藏书十分可观,他们俩在藏经阁里如同鱼儿遇到了水,尽情地遨游在书海中。当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