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以武冲霄 >

第23章

以武冲霄-第23章

小说: 以武冲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手抱住雷霄,一手轻按住一只灯笼,将有字的那一面转过来,柳絮略微低下头来,向着雷霄露出温柔的神情,微笑着问道:“霄儿,这灯笼上写的谜面,你都认识吗?”

“娘亲,我认识。”

点点小脑袋,雷霄肯定地说。

“真的?那你读给我听听。”

神色之中带着疑问,柳絮半信半疑地说。()

“什么东西,你打死了它,却流出来你的血,打一动物。”

双眼紧盯着面前的灯笼,雷霄一字一顿的,将谜面缓缓念来,完毕之后,向柳絮撒娇说道:“娘亲,我念的对吗?”

“对,全对了,霄儿真厉害。”

满脸自豪之色,柳絮的纤纤玉手伸出,将雷霄的小脸扳正过来,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半晌,颇为高兴地赞叹。

在柳絮的一旁,另一个灯笼前看谜题的关琳,见了雷霄的表现,也是颇为惊奇,凑过来说道:“咦,这些字你还真的都认识,那,霄儿,这个谜语的答案你能猜出不。”

“我能猜出来,答案是蚊子。”

一昂小脑袋,雷霄自信满满的说道。

“没错,是蚊子。”

柳絮与关琳的目光一对,有些惊讶。

不仅仅是柳絮与关琳,雷家的这些人,除了几个小孩之外,皆是惊诧不已的看着雷霄,双眼中简直都要放出光来,如看一件稀世珍宝。

这个谜语,或许不算难猜,不过,雷霄毕竟才刚满七岁,能将谜题完全读出来已经极为难得了,还能将答案也猜出来,实在有些妖孽了。五…味…文…字五…味…文…字

“霄儿,来,看看我这个谜语,你能猜出答案不。”

一旁的雷啸,面上惊讶和喜悦的神色一闪而没,指着他身前的一只灯笼,向雷霄招呼说道。

娉娉袅袅的行走,柳絮抱着雷霄,来到雷啸的身旁,让那只灯笼正对着雷霄,柔声说道:“霄儿,这是谜题,你看一下,好好想想,若是猜不出来,不要勉强。”

“行也躺着,站也躺着,坐也躺着,卧也躺着,打一动物,嗯,应该是蛇。”

先将谜题一字一句的念出,而后,雷霄用右手托着下巴,略微一思索,就给出了答案。

“对,是蛇。”

几人互视一眼,更是满脸惊讶。

“霄儿,来,看看这一题。”

一脸傻笑与欣喜,雷霸天向雷霄招呼道。

随着柳絮脚步的移动,雷霄来到近前,扫了一眼那个灯笼,接下来,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雷霸天所选的这一只灯笼,上面所记载的谜题是,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里,一只蹲在猪圈里,打一成语。

“我知道了,是抑扬顿挫。”

猛然抬起头来,沉思的神色尽去,雷霄大声说道。

在这里猜灯谜的人,除了雷家的十几人之外,还有不少其他人,雷霄的神奇表现,他们也都看在了眼里,此时正围观呢。

“啪啪啪……”

随着雷霄将这个迷题的答案揭晓而出,此处暴起了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对于雷霄的神奇表现,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震撼。

“这个小孩子好厉害啊。”

“是啊,看起来应该还不足十岁,不仅认识那么多的字,还能够猜谜语,太厉害了。”

“神童啊,这孩子是个神童啊。”

“老听说过神童啊,天才的,从来都没有见过,今儿个总算是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了。”

“小神童,我这里也有个谜题,你来看看呗。”

……

雷霄的神奇表现,让所有人都惊诧莫名,这些人嘈嘈杂杂,围绕着雷霄议论不休,一致认定,雷霄是一名神童无疑。而且,还有那些格外愿意凑热闹的,更是想要招呼雷霄过去,为他们解开一些谜题。

对于雷霄的聪慧,雷家一家人都生起了不少的兴趣来,雷啸、关琳和柳絮等等,轮着个招呼雷霄,去猜那些灯笼上的谜题。

而雷霄也不负重望,他有如神助一般,一路猜过去,大部分灯谜,都难不住他,只片刻时间,三十多个谜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前世的雷霄,虽然是脑域思感方面的科学家,不过,在一些杂学方面,也有所涉猎,一些普通的灯谜,还是难不住他的。

而且,在玄珠之中,备份了雷霄前世时所有的灯谜,若是他想作弊,这些灯谜一个也难不住他。

随着雷霄猜出来的灯谜越来越多,在旁围观的众人神情也越来越惊讶,到得最后,已经可称麻木了,一股诡异的寂静弥漫而开。

“啊!霄儿,你真是个天才!”

在众人震惊得目瞪口呆之时,一声尖叫猛然想起,能刺破所有人的耳膜,却是柳絮最先回过了神来,抱着雷霄的小脸就是一阵猛亲。

在武学上的成就,雷霄已经让得全家人震惊了,不过才区区七岁之龄,内气修为就达到了小成境后期顶峰,说是天才毫不为过。

而如今,雷霄又表现出了罕于同龄人的聪慧,在没有人的教导之下,能够认识许多字,且猜出了数十道颇为疑难的灯谜,非神童不能为之。

对于一名母亲来说,最自豪、骄傲的,莫过于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雷霄此时显现出来的天赋,可谓非同寻常,由不得柳絮不高兴、欢喜。

第二更送到。

第三十五章斗诗

雷霄的神奇表现,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在附近猜灯谜或是观看花灯者,都围拢了过来,投向雷霄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奇异。五…味…文…字()

“咦,这不是雷家小公子吗,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们竟然又遇上了。”

把小脑袋埋在柳絮的胸前,雷霄正在享受众人的夸奖之时,一道有些刺耳的声音突然响起,那话语阴阳怪气,一听就不怀好意。

将脑袋趴在柳絮的肩膀之上,雷霄睁开眼来,循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三人大踏步的迎面走来,乃是高丘三兄弟,毫无疑问,刚刚开口的正是高山。

“呦,这不是高家的三个大草包吗,怎么,知道小爷我最近缺钱,给我送钱来了。”

嘴角挂起一丝哂笑,雷霄不客气地说。

“哼,区区一千两银子,对我们三兄弟来说,只是一笔小钱而已,不像你啊,一个小屁孩,怕手中的零花钱也就够买根糖葫芦吧。”

轻微的冷哼一声,高山不屑的一笑,胆子好像大了不少,竟敢当面讽刺起雷霄来。

“嗯,你长胆子了,还想挨揍不成。”

眉头一挑,小脸微微沉下,从雷霄的双眼之中,有凌厉的光芒电射而出,威胁说道。

“你,你不要乱来,我可没惹你。”

雷霄这一威严而起,当即,高山原形毕露,神色中浮起一丝慌乱,向后小退半步,一副戒备的模样。

“哼,你最好不要惹我,否则,有你好受的。”

紧盯着高山一会儿,直将他看得恐慌不已,雷霄才将目光收回,懒洋洋地躺在柳絮怀中,冷哼说道。

高家三兄弟过来,高山挑衅雷霄,这一整个过程,雷家一群大人都看在眼中,不过,他们不好以大欺小,只是旁观雷霄的应对。

“不错,雷霄,你的修为是高,我们兄弟三人都有所不及,不过,也仅是一武夫而已。”

雷霄那种轻视的态度,立即将高山点燃了,如一个炮仗一般,不过,高山的境界明显有所提升,硬是将心中的愤怒压了下去,话题一转之下,看似平和的说道:“所谓文以定国,武能安邦。一个人不论武学修为有多高,若是在文采方面不行,说的顶天了也就是一武夫,只有文武双全,像我们兄弟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嗯!”

“说什么呢!”

“这是哪家小孩,胡说八道。”

……

高山的口气倒是不小,没脸没皮的,将他们三兄弟简直说成了九州俊杰,这还没什么,他自己愿意胡吹,别人也管不着,但是,他说只学武不习文之人乃是武夫,可就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了,围观的众人呵斥纷纷。

“废话莫要多说,你到底有什么诡计,直接说出来吧,我照单全收,倒要看一看,你有什么能耐。”

不耐烦的摆摆小手,雷霄朗声说道。

“好,痛快。”

一拍巴掌,高山面上显出欢喜之色,还有一抹阴谋得逞的诡秘,他激将说道:“你若有胆,就和我二哥比一比作诗,若是你还能得胜,我们三兄弟从此彻底服了你。”

“比作诗么,也不是不行。”

下巴抵在柳絮的肩膀上,小脑袋挨着她的脖颈,雷霄略微思考上片刻,迟疑着说道。

还未待高山脸上的喜色显露,雷霄又继续说道:“陪你们三个小家伙玩一玩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有点彩头才行,今天,你们可带足银子了。”

“仍是一千两银子,如何,我们赌斗一千两,再多,我一时也拿不出来。”

高山一咬牙,决断说道。

上一回,雷霄敲了高山三兄弟一千两银子,当时,三人也是勉强才凑齐的,今次又拿出一千两来,估计也差不多掏了三人的老底。

“好,就这么定了。”

在柳絮的怀里向上爬了一爬,雷霄同意了下来。

对于雷霄与高家三兄弟的赌斗,周围围观的许多人都以瞧热闹的心态来看,雷家一众大人也莫不如是,饶有兴趣地观看。

“既然比作诗,自然要有一个题目,那么,我们以何为题?”

一旦认真起来,雷霄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只见他目光炯炯的盯视着高山,高声问道。

“今日乃是元宵佳节,举天同庆、合家欢乐之日,不如,我们就以元宵为题,如何?”

倒背双手,眉头微皱,高山装模作样的在原地转了两圈,思索片刻之后,这才提议说道。

“没问题。五…味…文…字”

微微点头,雷霄淡淡的说道。

“哎呀,坏了。”

“哎,不好,那个小孩上当了。”

“不错,那小孩还是阅历少了,上了大当了,元宵这个题目,肯定是早已经准备好的。”

……

雷霄与高山间的一问一答,度可极快,片刻之间,便已完结,而周围围观的众人,此时却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摇头叹息。

“那好,题目确定,我们就先抛砖引玉,赋诗一,让各位品鉴一番,你可赞同?”

雷霄的同意,让高山心中大喜,暗道得计,至于众多围观者的议论,他听而不闻,急急说道。

“那就你先吧。”

无所谓的瘪瘪嘴,雷霄不以为意地说。

“二哥,看你的了。”

一拍高岳的肩膀,高山郑重地说。

“放心。”

一看高岳,就是一个少言寡语的,而此时,他微一点头,随意的言语承诺,却自有一股滔天自信。

“我们三兄弟之中,属我二哥的文采最佳,此回作诗,也是我二哥来,你可听好了,也长长见识。”

得了高岳的保证,高丘也放下了心来,好似已然胜券在握,冲着雷霄傲然地说。

“我要开始了。”

淡淡地说了一句,高岳来回走上两步,略微一思索之下,便朗声吟道:“正月十五是元宵。”

“嗯,这一句倒也端正。”

第一句吟出,围观的人群之中,有略懂诗词歌赋的,在咀嚼一番之后,给出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评价。

“家家都把春来闹。”

语不停,高岳继续吟道。

“对仗工整,尾音押韵,尚可。”

第二句道出,有懂诗的人将前两句合在一起,品鉴一番,给出的评价有所提升。

“条条大道挂花灯。”

略微一停顿,高岳的吟诵再次响起。

“以诗写景,不错。”

第三句诵出,连起来品味一会儿后,不少人都觉得写的着实不错,赞赏的声音不绝。

转过身来,向回走出两步,随着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